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

2020-11-27 億歐網

文章來源於:生輝,作者:韋昱彬,圖片來自「Unsplash」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 (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s,PROTAC)相關的藥物研發正變得火熱。

就在近日,一家名為 Monte Rosa Therapeutics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完成 325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開發可降解與某疾病相關蛋白的小分子藥物。

當前的業界明星是Arvinas使用PROTAC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藥物ARV-110。這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PROTAC藥物。2019年5月,ARV-110獲得FDA快速通道批准,目前處於臨床I期研究階段。2020年5月23日,Arvinas發布的臨床 I 期初始數據表明:ARV-110具有良好的口服利用度、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0 年5月19日,羅氏(Roche)與Vividion Therapeutics宣布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利用後者的蛋白質組學篩選平臺和專有的小分子資料庫,開發新的蛋白降解療法。此外,葛蘭素史克(GSK)、默沙東(MSD)、輝瑞(Pfizer)、拜耳(Bayer)等多家全球性藥企,也已就蛋白降解療法與不同的公司達成了十幾項合作。

資本市場對這一領域也青睞有加。專注於這一創新療法的兩家公司Kymera和Nurix均於 2020 年 3 月完成了超 1 億美元的融資,Cedilla Therapeutics、Monte Rosa Therapeutics等企業也曾獲得融資。

超越傳統小分子抑制劑

PROTAC被業界認為是小分子藥物研發的大殺器。

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啞鈴:一端是靶向目標靶蛋白的配體,另一端是結合 E3 泛素連接酶的配體,再通過一定長度的 linker 連接。這一系統通過將一種稱為 「泛素」 的小蛋白添加到有缺陷或受損的蛋白上,以此標記需要降解的蛋白,然後,這些被泛素標記的蛋白會被送到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處,被分解成短肽和胺基酸,供細胞合成其他蛋白質使用。

 圖 | PROTAC 的作用過程。(來源:Nature)

大多數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或單克隆抗體需要結合酶或受體上的活性位點才能發揮作用,據估計,人類細胞中 80%的蛋白質缺少這種位點,這些 80% 的蛋白質一直被認為不可成藥。但是,PROTAC「捕獲」蛋白質不受這些位點的限制——2018 年,倫敦癌症研究所生產了一種小分子,這種分子可以與沒有活性位點的轉錄因子結合。因此,業界認為,蛋白降解療法能夠靶向傳統小分子抑制劑無法靶向的靶點,或者產生小分子抑制劑無法產生的效果。

將成為PD-1之後的下一個熱門領域?

關於PROTAC的最早已知公開描述,要追溯到Proteinix公司的兩名研究人員(John Kenten 和 Steven Roberts)於 1999 年遞交的、基於泛素機制使用小分子化合物降解特定蛋白的專利申請,但公司內部認為這種方法使藥物研發變得複雜,最終沒有採用。

兩年之後,Craig Crews和Raymond Deshaies博士基於多肽的化合物設計了系列的雙功能小分子誘導甲硫氨醯氨肽酶2(MetAP-2)降解,並正式提出PROTAC 概念。但由於這些基於大而笨重的肽而起連接作用的化合物很難以進入細胞,第一代PROTACs宣告失敗。直到2008年,Crews團隊基於E3的泛素蛋白連接酶MDM2設計出了可用於降解雄激素受體 (AR) 的第二代 PROTACs。2013年,Craig Crews 成立了全球首家以PROTAC技術進行藥物研發的公司Arvinas。

Craig Crews不是唯一關注蛋白降解療法的研究人員,這一療法同樣吸引了現任諾華研發負責人的 James Bradner 的注意。

2010 年,James Bradner關注到東京醫科大學教授半田宏(Hiroshi Handa)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上個世紀50年代,沙利度胺被用於治療孕婦的噁心等症狀,但人們後來證實它會導致嬰兒嚴重的先天缺陷。半田宏團隊使用沙利度胺作為誘捕細胞中蛋白質的誘餌,發現該藥物能夠鉤住並阻斷泛素連接酶的活性,這種抑制作用會影響肢體生長和發育。James Bradner意識到,可以利用沙利度胺來設計新型的PROTAC。2015年,James Bradner在《Science》上發表新一代基於沙利度胺類似物的PROTAC分子。

Crews團隊也基於新型E3泛素連接酶VHL(Von Hippel-Lindau)和CRBN配體,設計出使多種蛋白的水平降低超過90%的新一代PROTACs,成為PROTAC可成藥性的有力證明。

科研的巨大突破,使得PROTACs領域在2015年迎來爆發。曾與Craig Crews 共事、之後離開PROTAC領域的Raymond Deshaies在這一年預言道:「PROTACs 有可能成為一種主要的新型藥物,或許將超過有史以來最熱門的兩個藥物開發領域——蛋白激酶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

