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平凡而不簡單,可以幫助我們抗擊新冠病毒

2020-12-09 IT之家

北京時間 11 月 20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造紙行業已有數千年歷史,儘管它已是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之一,但在今年新冠疫情中表現不俗。

中國古代科學家掌握了造紙技術,其最初功能是一種記錄信息的方式,迄今中國仍保存下來大量古代書籍。但紙的用途遠不止於此,中國古代還製造了一些紙質物品,例如:紙帽子、紙床單、紙傘、紙腰帶、紙鞋子、紙窗簾、紙床墊、紙窗戶,甚至還有紙盔甲。南唐時期士兵身體上裹著紙質鎧甲,可以抵擋利箭攻擊,南唐也組建了極具戰鬥能力的 「白甲軍」。直到 19 世紀末,中國南部和西南部的古老村莊仍在繼續使用樹皮紙製作的防護服。

時至今日,造紙業與其他行業一樣,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影響,今年 4 月,歐洲多家造紙廠完全停產,預計造紙業市場規模從 2019 年 8966 億美元萎縮至 2020 年 8688 億美元。

但是專家分析,造紙業將於 2021 年復甦,到 2023 年,預計將達到市場規模新高,這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實上,從新冠疫情一開始,紙張就是新冠病毒全球傳播的 「核心故事」……

今年 3 月份,當全球陷入疫情恐慌時,出現了廁紙嚴重短缺的困境,人們開始紛紛囤積廁紙,在英國艾塞克斯郡等地區,一些被稱為 「沼澤輥強盜」的有組織的犯罪團夥,試圖通過搶劫獲取這種突然變得非常緊俏的日常商品,當地廣播電臺和遊樂場將廁紙作為獎品,隨著人們需要日益增多,澳大利亞一位 「經銷商」開始在 eBay 網站上以每卷 100 美元的價格出售廁紙。

廁紙恐慌

2、疫情期間,世界各地居民開始囤積廁紙。

實際上,廁紙供應從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短缺,尤其是許多國家(例如美國),都是自給自足狀態。迄今還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疫情物資恐慌,澳大利亞的廁紙恐慌始於該國出現首例確診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其他國家和地區出現的恐慌事件與網絡發布廁紙供應鏈斷裂的傳言有關。當廁紙供應鏈滿足暫時激增的居民需求時,這場恐慌最終平息了下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此前也出現過類似的廁紙恐慌危機,1973 年 12 月 19 日,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約翰尼 · 卡爾森(Johnny Carson)開玩笑說:「你們知道,這些日子裡我們遭遇了各種各樣的物資短缺…… 但你們聽說過近期的情況嗎?我不是在開玩笑,我在報紙上竟然看到廁紙出現短缺!」於是,許多居民開始一場瘋狂的競爭性採購,在商場超市尋找每一卷廁紙,該事件與今年發生的廁紙恐慌一樣,那時的造紙量並不短缺,而整件事是一個誤解,源自美國威斯康星州一位政客的新聞發布。

3、實際上,廁紙從來沒有真正短缺過,儘管新冠疫情可能引發囤積廁紙的更長期趨勢。

現今全球造紙業處於蓬勃發展狀態,廁紙、面巾紙、廚用紙巾的需求多年持續增長,在疫情爆發初期,一位專家分析推測稱,新冠病毒可能引發人們長期性囤積廁紙,最終增大廁紙銷量。

許多公司當前將造紙業擴展到醫療紙巾領域,外科口罩和手術服通常都是用紙製造的,許多公司已暫停其他產品生產線,開始轉向疫情個人防護品生產。即使在平時,醫療機構也要處理大量一次性紙張,美國每年浪費接近 90.7 萬噸的紙張和紙板。

疫情期間速測試紙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紙張還有一個更令人驚訝的醫學用途——快速檢測紙,紙的一個特性是可以產生 「毛細管作用(capillary action)」,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輔助的情況下,紙一端接觸液體,最終在毛細管作用下能將液體轉移至紙的另一端。例如:一個頗受歡迎的課堂實驗是將幾條紙巾浸泡在有顏色的水中,然後學生們觀看帶有顏色的水如何突破重力向上延伸。

