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菜市場建設新標準:步行10至15分鐘可達

2021-01-19 網信靜海

近日,《標準化菜市場建設與管理規範》正式出臺,天津菜市場建設管理迎來新版標準。新版標準包括菜市場發展方向、規劃建設要求、建築設施要求、運營管理要求等,明確了天津菜市場要堅持建設標準化、經營連鎖化、管理規範化、發展品牌化、交易智慧化的發展方向。

具體要求如下:

菜市場一般按照中心城區內,每個社區步行10至15 分鐘可到達一個菜市場的標準來規劃建設。

對於社區周邊生鮮超市、菜店、商超生鮮區等業態較為成熟,能夠滿足周邊居民生鮮消費需求的,可視情況不建菜市場。

對於老舊成熟社區缺少菜市場,且選址建設確有困難的,可以建設生鮮超市、菜店、商超生鮮區、蔬菜社區直通車等作為補充替代。

新建菜市場原則上不應設置在地下,且地上不超過2層,結建的菜市場主體建築應設置在整體建築的首層,且設置在首層的面積不應小於70%。

菜市場經營的農副產品(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熟食、主食、副食調料等)經營佔比不應小於70%,少量其他便民業態(修配、小百貨、土產雜品)經營佔比不應大於30%。環外涉農區的菜市場也可適當降低農副產品經營佔比,但不應小於50%。

新建菜市場應為地上單體建築或非單體建築中相對獨立的封閉式場地。改造提升的老舊菜市場建築面積不應小於600平方米,新建菜市場建築面積不應小於1000平方米。

菜市場出口不應少於2個,購物主通道寬度不應小於2.5米,一般購物通道寬度不應小於2米,主要出入口的寬度不應小於4米。

分區布局、劃區經營,同類商品區域應相對集中,其中熟食、水產、肉類、清真食品應與其它經營區域保持適當距離。

菜市場內應設置公廁且可對外使用。

菜市場外部應合理設置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場地,或在路邊設置限時停車泊位。

菜市場主體建築為兩層的,應加裝貨梯和客梯。

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場一般應配置空調設施,宜使用有新風系統的中央空調。

菜市場應配置安全監控設施,可全方位實施24小時菜市場電子監控。

菜市場應設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商戶應配備和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稱重計量器具。

菜市場宜設置倉儲(冷藏)室、休息區、購物車等設施,便利商戶運營,提高顧客購物體驗。

菜市場宜設立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等,具備線上購物等功能。

菜市場應做好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等工作,嚴禁菜市場內垃圾隨意傾倒、拋灑、堆放、焚燒。廢棄物應全部裝入垃圾袋不準許外露,隨時將垃圾袋收集放到垃圾箱。

菜市場應加強病媒生物防制。規範設置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設施,保障排水系統暢通,避免病媒生物孳生。防制過程中要防止食品及包裝材料受到汙染。

加大菜市場環境治理,保持市場內島臺立面臺面、地面通道清潔衛生,抑制細菌滋生。應定時對菜市場進行自然通風換氣,定時對菜市場內外進行滅菌消毒。

加強菜市場工作人員和經營商戶的健康監測,做好人員健康防護。

加強菜市場日常防疫措施宣傳,提高人員防疫認知,營造良好的防疫氛圍。

菜市場要配備必要的防疫物資,包括口罩、洗手液、消毒劑、測溫槍等。

禽畜肉區、水產區、熟食區應配置水龍頭、清洗槽、排水溝,地面防滑處理。

生、熟食品應分開放置,製作原料和流程應符合食品衛生相關要求。銷售人員應戴口罩和手套操作,不準許直接用手接觸食品。操作臺、切割用具及盛器應每天嚴格清洗、消毒,並按規定位置加蓋存放。

活水魚蓄養池應保證至少每周清洗、消毒兩次。水產品零售點在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水產品廢棄物應及時做無害化處理。

菜市場公廁設施應定期清掃衝洗,確保公廁乾淨清潔,無異味。

應配備符合展售溫溼度要求的展售櫃,其溫溼度應符合要求。展售櫃應備有冷風循環系統,貨架或隔板有足夠的間隙。

凍結畜禽肉與冷藏畜禽肉、不同冷凍水產品應依不同溫度條件下分開碼放。以冰藏方式陳列、銷售的水產品,應使用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冰塊。上架時按照「保質期先到先出」的原則合理安排貨位。展售櫃發生故障或電源中斷時,應停止銷售,並採用保護措施。不應銷售有解凍現象或外包裝袋破裂的水產品。質量不合格或逾期的應立即下架,並及時處理。

菜市場應設立食品經營商戶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臺帳和電子管理檔案。生豬鮮肉類應來自生豬定點屠宰廠,並附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檢疫檢驗合格證明。未實行定點屠宰的鮮牛羊肉等,應經檢驗合格後方可上市銷售。

