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大進展!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6月8日訊/

生物谷

BIOON/---許多蛋白作為治療

糖尿病

、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的藥物是有用的。合成這些蛋白的人工版本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需要通過對微生物或其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來產生所需的蛋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產生合成蛋白所需的時間。他們的臺式自動流動合成機(flow synthesis machine)可以在幾小時內將數百個胺基酸連接在一起。他們認為,他們的新技術可能加快按需藥物的製造和新藥的開發,並允許科學家通過加入細胞中不存在的胺基酸來設計人工蛋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5月2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thesis of proteins by automated flow chemistry」。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可快速合成長達164個胺基酸的蛋白鏈。這種基於流動化學的技術可能加速藥物開發並使得科學家們能夠設計含有細胞中非天然存在的胺基酸的蛋白變體。如圖所示,這臺臺式自動流動合成機被這個研究團隊稱為「Amidator」。圖片來自MIT。

論文通訊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副教授Brad Pentelute說,「你可以設計出具有卓越生物功能的新蛋白變體,這一點可通過使用非天然胺基酸或特定的修飾來實現,當你使用自然界的分子儀器製造蛋白時,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這篇論文中,這些研究人員表明,他們可以用化學方法製造出多個長達164個胺基酸的蛋白鏈,包括酶和生長因子。對於這幾種合成蛋白,他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顯示它們的功能與天然的蛋白對應物相當。

快速生產

在人體中發現的大多數蛋白長達400個胺基酸。合成大量的這些蛋白需要將所需蛋白的基因遞送到作為活工廠的細胞中。這個過程用於對

細菌

酵母

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以產生胰島素和其他藥物,如生長激素。

論文共同作者Thomas Nielsen說,「這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首先你需要可用的基因,你需要了解一些關於有機體

細胞生物學

的知識,這樣你就可以進行基因改造使得你所需的蛋白表達。」

蛋白產生的另一種方法,最早是由Bruce Merrifield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後來因在固相肽合成方面的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種方法是通過化學方法逐步地將胺基酸連接在一起。活細胞用來構建蛋白的胺基酸有20種,而利用Merrifield開創的技術,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完成將一個胺基酸添加到肽鏈上所需的化學反應。

近年來,Pentelute實驗室發明了一種更快速的方法來執行這些反應,這種方法基於一種稱為流動化學(flow chemistry)的技術。在他們的機器中,化學物通過機械泵和閥門進行混合,在整個合成過程的每一步,化學物都會經過一個包含樹脂床的加熱反應器循環。在這種新研究中優化的方案中,形成每個肽鍵平均需要2.5分鐘,而長達25個胺基酸的肽可以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組裝完成。

在這項技術開發出來之後,製造出多種蛋白藥物的諾和諾德公司開始有興趣與Pentelute實驗室合作,旨在合成更長的肽和蛋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研究人員需要提高肽鏈中胺基酸之間形成肽鍵的反應效率。對於每個化學反應,他們之前的效率在95%到98%之間,但對於更長的蛋白,這一數字需要超過99%。

Pentelute說,「我們的理由是,如果我們真地很擅長製造肽,我們可以將這種技術擴展到製造蛋白。我們的想法是要有一臺機器,用戶可以走到它面前並輸入蛋白質序列,它將以一種高效的方式將所需的胺基酸串聯起來,在一天結束時,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蛋白。這極其具有挑戰性的,這是因為如果每一步的化學反應都沒有接近100%,你將得不到任何想要的材料。」

為了提高他們的成功率並找到每個反應的最佳配方,這些研究人員在許多不同的條件下進行了胺基酸特異性偶聯反應。他們說,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他們他們制定了一個通用的方案,使得每個反應的平均效率大於99%,這就確保當如此多的胺基酸被連接在一起形成較大的蛋白時,效果顯著。

Hartrampf說,「如果你想製造蛋白,這額外的1%真的會產生很大的不同,這是因為副產物會積累,你需要提高每一個胺基酸的整合成功率。」

利用這種方法,這些研究人員能夠合成一種含有164個胺基酸的蛋白--轉肽酶A(sortase A),它是一種

細菌

蛋白。他們還製造出具有86個胺基酸的胰島素前體--胰島素原(proinsulin)、具有129個胺基酸的溶菌酶,以及其他一些蛋白。所製造出的蛋白必須經過純化,然後摺疊成正確的形狀,這使整個合成過程多了幾個小時。所有純化的合成蛋白都是以毫克級的數量獲得的,佔整個產量的1%到5%。

