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耐藥的終極解決辦法:蛋白降解療法!

2020-12-15 騰訊網

不想錯過新療法資訊?

相信癌症患者對靶向治療都不陌生。

靶向治療一經問世,就挽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並且副作用往往比化療小,從此讓癌症治療也開始變得不那麼令人害怕。

但是,耐藥,卻是靶向治療始終無法迴避的問題

除了加緊研發下一代靶向藥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或許,近期即將進入臨床試驗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會是解決之道。

這種治療名叫蛋白降解療法,用它治療乳腺癌前列腺癌1期臨床試驗即將開展

其實早在2017年,這種治療方法就已經受到了醫學界的認可,登上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

那麼,蛋白降解療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我們知道,癌細胞的前身,其實是正常細胞,由於發生了基因突變,受到「蠱惑」,所以「叛變」,成了人體內部的敵人

癌基因發生突變就像是叛軍頭目,有了它,才是一切「叛變」的源泉;而要搞叛變,只有一個頭頭當然不行,於是癌基因便會編碼出各種蛋白質,這些就是它手下的士兵,幫助他謀反

每個士兵當然不是渾身銅牆鐵壁,它們身體的某些部分跟「叛變」的關係更加密切就像士兵手中的兵器一樣,能直接傷害對方,這叫做致癌蛋白質活性位點

圖丨Pixabay

以往的靶向藥,大多數都是以「收繳兵器」為主——跟致癌蛋白活性位點結合,好讓它失去功能。

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個弊端:有可能誤傷

癌基因會招兵買馬,正常基因當然也不是傻子。人體內部當然也有一群正常基因編碼的「正規軍」,它們手中同樣也拿著兵器

同是兵器,並不好區分,於是傳統靶向藥在繳械「叛軍」的同時,就有可能把保家衛國的正規軍也一起繳了,這樣就會導致副作用。

圖丨Pixabay

而且,一旦癌基因再次發生突變,給致癌蛋白換一種「兵器」,收繳以前那種兵器的靶向藥就有可能發揮不了作用——也就是發生了耐藥

而這個時候,蛋白降解療法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蛋白降解療法,沒有採用「收繳兵器」的戰略,而是直接給致癌蛋白貼上了「叛軍」的標籤,把它們送往蛋白酶體系統直接「殺死」

這樣一來,不但省去了可能錯誤收繳正規軍兵器——也就是造成副作用的麻煩並且也不怕狡猾的癌基因一次又一次給致癌蛋白換兵器——不論你怎麼換,叛軍就是叛軍,只要貼上叛軍的標籤,不管拿什麼兵器,都一律處死:於是,耐藥問題也一併解決了。

圖丨Pixabay

而且,好處還不止這些。

現在已經發現的癌基因數量眾多,而其中能研製出靶向藥的,其實只是九牛一毛——不同癌基因編碼的致癌蛋白,手裡拿的兵器並不完全相同,而要找到能夠繳械它們的合適藥物,就更加困難。

所以,有很多癌基因,雖然發現已久,但其實並沒有相對應的靶向藥物

而蛋白降解療法卻為這些癌基因帶來了希望

要找一個「繳械」兵器的藥物雖然困難,但是要找到癌基因編碼的致癌蛋白卻容易得多。既然如此,何不放棄繳械,試試給它們貼上「叛軍」標籤,直接處死?豈不省事得多?

圖丨Pixabay

對,這就是蛋白降解療法的前景:

對於已經發現基因突變、但是尚無靶向治療的諸多癌基因來說,蛋白降解療法可能就是一舉殲滅它們的最終武器

而且,由於是直接將致癌蛋白「團滅」,蛋白降解療法的治療效果可能比單純「繳械」更強

最直接的例子是,既往研究發現,針對ERα陽性乳腺癌的兩種靶向藥物氟維司瓊和他莫昔芬相比較,氟維司瓊的療效更好。

這是為什麼呢?進一步研究發現,雖然氟維司瓊和他莫昔芬都能夠「繳械」ERα,但氟維司瓊同時能夠協助細胞「處死」ERα。

圖丨Pixabay

並且,蛋白降解療法的治療範圍,很可能並不僅限於癌症治療

阿爾茨海默帕金森等疾病當中,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有毒蛋白」的累積——雖然不是致癌蛋白,但都是致病蛋白,也就是說,給這些致病蛋白貼上「叛軍」標籤,一樣有可能把它們「處死」,從而延緩疾病進展,甚至有可能逆轉疾病進程