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不準許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等國家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商戶和顧客宜使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購物袋。

秩序管理

菜市場應維護好經營秩序,不準許雜物亂擺亂放、佔用通道,不準許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車等車輛入內,不準許攜帶寵物入內,場外車輛停放要規範有序。

菜市場內不準許有煙火,不準許經營易燃易爆及其它危害公共場所安全的物品,不準許吸菸。菜市場內不準許使用煤、天然氣、煤氣罐等明火操作。

不準許在菜市場室內對電動車、電瓶進行充電。不準許在消防通道停放一切車輛、堆放雜物,保證通道和出入口暢通。不準許遮擋佔壓消防器材,各種消防器材不準許隨意挪動借用。

智慧化管理

菜市場宜藉助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賦能,實現實體商戶與線上平臺互聯,線上線下互動,商戶顧客互通,擴大菜市場輻射範圍和服務功能,實現傳統菜市場運營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

菜市場宜使用智能電子秤、手機APP等智能終端設備,搭建菜市場管理方和商戶信息互聯繫統,實時傳輸匯總菜市場交易數據,整合商品進銷貨信息,實現可追溯,宜與天津市商務主管部門重要產品(肉菜)追溯系統實現對接。利用雲閃付、支付寶、微信、電子銀行APP、銀行卡等方式實現無接觸電子收銀,提升交易的便利性,保障商品衛生和交易安全。

菜市場宜實現商戶集約化管理。搭建菜市場智慧管理平臺,實時採集匯總各攤位的商戶人員、經營品種、交易數據、消費者評價等信息,實現市場管理方對商戶的線上管理,並可實現在線發布通知、線上收繳水電和攤位費、財務對帳等功能,減少人工管理成本。

菜市場商戶宜對接菜市場線上招商平臺,為經營商戶提供經營渠道信息,提升入住率;宜對接各大電商平臺,擴大商戶線上平臺入住率,豐富線上商品種類,參與電商平臺折扣、返券等優惠活動,逐步擴大商戶線上接單功能,發揮線上訂單規模化效應。

菜市場宜通過線上平臺第三方配送、市場集中配送、社區志願服務者代買代送等方式提供商品配送到家便利化服務,滿足消費者尤其是出行不便人群的購物需求,實現1小時內配送到家。

菜市場商戶不準許經營未使用專用標識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及其製品、沒有合法來源的非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及其製品和國家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菜市場內不準許從事活禽銷售或者現場屠宰交易。

