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和逃跑的本能讓骨骼進化出了骨鈣素,抗衰老「鑰匙」或許藏在骨骼中

2020-12-20 文匯網

圖:視覺中國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骨骼主要是一種機械結構,其主要作用是「身體組織的腳手架」。但科學家通過多年研究發現,骨骼實際上是一種活器官。

從記憶、食慾、肌肉健康,到生育力、新陳代謝,它在調節一系列身體過程中發揮作用。其中,骨骼所產生的一種激素——骨鈣素,有朝一日可能為肌肉減少症、記憶力衰退等年齡相關健康問題提供新的治療途徑。

「活骨骼」開闢研究新領域

20世紀90年代初,年輕科學家熱拉爾·卡森蒂的一次偶然發現,改變了人們對骨骼及其在身體中所扮演的角色認識。骨鈣素是骨骼中最豐富的蛋白質之一。

當時,卡森蒂懷疑骨鈣素在骨骼重塑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骨骼會不斷地新陳代謝並積極生長,這使我們能夠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快速成長,也能夠從骨折等損傷中復原。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他進行了一個基因敲除實驗,從小鼠身上去掉了負責骨鈣素合成的基因。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這似乎沒有給突變小鼠帶來任何明顯的骨骼缺陷。

但隨後,卡森蒂注意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雖然小鼠的骨骼發育正常,但它們看起來明顯發胖,且有認知障礙。

骨骼通過產生激素、在血液中循環的蛋白質,在一個信號網絡中與其他器官溝通。圖:電腦製圖

「沒有骨鈣素的小鼠葡萄糖代謝增加,而且它們看起來有些愚蠢,學習能力不強,還顯得有點沮喪。」卡森蒂的前同事馬蒂厄·費倫說。他現在是蒙特婁臨床研究所骨生物學研究室負責人。

卡森蒂和他的團隊花了相當長時間才明白,骨鈣素究竟是如何影響這些功能的。15年後,卡森蒂團隊發表了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骨骼的看法。

「過去我們認為,骨骼只是一個簡單的器官。作為一個礦化組織,它並沒有與其他器官組織溝通的想法。但這一認識已經改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肌肉骨骼研究中心骨科手術教授託馬斯克·萊門斯說,「卡森蒂開創了骨骼參與身體其他組織溝通的理念,這在以前並沒有被真正理解或研究過」。

人們現在知道,骨骼通過產生自己的激素、在血液中循環的蛋白質,參與到一個信號網絡中,與其他器官溝通。

卡森蒂的小鼠最終讓他意識到,骨鈣素其實就是這樣一種激素,深入了解它的功能,可能會對未來的公共健康幹預產生影響。

「骨骼可以產生一種影響新陳代謝的激素,這想法最初是有點令人震驚。」費倫說,「但此後這一結果得到其他科學家的證實。這為骨骼研究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扭轉與年齡相關的衰退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流失骨量。研究表明,人類的骨量在20多歲時達到頂峰;隨後,骨量緩慢下降,最終可能導致身體虛弱和老年骨質疏鬆症等疾病。

過去十年,新的研究發現表明,骨量的減少也可能與肌肉的衰弱有關——醫學上稱之為 「肌肉減少症」。此外,許多衰老帶來的記憶和認知問題,似乎都與血液中的骨鈣素水平有關。

骨鈣素影響著體內許多其他激素。「骨鈣素在肌肉中的作用是增加產生ATP(磷酸三腺苷)的能力,ATP是我們運動的燃料。」卡森蒂說,「在大腦中,骨鈣素調節大多數神經遞質的分泌,這些神經遞質是有記憶力的。人類骨鈣素的循環水平在中年左右會下降,這大約也是某些生理功能開始下降的時候,比如記憶力和運動能力。」

產生骨鈣素和骨唾液蛋白的成骨細胞。圖:東方IC

近年來,卡森蒂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表明,通過注射提升老年小鼠體內骨鈣素的水平,可以逆轉許多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骨鈣素似乎能夠逆轉大腦和肌肉中的衰老表現。」他說,「了不起的是,如果給老年小鼠注射骨鈣素,它的記憶力會有所恢復,運動能力也恢復到了年輕小鼠的水平。這些發現使得骨鈣素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具有極大的潛在吸引力。」

