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作者潘嘉俊曝光作品背後的故事(圖)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海燕」作者潘嘉俊曝光作品背後的故事(圖)

潘嘉俊與油畫作品《我是「海燕」》 赫子儀 攝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高爾基的名篇《海燕》,曾經讓多少青年人心潮澎湃?昨天上午,曾紅遍大江南北的經典作品《我是「海燕」》的作者潘嘉俊,在廣東美術館講述這幅油畫背後的故事,眾多街坊前來捧場。

  「我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就是希望人們看到它時聯想起高爾基的《海燕》,並記住那時候的中國女性勇敢、樂觀、堅強,充滿女性魅力。」潘嘉俊介紹,該作品創作於1971年秋至1972年春。當時,他被調到廣州軍區美術學習班培訓,併到邊防海島體驗生活,看到戰士不畏艱險地保障通訊,便萌發出創作的念頭。

  起初的畫稿是兩個維護兵站在礁石上迎著大風大浪搶修電纜,但遭到美術班師生的反對,場面過於專業,群眾看不懂。聽取大家的意見後,終稿改成一個女兵在暴風雨中攀在電線桿上搶修線路,橫構圖也改成豎構圖,並將視平線壓低,以突出人物「凌空」的感覺。「內容確定好後,美術班的同學們拿著話務兵的工具輪流進行寫生。」為了精準無誤地表現颳風下雨時人物身上的高光、陰影,潘嘉俊站在戶外一次一次地往自己身上潑水,讓同學拍好照片後回去研究。

  《我是「海燕」》面世後,反響非常好,有許多革命青年將這幅畫掛在床頭,「海燕」成為當時中國婦女的典型形象。

  在現場,一位姓雷的女士很激動地拿出一張報紙,上面印著一張女兵站在杆上修電線的照片,原來,雷女士那時是廣州軍區20分部的話務班女兵,「年輕的我與油畫上的女兵頗有幾分相像,很多人以為我就是那個『海燕』」。潘嘉俊的妻子曾是話務班的班長,「這是『海燕』帶來的緣分」,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說。

  據了解,《我是「海燕」》的活動只是一個開端,廣東美術館人文圖書館近期將陸續展示更多藏品,與市民分享藝術品背後的故事。記者赫子儀

  小連結

  潘嘉俊,1947年10月出生,漢族,籍貫廣東南海,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兼任廣東省文聯委員、廣東美術館學術委員、省對外友協理事。

