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蛋白靶向藥有望成真

2021-01-20 餘姚科普

       近日,香港大學、重慶大學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就靶向活細胞表面膜蛋白提出新的藥物策略。該研究提供了一種針對膜蛋白發現配體分子和抑制劑的有效方法,解決了傳統研究中以膜蛋白為靶標進行藥物研發的難題。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化學》。

  細胞表面的膜蛋白具有多種對細胞和生物組織至關重要的生物功能,許多疾病也與膜蛋白功能異常有關。但針對膜蛋白的藥物開發仍然面臨巨大挑戰,這主要源於細胞膜的特殊結構和性質。此外,膜蛋白難以通過人工表達純化的方式來研究。實際上,在製藥行業中,膜蛋白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成藥」的藥物靶標。

  研究人員利用先前開發的一種DNA介導的親和性標記(DPAL)方法,克服了靶標蛋白特異性的問題,並利用基於DNA的探針體系,實現了活細胞表面膜蛋白靶標的特異性標記。其採用DNA作為信標,在目標膜蛋白上安裝一個「跟蹤器」,實現篩選靶標特異性。

  此外,藥物篩選中往往需要較高的靶標濃度,以捕獲高結合力的配體分子,而通常膜蛋白在細胞表面的豐度遠遠低於所需。為解決這個問題,該團隊採用了一種新策略,使得靶蛋白的DNA標籤與分子庫中DNA序列互補,提高了膜蛋白靶標的有效濃度。也就是說,「跟蹤器」不僅可以幫助找到靶標,還可以吸引分子庫中的化合物聚集在目標周圍,完成藥物篩選。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用一個含有3042萬化合物的DNA 編碼分子庫,對抗癌藥物的3個重要靶蛋白——葉酸受體、碳酸酐酶12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進行了篩選研究。該方法還有望應用於多種膜蛋白靶標,對一些經典藥物靶蛋白進行研究,如最大的細胞表面受體蛋白G蛋白偶聯受體和離子通道。專家指出,這項技術是表徵配體—靶標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它將為高通量篩選方法的發展開闢新方向。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LYTAC技術,為靶向降解細胞外以及膜結合蛋白開闢新的可能
    PROTAC的問世為靶向傳統小分子藥物所不可成藥的靶點帶來了解決方案。比如,PROTAC技術的靶點通常是胞內蛋白,而對分泌蛋白和細胞膜蛋白則束手無策。細胞膜蛋白的降解通常是通過溶酶體途徑完成,如EGF引起的EGFR降解過程。因此,溶酶體降解途徑也成為靶向降解膜蛋白的主要設計思路。
  • 新型蛋白降解技術可靶向細胞外蛋白
    ▎藥明康德/報導今年3月底,藥明康德合作夥伴Arvinas公司宣布,該公司開發的靶向蛋白降解劑ARV-110在1期臨床試驗中啟動患者給藥。這標誌著靶向蛋白降解劑這一新的治療模式第一次進入人類臨床試驗。日前,Arvinas公司的科學創始人Craig Crews博士的實驗室又傳來好消息,Crews博士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名為ENDTAC的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平臺,將蛋白降解技術擴展到靶向細胞外蛋白,有望進一步擴展這一創新治療模式的適用範圍。他們的研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
  • 加一味稀土釓 靶向藥實現可視化---中國科學院
    加一味稀土釓 靶向藥實現可視化 2018-05-03 科技日報 孫玉松 趙習鈞 【字體:如今,這一難題有望得到解決。記者5月2日獲悉,天津大學科學家藉助納米技術,通過添加稀土材料釓,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有望解決傳統藥物製劑缺陷,實現了靶向藥物可視化引導觀測,相關多篇研究成果在納米技術領域頂級期刊ACS Nano發表。  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津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納米生物技術在腫瘤等重大疾病診療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 靶向作用腫瘤抑制蛋白有望根治三陰性乳腺癌!
    圖片來源:BioCommunications, Kris Hanning 三陰性乳腺癌缺少三種能被藥物靶向作用的特殊受體,因此這就限制了很多療法選擇,因此研究人員就根據這類乳腺癌患者個體的腫瘤特性來設計出新型的療法
  • 靶向藥研究再出新成果,肺癌雙靶向治療有望代替化療,療效確切
    靶向藥物的問世讓很多具有敏感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獲得了生存期的極大延長,一代靶向藥耐藥後可以選擇用二代、三代靶向藥。研究顯示,一線直接使用奧西替尼可以獲得更長的疾病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期。三代奧西替尼問世也有許多年了,使用人群逐漸增加,雖然效果不錯,但仍然無法擺脫耐藥的問題,第四代靶向藥還沒上市,奧西替尼耐藥之後到底怎麼辦?
  • 加一味稀土釓 靶向藥實現可視化
    原標題:加一味稀土釓 靶向藥實現可視化  傳統臨床藥物進入人體,靶向效果如何監測評判?如今,這一難題有望得到解決。記者2日獲悉,天津大學科學家藉助納米技術,通過添加稀土材料釓,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有望解決傳統藥物製劑缺陷,實現了靶向藥物可視化引導觀測,相關多篇研究成果在納米技術領域頂級期刊ACS Nano發表。 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津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納米生物技術在腫瘤等重大疾病診療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今年歐肝會上,公布了3種治療慢性B肝的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並提及治療B肝合併丁肝的計劃。這些靶向B肝病毒蛋白轉錄藥物,包含多種作用機制,屬於新分子藥物。
  • 盤點2020 上半年肺癌靶向藥,這些罕見突變也有新藥了!
    長期以來,市面上都缺乏特異性的 RET 靶向藥。攜帶 RET 突變的患者主要靠化療或多靶點靶向藥,不僅療效欠佳,而且副作用較大。而 Selpercatinib 是首個獲批的針對 RET 基因突變肺癌的精準療法,對於 RET 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來說,這款新藥意義重大。