科學家們還發現,人類可以通過運動來自然地維持血液中骨鈣素的水平。這一點很直觀,因為一直以來,體育鍛鍊都被認為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如果你經常鍛鍊,那麼它就會刺激你的骨骼製造更多的骨鈣素,這將對肌肉和大腦產生有益影響。」費倫說,「從流行病學研究中我們知道,比起久坐不動的人,在衰老過程中,那些熱衷體育鍛鍊的人認知能力下降更緩慢。」

進一步研究還表明,在青少年時期和成年早期多運動,可在以後的生活中持續對骨骼和其他方面的健康產生保護作用。

「我認為,這可以加強人們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積極活動的信息。」費倫說,「這將幫助他們達到更高的峰值骨量,保護他們免受與骨鈣素下降有關的年齡相關問題的影響。」

利用骨激素開發新藥

然而,骨鈣素並不是唯一引起科學家注意的骨激素。在梅奧診所,桑迪普·科斯拉一直在研究一種叫做DPP4的激素,這種激素是由骨骼外層的破骨細胞製造的,似乎在調節血糖方面發揮著作用。

科斯拉對這種激素特別感興趣,因為藥物地諾單抗是臨床上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處方藥,用於減緩骨質流失。但它似乎對DPP4也有積極的影響。在近期發表的一項相關研究中,他注意到該藥物還同時改善了糖尿病的症狀。

「這表明,也許這種藥物可以同時治療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科斯拉說,「我們現在希望對這些觀察結果進行跟蹤,並通過隨機對照試驗進行測試。」

然而,骨鈣素具有預防與年齡相關的許多方面的衰退的潛力,仍是骨骼研究的主要課題。卡森蒂正在研究一種人工增加血液中骨鈣素水平的方法,還申請了利用它治療認知障礙的專利。

「我們希望開發一種調節骨鈣素的分子。」他說,「我們正在探索各種方法,希望最終會找到一些藥物來治療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如肌少症和記憶力下降。這不僅會讓老年人受益,而且任何因髖關節骨折或他疾病而導致肌肉功能下降的人,也可從中獲益。」

費倫表示,針對骨鈣素的藥物將通過刺激骨量增加來實現更廣泛的健康效益。然而,仍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例如,單純靠注射骨鈣素,未必能在人體中起到治療作用。

「這樣的治療往往更昂貴,也更困難,因為蛋白質注射劑的半衰期並不長。」費倫表示,他的實驗室正在開發一種更穩定的骨鈣素,這樣它就能在體內停留更久,但最好的解決方案是開發出某種小分子藥物。

卡森蒂的發現也讓科學家們思考一個更深奧的問題:骨骼當初是如何發展出產生骨鈣素等激素的能力的?他本人認為,答案就在我們的進化史深處——求生的本能進化出了骨鈣素。

為了躲避捕食者,人類需要骨骼能向肌肉發出奔跑的信號,這是由骨鈣素介導的。為了生存,人類還需記住哪裡可以找到食物,或一個小時前捕食者在哪裡,這樣的記憶過程是由骨鈣素調節的——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它是作為一種幫助動物逃離危險的生存激素而進化產生的。