在一個典型的快速測試中,毛細管作用被用於傳輸液體,例如:血液,它能穿過一條紙帶,該紙帶上附有抗原分子,人們可以直接觀察液體在紙帶毛細管作用下如何與抗原分子結合。當抗原分子與液體中的病毒微粒結合,會發出螢光,或者導致測試紙帶上出現暗色條帶。

4、像這樣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是證明紙張在大流行中至關重要的另一種方式。

具有毛細管作用的紙被廣泛用於多種常規檢測,例如:檢測懷孕、尿道感染、愛滋病毒感染和飲用水中的毒素等。目前已有一些速測試紙用於確定某人是否產生新冠病毒抗體,並且有助於科學家跟蹤分析疫情的進展。

目前,美國政府高層希望這種速測試紙能夠幫助經濟重回正軌,近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種信用卡大小的新型紙質檢測設備,該設備通過檢測新冠軍病毒表面的特定蛋白質,只需 15 分鐘就能檢測出相應的結果。美國花費了 7.6 億美元用於病毒檢測,只要在感染的第一周內使用,檢測結果就能達到 95-100% 的正確率。

同樣,英國首相鮑裡斯 · 詹森公布了一項大膽計劃——「登月行動(Operation Moonshot)」,即每天對 1000 萬英國居民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相當於每周對全部英國居民進行一次檢測。而該計劃所依賴的核心技術就是速測試紙,如果此項技術完善,速測試紙將在疫情檢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造紙業另一個發展前景是抗菌紙

詹姆斯 · 克羅珀爾紙業公司市場主管理察 · 布雷斯韋爾(Richard Bracewell)說:「我們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生產,並推出新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其中一種產品就是抗菌紙卡,紙卡上嵌入抗菌銀離子,銀離子能與細胞或者遺傳物質結合在一起,阻止細菌和病毒自我複製。」

此前,這種抗菌紙技術主要用於製作醫療和保健文檔,防止 MRSA 等病原體傳播擴散。近期,詹姆斯 · 克羅珀爾紙業公司將抗菌紙技術應用於貓科動物冠狀病毒檢測,發現該抗菌紙僅在兩個小時內就能將病毒微粒活性降低 95% 以上,目前該公司出售的抗菌紙張適用於任何需要定期檢測處理的物品,例如:包裝或者賀卡。

當前食品衛生問題越來越令人擔憂,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佛蘭克爾公司生產一種可以和食物垃圾堆肥處理的食品包裝,該包裝不到 12 個星期就能完全生物降解。由於其顯而易見的優點,消費者已不再願意接觸日常塑料吸管或者攪拌器等,與此同時,部分學校食堂已開始提供盒飯,避免學生們在食堂聚集就餐。

佛蘭克爾公司執行長、創始人喬 · 佛蘭克爾(Joe Frankel)解釋稱,即使在餐廳,也開始更多地選擇一次性包裝,儘可能減少員工的工作量,為了滿足這些需要,他們推出木製餐具套裝,以及新型生物可降解的託盤和盒子。病毒疫情至少會在未來幾年持續存在,而社會對具有綠色環保的行業需求將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

5、烏克蘭疫情期間,一名選民戴著塑料手套在選票上簽名。

當然,造紙業某些領域也承受著巨大衝擊!

倫敦畢澤爾紙業公司主管尼克 · 畢澤爾(Nick Bizzell)說:「我們為酒店提供了大量紙質產品,受疫情影響該部分銷售額出現了明顯下滑,為了應對該情況,公司不得不削減開支,包括裁員和出售公司車輛。」

據了解,畢澤爾仍對造紙業發展保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如果疫情好轉,預計造紙行業將恢復正常,疫情封閉對造紙業的影響很大,因為疫情期間許多酒店不得不關閉。總體而言,在疫情之前造紙業發展一直很健康,很穩定。對某些類型紙張的需求,例如:辦公室使用的 A4 紙,在與電腦無紙化辦公的競爭中失利後,近幾十年來一直處於萎縮,但總體而言,造紙行業仍在不斷增長。

近幾個月,紙張藝術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疫情封鎖和社交活動中斷後,DIY、手工紙藝、藝術和烘焙等實用性愛好近期經歷了一次復興。