責任編輯:扎西

相關焦點

  • 天津人平均通勤時長39分鐘!
    《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 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 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 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
  • 天津又一「高鐵新城」規劃公布!規劃居住10萬人,建28所學校
    ,打造15分鐘步行生活圈,完善區域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體系:規劃結構規劃形成「一環一軸兩心」空間結構。居住用地結合現狀及居住區15分鐘生活圈緊湊布局。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304.8公頃,佔規劃建設用地的44.3%,結合居住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模式,增設幼兒園等服務設施用地,為居民提供社區配套服務。
  • 【創城 我們一起】銀河北路街道辦:導示圖全覆蓋 實現「15分鐘生活...
    【創城 我們一起】銀河北路街道辦:導示圖全覆蓋 實現「15分鐘生活圈」 2020-09-05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快50分鐘可達!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
    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間最快旅行時間50分鐘,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此次開通的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長59公裡,設大興機場、固安東、霸州北、雄安4座車站。  同步投入運營的雄安站站場規模13臺23線,總建築面積47.52萬平方米,採用立體候車布局,能夠實現旅客「進出分層、到發分離」,保證旅客進出暢通。未來,雄安站將成為京港(臺)高速鐵路、京雄城際鐵路、天津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速鐵路的交匯樞紐。
  • 浦東機場T2航站樓今啟用 T1換T2步行不超10分鐘
    浦東機場T2航站樓今啟用 T1換T2步行不超10分鐘 2008年03月26日 10:47 來源: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T1和T2互通   有免費擺渡車,座位不多但間距大  昨天,記者在浦東機場第一航站樓(T1)1號門發現,在T1、T2之間的一輛黃色免費擺渡車已經就位,首班車為早上6時,末班車是晚上9時,每班車間隔為10分鐘。候車地點共有4個,分別為T1國內出發1號門、國際出發8號門;T2國際出發23號門、國內出發27號門。
  • 北京站開通至薊州動車,40分鐘可達,去盤山更方便
    今天上午9點50分,隨著北京站開往大連北站的D41次列車鳴笛發車,北京和天津薊州之間終於通了動車,薊州開啟了動車和高鐵時代。一大早,中鐵旅集團負責人李國良就帶著100人的旅行團到北京站候車,開車後42分鐘,他們將到達薊州站。薊州站坐落在薊州洇溜鎮龍灣子村。薊州站站長李長軍介紹,該站距離薊州城區2.5公裡,由以前的貨運站改建而成,京哈鐵路由此經過,由於不辦理客運,薊州群眾過去只能看著北京至秦皇島和東北方向的動車組每天從此飛馳而過。
  •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 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 智能化設計達70餘項
    圖片由北京鐵路局提供天津北方網訊:從鐵路部門獲悉,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京雄城際)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於12月27日開通運營,京雄城際鐵路實現全線貫通至雄安新區間最快旅行時間50分鐘,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京雄城際鐵路自北京西站引出,經過既有京九鐵路至李營站,接入新建高速鐵路線路,向南途經北京大興區,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至雄安新區,線路全長91公裡,最高設計時速350公裡,其中北京西至大興機場段已於2019年9月26日開通運營。
  • 全面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大數據揭示上海哪些小區最宜居
    就是要讓市民在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享有較為完善的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通過構建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社區服務圈,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  這不啻為一個美好的願景。那麼,就目前情況來看,上海距離全面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還有多遠?不久前,致力於大數據研究應用的「城市數據團」發布了一則相關的研究報告。
  • 天津演藝網9月演出資訊
    薊州區漁陽南路10號 2020-09-15 14:00 2020-09-15 19:00 90分鐘 天津音樂廳 和平區建設路88號 2020-09-05 19:30
  • 武清區楓丹天城 熙和園將各建一處配套菜市場
    天津北方網訊:《政民零距離》欄目網民「錢先生」留言:東蒲窪街附近有好楓丹天城、富力尚悅家園、金都花園、熙和園等小區,居住人口達好幾萬人,但是附近尚無一個中大型菜市場,生活極其不便。請問這一塊區域是否有菜市場的建設規劃?
  • 天津「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優化醫療服務...
    天津北方網訊:「掃碼即可掛號繳費,輕點手機就能看病取藥,方便多了!」今年67歲的張阿姨患慢性病多年,經常要去市中研院附屬醫院看病取藥,可因腿腳不靈便,每次上醫院都是個麻煩事兒。現在,該醫院推出的智醫App讓她足不出戶就能問診取藥了。
  • 女生減肥每天步行5公裡,跳繩10分鐘,堅持1個月,看減肥效果
    女生減肥每天步行5公裡,跳繩10分鐘,堅持1個月,看減肥效果 關於有氧運動的最簡單的方式,熟悉健身運動的各位小夥伴都能把答案脫口而出
  • 2019.01:小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空間聚類研究——基於POI數據...
    其中,選擇半徑1公裡的依據為成年人步行15分鐘可達的距離。8個方面,用來評估各小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發展水平。這體現了核心城區在公共服務能力方面的巨大優勢,未來北京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工作重點應當著重考慮其他區域。
  • 今天起杭州停車1小時15分鐘以內按1小時計費
    今天起杭州停車1小時15分鐘以內按1小時計費 2012年04月01日 07:07:11   昨天,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獲悉,從今天(4月1日)開始,杭州市道路公共停車泊位將實行「實際停車尾數時間不超過15分鐘的,不計停車尾數時間」新的收費標準。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 天津6大重量級板塊「激戰在即」,你看好哪個?
    還要興建一趟由天津至北京新機場的鐵路,也就是津興城際,車程僅需36分鐘,已在2019年底開始啟動徵地拆遷工作。 同時,除了現有在運營的地鐵1號線和地鐵6號線以外,天津西站還規劃引入地鐵4號線。
  • 2021開年,天津一大波好消息等著你!-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氣暖暖的,心情也跟著氣溫一起up up~  比這更開心的是,2021剛開年天津就有一大波好消息在等著你!  趕快來看看!  1.天津居住證政策再延一年  為服務外來常住人口,《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的通知》及積分入戶等相關配套細則,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
  • 盤點| 2021開年,天津一大波好消息等著你!
    1.天津居住證政策再延一年為服務外來常住人口,《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的通知》及積分入戶等相關配套細則,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詳情)9.西青區將建設國潮青年小鎮西青區人民政府與鄉伴文旅集團籤約,將投資約14億元,在西青35公頃地塊建設國潮青年小鎮。10.天津再添一座國家海洋公園日前,國家林草局同意原名天津大神堂牡蠣礁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範圍調整並更名為天津濱海國家海洋公園。(詳情)
  • 長沙黃花機場T1航站樓5月16日啟用 步行至磁懸浮僅2分鐘
    T1航站樓的南側即為航站樓通往磁懸浮以及T2航站樓的室內通道,從T1航站樓步行至磁懸浮僅2分鐘路程。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
    分析的結果是: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