國際大藥企紛紛布局PROTACs

目前,這一領域已經出現多家創業公司。包括 Arvinas、Kymera Therapeutics、Nurix Therapeutics、C4 Therapeutics、Vividion Therapeutics 在內的創業公司已經與羅氏、渤健(Biogen)、葛蘭素史克(GSK)、賽諾菲(Sanofi)、吉利德(Gilead)、拜耳(Bayer)、輝瑞(Pfizer)、默沙東(MSD)等知名藥企在蛋白降解療法方面達成合作。

1、Arvinas

成立時間:2013年

主要產品:ARV-110(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ARV-471(治療乳腺癌)

融資情況:納斯達克上市

2、Kymer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6年

主要產品:KYM-001(治療攜帶 MYD88 基因突變的 B 細胞淋巴瘤)

融資情況:2020年3月12日完成 1.02億美元的 C 輪融資

3、Nurix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09年

主要產品:以BTK為靶點的嵌合靶向分子(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口服CBL-B連接酶抑制劑(一種新型的免疫腫瘤藥物)

融資情況:2020年3月12日完成1.2億美元的融資

4、C4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5年

主要產品:「Degronimid」小分子

融資情況:A輪融資

5、Cedill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8年

主要產品:未披露研發管線

融資情況:2018年完成5620萬美元的A輪融資

6、Vividion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3年

主要產品:正在開發幾種對蛋白質具有高度選擇性的候選藥物

融資情況:2020年5月7日完成8200美元的B輪融資

7、Monte Ros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8年

主要產品:一種可調節泛素連接酶活性的小分子

融資情況:2020年5月26日完成3250萬美元的A輪融資

(CB Insights中國分析師蔡愷對此文亦有貢獻)