作者:慕子嵐編譯

編輯:沈湫莎

相關焦點

  • 與骨骼有關的六大驚人事實
    有些人甚至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長出額外的骨頭。一項近期研究顯示,由於營養狀況改善和體重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又重新長出了「豆骨」(一塊豆子形狀的小骨頭,位於膝蓋後方)。孩子的身高在出生後第一年變化得最迅速。等到青春期中後期,我們就基本達到了成年時的身高。
  • 人類與骨骼有關的六大驚人事實
    在本文中,我們將為你介紹與人體骨骼有關的幾點有趣事實。在這一過程中,有些骨頭便會融合在一起。有些人生來骨頭就比別人多,如多長了一根肋骨、手指或腳趾。有些人甚至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長出額外的骨頭。一項近期研究顯示,由於營養狀況改善和體重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又重新長出了「豆骨」(一塊豆子形狀的小骨頭,位於膝蓋後方)。2、人類骨骼高度會不斷變化孩子的身高在出生後第一年變化得最迅速。
  • 聊聊"骨骼"(五)
    骨骼是如何構建的呢?我們骨骼中除了細胞,賦予骨骼形態和堅硬特性的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構成。我們身體會依據DNA繪製好的圖紙用膠原蛋白來建模,先構建出骨骼的形狀骨骼也一樣,為了能更好地將鈣磷晶體固定在膠原蛋白上,建造骨骼的細胞會分泌富於粘性的蛋白質,骨鈣蛋白(骨鈣素)和骨橋蛋白,它們具有將骨礦晶體緊緊黏在膠原蛋白上的作用。這些蛋白的量不多,但對於骨骼的強度非常重要。一堵牆你用力也推不倒是因為磚被粘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但同樣只是單純碼放摞在一起的磚輕輕一碰就會坍塌了。
  • 最早女性原始人骨骼發現 有助於了解人類進化
    中新社舊金山十月一日電 (記者劉丹)一個由七十人組成的國際科學家研究團隊今日宣布,經過十七年的研究,他們成功將衣索比亞發現的零碎原始人化石拼置出一副四百四十年萬前的、也是現存最早的女性原始人骨骼。科學家表示,這個重要發現將有助於了解人類最早階段的進化過程。
  • 毒蛇骨骼結構介紹
    很榮幸喜歡蛇的朋友們能關注本號鮮為人知的血槽殺手——後溝牙毒蛇骨骼結構釋疑說起毒蛇和毒牙,很多人會想到管牙和溝牙
  • 恐龍前肢腕骨融合進化為適合鳥類飛行的骨骼
    圖中是異齒龍和腔骨龍的腕骨結構,其中彩色部分代表著進化成為鳥類豌豆骨的骨骼部分。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恐龍進化成為鳥類,它們筆直的腕骨將逐漸轉變為靈活的翅膀,這一骨骼變化過程歷經數百萬年才完成。但是科學家之前未曾揭曉其中的謎團。
  • 牙齒是不是骨骼?
    牙齒和骨骼在演化過程中有什麼關聯?生物進化過程中牙齒是如何出現的?現代鯊魚的盾鱗由棘突和基板兩部分組成。棘突外被覆一層釉質,基板埋在真皮內;基板內有孔,與棘突內的髓腔相通,神經和血管通入髓腔內(如圖1所示)。哺乳動物的牙齒與盾鱗類似,是由外覆釉質的牙冠(牙齒中暴露於牙齦之外的部分)以及牙根(牙齒中深入牙齦的部分)組成;其內也有髓腔,髓腔中也有神經和血管(如圖2所示)。由圖1、2可知,盾鱗和牙齒二者在結構上非常類似。
  • ...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維生素D|補鈣|血鈣|骨鈣|骨骼|-健康界
    但李阿姨說自己一直在吃鈣片,而且血檢報告中的血鈣含量完全正常,怎麼就缺鈣了呢?其實李阿姨明顯踩中了很多人都有的補鈣誤區,那就是混淆了血鈣和骨鈣的區別!血鈣正常,不代表骨骼就不缺鈣!這其中,99%是骨鈣,只有1%是血鈣,二者作用不同:當血液中的鈣濃度達到一定量時,將會沉積到骨骼之中形成羥磷灰石和磷酸鈣,這時鈣就變成了骨鈣,而這一過程就叫做鈣磷沉積。如果把骨骼比作高樓大廈,那麼骨鈣就相當於砌牆的磚,使骨骼更加堅硬、穩固。
  • 認清我們身體的骨骼
    骨骼化是生物結構複雜化的基礎,骨骼系統又是生物形態進化的限制因素。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 骨骼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複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
  • 翼龍翅膀骨骼和其呼吸系統相連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翼龍的化石中,翅膀上的骨骼和其呼吸系統相連。經過論證,翅膀在空中活動的時候,翅膀上的骨頭會與肺部的活動相聯繫,而且通過骨頭之間的氣孔,置換空氣到肺部,這樣在空中飛翔時,翼龍也可以呼吸自如。科學家同時也發現在現代的鳥類和鱷魚身上,也有這種被稱為空氣囊系統的骨骼。
  • 人類骨骼越變越輕
