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皆謂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都是我們生活中所產生的執念,在這些執念當中又誕生出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慾、暴食。我們在獲取的時候渴望得到更多,付出的同時希翼稱心的報酬,為自己,為他人,為江山社稷,為山野小家,不惜掠奪他人資源以鞏固自身,或是堅持自我追求正義之道,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在世界上不停奔走。
二刷《鋼之鍊金術師》的時候,也已經成長為自己小時候所想的大人了,也才注意到第一次看的時候,所沒有注意到的深意,我想,這不正像正在鍛造的鋼鐵一般,在烈火中燒著,最後也少不了淬火這個步驟。痛苦過後,愛德華成長了,選擇了自己去承擔更多的責任,人們常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是,卻不曾想過這樣的情況,因為責任重大,所以努力讓自己能力更大,我想愛德華就是這樣的人。
故事前期,女主長得比男主高,比男主更成熟,時不時照顧著男主,但是在一次次的磨練中,男主也成長了。在車站,送別女主時候說「我不願意再看到你因為傷心而流淚,你下一次流淚只能是因為我和阿爾找回了身體時候,開心的流淚。」鐵,在一次次的捶打之中,沒有被摧毀,於是便練就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劍。彈簧,在一重重壓力之下,超不出彈性範圍,在壓力拋開的那一刻,定會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你,我,他,在一個個的問題面前不屈不撓,直面困難,那麼勇敢的你,終有一天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所以請你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因為曙光, 就快照到你了。
每個人都是這樣,總會在路上跌跌撞撞,一生總會有些不完美,但也正是這些不完美才成就了現在的你,誰的人生也不能活得了無缺憾,誰的一生也不至於過得一無是處。也正如牛姨在鋼煉中安排的那樣,七個人造人的死對於他們而言看上去都有些缺憾,這七個人造人分別象徵著人類的七宗罪,分別是色慾,暴食,嫉妒,懶惰,憤怒,傲慢,而這七個人造人,其實是由一個瓶中小人從自己體內分離出來的情感,企圖以這樣看似完美的姿態來超越神靈。
當然,它沒有成功,七個堪稱不死的人造人也死去了,同時,這七個人造人的死也都頗具深意,臨死之前,色慾最終對一個男人產生了好感,暴食被人吃掉,嫉妒開始羨慕人類,懶惰最後拼命戰鬥至死,憤怒也平靜下來選擇了安靜地死去,貪婪也感到了滿足,意圖比肩神靈的瓶中小人最終也墮入深淵。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性吧,這七宗罪雖被人稱作是罪過,但是人類又不能沒有它們。再好看的包裝也會有開口,因為沒有開口再美的袋子也只能被當作廢物丟掉;再成功的人也會有缺點,因為沒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一生不應該叫做人生,只能叫做一場夢。
人性的弱點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人的缺點遺憾比作在夜空中那一輪月,那麼整個世界都因為它而美麗,並叫人想去不斷地抓住它,去擁抱它將它置於掌心之中抱在懷中,擁抱光明會讓世界的光叫你的身子擋住,讓這世界更黑暗,這似乎是人們所不願意的,可與此同時,又有多少聖賢教導我們不斷改正錯誤彌補缺點,由此觀之,這似乎又成了一個悖論。
人們所謂的完美的一生,或許是過著烏託邦一般的生活,每天不用為生計而發愁,不用為成績而擔心,不用為疾病的侵襲而困擾,也不用為明天的你是否美麗而煩心,因為這一切,都在你出生之前就計劃好了。這樣的人生看似完美無瑕,但也十分悲哀,就好像那個沒有開口的袋子一般,看似美麗,卻好毫無用處;這樣的人生,是無趣的。人生的美,本就在於我們不斷地去追求完美的過程,所以說,缺點與遺憾,本就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強而存在的。
在三味真火之中,經歷火焰的洗禮,依舊不因此改變自己模樣的,是鋼鐵。 在紛亂的世界裡,面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不曾服輸的,是真心,鋼鐵一般的心。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流水肆意衝刷卻依舊不曾失去光輝,散發著耀眼光芒,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吧,或者說,這大概就是《鋼之鍊金術師》吧。經典不會過時,傳奇不會腐朽。
願你在不斷前進的追求真理之路上,披荊斬棘,盡情奔跑,相信你停下來後收穫的遠不止一顆鋼鐵一般的心。如果喜歡本文章請點讚、收藏,如果不喜歡請留言、轉發,歡迎關注作者,讓我們一起聊動漫裡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