參考: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879-3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多家藥企已布局!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這一系統通過將一種稱為 「泛素」 的小蛋白添加到有缺陷或受損的蛋白上,以此標記需要降解的蛋白,然後,這些被泛素標記的蛋白會被送到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處,被分解成短肽和胺基酸,供細胞合成其他蛋白質使用。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相比於其他療法(如細胞治療、抗體藥物等),PROTAC的生產流程更簡單。相比小分子藥物,PROTAC可以靶向其更多小分子藥物無法靶向的靶點,產生更好的效果。最近幾年,PROTAC技術飛速發展,已被證明是最具潛力、最有突破性的藥物研發技術之一。尤其是近期在美國臨床腫瘤年會(ASCO)上,PROTAC技術大放異彩。
  • 蛋白降解專輯:洞悉技術突破、創業熱點與資本布局
    除去可能不能成功的靶點,據粗略推算,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有希望且有價值被開發出藥物的靶點可能已經不足 200 個。隨著 「可成藥」 靶點逐漸被挖掘,小分子藥物的開發走到了瓶頸。人們亟需全新的技術來靶向傳統被認為 「不可成藥」 的靶點,為製藥行業打開新的大門。蛋白降解就是其中一種備受矚目的新技術,而 PROTACs 又是蛋白降解技術中最受創業者和投資者關注的一種。
  • 蛋白降解領域再現超1億美元融資,一文看懂技術要點與研發現狀
    ,C4 Therapeutics 再次宣布更新與羅氏的合作條款,將為羅氏開發基於靶向蛋白降解的抗癌新藥。在不遠的將來,蛋白降解靶向療法極有可能將掀起新一波的重磅藥物上市潮。日益壯大的「蛋白降解家族」,為靶點發現提供新路徑在資本市場瘋狂「吸金」,吸引多家知名跨國藥企布局,蛋白降解靶向療法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 ...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β-catenin的PROTAC多肽,…
    相比於其他療法(如細胞治療、抗體藥物等),PROTAC的生產流程更簡單。相比小分子藥物,PROTAC可以靶向其更多小分子藥物無法靶向的靶點,產生更好的效果。最近幾年,PROTAC技術飛速發展,已被證明是最具潛力、最有突破性的藥物研發技術之一。尤其是近期在美國臨床腫瘤年會(ASCO)上,PROTAC技術大放異彩。
  • 開發出溶酶體靶向嵌合體,降解不想要的細胞表面...
    這些作者開發出一類新的分子,它們可以將不需要的蛋白從細胞表面或周圍環境中穿梭到溶酶體中,其中溶酶體是專門用於蛋白降解的細胞區室。這些分子稱為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sosome targeting chimera, LYTAC),它們的工作機理是選擇性地用標籤標記蛋白,這個標籤決定了蛋白的命運,使之作為細胞垃圾進行降解。
  • 顛覆性PROTACs技術迎來突破,蛋白降解劑將成下一個重磅藥物? |...
    2019年3月20日,Nature發文稱,基於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s,PROTACs)技術的蛋白降解劑可能將成為下一個重磅藥物。之後,細胞的蛋白粉碎機(即,蛋白酶體)會處理掉被標記的靶蛋白(如下圖)。為了將基於PROTACs技術的蛋白降解劑推向臨床,2013年,Crews教授成立了Arvinas。
  • 靶向蛋白降解劑,蓄勢已久的小角色,爆發就顯得更加耀眼!
    靶向蛋白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是繼蛋白激酶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之後,藥物研發領域又一新興方向。傳統的藥物研發策略關注如何通過直接調控蛋白質或酶的活性來治療疾病。蛋白質活性調節劑,特別是抑制劑的開發和應用一直是藥物研發的主流方向。然而,傳統的小分子和抗體藥物只能靶向大約20%的蛋白。
  • 靶向SARS-CoV-2 RNA基因組的小分子配體及核糖核酸酶靶向降解嵌合體開發
    作者針對2020年世界流行的COVID-19,通過分析其基因組結構特徵,開發了可以通過靶向SARS-CoV-2 RNA基因組影響病毒移碼的小分子化合物;同時以此小分子為基礎發展了核糖核酸酶靶向降解嵌合體,通過細胞核糖核酸酶破壞病毒基因組,證明SARS-CoV-2 RNA基因組也是一類可成藥靶點。
  • 禮來與萬春醫藥子公司達成7.9億美元合作,開發靶向蛋白降解新藥
    :萬春Seed)宣布與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籤訂開展研究合作和授權協議,共同研究開發一類通過靶向蛋白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而發揮治療作用的新分子實體(NCE)。
  • LYTAC技術,為靶向降解細胞外以及膜結合蛋白開闢新的可能
    PROTAC的問世為靶向傳統小分子藥物所不可成藥的靶點帶來了解決方案。比如,PROTAC技術的靶點通常是胞內蛋白,而對分泌蛋白和細胞膜蛋白則束手無策。細胞膜蛋白的降解通常是通過溶酶體途徑完成,如EGF引起的EGFR降解過程。因此,溶酶體降解途徑也成為靶向降解膜蛋白的主要設計思路。
  • ...細胞表面蛋白和胞外蛋白,有望為一系列疾病開發出新型蛋白降解...
    這些作者開發出一類新的分子,它們可以將不需要的蛋白從細胞表面或周圍環境中穿梭到溶酶體中,其中溶酶體是專門用於蛋白降解的細胞區室。這些分子稱為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sosome targeting chimera, LYTAC),它們的工作機理是選擇性地用標籤標記蛋白,這個標籤決定了蛋白的命運,使之作為細胞垃圾進行降解。
  • STTT:華東師範大學陳益華團隊開發出新型PROTAC蛋白降解劑​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
  •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0 14:29:15 美國史丹福大學Carolyn R. Bertozzi課題組發現,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 亞盛醫藥-B(06855)將獲得一項基於PROTACs技術開發的MDM2蛋白降解...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亞盛醫藥-B(06855)發布公告,公司與密西根大學達成協議,將獲得一項基於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技術開發的MDM2蛋白降解劑的全球獨家權益
  • ...子公司與禮來(LLY.US)達成7.9億美元泛素化靶向蛋白質降解新藥...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萬春醫藥(BYSI.US)子公司萬春Seed宣布與禮來(LLY.US)籤訂開展研究合作和授權協議,共同研究開發一類通過靶向蛋白降解(TPD)而發揮治療作用的新化學實體(NCE)。
  • 靶向藥耐藥的終極解決辦法:蛋白降解療法!
    而這個時候,蛋白降解療法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蛋白降解療法,沒有採用「收繳兵器」的戰略,而是直接給致癌蛋白貼上了「叛軍」的標籤,把它們送往蛋白酶體系統直接「殺死」。
  • PRC2的靶向降解研究
    靶向蛋白降解嵌合體(PROTAC)技術代表了一種新興的藥理作用模式,某些方面可能比傳統的小分子抑制劑更具優勢。PROTAC通過一個連接物將兩個配體結合在一起,其中一個配體與E3連接酶結合,另一個配體與靶蛋白結合。
  • 禮來與萬春子公司達成泛素化靶向蛋白質降解新藥合作開發協議
    (萬春醫藥子公司,簡稱「萬春Seed」)是一家專注於獨特「分子膠」(MoleculeGlue)研發的全球性研發公司,這類產品旨在靶向降解致病蛋白。萬春Seed今天宣布與美國禮來公司(以下簡稱「禮來」)籤訂開展研究合作和授權協議,共同研究開發一類通過靶向蛋白降解(TPD)而發揮治療作用的新化學實體(NCE)。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靶向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也降低了藥物副作用,可謂一舉兩得。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很多靶點並不具備成藥性。蛋白裂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利用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降解機制來降解那些不具成藥的靶點,有望解決成藥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