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新研究使得從頭設計複雜的跨膜蛋白成為可能
2018年3月6日/生物谷BIOON/---在現實世界中,人們發現跨膜蛋白嵌入到所有細胞和細胞器的膜中。這些跨膜蛋白對它們正常運作是至關重要的。比如,許多天然存在的跨膜蛋白充當著特定物質穿過生物膜的通道。一些跨膜蛋白接收或傳輸細胞信號。鑑於這樣的作用,許多藥物旨在靶向跨膜蛋白並改變它們的功能。
-
2018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Science:新技術能夠研究天然的膜蛋白,有望引發疾病研究變革doi:10.1126/science.aau0976在生物中,膜保護我們所有的細胞和它們內部的細胞器,包括作為細胞能量工廠的線粒體。膜上鑲嵌著由蛋白組成的分子機器,從而能夠讓分子貨物從中進出。
-
科學家們在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技術剔除致病基因突變doi:10.1038/s41467-019-11454-9囊性纖維化是一種目前無法治癒的人類遺傳性疾病,而科學家們也一直在與其抗爭,特別是針對引發囊性纖維化的一些突變;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特蘭託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
-
楊俊等膜蛋白的結構研究或進展
該研究組應用魔角旋轉固體NMR技術揭示了磷脂膜對膜蛋白的結構以及澱粉樣蛋白聚集機制的影響。固體NMR是一種強有力的結構分析手段,它能夠提供原子分辨的蛋白質分子的三維結構和分子間相互作用的位點,以及大時間尺度的動態過程等極為豐富的信息,在結構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固體NMR不受樣品狀態和分子量上限的制約,是研究膜蛋白和澱粉樣蛋白質纖維的重要工具。
-
Science:重大進展!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
2020年6月8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蛋白作為治療糖尿病、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的藥物是有用的。合成這些蛋白的人工版本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需要通過對微生物或其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來產生所需的蛋白。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產生合成蛋白所需的時間。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科學家們將蛋白進行大塊結晶通常需要多年的時間。而很多基礎蛋白分子,例如嵌在細胞膜上的蛋白,或是形成複合體的蛋白卻無法被結晶。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將成為歷史,低溫電子顯微技術(cryo-electron microscopy, 也稱作electron cryomicroscopy, cryo-EM)引發結構生物學變革。
-
2016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這可能能夠在我們了解活細胞中發生的分子過程方面引發變革。」6.Science:科學家成功實現從土壤中尋求治療耐藥性細菌感染的良方doi:10.1126/science.aag3180許多感染性病原體引發的疾病都很難治療,因為這些病原菌會產生生物被膜,即代謝活性但生長較慢的細菌會嵌入到黏液保護層中,這些細菌就會對抗生素的治療產生耐藥性;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理工學院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在抵禦細菌生物被膜上取得重大進展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基於目前臨床前研究的積極結果,我們所開發的潛在中和性抗體或有望作為一種潛在的療法幫助抑制和治療COVID-19,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在過去兩年裡,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超快速的方法來識別高度潛在的抗病毒人類單克隆抗體,同時研究者還在小型動物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進行了驗證,所有這一系列試驗都在不到3個月內完成。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他們如何利用這種快速抗體發現的平臺來分離能夠抵禦促進SARS-CoV-2感染肺部細胞的表面刺突蛋白(S)的成百上千種人類單克隆抗體。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2】Science:來自康復的SRAS患者的人類單克隆抗體可交叉中和SARS樣冠狀病毒doi:10.1126/science.abc7424冠狀病毒進入宿主細胞是由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介導的,它在病毒表面上形成三聚體刺突。三聚體S蛋白組裝體中的每個單體都是由S1和S2亞基組成的異源二聚體。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2】Science:揭示超強效的合成納米抗體中和新冠病毒機制doi:10.1126/science.abe325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篩選酵母表面展示文庫(含有大於2×109種合成納米抗體序列)中與S蛋白胞外結構域(ectodomain)結合的納米抗體序列,分離出中和SARS-CoV
-