藥物化學

這些研究人員還測試了他們製造出的五種合成蛋白的生物學功能,發現它們與有機體天然表達的蛋白版本的功能相當。他們表示,能夠快速產生任何所需的蛋白序列應當能夠更快地進行藥物開發和測試。這種新技術還允許將活細胞DNA編碼的20個胺基酸以外的胺基酸整合到蛋白中,從而極大地擴展了可能製造出的潛在蛋白藥物的結構和功能多樣性。

Nielsen說,「這是在為蛋白藥物化學的新領域鋪平道路。這種技術真正補充了現有的製藥行業,為快速發現基於肽和蛋白的生物製劑提供了新的機會。」

這些研究人員如今正致力於進一步改進這種技術,使得它能夠合成長達300個胺基酸的蛋白鏈。他們還在努力實現整個製造過程的自動化,這樣一旦合成好蛋白,切割、純化和摺疊等步驟也會發生,不需要任何人工幹預。(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Nina Hartrampf et al. Synthesis of proteins by automated flow chemistry.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2491.

2.Caroline Proulx. Catching up to nature's ribosomes.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9711.

3.New technology enables fast protein synthesis
https://phys.org/news/2020-05-technology-enables-fast-protein-synthesis.html

相關焦點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蛋白Nsp1關閉宿主蛋白合成機制
    2020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和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大流行性冠狀病毒SARS-CoV-2如何抑制受感染細胞中的蛋白合成,並且發現它有效地解除了人體先天免疫系統的武裝。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在蛋白質數據銀行(Protein Data Bank)的100000多條蛋白詞目裡,超過90%的蛋白結構是利用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解析得到的。
  • 新型人工合成蛋白質在質子運輸方面可與天然蛋白質媲美
    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型聚合物,其功能媲美天然蛋白質,能有效實現跨膜質子運輸。(圖片來源: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Jill Hemman)生物膜,對大多數活細胞而言是「圍牆」般的存在,主要由形成結構的雙層脂質,或者說「脂質雙分子層」以及多種具有高度功能化的內嵌和附著蛋白組成,其中包括能夠快速、選擇性地運輸離子和分子出入細胞的蛋白質。
  • Nature:重大進展!揭示核仁RNA聚合酶II促進核糖體合成
    2020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RNA聚合酶(Pol)II的酶促進核糖體構成單元(building block)的產生,其中核糖體是根據遺傳密碼製造細胞內所有蛋白的分子機器。
  • 除了合成蛋白質 核糖體還有哪些重要功能?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核糖體也會影響人類細胞系中的mRNA穩定性。【2】Nat Commun:抑制核糖體再生是治療多階段癌症的新方法doi:10.1038/s41467-019-10100-8近90%的癌症患者的死亡是由於轉移。
  • Science:癌細胞通過增加核糖體蛋白產生來促進乳腺癌轉移
    2020年2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可通過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在全身擴散,最終到達身體遠端部位並形成轉移性腫瘤。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核糖體增加會提升CTC形成轉移瘤的潛力。
  • 2020年5月29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6月9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5月2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大進展!
  • 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十大進展
    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在蛋白質數據銀行(Protein Data Bank)的100000多條蛋白詞目裡,超過90%的蛋白結構是利用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解析得到的。
  • Science:重大進展!首次利用定製細胞器讓細胞產生新的功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基因改造將複雜的生物學翻譯過程導入到活的哺乳動物細胞中的定製細胞器(designer organelle)內。他們利用這種技術構建出一種無膜細胞器,這種無膜細胞器可利用天然的和合成的胺基酸產生具有新功能的蛋白。他們的研究結果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研究、調整和控制細胞功能。
