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學工部副部長鍾一彪:發揮青年學生主體性

2020-12-06 中國青年網

  作者:中山大學學工部副部長 鍾一彪

  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不僅要「有為」,更要「優為」。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做好各項工作,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發揮青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體性。為此,中山大學的宣傳思想工作在貼近大學生實際、符合大學生需求、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以經典閱讀為抓手,增強青年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學校注意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修班等學生社團在引領青年學生在研修馬列經典中的作用,二十多年如一日開展馬列經典原著研修活動。今年寒假,學校倡導學生利用假期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通過閱讀提升思想理論素養。同時,開展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活動,以利於深化青年大學生對文化傳統的認知,從而深刻認識我國獨特的歷史命運和獨特的國情,增強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山大學在全體本科生中開展「我最喜愛的課外閱讀書」推薦活動,鼓勵學生基於自身視角來選擇書目、推薦經典,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把中華文化經典閱讀引向深入。這一活動吸引了全校30多個院系、200多個班級參與,涵蓋了近4萬名本科生參加,促進了同學們體認經典、閱讀經典、傳播經典。學校還倡導本科新生在開學報到前,利用進入大學前的暑期時間開展經典閱讀。自2012年活動舉辦以來,每年參與經典閱讀的本科新生超過全體新生的97%,新生家長還要就閱讀的書目與子女進行交流、對子女的閱讀情況進行書面點評,最終還要在開學時將閱讀心得和家長點評提交給學校,並在班級進行讀書分享。這一活動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評價,《光明日報》對此進行了專門報導。

  二、以校園文化為載體,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大學文化是在歷史的積澱中形成的精神財富,高度凝聚大學使命,深刻反映大學特質,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中山大學以打造實踐育人精品項目為切入點,形成了一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品牌,如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十二關鍵詞——「新格言觀止」徵集大賽,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凝聚共識;舉辦「百歌頌中華」、「情傳中國夢」等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節」,增強文化自信,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滋養作用。其中「百歌頌中華」獲得2012年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中華傳統文化節」、「情傳中國夢」等活動分別獲得2013年和2014年廣東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學校建設公共文化活動室,創設優良人文環境,吸納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平等交流、友善相待。積極培育大學生優秀典型,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形成良好道德風尚,湧現了一批如郭豔瓊、姚鴻鵠等全國「自強之星」及「見義勇為」的優秀大學生典型人物。

