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刺頸龜(Spiny-neck turtle)

2021-02-12 甲骨文爬蟲愛好者

學名:Acanthochelys macrocephala

分布:於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可能還包括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

棲息環境:熱帶河流沼澤區域

成體體長:成體背甲17-20釐米

黑腹刺頸龜是側頸龜亞目,這是我們第一次介紹側頸龜的一種,粗略解釋一下。通俗講,曲頸龜亞目的龜的脖子是回縮頭部時是S形彎折頸部後直接縮回殼內,而側頸龜亞目則是將頸部側向折回殼內。中國人傳統觀念裡見到的龜基本是曲頸龜。

Acanthochelys屬共有 五個種類:

macrocephala(Big-headed Pantanal Swamp Turtle)大頭刺頸龜

pallidipectoris(Chaco Side-necked Turtle).刺股刺頸龜(紫紅刺頸龜)

radiolata(Brazilian Radiolated Swamp Turtle)巴西放射刺頸龜

chacoensis(Pantanal Swamp Turtle)..潘塔納刺頸龜

spixii(Spiny-necked Turtle).黑腹刺頸龜

其中又以A. pixii黑腹刺頸龜最為常見,價格也比較低,比較受歡迎。另一個頸部長有棘刺的種類就是A. pallidipectoris紫紅刺頸龜,外型與黑腹刺頸很像,只是四肢與頭部都帶有紫紅色澤,算是本屬中體色比較出色一點的種類。其餘幾種的頸部都沒有明顯的棘刺。美洲的側頸沼澤龜屬Acanthochelys因為體色比較黯淡,向來在寵物市場上比較未受到注意,但是因為野生族群數量劇減,人工繁殖的數量也少,因此雖然目前並未受到CITES保護,但是在日本身價高昂,以龜類來說是極為罕見的特例。

黑腹刺頸龜棲息於亞馬遜酸性水域,因對於水的酸鹼度十分敏感,特別是野生個體,如果水質酸性低於PH5。5以下,龜甲和皮膚都容易出現剝落和脫皮的現象,所以最理性的水質還是要保持在PH5.5-6.0的範圍。人工個體雖然對水質比較不敏感,不過還是要比較注意,以免水土不服,因為美國繁殖業者同樣是以微酸的水質在飼養的。在食性上黑腹刺頸龜並不挑食,一般水飼料和昆蟲,魚蝦等都可以接受,偶而也會啃食水生植物。它們在岸上曬太陽的時間很長,所以陸地區需要比較大的面積,水澤區水深在15-20釐米即可。不過對於幼龜來說,水深3-5釐米就已經足夠了。

雌雄的辨別以尾巴的大小來分辨,雄性尾巴粗大,雌性尾巴短小。黑腹刺頸龜的繁殖難度也不高,只要環境條件配合正確,每年都可以產下2-3窩蛋,每窩有4-5顆蛋。孵化期大約150天以上,是比較困難的部份,最好先經過2-3個月22-23度的寒化休眠期,再進行交配產卵的成功率和孵化率會比較高。

如果您有興趣進一步探討,可以加我微信交流。

感謝您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甲骨文爬蟲愛好者」,甲骨文致力於傳播有益的爬蟲相關知識!

