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降解專輯:洞悉技術突破、創業熱點與資本布局

2020-11-29 DeepTech深科技

千禧年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幫助人類系統性地發現了大量藥物靶點。根據《人類蛋白質圖譜》,5068 種蛋白質與疾病有已知關聯。然而,在這五千多種蛋白質中,有 3131 種因為不能被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藥物所調控,被認為是 「不可成藥」 的靶點。剩下 1937 種潛在的藥物靶點,其中 672 種已經被證明為靶點並被當前已獲批准的藥物所充分利用。除去可能不能成功的靶點,據粗略推算,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有希望且有價值被開發出藥物的靶點可能已經不足 200 個。

隨著 「可成藥」 靶點逐漸被挖掘,小分子藥物的開發走到了瓶頸。人們亟需全新的技術來靶向傳統被認為 「不可成藥」 的靶點,為製藥行業打開新的大門。蛋白降解就是其中一種備受矚目的新技術,而 PROTACs 又是蛋白降解技術中最受創業者和投資者關注的一種。

PROTACs 脫胎於 2004 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一項發現。它一端是靶向目標靶蛋白的配體,另一端是結合 E3 泛素連接酶的配體,再通過一定長度的 linker 連接,利用泛素 - 蛋白酶體系統對蛋白質進行特異性的降解。對於製藥行業而言,PROTACs 最有意義的特性在於 「捕獲」 蛋白質時不受蛋白質上的活性位點的限制,因此在理論上可以靶向傳統被認為「不可成藥的靶點」。

圖丨 PROTAC 的作用過程。(來源:Nature)

經歷將近 20 年的發展,這一領域湧現出一系列的創業公司,也有多款 PROTACs 藥物進入了臨床 I 期。各公司已公布的研發管線絕大多數圍繞著腫瘤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來展開,尤其是實體瘤。在行業內,Arvinas 是最受矚目的一家公司,也是 PROTACs 領域內第一個上市的初創公司,其創始人是 PROTACs 領域內的知名科學家 Craig Crews。它的明星產品是 ARV-110 和 ARV-471,前者用於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後者用於治療乳腺癌,目前都處在 I 期臨床試驗階段,這兩款藥物均已公布了較為樂觀的臨床 I 期結果。

得益於近年來蛋白降解領域的底層技術屢獲突破,步入 2020 年,PROTACs 領域內融資事件非常頻繁。Kymera Therapeutics 於 3 月 12 日完成 1.02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Nurix Therapeutics 也於 3 月 12 日完成 1.2 億美元的融資;Vividion Therapeutics 於 5 月 7 日完成 8200 美元的 B 輪融資;Monte Rosa Therapeutics 於 5 月 26 日完成 325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最大的一筆來自 C4 Therapeutics, 這家公司和 Arvinas 一樣擁有一位「科學家創始人」——James Bradner,它於 6 月 16 日宣布完成 1.7 億美元的融資。此外,一家基於 PROTACs 的衍生技術——LYTAC 的初創公司,Lycia Therapeutics,也於 6 月 9 日宣布獲得了一筆 5000 萬美元的融資,距離其上一輪 2540 萬美元的融資僅僅過了三個月。

不過,PROTACs 仍有一些難點亟待解決。

首先,目前的研究基本都圍繞著已被驗證的靶點展開,比如清華藥學院饒燏課題組長期研究的 BTK 降解劑項目。如何真正實現靶向 「不可成藥」 靶點,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其次,在人體內 600 多種 E3 泛素連接酶中,能應用到 PROTACs 中的非常少,為了進一步擴大 PROTACs 的應用範圍,需要尋找更多合適可用的配體。

最後,這種藥物還需要理性的設計。PROTACs 普遍存在分子量大、水溶性差的問題,因此過膜性和口服吸收較差,這種特點是導致第一代 PROTAC 遭遇失敗的原因,也是目前許多初創公司集中攻克的重點。據 Lycia Therapeutics 首席科學家介紹,該公司主要研發的 LYTAC 分子量更小,因此比 PROTACs 更具有靈活性;此外,也有一些公司開始利用 AI 來輔助 PROTACs 藥物的理性設計,如國內將 AI 與生物物理相結合、專注大分子藥物開發的初創公司 「星亢原」 等。

隨著科學家和創業者們不斷向前探索,相信以上難點定能被一一攻克。

站在科研、創業和資本 「全面開花」 的一年,生輝推出了蛋白降解專輯。我們持續圍繞蛋白降解相關的技術、公司和資本布局,對談走在科研前沿的專家學者,探查最具有技術突破力和商業持久力的公司。

在文章《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多家藥企已布局 !》(點擊閱讀)中,我們介紹了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 (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s,PROTAC)技術的發現過程以及該領域的主要初創公司。

