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多家藥企已布局!

2020-12-05 騰訊網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相關的藥物研發正變得火熱。

就在近日,一家名為 Monte Rosa Therapeutics 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完成 325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開發可降解與某疾病相關蛋白的小分子藥物。

當前的業界明星是 Arvinas 使用 PROTAC 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藥物 ARV-110。這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 PROTAC 藥物。2019 年 5 月,ARV-110 獲得 FDA 快速通道批准,目前處於臨床 I 期研究階段。2020 年 5 月 23 日,Arvinas 發布的臨床 I 期初始數據表明:ARV-110 具有良好的口服利用度、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0 年 5 月 19 日,羅氏(Roche)與 Vividion Therapeutics 宣布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利用後者的蛋白質組學篩選平臺和專有的小分子資料庫,開發新的蛋白降解療法。此外,葛蘭素史克(GSK)、默沙東(MSD)、輝瑞(Pfizer)、拜耳(Bayer)等多家全球性藥企,也已就蛋白降解療法與不同的公司達成了十幾項合作。

資本市場對這一領域也青睞有加。專注於這一創新療法的兩家公司 Kymera 和 Nurix 均於 2020 年 3 月完成了超 1 億美元的融資,Cedilla Therapeutics、Monte Rosa Therapeutics 等企業也曾獲得融資。

超越傳統小分子抑制劑

PROTAC 被業界認為是小分子藥物研發的大殺器。

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啞鈴:一端是靶向目標靶蛋白的配體,另一端是結合 E3 泛素連接酶的配體,再通過一定長度的 linker 連接。這一系統通過將一種稱為 「泛素」 的小蛋白添加到有缺陷或受損的蛋白上,以此標記需要降解的蛋白,然後,這些被泛素標記的蛋白會被送到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處,被分解成短肽和胺基酸,供細胞合成其他蛋白質使用。

圖 | PROTAC 的作用過程。(來源:Nature)

大多數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或單克隆抗體需要結合酶或受體上的活性位點才能發揮作用,據估計,人類細胞中 80%的蛋白質缺少這種位點,這些 80% 的蛋白質一直被認為不可成藥。但是,PROTAC「捕獲」蛋白質不受這些位點的限制——2018 年,倫敦癌症研究所生產了一種小分子,這種分子可以與沒有活性位點的轉錄因子結合。因此,業界認為,蛋白降解療法能夠靶向傳統小分子抑制劑無法靶向的靶點,或者產生小分子抑制劑無法產生的效果。

將成為 PD-1 之後的下一個熱門領域?

關於 PROTAC 的最早已知公開描述,要追溯到 Proteinix 公司的兩名研究人員(John Kenten 和 Steven Roberts)於 1999 年遞交的、基於泛素機制使用小分子化合物降解特定蛋白的專利申請,但公司內部認為這種方法使藥物研發變得複雜,最終沒有採用。

兩年之後,Craig Crews 和 Raymond Deshaies 博士基於多肽的化合物設計了系列的雙功能小分子誘導甲硫氨醯氨肽酶 2(MetAP-2)降解,並正式提出 PROTAC 概念。但由於這些基於大而笨重的肽而起連接作用的化合物很難以進入細胞,第一代 PROTACs 宣告失敗。直到 2008 年,Crews 團隊基於 E3 的泛素蛋白連接酶 MDM2 設計出了可用於降解雄激素受體 (AR) 的第二代 PROTACs。2013 年,Craig Crews 成立了全球首家以 PROTAC 技術進行藥物研發的公司 Arvinas。

Craig Crews 不是唯一關注蛋白降解療法的研究人員,這一療法同樣吸引了現任諾華研發負責人的 James Bradner 的注意。

2010 年,James Bradner 關注到東京醫科大學教授半田宏(Hiroshi Handa)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上個世紀 50 年代,沙利度胺被用於治療孕婦的噁心等症狀,但人們後來證實它會導致嬰兒嚴重的先天缺陷。半田宏團隊使用沙利度胺作為誘捕細胞中蛋白質的誘餌,發現該藥物能夠鉤住並阻斷泛素連接酶的活性,這種抑制作用會影響肢體生長和發育。James Bradner 意識到,可以利用沙利度胺來設計新型的 PROTAC。2015 年,James Bradner 在《Science》上發表新一代基於沙利度胺類似物的 PROTAC 分子。