  • ONCOGENE: 抗癌衛士-核糖體蛋白的新角色
    研究還表明,在肺癌和直腸癌細胞中,大量核糖體蛋白S14的存在會阻滯細胞周期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該項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腫瘤期刊Oncogene上發表。該論文第一作者Xiang Zhou博士還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參與者發現核糖體蛋白S14、L5和L11可以直接調控癌基因Myc的轉錄活性,並且在J Biol. Chem.
  • Science:線粒體核糖體組裝機制
    登革病毒(DENV)和寨卡病毒(ZIKV)感染可誘導交叉反應的抗體響應。兩個免疫顯性表位(前體膜蛋白以及包膜(E)蛋白上的融合環表位)能夠被交叉反應抗體識別,不僅中和不良,還可以通過Fcγ受體介導的髓樣細胞感染的促進病毒複製和疾病嚴重程度,這一過程被稱為抗體依賴性增強(ADE)。
  • 研究發現核糖體的合成可以選擇性控制調節性及常規T細胞的活化
    核仁複合孔相關蛋白4(Noc4L)屬於核糖體生物發生因子之一,已經被報導Noc4L對哺乳動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合成非常重要,並且Noc4L在小鼠的淋巴組織中有很高的表達水平,此外人Noc4L基因位於多發性硬化症(MS)基因的敏感位點12q24.33基因座處,目前關於Noc4L在免疫系統中所發揮的作用還是未知的。
  • Cell:分子伴侶Hsp70讓細胞的蛋白合成速度最大化
    他們證實蛋白合成的速度與分子伴侶Ssb的功能相關聯。這種控制合成速度的信息儲存在細胞的遺傳密碼中,因而確保合成功能性蛋白的效率和精確度最大化。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ofiling Ssb-Nascent Chain Interactions Reveals Principles of Hsp70-Assisted Folding」。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如何保護核糖體蛋白
    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了解到了更多關於核糖體分子伴侶如何發揮作用的信息,發現每個分子伴侶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與被保護的蛋白結合。研究人員藉助X射線晶體成像技術解析了結合分子伴侶的核糖體蛋白的原子結構。「組裝核糖體的過程有點像做麵包。每一種成分都會有特別適合它們尺寸和形狀的包裝,一直到組裝的時候才會拆開包裹彎曲成需要的形狀。
  • 2020年1月31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一篇Science論文
    在信使RNA(mRNA)的翻譯過程中,多個核糖體可以同時佔據單個mRNA(一種稱為多核糖體的複合物),從而導致編碼蛋白的多個拷貝產生。多核糖體通常在電子顯微鏡圖片中被識別為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核糖體組成的核糖體簇。多核糖體已在神經元樹突中檢測到,但是令人吃驚的是,鑑於存在於樹突和軸突中的mRNA多樣性,多核糖體並不常見。
  • 細胞內的核糖體不盡相同:主要由rRNA和蛋白質構成
    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生成的重要場所,有著蛋白質「合成工廠」之稱。當經由轉錄過程生成的mRNA從細胞核出來後,核糖體會與之結合,並在tRNA的協助下啟動翻譯過程形成蛋白質。在真核生物的進化過程中,核糖體的大小也明顯增加,主要由rRNA和蛋白質構成。
  • Science:發現一種新的細菌生物合成途徑,有望發現和製造新的藥物
    [我們的團隊]的許多實驗室都試圖通過基因組挖掘尋找新的抗生素...你在尋找不尋常的東西,我們不知道它是如何製造出來的,然後你試著在一種友好的有機體中製造它。」細胞使用稱為胺基酸的特殊化學成分來製造蛋白,而蛋白是生物的主要結構和內部分子機器。蛋白是由20種不同類型的胺基酸組成的長鏈;肽是較短的胺基酸鏈。一些類型的細菌天然產物是小肽經過市場上銷售的化學物的修飾後而形成的。
  • ...高福課題組發現核糖體的合成可以選擇性控制調節性及常規T細胞...
    核仁複合孔相關蛋白4(Noc4L)屬於核糖體生物發生因子之一,已經被報導Noc4L對哺乳動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合成非常重要,並且Noc4L在小鼠的淋巴組織中有很高的表達水平,此外人Noc4L基因位於多發性硬化症(MS)基因的敏感位點12q24.33基因座處,目前關於Noc4L在免疫系統中所發揮的作用還是未知的。
  • PNAS:開發出新技術重建蛋白合成期間摺疊全過程
    根據於2012年7月16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研究哺乳動物細胞內蛋白如何摺疊這種方法允許研究人員對細胞中處於不同蛋白合成階段的被稱作核糖體的蛋白合成機制拍攝快照。他們然後將這些快照拼接在一起從而重新構建蛋白合成期間它們如何摺疊。細胞內,蛋白摺疊非常快,只需幾微秒,因此多肽鏈如何摺疊從而形成蛋白結構,長期以來都是一個謎。論文通訊作者Shu-Bing Qian說,他們的方法能夠在核糖體合成蛋白的同時研究蛋白摺疊。
  • Science:新技術能夠研究天然的膜蛋白,有望引發疾病研究變革
    2018年11月19日/生物谷BIOON/---在生物中,膜保護我們所有的細胞和它們內部的細胞器,包括作為細胞能量工廠的線粒體。膜上鑲嵌著由蛋白組成的分子機器,從而能夠讓分子貨物從中進出。因此,研究這些處於天然狀態的鑲嵌在膜中的分子機器對於理解疾病機制和提供新的治療靶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