相關焦點

  • 黑腹刺頸龜的品種及餵養知識介紹
    黑腹刺頸龜品種簡介黑腹刺頸龜(詳情介紹)黑腹刺頸龜是刺頸龜家族裡比較常見的龜種,對於這種龜的價格和珍惜程度有著很大的爭議,有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趨於滅絕的龜,價格在幾萬元,也有一些人認為,黑腹刺頸龜畢竟是最常見的刺頸龜,所以不需要這麼貴。
  • 沼澤側頸龜怎麼養
    沼澤側頸龜(英文名:African helmeted turtle,學名:Pelomedusa subrufa)是非洲龜類中分布最廣的品種,其分布範圍包括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布)、剛果(金)、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加納、幾內亞、象牙海岸、肯亞、賴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裡、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奈及利亞、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
  • 每天認識一種龜:紅腹短頸龜
    紅腹短頸龜是高度水棲的,除了曬太陽和築巢,它們很少離開池塘。紅腹短頸龜俗名別名 圓澳龜、紅紋曲頸龜、紅腹側頸龜英 文 名 Red-bellied short-necked turtle拉丁學名 Emydura subglobosa
  • 黃頭側頸龜(忍者神龜)原產地環境
    龜友之家致力於打造最全的龜類資料庫,收集整理了各種龜類的繁殖,飼養,疾病防治等資料。1:基本信息中 文 名 :黃頭側頸龜(忍者神龜)別名:黃斑側頸龜,黃紋側頸龜,忍者神龜。[1]英 文 名 :Yellow-spotted Amazon river turtle拉丁學名: Podocnemis unifilis分 類: 龜鱉目;側頸龜亞目;側頸龜總科;美非側頸龜科;南美側頸龜屬;黃頭側頸龜分 布: 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蓋亞那、巴西、玻利維亞。
  • turn turtle 旋轉龜
    英語中跟動物有關的習語挺多的,比如之前的 a little bird told me,all bark and no bite 等,還有 turn turtle,看龜翻的速度就知道龜的健康程度,龜翻過來之後,通常要翻很多次才能翻回去,所以 turn turtle 來形容東西翻過來了,而且比較難復原
  • 紅腹側頸龜(Red-bellied short-necked turtle)
    、「紅肚側頸龜」、「紅腹短頸龜」,是蛇頸龜科澳龜屬的一種。澳龜屬下包含了六個龜種:Emydura australis  澳大利亞大頭澳龜Emydura macquarii  莫瑞側頸龜Emydura subglobosa 紅腹側頸龜Emydura tanybaraga 黃面側頸龜Emydura victoriae  紅面側頸龜Emydura worrelli  沃氏澳龜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黃頭側頸龜
    黃頭側頸龜基本上是水棲的。儘管幼龜可以飼養在很小的空間裡,但成龜那龐大的體型,使得室內飼養成為一樁難事。中文名:黃頭側頸龜別名:黃斑側頸龜,黃紋側頸龜,忍者神龜英文名:Yellow-spotted Amazonriver turtle拉丁學名:Podocnemisunifilis
  • 每天認識一種龜:沼澤側頸龜
    別名:鋼盔側頸龜分類地位:側頸龜科、側頸龜屬分布區域: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全境,馬達加斯加島,阿拉伯半島南端。雌龜在產卵時挖的土坑很深幾乎與龜甲長度相等,這樣可以避免強烈日曬造成的高溫。值得一提的是沼澤側頸龜的龜卵產下時外表會包有一層溼滑的黏液,幹掉以後會變得十分堅硬,可以防水和防止一般昆蟲的啃食。初生幼龜體色較黑,身強體健成長快速。由於原產非洲熱帶地區,故不可冬眠,過冬需加溫,但對低溫的承受力也高於一般熱帶龜類。
  • 每天認識一種龜:刺山龜
    刺山龜(Spinyturtle),背甲的長度在175mm到220mm,體重1.5kg到2.0kg。
  • 史前超級巨龜體重是現代近親的100倍!
    地紋駭龜今天的近親是同樣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側頸龜(Podocnemis expansa),其背甲長度約75釐米,平均重量90千克。地紋駭龜可要比巨型側頸龜大得多得多!圖註:3.3.某些地紋駭龜化石個體的背甲長度可達3米,體重估計為1145千克,這等於是巨型側頸龜的100多倍!」