科普來了 | 科學家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通道蛋白,是膜蛋白的一種,相當於這間屋子其中一扇窗戶,作為物質跨膜轉運的通道,它在神經信號傳遞、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複雜的生理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很多重大人類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也作為蛋白質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技術與研究。本次研究所設計的跨膜孔蛋白,就隸屬於通道蛋白。
-
The Scientist:膜蛋白晶體結構最新研究進展
和原文作者Robert Michael Stroud]在所有已知蛋白中,膜蛋白差不多佔據了40%,包括受體,通道蛋白,信號分子,是細胞通信所必需的,如果膜蛋白功能失效,則會導致很多疾病。這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因為親水性蛋白,如位於細胞質的那些蛋白,在溶液中能比較容易地結晶,但是膜蛋白含有位於脂質層(lipid layer)的疏水性區域。為了維持它們的形狀,這些親脂性的結構域就必須被類似於天然細胞膜上的組分所包圍,這就使得人們很難得到衍射性能不錯的晶體。不過,在過去兩年內,一些技術上的進步使得人們有能力確定膜蛋白的結構。
-
西湖大學再獲重要突破,首次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通道蛋白,是膜蛋白的一種,相當於這間屋子其中一扇窗戶,作為物質跨膜轉運的通道,它在神經信號傳遞、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複雜的生理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很多重大人類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也作為蛋白質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技術與研究。本次研究所設計的跨膜孔蛋白,就隸屬於通道蛋白。
-
多篇文章聚焦澱粉樣蛋白研究新進展!
它鑑定出Aβ和G蛋白偶聯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代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有吸引力的疾病特異性的治療靶標。有趣的是,這種新發現的發病機制可能也解釋了許多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為何遭遇失敗,這些臨床試驗靶向減少這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大腦中的Aβ蛋白堆積。
-
首次世界上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通道蛋白,是膜蛋白的一種,相當於這間屋子其中一扇窗戶,作為物質跨膜轉運的通道,它在神經信號傳遞、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複雜的生理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很多重大人類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也作為蛋白質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技術與研究。本次研究所設計的跨膜孔蛋白,就隸屬於通道蛋白。
-
冷凍電鏡在膜蛋白結構研究中的應用、優勢與展望——訪荷蘭...
媒體:研究膜轉運蛋白的機制及結構的重要意義?您通常研究哪些特定類型的膜轉運蛋白?為什麼?Cristina Paulino(CP):獲得結構性見解是解開蛋白質作用機制的基礎。我的研究重點是闡明嵌入膜中的蛋白質的作用機制,特別是膜轉運蛋白和通道的作用機制。儘管膜蛋白具有高藥理學相關性(目前超過60%市售藥物的目標膜蛋白),但對膜蛋白的結構-功能-關係的研究還很少,需要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等跨學科方法交叉研究。雖然我的小組主要研究關於這些蛋白質如何發揮作用的基本問題,但研究結果可以帶來額外的社會經濟應用。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常見的刺突蛋白突變D614G讓新冠病毒高效複製,更快傳播,但同時也可能讓它對疫苗更加敏感doi:10.1126/science.abe849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和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冠狀病毒SARS-CoV-2發生的一種稱為D614G的突變使得這種病毒能夠在世界範圍內迅速傳播,但是這種發生在刺突蛋白
-
世界上首次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
通道蛋白,是膜蛋白的一種,相當於這間屋子其中一扇窗戶,作為物質跨膜轉運的通道,它在神經信號傳遞、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複雜的生理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很多重大人類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也作為蛋白質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技術與研究。本次研究所設計的跨膜孔蛋白,就隸屬於通道蛋白。蛋白質設計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核心技術和新興的前沿學科。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膜蛋白靶向藥有望成真
近日,香港大學、重慶大學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就靶向活細胞表面膜蛋白提出新的藥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