Crews 團隊也基於新型 E3 泛素連接酶 VHL(Von Hippel-Lindau)和 CRBN 配體,設計出使多種蛋白的水平降低超過 90% 的新一代 PROTACs,成為 PROTAC 可成藥性的有力證明。

科研的巨大突破,使得 PROTACs 領域在 2015 年迎來爆發。曾與 Craig Crews 共事、之後離開 PROTAC 領域的 Raymond Deshaies 在這一年預言道:「PROTACs 有可能成為一種主要的新型藥物,或許將超過有史以來最熱門的兩個藥物開發領域——蛋白激酶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

國際大藥企紛紛布局 PROTACs

目前,這一領域已經出現多家創業公司。包括 Arvinas、Kymera Therapeutics、Nurix Therapeutics、C4 Therapeutics、Vividion Therapeutics 在內的創業公司已經與羅氏、渤健(Biogen)、葛蘭素史克(GSK)、賽諾菲(Sanofi)、吉利德(Gilead)、拜耳(Bayer)、輝瑞(Pfizer)、默沙東(MSD)等知名藥企在蛋白降解療法方面達成合作。

1、Arvinas

成立時間:2013 年

主要產品:ARV-110(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ARV-471(治療乳腺癌)

融資情況:納斯達克上市

2、Kymer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6 年

主要產品:KYM-001(治療攜帶 MYD88 基因突變的 B 細胞淋巴瘤)

融資情況:2020 年 3 月 12 日完成 1.02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

3、Nurix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09 年

主要產品:以 BTK 為靶點的嵌合靶向分子(治療 B 細胞惡性腫瘤)、口服 CBL-B 連接酶抑制劑(一種新型的免疫腫瘤藥物)

融資情況:2020 年 3 月 12 日完成 1.2 億美元的融資

4、C4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5 年

主要產品:「Degronimid」小分子

融資情況:A 輪融資

5、Cedill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8 年

主要產品:未披露研發管線

融資情況:2018 年完成 562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6、Vividion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3 年

主要產品:正在開發幾種對蛋白質具有高度選擇性的候選藥物

融資情況:2020 年 5 月 7 日完成 8200 美元的 B 輪融資

7、Monte Ros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8 年

主要產品:一種可調節泛素連接酶活性的小分子

融資情況:2020 年 5 月 26 日完成 325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CB Insights 中國分析師蔡愷對此文亦有貢獻)

參考:

-End-

相關焦點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
    就在近日,一家名為 Monte Rosa Therapeutics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完成 325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開發可降解與某疾病相關蛋白的小分子藥物。當前的業界明星是Arvinas使用PROTAC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藥物ARV-110。這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PROTAC藥物。
  • 蛋白降解專輯:洞悉技術突破、創業熱點與資本布局
    千禧年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幫助人類系統性地發現了大量藥物靶點。根據《人類蛋白質圖譜》,5068 種蛋白質與疾病有已知關聯。然而,在這五千多種蛋白質中,有 3131 種因為不能被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藥物所調控,被認為是 「不可成藥」 的靶點。剩下 1937 種潛在的藥物靶點,其中 672 種已經被證明為靶點並被當前已獲批准的藥物所充分利用。
  • 蛋白降解領域再現超1億美元融資,一文看懂技術要點與研發現狀
    其中,Arvinas 和百時美施貴寶的兩款蛋白降解療法已經公布了初步的臨床數據,並且,有多家公司的多個候選藥物也即將進入臨床。值得一提的是,C4 Therapeutics 所布局的研發管線非常豐富,如果進展順利,未來兩年內將會有 4 款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一進展在行業內十分搶眼。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技術,通過把E3泛素連接酶和目標蛋白聯繫在一起,導致目標蛋白的泛素化修飾,從而被蛋白酶體分解成多肽和胺基酸。目標蛋白被降解後,PROTAC會被釋放重用,繼續破壞目標蛋白。相比於其他的藥物和療法,PROTAC有許多潛在的優勢,比如其組織分布廣泛,可以口服給藥。
  • 輝瑞(PFE.US)、羅氏(RHHBY.US)等大型藥企追捧 資本青睞 蛋白降解...
    公開信息顯示,近幾年,葛蘭素史克(GSK.US)、默沙東(MSD.US)、輝瑞(PFE.US)、拜耳(BAYRY.US)等多家全球性藥企,已就蛋白降解療法與不同的公司達成了十幾項合作。   蛋白降解劑化合物通常具有很好的可溶性,能夠滲透進入細胞,可以口服,並且能夠抵抗代謝過程的降解,甚至有些可以跨越血腦屏障,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蛋白靶向降解劑在蛋白被降解後,可以被釋放出來,繼續靶向其它蛋白,從而迅速降低靶向蛋白的水平。這種將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分離開的潛力意味著短暫的降解劑作用可能導致對信號通路的長久影響。
  • ...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β-catenin的PROTAC多肽,…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技術,通過把E3泛素連接酶和目標蛋白聯繫在一起,導致目標蛋白的泛素化修飾,從而被蛋白酶體分解成多肽和胺基酸。目標蛋白被降解後,PROTAC會被釋放重用,繼續破壞目標蛋白。相比於其他的藥物和療法,PROTAC有許多潛在的優勢,比如其組織分布廣泛,可以口服給藥。
  • 開發出溶酶體靶向嵌合體,降解不想要的細胞表面...
    這些作者開發出一類新的分子,它們可以將不需要的蛋白從細胞表面或周圍環境中穿梭到溶酶體中,其中溶酶體是專門用於蛋白降解的細胞區室。這些分子稱為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sosome targeting chimera, LYTAC),它們的工作機理是選擇性地用標籤標記蛋白,這個標籤決定了蛋白的命運,使之作為細胞垃圾進行降解。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醫藥『中國發明』和『中國製造』將造福全世界,這是中國創新藥、生物製藥一定會實現的願景。」  如此充滿底氣的發言背後,是公司在領域上的初現鋒芒。在日前召開的中國腫瘤臨床大會(CSCO)上,百濟神州發布了包括替雷利珠單抗在內的自主創新藥物的多個臨床試驗研究進展:8月3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其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作為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
  • 靶向蛋白降解劑,蓄勢已久的小角色,爆發就顯得更加耀眼!
    靶向蛋白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是繼蛋白激酶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之後,藥物研發領域又一新興方向。傳統的藥物研發策略關注如何通過直接調控蛋白質或酶的活性來治療疾病。蛋白質活性調節劑,特別是抑制劑的開發和應用一直是藥物研發的主流方向。然而,傳統的小分子和抗體藥物只能靶向大約20%的蛋白。
  • 顛覆性PROTACs技術迎來突破,蛋白降解劑將成下一個重磅藥物? |...
