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力發電佔比超過70%,核電佔比近5%,那美國的呢?

2021-01-09 南生今世說

前幾天,南生引用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給大家分享了我國的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佔總發電數量的比例。其中,前11個月,火力發電量高達47095.9億千瓦時,佔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為70.5%。

前11個月,我國的水力發電量達到了11378.2億千瓦時,佔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約為17%;風力發電量達到3731億千瓦時,佔比約為5.6%;核能發電量約為3309.7億千瓦時,佔比接近5%。

2020年前11個月,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8.1%,總量約為1307.6億千瓦時,佔發電總量的比例接近2%。整體來看,雖然非火力發電增速更高,但中國的發電類型中「火電仍佔據主導地位,比例超過70%」。

對此,有不少網友感嘆咱們國家的電力系統中火力發電佔比過高了,應大力提升包括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的比例,希望向發達國家靠攏——比如學習美國。那美國的數據究竟如何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簡單介紹下。

中國火力發電佔比超過70%,美國是超過60%

按照美國能源信息署公開的信息,今年前10個月,美國發電量為33610.3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2%。其中,火力發電量佔比約為60.7%,與咱們中國的火電佔比來看,美國擁有10個百分點的優勢。

僅從數據來看,中美兩國的火力發電佔比分別是:略微超過70%和60%,差距不是很大的樣子。但這裡面的細節差異還是很大的,比如我國火力發電基本以煤電為主,而美國卻是以天然氣為主。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的火力發電量佔比都超過了70%,而火力發電量中「接近90%使用的是煤炭」。一些專家預計,短期內,我國以煤炭發電為主的現象仍將持續,能源結構轉型仍需要大力推動。

今年前10個月,美國的火力發電燃料來源中,天然氣佔比約為41.4%,煤炭佔比只是接近18.9%,石油佔比只有0.4%。與煤炭相比,天然氣要更加清潔。南生注意到,隨著美國頁巖氣產量的不斷增長。

美國天然氣發電量和出口量都會越來越高,與之相比「煤炭在美國發電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將會越來越低」。雖然,美國的火力發電也佔據主導地位,但能源利用的「清潔度」卻是不同的。

美國的其他類型發電所佔比例呢?

今年前10個月,美國的水力發電佔比約為7.33%(我國佔比是17%),核能發電佔比約為19.6%(我國佔比接近5%),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地熱發電在內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約為12.25%。