6、像手工摺紙這樣的愛好在疫情封閉的幾個月裡開始悄然興起。

今年 3 月,英國各地數千扇窗戶上都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彩虹圖片,其中很多都是孩子們新手繪畫的,以表達對一線疫情工作人員的支持。今年 5 月,英國《衛報》報導稱,網絡在線搜索縫紉、剪貼紙和編織教程的人數激增。但關於紙張銷售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公開的統計數據。畢澤爾透露稱,我們發現人們對用於教育、藝術和設計的紙張更加感興趣。

雖然現今的紙張可以保護我們免遭病毒感染,避免我們感覺生活無聊,而不是像中國古代可作為士兵穿著鎧甲,我們仍將它作為一種寶貴的生活物資。

相關焦點

  • 吳尊友預測新冠病毒冬天會更嚴重,預言2020年冬天不平凡
    吳尊友可能大家還不太熟悉,他是流行疾病行業的專家,他預言今年冬天可能和去年一樣,將要面臨疫情巨大的考驗。他解說道,新冠病毒在冬天會更加嚴重,據相關數據顯示,進入冬天以來,新冠病毒感染者數量確實在不斷的上升。
  • 一款A4紙大小的基因測序儀,或幫助抗擊疫情
    雷鋒網消息,據鳳凰網科技報導,北京時間2月8日,矽谷生物科技創業公司GenapSys在就抗擊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事宜與中國衛生部門接洽。 GenapSys發言人表示,「在如何更有效地抗擊疫情方面,公司與中國疾控中心的洽談還處於早期階段。」
  • 平凡的人,極不平凡的故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
    平凡的人,極不平凡的故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 2020-12-03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媒:科學素養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4日發表一篇題為《科學素養是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的》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布魯斯·米勒日前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發表的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 不到1英鎊的「紙傳感器」可以幫助檢測新冠病毒
    同樣地,擁有智能水基礎設施的城市也可以採用前沿技術,在特定建築物或熱點地區發現早期新冠疫情傳感器技術和數據分析的創新可以幫助市政當局瞬間檢查水汙染物水平,而不用等待歷時數天的實驗室測試水樣品的結果。在整個汙水處理路線上增加新冠病毒傳感器,能夠在廢水中檢測到病毒的DNA痕跡,而不必再等到汙水進入處理廠前手動取樣。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華威大學在行動!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遠程學習、遠程辦公的新模式下如何為同學和教職工繼續提供全方面的支持與服務?如何積極地運用研究和專業知識維護社區安全?
  • 蔡曉湧:抗擊新冠病毒的「持久戰」 —— 環保從業人員的應對之道
    二十幾天政府的抗戰,發生在中國大地,特別是武漢這座通衢之城的悲傷、悲憤、悲壯、悲痛可以稱得上是逆流成河;二十幾天的自我隔離,也讓我這個環保從業者有時間深刻地反思著自己、企業的存在及我們、特別是行業內的同行們面對新冠病毒的未來。
  • 無創呼吸機在抗擊「新冠病毒」過程中能起什麼作用?
    圖片來源:和普樂抗擊新冠病毒呼吸機捐贈現場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 和普樂在此次戰「疫」中可發揮如下作用,助力抗擊病毒:
  • 西媒:科學家正嘗試將「基因剪刀」用於抗擊新冠病毒
    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8月6日發表題為《基因編輯工具同樣可以用於抗擊新冠病毒》的文章,編譯如下:基因編輯工具CRISPR(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系統)已經永遠改變我們進行生物學、這些工具源於細菌用來抵禦病毒侵害的防禦系統,而這套戰略是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微生物學家弗朗西斯·莫希卡於2003年發現的。10年後,它們已被證明是編輯任何生物基因的有力工具,在世界各地均開始得到應用。因此,它們經常被稱為「基因剪刀」。CRISPR的靈活度是無與倫比的,其作用範圍實際上是無限的,是能夠與任何生物或病毒的遺傳物質進行互動的工具。
  • 迷你世界這張地圖滿滿正能量,玩家消滅新冠病毒,成功抗擊疫情!
    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做任何想做的事,正因如此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地圖。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一張正能量的地圖《消滅新冠病毒》,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去年新冠病毒席捲而來,給大家帶來了不小的傷害。現如今已經被完全控制住了,但其中付出了多少艱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可能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抗疫戰士到底有多不容易,所以玩家才設計了這張地圖,讓玩家親身感受一下。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團隊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產生的IgM/IgG抗體作為標的,研發出了15分鐘內快速出結果的檢測試劑盒。此系列免疫試劑結合其他臨床指徵,可以快速、有效、定性進行醫院臨床診斷。2月3日,經市衛健委批准成為南京市首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第三方定點機構。疫情防控期間,金域醫學每天前往南京市各區疾控中心收取樣本,公司醫檢人員在指定實驗室加班加點保障檢測。目前,金域醫學已檢測超過500份樣本。