  • 黃腹滑龜你真的了解嗎?黃腹滑龜知識科普
    黃腹滑龜,拉丁學名為Trachemys scripta scripta,屬於脊椎動物、龜鱉目、澤龜科的一種動物。黃腹滑龜是近幾年國內市場火起來的觀賞龜種。黃腹滑龜指名亞種,眼睛後方長有明顯的縱向黃斑,每一枚肋盾上亦長有黃色的縱紋,僅在腹甲靠近頸部兩塊盾甲長有兩個圓形的深色斑漬;分布於維吉尼亞州的東南部至佛羅裡達州的北部。紅耳龜,眼睛後方長有寬闊的紅色條紋,腹甲每一枚盾片上都長有深色的斑漬;分布於自伊裡諾州北部至墨西哥灣之間的密西西比流域。
  • 印度孔雀龜(Indian Peacock turtle)
    學名:Morenia petersi產地:印度東北部、西部及孟加拉棲息環境:河流湖泊成體體長:背甲甲長12-20釐米適宜的飼養溫度:23-30℃又名「印度沼龜(Indian Eyed turtle)」,其名字是由德國爬蟲學家威廉·彼得斯(1815-1883)的名字而命名。
  • 沼澤側頸龜的品種及餵養知識介紹
    沼澤側頸龜品種簡介沼澤側頸龜沼澤側頸龜也叫鋼盔側頸龜,是比較常見的側頸龜品種,飼養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市面上的價格在200元左右,喜歡吃一些肉類的食物,在野外環境中,會捕食一些昆蟲及小型鳥類沼澤側頸龜護理知識沼澤側頸龜沼澤側頸龜曾經一度數量龐大,但是由於人類的不合理飼養導致現在數量稀少,即使是這樣,沼澤側頸龜依然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側頸龜品種之一,下面介紹一下沼澤側頸龜的生活習性及護理知識
  • 每天認識一種龜:東非側頸龜
    東非側頸龜可以長到30~50公分大,比沼澤側頸龜的背甲更大一些,背甲呈黑色,斑紋不明顯或沒有斑紋,成體相對較大,脖子不能縮在甲殼內,只能側向一側。側頸龜屬的龜種類有很多,下面我們可以重點介紹一下。南美側頸龜屬有兩屬,南美側頸龜屬就是其中之一,另有一單種屬,轄有稀有的亞馬遜大頭側頸龜。南美側頸龜屬Podocnemis中有六種,集中分布於南美洲北部至中部的熱帶地區水系中,是典型的熱帶物種,尤以亞馬遜河,奧裡諾科河等河流域最為常見。
  • 忍者神龜,黃頭側頸龜
    黃頭側頸龜,即黃斑側頸龜,黃紋側頸龜,黃頭側頸龜。水溫18℃左右食量減少,黃頭側頸龜屬於熱帶龜,不能冬眠。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中易病,適宜水溫為25~32℃。家中飼養最好保持30℃左右水溫且不能讓它冬眠。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水草、果實等,也吃一些死魚。人工飼養條件下,肉類、小魚、蝦及混合飼料均食,少量食綠色菜葉,如空心菜葉、生菜葉等。幼體黃頭南美側頸龜性情溫和,成體龜受驚嚇時,有伸頭襲擊抵抗的舉動。
  • 黃頭側頸龜(忍者神龜)
    1、簡介:黃頭側頸龜(學名:Podocnemis unifilis)是側頸龜科、南美側頸龜屬動物
  • 如何識別三線閉殼龜和金錢龜(附圖)
    金線龜(草龜)和金錢龜(三線閉殼龜)長的很像,但還是在外觀上有明顯的區別。 第一、甲橋的區分。甲橋就是連接腹甲和背甲的地方,金錢龜是桔黃色的,而金線龜什麼顏色也沒有,就是黑的。再來看四肢,金錢龜的四肢腹面也是桔黃色的,金線龜就是黑的。這點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有一點,也是很容易區分的但在小時候卻很混淆的。
  • 蛇頸龜:萌萌的長脖子小怪物,顛覆你對縮頭烏龜的印象
    蛇頸龜產於南美洲、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其收回頭頸的方法與側頸龜同,並非縮入龜甲內,而是彎向一側。有些種類的頸部特長似蛇。蛇頸龜在侏羅紀時期的四川盆地最為常見。蛇頸龜擁有長頸和粗糙不平的龜殼,尤其是年幼的品種。體形尺寸30釐米左右。這種龜的背殼有強壯的龍骨,頭部附近有黑或黃色斑點。雌龜比雄龜大。
  • 黑腹濱鷸:為勺嘴鷸放哨
    飛翔中的黑腹濱鷸。    不久前,本報報導了「世界極危鳥種勺嘴鷸重返雷州灣越冬」的消息,引起了許多觀鳥愛好者的興趣。日前,他們滿懷熱情前往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想對勺嘴鷸進行遠距離拍攝,卻被一大群黑腹濱鷸攔住去路。為了不幹擾鳥兒們,攝影師們最終放棄了拍勺嘴鷸,並稱黑腹濱鷸為「勺子的義務哨兵」。    是日,觀鳥攝影師們來到發現勺嘴鷸的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這裡有大片的紅樹林,為鳥類棲息提供了安全的庇護之所,灘涂上有豐富的小魚小蝦小貝類,吸引了大量的海鳥聚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