而文章《蛋白質降解療法迎來新爆發點?Lycia Therapeutics 獲 5000 萬美元融資》(點擊閱讀)中,我們介紹了由史丹福大學教授 Carolyn Bertozzi 團隊發現的 LYTAC 技術,以及一家基於 LYTAC 的初創公司——Lycia Therapeutics。

在此後的文章《蛋白降解領域再現超 1 億美元融資,一文看懂技術要點與研發現狀》(點擊閱讀)中,我們大致梳理了幾種主要的蛋白降解技術以及各大公司的研發管線。

此外,我們專訪了國內首個從事 PROTAC 相關研究的團隊(《清華藥學院饒燏:PROTAC 將從治療和工具的角度顛覆以往認知丨專訪》點擊閱讀),與饒燏教授討論了 PROTAC 的現狀、難點與潛力。

在未來,生輝還會專訪蛋白降解領域內的一系列初創公司,並對這一領域進行持續的跟蹤報導,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輝瑞(PFE.US)、羅氏(RHHBY.US)等大型藥企追捧 資本青睞 蛋白降解...
    新銳領航,技術平臺是核心由於蛋白降解療法的上述優點,它已成為當下非常有前途的創新療法之一。目前,許多開發這一創新療法的新銳公司都獲得了資本的青睞。以下,我們將通過幾家專注蛋白降解療法研究的公司,帶大家了解下開發這一新療法的技術平臺和在研藥物有哪些?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多家藥企已布局!
    就在近日,一家名為 Monte Rosa Therapeutics 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完成 325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開發可降解與某疾病相關蛋白的小分子藥物。 當前的業界明星是 Arvinas 使用 PROTAC 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藥物 ARV-110。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技術,通過把E3泛素連接酶和目標蛋白聯繫在一起,導致目標蛋白的泛素化修飾,從而被蛋白酶體分解成多肽和胺基酸。目標蛋白被降解後,PROTAC會被釋放重用,繼續破壞目標蛋白。相比於其他的藥物和療法,PROTAC有許多潛在的優勢,比如其組織分布廣泛,可以口服給藥。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
    就在近日,一家名為 Monte Rosa Therapeutics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完成 325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開發可降解與某疾病相關蛋白的小分子藥物。當前的業界明星是Arvinas使用PROTAC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藥物ARV-110。這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PROTAC藥物。
  • 蛋白降解領域再現超1億美元融資,一文看懂技術要點與研發現狀
    在今年 6 月的 ASCO 年會上,Arvinas 和百時美施貴寶公布的兩款蛋白降解靶向療法的初步臨床數據均表現良好,被寄予厚望的蛋白降解靶向療法在人體試驗中首次展示出成功降解靶點蛋白、並且改善患者症狀的效果。而且,隨著相關公司研發管線不斷取得突破,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候選藥物進入臨床階段。
  • 當選年度「生物技術猛公司」,這種蛋白降解療法有何不同?
    作為一家專注開發「蛋白降解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立於2016年的Kymera迄今已獲得近1億美元的融資,並與葛蘭素史克(GSK)和Vertex達成了研發合作協議。最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也與Kymera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Nello Mainolfi博士進行了一場對話,聽他分享了關於這類新興療法的一些思考。
  • PROTAC:股價一夜翻倍,資本市場正在犒賞核心技術
    但不同的是,Arvinas公司正在進行一項治療乳腺癌雌激素受體(ER)降解的臨床試驗,所運用的技術正是PROTAC。Arvinas公司,由PROTAC技術的主要發明人耶魯大學Craig Crews教授成立於2013年。公司一直專注蛋白降解PROTAC技術,目前有ARV-110和ARV-471兩個重點研發項目。
  • 新型蛋白降解技術可靶向細胞外蛋白
    日前,Arvinas公司的科學創始人Craig Crews博士的實驗室又傳來好消息,Crews博士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名為ENDTAC的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平臺,將蛋白降解技術擴展到靶向細胞外蛋白,有望進一步擴展這一創新治療模式的適用範圍。他們的研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
  • Nature亮點 | 蛋白靶向降解技術群雄四起,LYTAC或成魅力新秀
    撰文 | Victoria責編 | 兮 靶向誘導蛋白降解技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成為繼小分子抑制劑(SMI)和單克隆抗體(mAb)藥物後的又一大熱門
  • 蛋白降解療法新銳完成B輪融資 研發模式2.0能否實現突破?