相關焦點

  • 《潘》:富有想像力的起源故事
    不幸的是,這部電影是通過製作一部彌賽亞或「選定的」敘事來實現的,這種敘事以一種非常公式化的方式展開,為許多轉義提供衍生的旋轉,同時在類似的幻想故事中使用了更為有效的元素(納尼亞傳奇,哈利波特等)。潘還嚴重依賴熟悉原版彼得潘的電影觀眾故事,經常重新利用書籍戲劇中的著名線條和預示與電影中發生的事情無關的事件,但未能對巴裡原始童話中提出的主題和想法提供新的見解。
  • 第十屆華賽獲獎作品——年度新聞照片《颱風海燕》
    第十屆華賽獲獎作品——年度新聞照片《颱風海燕》 (1/40) "← →"翻頁
  • 探尋布依族文學作品《花米飯》背後的故事
    探尋布依族文學作品《花米飯》背後的故事 2020-08-02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4年教師招聘考試《海燕》教案設計
    二介紹作者。高爾基(1868—1936),蘇聯作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麵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它是暴風雨的預言者,海上的精靈,海燕!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堅強無畏的戰鬥精神,預言沙皇的黑暗統治必將崩潰,預示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並必將取得勝利的前景。並且號召廣大勞動人民積極行動起來,迎接偉大的革命鬥爭。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
  • 海邊·唯美·壁紙:飛舞在天空的海燕,治癒系海邊風景圖!
    海邊·唯美·壁紙:飛舞在天空的海燕,治癒系海邊風景圖!不知道大家都愛用什麼類型的圖片來當自己電腦的壁紙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在海邊的優美壁紙吧。這一張圖片,不知大家看到的第一眼是什麼感覺,是不是覺得海水非常的碧藍呢,海岸上的沙灘都是人們的腳印,整個的視野非常的開闊。
  • 柳雲龍詩朗誦《海燕》
    在《明星面對面》中,張先生朗誦了高爾基散文詩《海燕》:在蒼茫的海洋裡,有很多烏雲風。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就像黑色的閃電,飛翔傲慢。張先生在《暗算》和《風箏》中使用過這個片段,他是《海燕》中最受歡迎的部分,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最深情的詩歌,我想一定是張先生的大愛。在《海燕》中有著深刻的道德意義,我相信,在解放初期和間諜活動猖獗的時期,王先生使用他時,一定有他的考慮。張先生的詩歌更好地服務於作品的主題表達,《海燕》是成功的一個典型案例。
  • 《潘朵拉之心》動漫作品,大家對於男主是否有印象
    現在各種影視劇慢慢的呈現出來, 提供給大家去欣賞,不管什麼樣的影視作品中都會擁有主人公。當然了今天不是要跟大家分享影視劇作品中的人物,而是陪伴很多人長大動漫作品中的人物,這部動漫作品的名字是《潘朵拉之心》,不知道大家對於男主是否有印象呢?
  • 颱風海燕最新消息,颱風海燕最新路徑
    颱風海燕最新路徑圖:實時更新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消息史上最強颱風海燕至菲律賓死亡人數超過500人    颱風海燕目前已進入南海,三亞航班延誤,海口東線動車全線停運,強颱風海燕將給海南帶來連續的狂風暴雨天氣,請您隨時關注天氣情況    海南省氣象部門提醒,「海燕」強度強,移速快,將很快靠近本島南部近海,並給我省陸地帶來一次大範圍強風雨天氣過程
  • 經典《雙筒望遠鏡》推出插圖典藏版(圖)
    經典《雙筒望遠鏡》推出插圖典藏版(圖) 2015-01-22 11:25:46來源:鄭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1月22日 11:25 來源:鄭州日報 參與互動()
  • 用「朗讀」獻禮十九大之《海燕》
    >由未來廣告和中視廣經共同舉辦的「用朗讀獻禮十九大」活動的作品展示漸入佳境。今天我們將為您呈現由未來廣告朗讀者魏曉虎、謝楠誦讀的《海燕》。 選文背景: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於1901年3月寫的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 非人哉:海燕護食示威起來都不弱,精衛表示:我有海燕「小助手」
    下面一起來觀看小編的漫畫故事吧,今天的搞笑漫畫描述的到底是什麼呢?有一天精衛帶著鳥食來到有很多鴿子的地方,精衛把鳥食倒一些在手上等鴿子們過來吃,沒過多久鴿子都陸陸續續的飛過來吃。這時精衛頭上的海燕看見鴿子飛過來吃鳥食,海燕突然發怒撲騰撲騰的飛起來,用腳踢飛那些飛過來吃鳥食的鴿子。
  •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4、感受海燕自信、樂觀、勇敢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學重難點1、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來感知課文,弄清文章深刻內涵,理解海燕這一藝術形象的典型意義.2、理解象徵、對比、擬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3、品味文章語言。
  • 用優秀作品開啟兒童心智,揭秘樂多多《胡小鬧日記》的背後故事
    用優秀作品開啟兒童心智,揭秘樂多多《胡小鬧日記》的背後故事 2021/01/07 16:24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348
  • |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網絡作者丨半菀最近,我被一個男人帥哭了。就是他,韓國樂隊southclub鼓手李東漌。但最近,他的一組近照曝光,直接驚掉了所有人下巴!2年前,身材還很圓潤的他,爆瘦90斤,顏值爆表!我就問你驚不驚喜?帥不帥?我差不多也就來來回回看了這組照片20來遍吧。
  • 你不得不了解 星軌和銀河拍攝背後的故事
    5 月 2 日,央視紀錄片《手機的故事》以光影為主題闡述了普通人與手機攝影的情緣,其中努比亞手機拍攝的星星的環節,更是引發人們對手機攝影的一輪熱議。節目中提到的《瞬間•永恆》攝影作品是努比亞手機於 2014 年在西藏達孜縣拍攝的一個長達 20 分鐘的曝光的星軌作品,當時就曾在圈內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現在被重新提起,仍然收穫了眾人的讚賞。
  • 這些MPC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給你啟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玩轉手機攝影,ID:wzsjs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 品 揭 秘 ˇ-而在本屆MPC手機攝影大賽的投稿作品中,我們也看到了「百花齊放」之景,不同的作品在視角、色彩,光影等獨具一格,富有一定的創意性。今天,我們在眾多投稿作品裡挑了六張獨具一格的作品,共採訪了六名創作者,為大家揭秘這些作品背後的拍攝故事。
  • 九年級下冊第4課《海燕》講義(教案)
    4課 海燕一、題目解說:海燕有「暴風雨的預言者」的意思。以《海燕》為題目,直接點明寫作對象。海燕二、作者名片:高爾基,蘇聯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無產價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著
  • 2014年教師招聘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案
    海燕——鳥綱,海燕科。小型海鳥。鼻孔呈管狀,位於上嘴背面,左右相接。中國所見海燕體長在30釐米以下。較普通的為黑叉尾海燕,全身青灰近煤黑色。尾羽呈叉狀,捕食水生動物。寫作背景——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迫害進步人士.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於5月21日只身前往法國,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發現了幾隻在海面上斜飛的海燕,勾起了作者的鄉思.
  • 湖州「2020海燕助飛行動——吳興行」 活動順利舉行
    湖州「2020海燕助飛行動——吳興行」 活動順利舉行 2020-08-13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