跟著骨科醫生一起探索:人類骨骼千年進化史的真相

2020-11-25 騰訊網

保守估計在地球上現存約170萬種生物物種,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各個物種都在不斷適應自然變化而做出改變。

從大約20萬年前我們人類祖先的出現,人類就從數百萬種生物中脫穎而出,逐步成為地球的霸主。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我們的骨骼有哪些神奇的改變呢?

大拇指的進化

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主要區分點就是是否會使用工具。對於我們而言,擁有靈巧的雙手是製造和使用一切工具的前提。我們的雙手各有5根手指,長短不一且靈活度也不一樣。

示指、中指、環指以及小指的掌指關節與大拇指的掌指關節不再一個平面上,拇指很特殊的與其餘四指分開,這樣的結構在其他動物中是不常見的。

控制一側拇指活動的肌肉就有9塊,可以精細的調節拇指的外展、內收、屈曲、伸直、旋轉、對掌等動作,配合其餘四指完成抓、握、捏等精細活動,比如使用筷子和筆、穿針線、演奏樂器甚至是醫生做手術等操作。

在猿類中,前掌的構造與我們的手類似,但是不能完成對掌動作,因此其只能完成基本的抓握。

顱骨的變化

人類的肌肉力量、視力、聽力等能力比不上許多動物,但是人類大腦的發達程度卻是當之無愧的。

第一,體積佔比也是最大的。人的顱腔較大可以容納更大體積的腦部,相比而言下頜骨卻很小不具備強大的咬合能力。

我們早期的祖先和現在的動物與我們正好相反,它們的頭骨一般呈三角形,顱腔小但下頜骨十分發達,有強大的咬合能力,更適合狩獵和防禦。

四肢長骨的變化

人類是靈長類動物中唯一適應雙腳直立行走的物種,這也與我們四肢骨的進化分不開。

當我們最早的祖先選擇從樹上下到地面來生存後,逐漸演化出相較於上肢更發達的下肢。我們的下肢長於上肢,力量也遠超上肢,可以支撐我們行走、跳躍和跑動等。

其餘靈長類動物大多是上肢長於下肢,而且上肢肌肉十分發達。這與其需要上肢支撐行走,需要在樹枝之間攀爬擺蕩、與其他個體搏鬥,需要捕食有關。

而我們人類的上肢並不需要發達的肌肉來支撐身體的重量,相反我們需要精細的結構來完成上肢的功能。

與四肢長骨變化相應的是肩帶骨和骨盆的變化。我們肩胛骨比例要小於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上面不需要附著堅實發達的肌肉,所以在我們看來黑猩猩等動物有更發達而寬闊的肩背。

我們的骨盆結構中,恥骨體積相對較小,髂骨扇形張開,有薄片狀的髂骨翼,坐骨較其他動物發達有坐骨結節。這些結構都與我們直立、坐立等姿勢有關。

脊柱的變化

人類的脊柱由五部分構成,分別是頸椎、胸椎、腰椎以及尾椎和骶椎。構成脊柱的這五個部分正常情況下從側面看是有生理曲度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頸椎前凸、胸椎後凸和腰椎前凸。

生理曲度的存在為軀幹和頭部提供了運動中的緩衝,很好的保護了神經系統。

這些生理曲度也是在進化中逐漸形成的,適合直立行走。其他靈長類動物脊柱曲度單一,更適合樹生或四肢行走。

樹生或四肢行走。

人類的頸椎較長,更適合頸部氣管、食管等結構發揮通道功能,但是其他靈長類動物頸椎較短,因為野外生存中長頸椎更容易受到致命的攻擊。

人類進化過程中出現許多結構的改變,也有許多器官和結構出現退變,都是適應生存的需要。

那麼,請您幻想一下,如果再過1萬年或者更久,人類的骨骼結構又會有哪些改變呢?