而針對阿爾茨海默帕金森的蛋白降解療法研究,也已經在開展。

圖丨Pixabay

目前,在癌症治療當中,一種名為ARV-110、用於前列腺癌治療的蛋白降解療法1期臨床試驗,即將開始招募患者;同時,今年晚些時候,治療乳腺癌的臨床試驗也將啟動。

相關焦點

  • 拜耳與Arvinas達成蛋白降解療法研發合作
    今日,拜耳(Bayer)公司與專注打造蛋白降解療法的Arvinas宣布達成合作協議。拜耳公司將利用Arvinas的PROTAC蛋白降解技術,打造全新的人類療法,用於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以及婦科疾病的治療。此外,拜耳也計劃將這項技術用於農業領域。目前,這項合作的先期付款超過了1.1億美元。
  • 新型蛋白降解技術可靶向細胞外蛋白
    ▎藥明康德/報導今年3月底,藥明康德合作夥伴Arvinas公司宣布,該公司開發的靶向蛋白降解劑ARV-110在1期臨床試驗中啟動患者給藥。這標誌著靶向蛋白降解劑這一新的治療模式第一次進入人類臨床試驗。日前,Arvinas公司的科學創始人Craig Crews博士的實驗室又傳來好消息,Crews博士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名為ENDTAC的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平臺,將蛋白降解技術擴展到靶向細胞外蛋白,有望進一步擴展這一創新治療模式的適用範圍。他們的研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
  • PROTAC療法首批臨床結果出爐 蛋白降解療法耐受性出色
    今日,蛋白降解療法領域的知名企業Arvinas公布了其PROTAC療法的最新數據。在兩項1期臨床試驗中,其領先療法ARV-110和ARV-471均取得了良好的耐受結果。Arvinas所開發的PROTAC療法是一種新穎的蛋白降解技術。它能使用小分子藥物,一頭靶向目標蛋白,另一頭讓E3連接酶與目標蛋白接觸,促進後者的降解。通過這種方法,我們能特異性地降解特定的致病蛋白。
  • 蛋白降解療法:首批臨床療效數據帶來什麼啟示?
    通過降解特定蛋白治療疾病的蛋白降解療法是近年來廣受關注的研發領域。日前,羅氏(Roche)與Vividion Therapeutics公司剛剛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研發協議,利用Vividion公司的蛋白質組學篩選平臺和小分子資料庫,開發創新蛋白降解療法。
  • 禮來與萬春醫藥子公司達成7.9億美元合作,開發靶向蛋白降解新藥
    蛋白降解療法的原理是基於細胞裡的「垃圾處理站」——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該療法的設計理念是:通過一種像「雙面膠」似的具有兩個活性端的小分子,一端與靶標蛋白相結合,另一端與E3泛素連接酶相結合。通過此靶標蛋白會被泛素化,然後被運送到細胞的「垃圾處理站」蛋白酶體中被降解掉。  理論上,靶向蛋白降解劑可以與蛋白上的任何角落結合來驅動對蛋白的降解。
  • 它們致力將蛋白降解療法推進臨床開發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蛋白降解療法能夠靶向傳統小分子抑制劑無法靶向的靶點,或者產生小分子抑制劑無法產生的效果,這使其成為目前非常有前途的療法之一。
  • Arvinas計劃1億美元IPO 推進蛋白降解療法
    近日,Arvinas公司宣布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預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有望募集1億美元,將用於支持該公司繼續研發可降解致病蛋白的創新療法。Arvinas是一家致力於開發蛋白質降解新藥的生物技術公司。其專有技術為在致病蛋白上附加一個小蛋白標籤,誘導細胞內負責「廢物清理」的蛋白酶體清除這些致病蛋白。
  • 賽諾菲攜手Kymera開發蛋白降解療法 治療免疫炎症疾病
    Kymera Therapeutics今日宣布,該公司已與賽諾菲(Sanofi)達成多項目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和商業化針對IRAK4的「first-in-class」蛋白降解療法,治療免疫炎症疾病。兩家公司還將在第二個處於更早期研發階段的項目上進行合作。
  • PRC2的靶向降解研究
    為了解決這種潛在問題,本文設計了幾種異雙功能的PROTACs靶向降解EED。PROTACs分子可與EED結合(pKD~9.0),並促進靶標和E3連接酶形成三元複合物。PROTACs可以有效抑制PRC2酶活性(pIC50 = 8.1),並誘導PRD2複合物內的EED、EZH2和SUZ12快速降解。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
    文章來源於:生輝,作者:韋昱彬,圖片來自「Unsplash」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
  • 當選年度「生物技術猛公司」,這種蛋白降解療法有何不同?