    2019年3月20日,Nature發文稱,基於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s,PROTACs)技術的蛋白降解劑可能將成為下一個重磅藥物。諾華、安進、輝瑞、GSK、默沙東、羅氏、Biogen等多家製藥巨頭也在該領域進行了布局。除Arvinas外,包括諾華在內的其它公司也有一些同類分子已經接近臨床試驗,如Kymera公司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劑預計在明年上半年開展臨床試驗。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靶向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也降低了藥物副作用,可謂一舉兩得。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很多靶點並不具備成藥性。蛋白裂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利用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降解機制來降解那些不具成藥的靶點,有望解決成藥性難題。
  • ...指數漲1.4% | 貝達藥業重磅新藥獲批上市,多家公司布局肥胖症藥物
    11月19日,貝達藥業的重磅創新藥——鹽酸恩莎替尼膠囊獲批上市,成為「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成分樣本中第四個獲批上市的品種。在11月13日至11月19日的發布周期內,來自普洛藥業、先聲藥業、榮昌生物、加科思等的9個創新藥獲批臨床,我們將其納入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在創新藥審批取得進展,以及新成分的納入推動下,「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延續漲勢。
  • 靶向SARS-CoV-2 RNA基因組的小分子配體及核糖核酸酶靶向降解嵌合體開發
    作者針對2020年世界流行的COVID-19,通過分析其基因組結構特徵,開發了可以通過靶向SARS-CoV-2 RNA基因組影響病毒移碼的小分子化合物;同時以此小分子為基礎發展了核糖核酸酶靶向降解嵌合體,通過細胞核糖核酸酶破壞病毒基因組,證明SARS-CoV-2 RNA基因組也是一類可成藥靶點。
  • ...細胞表面蛋白和胞外蛋白,有望為一系列疾病開發出新型蛋白降解...
    這些作者開發出一類新的分子,它們可以將不需要的蛋白從細胞表面或周圍環境中穿梭到溶酶體中,其中溶酶體是專門用於蛋白降解的細胞區室。這些分子稱為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sosome targeting chimera, LYTAC),它們的工作機理是選擇性地用標籤標記蛋白,這個標籤決定了蛋白的命運,使之作為細胞垃圾進行降解。
  • Nature亮點 | 蛋白靶向降解技術群雄四起,LYTAC或成魅力新秀
    撰文 | Victoria責編 | 兮 靶向誘導蛋白降解技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成為繼小分子抑制劑(SMI)和單克隆抗體(mAb)藥物後的又一大熱門
  • 腫瘤NGS檢測公司與藥企掀起合作潮 誰將成功挖掘基因大數據第一桶金?
    原標題:腫瘤NGS檢測公司與藥企掀起合作潮 誰將成功挖掘基因大數據第一桶金?   隨著腫瘤賽道愈來愈熱,靶向藥及創新免疫類等藥物開發激增,腫瘤NGS檢測的「頭部玩家」正在走上一條新路——與藥企合作,加入到新藥試驗與伴隨診斷環節。   多家頭部腫瘤NGS檢測公司向《華夏時報》記者表達了對這塊業務的重視。
  • 10年10倍萬億市場 CAR-T、ADC、RNAi…下一個百濟在哪?
    到2020年7月31日,醫藥行業二級市場盛況空前,一度有22家千億市值藥企。E藥經理人統計發現,2021年仍會有一大批創新藥企和器械公司上市,從2017-2020年已經完成4-5輪融資,仍未上市的企業還有40家。也就是說,這40家企業,大概率會通過創業板註冊制和科創板上市。在一級市場,到2020年9月底,共發生了997起投資案例,共披露金額1350億元。泡沫論再度在業內盛行。
  • 禮來與萬春醫藥子公司達成7.9億美元合作,開發靶向蛋白降解新藥
    :萬春Seed)宣布與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籤訂開展研究合作和授權協議,共同研究開發一類通過靶向蛋白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而發揮治療作用的新分子實體(NCE)。
  • LYTAC技術,為靶向降解細胞外以及膜結合蛋白開闢新的可能
    PROTAC的問世為靶向傳統小分子藥物所不可成藥的靶點帶來了解決方案。比如,PROTAC技術的靶點通常是胞內蛋白,而對分泌蛋白和細胞膜蛋白則束手無策。細胞膜蛋白的降解通常是通過溶酶體途徑完成,如EGF引起的EGFR降解過程。因此,溶酶體降解途徑也成為靶向降解膜蛋白的主要設計思路。
  • 復旦大學魯伯壎團隊:降解技術新概念
    目前小分子誘導蛋白降解的主要方法是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自噬靶向嵌合體 自噬靶向嵌合體(AUTAC)採用與PROTAC類似的設計,很適合降解胞質中對PROTAC分子具有抗性的目標蛋白。貨物蛋白(cargo proteins)首先被吞噬形成自噬體,然後SQSTM1/p62等自噬受體識別Lys63(K63)多聚泛素化貨物蛋白,並將它們轉移到自噬體進行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