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疫情終將過去,只是時間問題。這次的疫情重大嗎?其實大眾的心理與情緒恐慌比病毒本身更可怕一些。今天來正兒八經的科普下新型冠狀病毒,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從容、科學地應對即將到來的「解禁」生活。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之前稱2019-nCoV),於2020年2月21日由國家衛健康委發布通知: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稱保持不變。冠狀病毒本身是一個大型的病毒家族,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冠狀病毒類是具有外套膜的正鏈單股RNA病毒,直徑範圍約60~220納米(nm),平均直徑為100納米,呈球形或橢圓形,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基因組全長約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組最大的病毒。
從目前的研究得知,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如人、鼠、豬、貓、犬、狼、雞、牛、禽類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前段時間有些地方出現捕狗的情況。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發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目前已知的第7種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其餘6種分別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引發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即非典) 和MERS-CoV(引發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但該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在33℃時生長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而我們平時俗稱的流感就是由冠狀病毒引發的,正是由於這個特性,導致了每年的冬季和早春成為了流感的流行季節。大約有10%的感冒就是由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但症狀很輕,不受重視,屬於自愈性疾病範疇,可以說冠狀病毒是我們人類的老朋友了。
SARS、MERS、nCoV:從2003年的SARS(薩斯、「非典」)、2014年的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到2019年的nCoV(新冠),這近20年的時間裡,我們人類經歷了三次變異冠狀病毒的危機,而且都是由自然宿主蝙蝠,經過中間宿主(果子狸、駱駝,目前新興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還未找到)傳入人類,並引發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這裡順便講一下,最近很盛行的陰謀論,覺得這是美國人搞的生物戰,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這個結論幾乎不成立。待有機會我再來闡述這個問題。SARS和MERS患者基本都是重症,潛伏期很短(1~2天),迅速高燒。因此,發高燒就成為了當年SARS疑似患者的最主要指標,發病特徵明顯,就相對比較容易比較快地篩查出病毒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並阻斷其傳播。
但新型冠狀病毒不同,感染者很多都是輕症病人,而且出現了一部分的無感或者說是無症狀感染者,自身毫無症狀,但卻是病毒攜帶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病毒攜帶者從被感染到自愈的全過程可能自身都無感,或者就當是普通感冒就自愈了,而被感染的人可能由於自身免疫能力的不足,就成為了症狀明顯患者,甚至成為了重症患者。這就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病發特徵複雜,是一種屬於自愈性的疾病,也是一種重症情況下能致死的病毒。這不禁讓我們感嘆這次新冠病毒的「狡猾」,從一般的表面病症特徵來看,如果沒有特定的檢查手段,很容易被認為是普通的流感。因為我們不現實實施全民檢測,所以輕症和無症狀的感染者反而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傳染源,防不勝防。正是由於這次病毒的狡猾性,加上春節中國人傳統的走親訪友,讓我們看到了在一些有疫情的區域實施了強制性的嚴格管制。
目前三種呼吸道冠狀病毒SARS、MERS、nCoV 中,MERS 死亡率最高,SARA第二、nCoV最低。MERS在中東的死亡率高達40%,後來傳染到韓國後由於醫療條件的提升,才把死亡率降低到20%(186人感染38人死亡),並把總死亡率拉低到35%。儘管MERS的致死率那麼高,但MERS的人均感染傳播人數,也叫基本傳染數(R0)就只有0.7,相當於1個患者平均只傳染0.7人,疫情很快就被控制住,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MERS病毒的毒性太強了,一旦感染,患者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發病,發病後除了造成肺部重度感染、呼吸窘迫,還會造成腎衰竭,患者很快就會死亡。正如上面所說,由於此病毒的毒性太強,感染到爆發的時間又短,死亡率又高,這就導致病毒的傳播機會就被大大的減少。
SARS的傳染性相對要高一些,一般估計基本傳染數(R0)在2~3之間。非典的傳播特性又有所區別,主要是藉助於少數超級傳播者繼續擴散,1個人感染80、120甚至180人所致。但SARS的死亡率在高峰時也只達到了17%,後來通過醫務人員的努力,中國大陸的死亡率降到了6.55%,全球平均死亡率也相應的降到了10%。nCoV新冠病毒,從截至2月29日百度的疫情大數據來看,到目前累計確診人數為79394人,累計死亡為2383人,死亡率為3.75%。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正如我從一開始對這個病毒的判斷一樣,nCoV新冠病毒是一種傳染力高於SARS,但其危害性、死亡率大幅低於SARS的新病毒。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介於SARS與普通流感病毒之間的一種病毒。
從這次的nCoV新冠病毒可以預見未來這類複雜的、具有較強偽裝性的病毒將會越來越普及,或許是毒性強的,或許是毒性弱的。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因為人類不斷進步的生物醫藥技術,包括激素、抗生素在人與飼養生物間的濫用,以及超級抗生素的不斷推出,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細菌、病毒的變異與進化;二是因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造成破壞,導致自然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病毒在優勝劣汰的自然競爭法則下必然會通過進化來讓自身變的更加強大,同時通過不斷地尋找新的宿主來讓自己生存下去;三是環境、生活方式、食物結構、醫藥技術、工作方式等因素的變化,導致我們人體的天然免疫能力呈下降趨勢(待有時間深入探討這個話題)。
因此,對於大家來說,藉助於這次疫情可以讓我們對病毒與未來的未知病毒世界有個大概認知,對新冠病毒有個科學的認識。一方面讓自己不至於陷入盲目的恐慌,導致精神負擔過重而影響了自身免疫系統,另外一方面讓自身能更好的重視安全衛生習慣,尤其是與人交談或是在公眾場合儘可能地減少高談闊論、吐沫橫飛。在國家整體衛生環境與物質生活條件逐步提升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加強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以藉助於自身天然的病毒消滅系統(免疫系統)來幫助我們每個人在與病毒共舞的世界裡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