    作為一家專注開發「蛋白降解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立於2016年的Kymera迄今已獲得近1億美元的融資,並與葛蘭素史克(GSK)和Vertex達成了研發合作協議。最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也與Kymera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Nello Mainolfi博士進行了一場對話,聽他分享了關於這類新興療法的一些思考。
  • 輝瑞(PFE.US)、羅氏(RHHBY.US)等大型藥企追捧 資本青睞 蛋白降解...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特異性很差的靶標結合配體轉化為降解劑時卻表現出了超強的特異性,而有些情況下對任一部件的微小改變卻能夠將蛋白降解劑的活性完全消除。   與傳統療法相比,靶向蛋白降解劑具有以下幾個潛在優勢:   理論上,它們具有讓原先的「不可成藥」靶點成藥的潛力,這有望解決各種癌症細胞中約80%的靶點不具有成藥性的難題。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多家藥企已布局!
    2020 年 5 月 19 日,羅氏(Roche)與 Vividion Therapeutics 宣布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利用後者的蛋白質組學篩選平臺和專有的小分子資料庫,開發新的蛋白降解療法。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技術,通過把E3泛素連接酶和目標蛋白聯繫在一起,導致目標蛋白的泛素化修飾,從而被蛋白酶體分解成多肽和胺基酸。目標蛋白被降解後,PROTAC會被釋放重用,繼續破壞目標蛋白。相比於其他的藥物和療法,PROTAC有許多潛在的優勢,比如其組織分布廣泛,可以口服給藥。
  • 納米抗體介導PROTACs蛋白靶向降解技術
    在DNA或mRNA水平抑制蛋白的表達,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48 h),不能用於研究蛋白水平快速變化的生命過程,如細胞周期。正是因為時間的延遲,細胞有足夠的時間啟動其他補償機制,彌補單個蛋白水平的下降,有可能掩蓋了表型的變化。為了可以直接降解目標蛋白,人們已經開發出了許多方法。
  •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0 14:29:15 美國史丹福大學Carolyn R. Bertozzi課題組發現,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 蛋白降解療法新銳完成B輪融資 研發模式2.0能否實現突破?
    Cedilla公司致力於創新蛋白降解藥物的開發,通過靶向和癌症或他疾病相關的「不可成藥」蛋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傳統的藥物研發通過調控和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或酶的活性來治療疾病,然而據估算人體中僅有10%的蛋白能被小分子調控,10%能被生物大分子調控的蛋白在細胞表面,而高達80%的蛋白無法用現有藥物調控,被認為是「不可成藥」的。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靶向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也降低了藥物副作用,可謂一舉兩得。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很多靶點並不具備成藥性。蛋白裂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利用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降解機制來降解那些不具成藥的靶點,有望解決成藥性難題。
  • 肺癌三代靶向藥耐藥,還有這些方法可延長生命
    目前關於肺癌常用的三代靶向藥有EGFR抑制劑奧希替尼,ALK抑制劑蘿拉替尼。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這兩種藥物耐藥後的解決攻略。▲ ALK突變三代靶向藥耐藥ALK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原因是因為可選擇的靶向藥多,可能獲得更多的生存期。但與其他突變的靶向藥一樣逃脫不了耐藥的命運,第三代ALK突變靶向藥蘿拉替尼也不例外。
  • LYTAC技術,為靶向降解細胞外以及膜結合蛋白開闢新的可能
    PROTAC的問世為靶向傳統小分子藥物所不可成藥的靶點帶來了解決方案。但是PROTAC並不能解決所有的靶點問題。比如,PROTAC技術的靶點通常是胞內蛋白,而對分泌蛋白和細胞膜蛋白則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