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時珍是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他編著的《本草綱目》,至今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自古以來,「李時珍的藥」就聞名天下,被後世尊為「藥聖」。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有一段記錄:
「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為藥。」
這是啥意思?
原來,過去雖然不具備現代的科研能力,但通過總結前人和自身的積累經驗,李時珍把竹子液冠上了「神水」的美名,視為一種妙藥。
被藥聖看上的竹子液,到底有什麼神奇能力?
在《列仙傳》中一段神仙離婁因為吃桂花、喝竹子液而成仙的傳說。
雖然很誇張,但可以說明竹子液這種東西,自古以來在古人心目中,就有著良好的口碑。
到了現代,科研人員可以運用各種科技手段對竹子液進行研究,終於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有科研團隊把從竹子中瀝取的竹子液,培養線蟲,發現線蟲的平均壽命提高了近10%,從而證明了竹子確有抗衰老,延壽的作用。
事實上,依據化學成分分析,竹子液中可以提取到大量的黃酮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都有非常強的抗氧化性。
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效抵抗衰老,從而實現延壽的目的。
此外,科學研究還發現,竹子液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以及人體無法合成的,非常稀缺的胺基酸,這些都是好東西。
真正是簡約而不簡單。難怪李時珍會將竹子液奉為「神水」,在醫藥科技不發達的古代,這種天然的竹子液,無疑是最好的養生良藥。
那麼,很多朋友可能會問了,李時珍說的竹子瀝,到底是怎麼採集到的?
「時珍曰︰一法︰以竹截長五、六寸,以瓶盛,倒懸,下用一器承之,周遭以炭火逼之,氣味甘,大寒,無毒。」
李時珍說了,大概就是把一段竹子截成5-6寸長的小段,然後用瓶子裝好,倒掛在一個大器皿上方,周邊用炭火去燒烤。這樣竹子液就會流出。
前些時間,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一位大叔演示了用比較原始的,接近李時珍說的方法提取竹子液,整個過程也不複雜。
不過,這種斷竹取液的方法,還是比較費竹子。
現在有人發現了更好的辦法,不需要把竹子砍下來。
大概就是在一根正在生長的竹子根部上方,鑽一個孔,但孔不能打穿竹子壁。
用導管插入,就可以採集到沒有汙染的、天然的竹子液了。
據說這種方法收集的竹子液,相比燒烤所得,具有更好的藥效,而且還挺環保。
至於是哪個時間段可以採集,就不太清楚,大概是李時珍說的五月五日吧,哈哈。
知道的朋友,請在留言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