相關焦點

  • 跟著骨科醫生一起探索:人類骨骼千年進化史的真相
    從大約20萬年前我們人類祖先的出現,人類就從數百萬種生物中脫穎而出,逐步成為地球的霸主。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我們的骨骼有哪些神奇的改變呢?控制一側拇指活動的肌肉就有9塊,可以精細的調節拇指的外展、內收、屈曲、伸直、旋轉、對掌等動作,配合其餘四指完成抓、握、捏等精細活動,比如使用筷子和筆、穿針線、演奏樂器甚至是醫生做手術等操作。在猿類中,前掌的構造與我們的手類似,但是不能完成對掌動作,因此其只能完成基本的抓握。
  • 人類的進化史為什麼在10多萬年前會有斷層?
    人類的進化史為什麼在10多萬年前會有斷層?因為化石本身就是很難形成的,大約只有1/10萬的機率,導致現在難以找到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所有人類分支的化石,光從化石角度講人類歷史存在斷層並不稀奇,但還有其他證據支撐。
  • 人類進化史的密碼,或將被科學家揭開
    ,此骨骼被埋藏於地下4米深的區域。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假說,人類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由於類人猿是從猿進化到人類過程中承上啟下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所以類人猿在人類進化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類人猿之後,人類才徹底進化出擁有智慧,形態與人類完全不同的高級動物。
  • UHMWPE & PEEK:模仿骨骼結構的混合骨科植入物
    來自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NUST MISIS)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混合骨科植入物,它是由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芯體和聚醚醚酮(PEEK)的皮質組成。由於結合了兩種聚合物的獨特性質,可以創建一種模仿骨骼結構的骨科植入物,並獲得增強的強度和彈性。此外,隨著材料消耗的減少,這種植入物的成本將低於類似產品的成本。
  •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1-03 19:14:14手機訂閱 期待已久的手遊人類進化史即將登陸九遊
  • 未來人類模樣曝光 人類漫長進化史回顧/組圖
    近日,一組英國科學家大膽預測的千年後人類可能進化的新樣子曝光,看到圖片不禁讓人大吃一驚,未來的人類不但沒有進化的更好看更完美而是變得像怪物。據了解,英國科學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是有一定依據的。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物種進化是適應環境而進行的,不知道千年後的人類是否真的會變成那種「怪人」。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進化史最大的騙局,誤導人類40年,人類起源於哪裡?
    進化論需要解決人類的起源以及演化的歷史過程,這項工作十分困難,畢竟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留下一些可以考證的資料。我們只能通過零星的化石碎片來慢慢的拼湊出數百萬年間已經發生過的事。直到今天,關於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過程依然有很多的未解之謎。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它們留下的頭骨化石成為它們作為人類祖先的證據。而「圖邁」則填補了這一期間的空白。它使人類進化史推前了100萬年,並為人類和大猩猩進化決裂的說法提供了新的證據,證明了在700萬年前,在原始人類向現代人類進化過程中,有一支發展成為例如黑猩猩等的類人猿。  但研究人員指出,「圖邁」真正傳遞的信息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可能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角色。
  • 美人魚真身曝光 人類進化史的激進理論
    美國動物星球頻道近日公布的研究理論認為,海洋中可能確實存在類似「美人魚」的生物,它們的真身是古猿在進化成為人類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分支「海猿」。  根據這一理論,在古猿進化成早期人類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古猿進入了水中生活,成為「海猿」,它們可能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並被人類遺忘了,卻以「美人魚」的神話形式在人類記憶中流傳下來。  動物星球頻道的查理 福利說:「這是一個關於人類進化史的非常激進的理論,但是我們正在接近這個古老謎團的真相。這促使我們思考,美人魚可能不僅僅是神話中的生物。」
  • 人類進化史,也是一部物種馴化史