    而人類骨骼則不同。松質骨的相對缺乏讓人類骨骼更輕,並增加了骨折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如果你將黑猩猩骨架與現代人骨架進行比較,一個差別將會立刻吸引你。黑猩猩的骨頭被一種被稱為松質骨的顯微結構緊緊地包裹著。而人類骨骼則不同。松質骨的相對缺乏讓人類骨骼更輕,並增加了骨折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但更薄弱的骨架和更多的骨折似乎不符合更好的進化策略。那麼,為何發生了這些變化?
  • TED演講 | 再生醫學讓骨骼重新生長
    從機體獲取少量的活體組織,用特殊的酶或其他方法將細胞(又稱種子細胞)從組織中分離出來在體外進行培養擴增,然後將擴增的細胞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支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細胞黏附在生物材料(支架)上形成細胞-材料複合物;將該複合物植入機體的組織或器官病損部位,隨著生物材料在體內逐漸被降解和吸收,植入的細胞在體內不斷增殖並分泌細胞外基質,最終形成相應的組織或器官,從而達到修復創傷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 化石:自然界的「記憶碎片」,定格時間與塵封骨骼的遊戲
    裸子植物能分泌出的粘度極高的樹脂,這種黏糊糊的液體從樹上掉落的時候,如果有小昆蟲或者植物正好被包裹,就有了化石形成的先決條件,當樹脂逐漸變硬被掩埋,從而躲過風化和侵蝕,就可能形成保存有完整動植物的琥珀化石。
  • 張雅軍:從體質人類學到人類骨骼考古學——骨骼上書寫的「人類簡史」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體質人類學不斷發展,很多新方法被應用到古代人骨的研究中,尤其是骨骼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應用,對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研究帶來極大的推動作用。  注重多學科相結合  中國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大體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40年代末為草創階段。
  • 遙遠的骨骼,挖掘出1.2億年前的巨獸,展現當時動物的樣貌
    禽龍的名稱是由曼特爾太太的丈夫,一位地質學家和醫生杜撰的,他發現它的牙齒很像那些大蜥蜴。自此之後,更多的殘骸被發現,尤其是在英格蘭南部和懷特島。這兩處從前是肥沃的三角洲地帶,據說曾有一些高大笨重的動物因困於泥淖而死在那裡。隨後的若干世紀,這些地區的潮汐活動破壞了這些骨骼,並將其中一些殘片衝到很遠的地方。這大約便是在英國沒有發現一具完整的骨骼的原因。
  • 跟著骨科醫生一起探索:人類骨骼千年進化史的真相
    保守估計在地球上現存約170萬種生物物種,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各個物種都在不斷適應自然變化而做出改變。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我們的骨骼有哪些神奇的改變呢? 大拇指的進化 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主要區分點就是是否會使用工具。對於我們而言,擁有靈巧的雙手是製造和使用一切工具的前提。我們的雙手各有5根手指,長短不一且靈活度也不一樣。
  • 跟著骨科醫生一起探索:人類骨骼千年進化史的真相
    從大約20萬年前我們人類祖先的出現,人類就從數百萬種生物中脫穎而出,逐步成為地球的霸主。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我們的骨骼有哪些神奇的改變呢?當我們最早的祖先選擇從樹上下到地面來生存後,逐漸演化出相較於上肢更發達的下肢。我們的下肢長於上肢,力量也遠超上肢,可以支撐我們行走、跳躍和跑動等。其餘靈長類動物大多是上肢長於下肢,而且上肢肌肉十分發達。這與其需要上肢支撐行走,需要在樹枝之間攀爬擺蕩、與其他個體搏鬥,需要捕食有關。而我們人類的上肢並不需要發達的肌肉來支撐身體的重量,相反我們需要精細的結構來完成上肢的功能。
  • 貓的骨骼結構
    貓咪的動態變化極為豐富,要把貓畫好,先要對貓的骨骼結構有所了解。
  • 神秘骨骼發現:盤點世界上的5大神秘的骨骼發現
    而今天,小編就要和你分享,神秘骨骼發現:盤點世界上的5大神秘的骨骼發現。這裡所述的恐龍骨骼比較特別和奇怪。,它還引起了很多爭論,因為它在7個與骨骼系統有關的基因中有64個不尋常的突變。屍體上共有10對肋骨和一大堆其他的醫療問題。雖然很多人說這是一個被遠古人類埋葬的外星人,但更現實的真相可能只是一個非常悲傷的故事:早產的嬰兒在一個難以生存的環境中出生。再加上他的身體缺陷,他便會很快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