  • 「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
    為助力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維護全球衛生安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國家藥監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單位的指導支持下,中國日報網3月18日上線推出「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以下簡稱「中國方案」網站),圍繞國際關切,權威、系統、及時、準確地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分享中國方案、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 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新冠疫苗的主研人員是從我們甘南走出去的藏族漢子。今天,甘南頭條特意編發此條通訊員來稿,就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這位不平凡的幕後英雄——楊曉明!——編者按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楊曉明
  • 襄陽市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
    襄陽市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4日 10:21 來源:中新網湖北 襄陽的抗疫醫療工作得到了全國頂級重症專家邱海波教授、管向東教授的肯定,曹鋒生被授予「中國好醫生」等榮譽稱號;該院黨委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我就應該履行一名退伍老兵「若有戰、召必回」的諾言!」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D614G病毒變體提高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很快成為主導毒株。D614G被認為通過微調棘突蛋白的結構,導致B細胞識別病毒的免疫原性喪失。
  • 坦尚尼亞抗擊新冠神奇療法,竟是中醫「汗蒸」療法,管用不?
    ,問當地的朋友為什麼,他們也絲毫不保密,顯得很佛系,直言分享這裡流傳著有悠久歷史的「汗蒸」療法,抗擊疫情很有效。自從4月非洲新冠確診破萬,大家都在談論非洲疫情傳播的各種擔憂,加上很多人,根本沒有去檢測,所以一時可謂人心惶惶,都在猜測各個非洲國家新冠傳播高峰期。
  • 英媒:抗擊新冠,這些關鍵營養很重要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另一篇論文發現,82.2%的新冠住院患者缺乏維生素D,而我們是通過接觸陽光獲得維生素D的。義大利的一項研究發現,益生菌降低了新冠肺炎症狀的嚴重程度,降低了死亡率。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
    就在這場雲端峰會召開之前,Swami Sivasubramanian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其中,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在更好地理解和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方面可以發揮至為關鍵的作用,尤其是機器學習技術,它使計算機能夠模擬人類智能,處理大量數據並快速識別規律和洞察新的發現。在與新冠疫情的鬥爭中,我們觀察到機器學習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一是拓展與客戶溝通的方式,二是理解新冠病毒的傳播機理,三是加快新冠病毒研究和對症治療。
  • 廣東科學中心推出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
    今日(8月13日), 廣東科學中心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戰疫專題展設置「病毒來襲」「共克時艱」「科學防治」和「『疫』情警示」四個分區,共36個展項,全方位展示了病毒的知識與危害,新冠疫情的發展與影響、全民抗「疫」的感人事跡,科學防治以及科技在抗「疫」中的支撐作用,並期望通過疫情警示引起社會反思與進步。
  • 抗擊疫情 | 新突破!華理與武大團隊聯合發現強效抗新冠病毒候選...
    相比較而言,靶向宿主因子的HTA藥物在控制新病毒疫情上具有明顯優勢。病毒是寄生生物,必須依賴宿主複製,HTA藥物不僅可有效抑制病毒核酸的快速複製,還能對抗病毒耐藥突變,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因此,具有廣譜抗病毒藥效的HTA藥物的研發一直是抗感染新藥研發領域追求的目標,但由於此類藥物靶向宿主,同時也是雙刃劍,需更多考慮安全性問題及較差的體外-體內藥效轉化問題,故此類藥物的研發往往事倍功半,勞而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