  • 四代靶向藥勁爆亮相ESMO,克服奧希替尼耐藥辦法多多!
    由於我國肺癌患者存在較高的EGFR基因突變概率,因此我國肺癌病人受益於EGFR的靶向藥物。從第一代EGFR靶向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第二代靶向藥物阿法替尼、達克替尼;第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這些靶向藥物讓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持續受益。
  • 靶向藥耐藥的終極解決辦法:蛋白降解療法!
    除了加緊研發下一代靶向藥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或許,近期即將進入臨床試驗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會是解決之道。 同是兵器,並不好區分,於是傳統靶向藥在繳械「叛軍」的同時,就有可能把保家衛國的正規軍也一起繳了,這樣就會導致副作用。
  • 70%非小細胞肺癌將有靶向藥可用,這10個靶向藥你一定要記住!
    患者不僅受益於靶向藥的直接療效,也得益於靶向藥的低毒、低不良反應性。因為靶向藥的產生,過去十年,肺癌死亡率一直在持續下降之中。對於靶向藥,你是不是只知道EGFR和ALK?從去年開始,佔據非小細胞肺癌基因突變比例最高的KRAS突變也有了靶向藥,並且獲得NCCN指南的推薦。EGFR敏感突變和耐藥T790M相關靶向藥涉及多代靶向藥,其中大多數已在臨床獲批使用。限於文章篇幅,這裡就不再贅述了。感興趣的覓友可以回顧往期文章查閱。EGFR陽性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靶向藥?服用靶向藥耐藥怎麼辦?
  • 膜間伴侶複合物促進膜蛋白生物合成
    膜間伴侶複合物促進膜蛋白生物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52:10 英國MRC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Ramanujan S.
  •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0 14:29:15 美國史丹福大學Carolyn R. Bertozzi課題組發現,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 禮來與萬春醫藥子公司達成7.9億美元合作,開發靶向蛋白降解新藥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11月12日,萬春醫藥子公司Seed Therapeutics(下稱:萬春Seed)宣布與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籤訂開展研究合作和授權協議,共同研究開發一類通過靶向蛋白降解
  • 了解B肝創新藥靶點,靶向病毒生命周期,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
    目前,全球B肝創新藥靶標瞄準病毒複雜生命周期cccDNA清除,若不清除cccDNA,則無法徹底治癒B肝。小番健康了解到,2019-2020B肝創新藥中的病毒進入抑制劑、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衣殼抑制劑、RNA幹擾類藥物以及cccDNA抑制劑都屬於針對cccDNA的,它們在未來若能夠順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則有希望實現治癒B肝。
  • 老年痴呆藥物曙光初現 靶向澱粉樣蛋白有望減緩病情惡化
    原標題:老年痴呆藥物曙光初現 靶向澱粉樣蛋白有望減緩病情惡化   這兩種藥物——禮來公司的solanezumab和百健公司的aducanumab均靶向在阿爾茨海默氏症病人大腦中堆積的β-澱粉樣蛋白。考慮到對抗澱粉樣蛋白的抗體藥物在針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每項試驗中都以失敗告終,很多研究人員質疑最新成果能否經得起檢驗。兩項成果的細節在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國際會議上得以展示。
  • 醫藥生物行業: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EGFR-TKI前景廣闊
    ◆靶向藥物能夠抑制癌症特定基因、蛋白質、或利於癌症生長或生存的微環境等,從而抑制或阻斷腫瘤進展。2018年,我國抗腫瘤藥中靶向藥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藥物和抗體類藥物)只佔比14.0%,隨著醫保等優惠政策、新藥的推出以及患者支付能力的提高,預計到2030年靶向藥物和腫瘤免疫藥物治療將佔據抗腫瘤藥物市場的60%,其中靶向藥物份額將佔比25.3%。
  • 精準靶向罕見RET突變,這款在研新藥有望帶來治療變革!
    專注於精準靶向療法的Blueprint Medicines開發的一款高選擇性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以出色的研究數據備受矚目,有望為RET變異癌症治療帶來積極變化。目前該候選藥物正在開展全球1/2期臨床試驗,主要針對RET變異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今年8月,該候選藥物也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Nat Commun:DNA保護性蛋白或有望幫助開發靶向殺滅快速生長癌細胞...
    2019年8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在細胞分裂期間發揮保護性角色的必要蛋白或有望幫助開發殺滅快速生長癌細胞的靶向性療法。
  • 抗癌靶向藥糖尿病創新中藥相繼上市,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
    從2006年立項,到今年III期研究結果出爐,神經內分泌瘤新靶向藥索凡替尼14年研發路不僅填補了中國抗癌創新藥的一段空白,也開始讓中國藥物研發從追隨向彎道超車轉變。這些厚積薄發,使今年成了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的一年。記者昨天相繼從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所以及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悉了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