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趙嘉 攝
中新網昆明12月29日電 (杜瀟瀟)記者29日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0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11月,雲南省200個重要河湖庫渠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9.5%,納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優良水體(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83%。
雲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劉剛介紹,雲南省各級河(湖)長帶頭履職盡責,截至目前,2020年度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河巡湖82.4萬人次,河湖保護治理成效得到提升。
截至2020年11月,雲南省200個重要河湖庫渠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9.5%,納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優良水體(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從「十二五」末的66.0%提升至今年的83%,珠江、長江和西南諸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分別達到68.7%、77.8%和91.7%。
2020年1—11月,按全湖平均值評價,撫仙湖、瀘沽湖保持Ⅰ類水質;洱海、陽宗海水質為Ⅲ類,程海水質穩定保持Ⅳ類(pH值、氟化物除外),實現了水質保護穩中向好的目標;滇池草海水質達到Ⅳ類,滇池外海、星雲湖、異龍湖水質達到Ⅴ類,杞麓湖水質雖為劣Ⅴ類,但湖體富營養化水平有所好轉。
劉剛介紹,雲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均實施了雨汙分流改造,強化截汙管網運營管理,推進農業面源汙染整治,加強岸上、入湖河流沿線水環境治理,提升流域控源截汙成效。為加快流域產業轉型發展,洱海實現流域大蒜零種植,完成綠色有機種植30萬畝,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示範8130畝。
除此之外,九大高原湖泊均推進了生態拆遷。滇池推進外海環湖溼地建設工程,完成退塘、退田4.5萬畝,退房175萬平方米,退人2.7萬人。洱海環湖生態搬遷1806戶,拆除建築面積64.8萬平方米。
雲南省還以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重點,推進形成湖泊良好生態保護屏障。撫仙湖推進15.17萬畝「森林撫仙湖」建設,已完成植被恢復3.2萬畝。加快礦山和入湖河道整治,提升環湖風貌。洱海徹底關停流域內57座非煤礦山,並全部完成生態修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