從發電數量來看,美國除了核電要比我國更高外,在火電、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方面都是我們國家高很多。但在建以及準備建設的核電機組數量,卻是我們中國最高。相信不久以後,中美兩國的核電差距將會大幅縮減。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我國火力發電量佔比依然超過70%,那水電、風電、核電佔比呢?
    70.5%——依然超過7成比例,甚至都超過了美國所有類型的發電量總和。那問題來了,為何我們的火電佔比如此之高呢? 首先這是就是便宜,技術成熟。雖然水力發電也很便宜,但受限較大,畢竟很多地方沒有大壩。與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相比,以煤炭為主的火電價格優勢明顯。此外,火力發電技術更加成熟,使用頻率更高。
  • 一季度火力發電量佔74.24%,水力發電佔12.41%,那風電、核電呢?
    ,超過了美國發電量的1.5倍)。一季度,火力發電佔比高達74.24%分類型來看,一季度中國的火力發電量為11745.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了8.2%,但仍然佔到了全國發電總量的74.24%。其中,山東省的火力發電量為1170.1億千瓦時,在全國各省份中排第一。
  • 前三季度中國火力發電量佔比降為71.8%,那水電、風電、核電呢?
    分類型看:前三季度,中國的火力發電量約為38019.6億千瓦時(超過3.8萬億度),同比僅增長0.5%——從而使得火力發電量佔全國的比例下降為71.8%,但仍是中國最主要的發電類型。一談到火電,網友們通常想到的就是汙染嚴重,實際上這已經是「過去時」了。
  •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原標題為《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 核電企業將迎重大發展機遇》。核能發電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迴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迴路或三迴路的水,然後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
  • 核電在中國2018年發電量中佔比4.22%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下稱藍皮書)4月1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為2865.1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聯合發起編制。藍皮書稱,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比2017年上升了15.78%,在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中的佔比達到15.83%。
  • 2018年中國核電燃料行業市場分析:成本佔比較低 三大舉措解決鈾...
    核電燃料成本佔比較低中國鈾資源對外依存度超7成與火電等傳統能源對比,核電燃料成本佔比較低,受能源價格波動影響較小,具備成本效益。從鈾資源的存量來看,2017年中國鈾資源存量為29.04萬噸,佔比5%,排名第7;從鈾資源的生產量來看,2017年中國鈾資源生產量為1885噸,佔比3%,排名第8。我國鈾資源大部分屬於非常規鈾,不僅品位低、埋藏深,且開採成本昂貴,因此需要海外進口,主要國家有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加拿大、納米比亞、尼日和澳大利亞。
  • 201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發電份額10.4%,首超核電
    不過從消費總量上看,化石燃料仍佔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的84%,石油仍佔全部能源消耗的33%以上。報告說,中國去年能源消費增長佔世界增長量的四分之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次之。美國和德國的消費跌幅最大。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雖然連續第四年創歷史新高,但排放量增長率只有0.5%。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達成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50%。
  • 前5個月:中國發電量、用電量對比:火電最多,核電大增24.3%
    國家統計局公開的2019年前5個月,中國(本文中國都是指的中國大陸)全社會的發電量、用電量。其中,前5個月,發電量高達發電量278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而用電量約為279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
  •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從2015年6月10日上市以來,在股市震蕩不已、接連跳水的兩周時間裡,中國核電股逆勢上漲,實現連續漲停,一路飆升。全世界50%以上的煤炭是中國人消耗的,但伴隨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火電漸漸被「打入冷宮」,清潔、經濟的核電將更具吸引力。今年,或許是中國的「核電年」。早先5、6月時,國務院多部委不約而同地密集調研國內核電項目與企業。
  • 中國核電預計2020年累計發電量 破一萬億千瓦時
    原標題:中國核電預計2020年累計發電量 破一萬億千瓦時   12月3日,中國核電錶示,海南聯網二回工程預計在2019年完工投運,投運之後經運行考察合格,兩臺核電機組即可具備滿功率條件。同時,根據目前的機組運行狀況及新機組投運計劃,中國核電預計在2020年累計發電量可突破一萬億千瓦時。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運轉正常,中國核電迎高速發展
    華龍一號達到臨界狀態,什麼是臨界狀態呢?那麼水蒸氣會不會產生汙染呢?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核電站的基本原理,和我們的火力發電類似,核能發電也是通過加熱水產生蒸氣,然後通過蒸汽驅動汽輪機從而帶到發電機運作。總結據統計,在2016年中國的核電佔比僅有
  • 中國現階段電力已過剩,為何還不斷建造核電站?原因令人難以置信
    那既然如此,我國為何還要不斷建造核電站呢?其中的原因令人難以置信。從我國的電力組成部分來看,火力發電在我國佔據了絕大部分。眾所周知,火力發電依靠的是煤炭燃燒產生的能源,而煤炭燃燒將會產生大量的實體殘渣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對所在國的環境甚至整個地球都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
  • 2018年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現狀,火力發電依然是主要產電形式
    為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火力發電應儘量靠近燃料基地進行。在大城市和工業區則應實施熱電聯供。火力發電是中國主要的發電方式,電站鍋爐作為火力電站的三大主機設備之一,伴隨著中國火電行業的發展而發展。2013年開始,中國火力發電量一直處於4萬億千瓦時以上,截止到2018年,中國火力發電量接近5萬億千萬時,達到4979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8%。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2018年,火力發電量最高的是12月,為477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3%。
  • 中國現階段已經電力過剩,為何還要不斷建造核電站?
    雖然中國現階段電力過剩,但是依然在不斷建造核電站,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國的電力現在已經完全滿足了全國人民的需要,甚至已經超出需求量出現了剩餘。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電,長期使用煤炭不僅使得中國的溫室效應和酸雨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核電技術就能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更能有效節約煤炭這一不可再生資源。
  • 2020-2026年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第一章 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綜述  第一節 火力發電行業定義及分類    一、行業概念及定義    二、行業主要產品大類    三、行業的生命發展周期    四、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火電裝機佔電力裝機份額      2、火電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二節
  • 韓國計劃在2034年前縮小核電和煤電佔比
    韓國總統文在寅此前曾致力於從核電轉向可再生能源,現在,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發布了《2020年至2034年第九個電力供應基本計劃》的最終草案,並重申了總統的承諾,即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該計劃實際上是國家能源機構的藍圖。
  • 【物業】火力發電的簡介
    火力發電的簡介火力發電(thermal power,thermoelectricity power generation),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中國的煤炭資源豐富,1990年產煤10.9億噸,其中發電用煤僅佔12%。火力發電仍有巨大潛力。
  • 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2027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2027年)顯示,截至**政府對清潔能源的建設熱情,並不會改變未來數年內火電在中國電源結構中的支配地位。考慮到核電及水電項目建設周期較長,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受成本及技術等因素制約難以迅速擴大規模,未來中國北煤南運、西電東輸的能源格局仍將長期存在。
  • 中國核電上半年發電增速和近五年對比,以及火電、水電等發電情況
    7月2日晚間,中國核電發布《2020年上半年發電量完成情況公告》。公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商運發電量684.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1%;累計上網電量63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3%。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
    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總量下降約5%,其中可再生能源增長約5%。亞太增長2.1%,北美下降1.2%,歐洲下降1.1%,佔全球的比重分別為43%、19%、20%。亞太對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