    Cedilla公司致力於創新蛋白降解藥物的開發,通過靶向和癌症或他疾病相關的「不可成藥」蛋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傳統的藥物研發通過調控和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或酶的活性來治療疾病,然而據估算人體中僅有10%的蛋白能被小分子調控,10%能被生物大分子調控的蛋白在細胞表面,而高達80%的蛋白無法用現有藥物調控,被認為是「不可成藥」的。
  • 納米抗體介導PROTACs蛋白靶向降解技術
    在DNA或mRNA水平抑制蛋白的表達,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48 h),不能用於研究蛋白水平快速變化的生命過程,如細胞周期。正是因為時間的延遲,細胞有足夠的時間啟動其他補償機制,彌補單個蛋白水平的下降,有可能掩蓋了表型的變化。為了可以直接降解目標蛋白,人們已經開發出了許多方法。
  • 顛覆性PROTACs技術迎來突破,蛋白降解劑將成下一個重磅藥物? |...
    之後,Crews教授及其同事一直改進這一技術。到2008年,他們已經放棄了基於肽的PROTACs技術,並設計出了基於E3泛素連接酶MDM2、可用於降解雄激素受體(AR)的小分子蛋白降解劑[2]。Winter等在1篇Science論文中利用招募cereblon(CRBN)的PROTACs技術靶向了致癌蛋白BRD4,並延緩了小鼠白血病進展[5]突破:首個臨床試驗即將開展像啞鈴一樣的PROTACs技術(圖片來源:David Parkins)如上圖所示,PROTACs技術看起來像啞鈴一樣
  • CLIPTAC蛋白降解技術 另類前藥設計
    這是Astex科學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的一篇文章(doi.org/10.1021/acscentsci.6b00280),介紹的是一個叫做CLIPTAC的蛋白降解技術。這個技術結合了PROTAC和動態組合化學原理,在靶點蛋白配體末端接一個反式環辛烯、在E3連接酶配體末端接一個四嗪。這兩個化合物進入細胞後發生點擊化學反應而形成一個PROTAC分子,降解目標蛋白。
  • 亞盛醫藥與密西根大學達成協議,獲得基於PROTAC技術的MDM2蛋白降解...
    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處於臨床階段的研發企業 --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公司與密西根大學達成協議,將獲得一項基於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s)技術開發的MDM2蛋白降解劑的全球獨家權益。
  • Arvinas計劃1億美元IPO 推進蛋白降解療法
    近日,Arvinas公司宣布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預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有望募集1億美元,將用於支持該公司繼續研發可降解致病蛋白的創新療法。Arvinas是一家致力於開發蛋白質降解新藥的生物技術公司。其專有技術為在致病蛋白上附加一個小蛋白標籤,誘導細胞內負責「廢物清理」的蛋白酶體清除這些致病蛋白。
  • 抑制蛋白已經過時,降解蛋白即將來臨?
    這篇文章介紹了目前已知的蛋白降解技術,從無選擇性的熱休克蛋白抑制劑、到意外發現的AR、ER降解小分子、到機理未知的HyT、到Crews教授自己發明的利用連接酶降解的PROTACs技術。重點比較了PROTACs和其它蛋白去活技術如RNA抑制蛋白表達、不可逆抑制劑去活目標蛋白。PROTACs的目標是成為藥物,而不僅是用於靶標確證。PROTACs技術原理很簡單。
  • 誘導蛋白降解技術追逃胞外蛋白
    新聞事件最近兩位化學生物學大佬獨立開發了一種利用溶酶體蛋白降解系統的誘導胞外蛋白降解新技術。PROTAC的發明人、耶魯大學的Crews小組發明的新技術叫做ENDTAC,近日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該技術利用細胞表面的GPCR內吞其激動劑配體與另一個模型蛋白的複合物。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蛋白裂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利用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降解機制來降解那些不具成藥的靶點,有望解決成藥性難題。近幾年,專注於蛋白降解技術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Arvinas就已獲得基因泰克、默克、輝瑞等巨頭支持。上月,該公司研發的靶向雄激素受體(AR)的ARV-110一期臨床試驗的招募,開啟了PROTAC技術的新時代。
  • 復旦大學魯伯壎團隊綜述:降解技術的新概念 | 對話科學家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來自專輯細胞出版社Trends綜述生命科學Life science近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魯伯壎、丁澦與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費義豔合作,圍繞基於溶酶體降解技術的針對
  • 它們致力將蛋白降解療法推進臨床開發
    日前,有Kymera Therapeutics和Nurix Therapeutics兩家專注於開發該療法的公司均完成過億美元融資,資本的助力有望將它們的在研療法儘快推入臨床開發階段。該公司於2016年成立,並在2017年走出隱匿模式,在2019年時還入選了「生物技術猛公司」榜單,並與葛蘭素史克(GSK)和Vertex等公司達成了研發合作。該公司一路快速發展,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與許多開發蛋白降解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一樣,Kymera所利用的是細胞內的「蛋白垃圾處理廠」,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