    她是一名醫生、學者、作家和主持人,在BBC做過一些受歡迎的科普類節目。在《馴化》一書中,她橫跨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結合前沿基因科學,重新講述了一部物種馴化史。英國媒體稱之為與《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玫瑰》比肩的人類史著作。再回到剛剛人類與狼和狗的故事。1959 年,科學家德米特裡· 貝爾耶夫決定試驗選擇性繁育是如何改變動物的。研究的重點集中在特定行為上。
  • 覓食和逃跑的本能讓骨骼進化出了骨鈣素,抗衰老「鑰匙」或許藏在骨骼中
    15年後,卡森蒂團隊發表了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骨骼的看法。「過去我們認為,骨骼只是一個簡單的器官。作為一個礦化組織,它並沒有與其他器官組織溝通的想法。但這一認識已經改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肌肉骨骼研究中心骨科手術教授託馬斯克·萊門斯說,「卡森蒂開創了骨骼參與身體其他組織溝通的理念,這在以前並沒有被真正理解或研究過」。
  • 萬物進化史之適者生存
    《弱者的逆襲:38億年生命進化史》便是讓強者大跌眼鏡的一部從弱者逆襲視角講述的38億年生命進化史。本書講述了在38億年的生命進化史中,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五次生物大滅絕到兩棲動物、哺乳動物的進化,再到遠古人類的出現,那些弱勢生物群體如何克服環境挑戰生存下來,並開拓新的生命時代。
  • 假如把金融視作一臺時間機器——讀《千年金融史》
    ⊙劉英團假如把金融視作一臺時間機器——讀《千年金融史》⊙劉英團 金融不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的工具,更是國家博弈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支撐。從十七世紀人類工業化萌芽,到十八世紀西方金融體系形成,幾乎每個歷史大事件背後都有隱性的金融之手,世界性金融危機不但傾覆了世界,所有的認知也都被重新梳理。在《千年金融史》中,著名金融史學家、耶魯大學教授威廉·戈茲曼(William N.
  • 骨科醫生科普:若不及時治療,受傷的不僅是腳
    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骨科醫生稍後會進行全方面的講解。不過作為一種常見的足部畸形病症,還是需要及時治療的。雙腳支撐行走的動力就是足弓的作用,觸摸腳背可以感受到一個明顯的拱起骨質。形成的凸起程度保持了行走運動產生的震蕩和壓力,一定程度上還能保護足底的血管。千人千面每個人身體的發育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足弓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定型。
  • 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 或刷新人類進化史(圖)
    圖為科學家此次發現的化石。這段在衣索比亞出土的人類石化骨骼只有幾公分長,它是半截下顎骨和四顆牙齒。這塊化石將預示著人類的存在比至今推斷的更加久遠。   據報導,這塊遠古人類的顎骨距今已有約280萬年的歷史,此前出土的最古老人類化石距今大約240萬年。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茨(Philipp Gunz)認為,這項發現是一塊人類出現時間的重要拼圖。
  • 最早女性原始人骨骼發現 有助於了解人類進化
    中新社舊金山十月一日電 (記者劉丹)一個由七十人組成的國際科學家研究團隊今日宣布,經過十七年的研究,他們成功將衣索比亞發現的零碎原始人化石拼置出一副四百四十年萬前的、也是現存最早的女性原始人骨骼。科學家表示,這個重要發現將有助於了解人類最早階段的進化過程。
  • 人類的進化史為何在10多萬年前會有斷層?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研究人類進化的歷史本來就是從現代向幾百萬年前推測,所依據的只有古人類化石和其他人類活動的證據。化石是了解古人類活動最直接的證據,從骨骼結構和人類骨骼的相似性等多方面可以驗證原始人類和現代人的關係。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人類進化這個問題會發現人類進化史其實是沒有斷層的,他事實上一直是處於連續的狀態,其進化的範圍覆蓋了氣候環境條件大體相似的各個大洲。如果這些地區的原始人類都「獨立」起源於二、三百萬以前,那麼他們在無數世代中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卻都在最近一萬年進入文明社會,時間差距不到其全部歷史的千分之一,實在不可思議。
  • 人類竟在地球的歷史中消失過13萬年,科學家:或與史前巨人有關
    金字塔真是人類自己建造的嗎?如今,暫且不談金字塔中所蘊含的數學密碼,僅其展現出來的建造能力,就已經讓現代人類啞口無言。其建築外層拼接的石塊極其緊密,哪怕是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霜雨雪,時至今日,連一把匕首都無法插入。
  • 有溫度的人類進化史
    《瘋狂人類進化史》,史鈞著,重慶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這本書的內容看起來並不複雜,主要是介紹了一些常見的人體現象,諸如人類的直立行走,裸露的皮膚,碩大的腦袋,獨特的生育模式,男人和女人的身體結構差異等等,看起來相當零散瑣碎,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一點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