  三、以新興媒體為平臺,強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正面宣傳的育人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青年大學生成為掌握和運用網際網路和移動信息終端較為密集的人群。中山大學注意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努力把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結合起來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在學生工作方面啟動了「中大助學」和「中山大學學生工作通訊」等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其中,「中大助學」主要發布獎勤補助貸免方面的信息,注意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結合起來,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中山大學學生工作通訊」以同學們關心的時事熱點和校園熱點新聞為切入點,開展宣傳思想工作。無論是「中大助學」還是「中山大學學生工作通訊」,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要依靠學生的力量來運營,團隊成員的專業學科涵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新聞傳播、法學、信息科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這種來自學生並服務學生的運營模式,不僅讓同學們能夠把專業知識應用到宣傳思想工作中,而且進一步提升了宣傳思想工作的效果。「中山大學學生工作通訊」的微信公眾號的單條信息點擊率經常超過5000次,有的信息點擊率還達到上萬次。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醫學院:打造中大醫品牌,促進學生學業發展和升學深造!
    目前學院建立起涵蓋青年教師輔導員、黨政專職輔導員、班主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在內的學生工作隊伍,各支隊伍協同配合,初步構建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學院緊緊圍繞學校的十二字人才培養目標和營造「學在中大,追求卓越」的學風,結合醫學生的特點,按照新生從入學到在校學習的時間軸,以「迎進來、帶起來、邁出去」的模式來開展學生工作,充分發揮黨團班一體化建設和雙班主任制度的優勢,將學生的日常培養工作貫穿於學生大學五年期間,通過傳幫帶,努力讓學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學習、自我成長。
  • 學工部、研工部就《中國農業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辦法...
    為便於大家更好地了解《辦法》,學工部、研工部現就《辦法》的相關內容進行解答。問:符合什麼條件的學生可以申請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其中,本科生、預科生困難認定由學工部具體組織開展,研究生困難認定由研工部具體組織開展。研究生困難認定僅限非在職研究生(不含工商管理專碩、金融專碩、法律專碩、會計專碩等單獨學費標準專業的研究生)。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必須要參加認定嗎?
  • 研工部舉辦2018年秋季學期研究生黨支書讀書班
    研工部舉辦2018年秋季學期研究生黨支書讀書班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8日至9日,清華大學2018學年秋季學期研究生黨支書讀書班舉行,圖書館黨委書記蔣耘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傳利、劉書林、歷史系教授仲偉民等專家進行主題報告和經典導讀。
  • 我校召開第十六次學生代表大會暨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
    2020年11月28日上午,我校第十六次學生代表大會暨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在長安校區教學樓A區111報告廳召開。省學聯駐會執行主席黨旭堯,校學工部、研工部、團委負責人及各學院學工辦主任、分團委書記應邀出席會議,來自我校各學院及學生組織的222名代表參加會議。大會開幕前,全體代表和嘉賓在學校東門內合影留念。
  • 學生部、研工部、校團委召開春季工作研討會
    學生部、研工部、校團委召開春季工作研討會清華新聞網2月29日 2月26日,清華大學學生部、研工部、校團委在二教會議室召開春季工作研討會。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參加研討會並作總結講話。研討會現場。在對學生組織和學生集體建設的主題研討中,校學生會原主席劉暢、校研究生會主席李延武、電子系帶班輔導員魏特、法學院研究生帶班助理王珂在會上分別介紹了學生會、研究生會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班集體的主要工作、突出特點和全新挑戰,與會人員圍繞學生工作與時代發展的結合、班集體對個體心理建設的促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通過如此方式,不僅能夠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其歷史觀,促使學生今後更好地學習歷史。2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巧設創新探索機會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相參與和交流的多邊活動。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輔導員空間站舉辦學生學業工作交流研討會
    該校黨委副書記周志成、副校長張琳,校院兩級教務系統、學工系統相關領導、老師以及班主任代表參加本次交流研討。研討會由學工部副部長陳紅英主持。 周志成表示,學生學業是學校辦學思想、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學生思想品質、學習精神和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通過「重視、精準、落地」三個關鍵詞高度凝練總結了做好學生學業工作的指導思想。
  • 實力強勁:中山大學55位學者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
    位列前十的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我校位列第7,共有55位學者入選。我校2019年高被引學者詳細名單如下。
  •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鄔滄萍,全國政協委員、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王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李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年研究》雜誌主編劉俊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副校長杜鵬等出席活動。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有關地方和兄弟高校團委主要負責人以及中心首批特約研究員代表等參加會議。
  • 高校"獻血加分"政策遇到爭議 學生為分勤獻血
    綜合素質測評成績作為大學生的學年最終成績,決定著學生在班級裡的排名,與獎學金直接掛鈎。浙江部分高校出臺「學生無償獻血便可獲得綜合素質測評加分」政策,初衷是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多參與公益活動,卻引起爭議。浙江教育學院今年悄然取消「獻血加分」政策,以免學生為獲加分而獻血。
  • 全環境育人理念與當代青年發展
    其中,教師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主體和引領力量,需要通過不斷吸收新的思想源泉、變革思想教育模式、完善課堂建設的方式,重塑在思想教育領域的主體地位,發揮價值引領作用;學生是自育育人、互動育人的生力軍和主力軍,需要重視並引導青年在自我教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釋放正能量,充分獲得實踐探索體驗,得到更多的自育激勵;此外,還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以全環境育人合力的提升,促使思想土壤和信息傳播方式發生根本變化
  • 陝西師範大學研工部一行來我校調研
    西工大新聞網5月12日電(顧振芳 葉晨光)5月11日下午,陝西師範大學研工部部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宋傳東帶領學院黨委副書記一行六人到我校就研工部有關工作進行調研。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春科,研工部工作人員等參加座談。
  • 第五屆廣東大學生定向越野賽複賽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3日下午,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學生聯合會主辦,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承辦的第十四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體藝術節之第五屆廣東大學生定向越野賽複賽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順利舉行。
  • 研工部召開研究生幹部工作交流會
    3月29日晚,研工部與校研究生會在新教1402教室召開座談會,暢談研究生幹部隊伍建設。研工部副部長劉豔老師、研究生院張旭立老師以及全體研究生會成員參加了座談。
  • 我校第四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校黨委副書記薛曉飛,校黨委委員、組織部、統戰部部長錢波,校黨委宣傳部、教務處、研工部、學工部、校團委負責人,校學生會執行主席,校研究生會執行主席出席大會。2001年下沙校區啟用後第一屆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上海銘控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電子信息學院校友陳德龍,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產業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經濟學院校友鄭建勇,以及省內17所兄弟高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應邀出席開幕式。
  • 在中山大學的9年,她從「一問三不知」的科研小白變身科研達人!
    蘇煥寧,女,回族,中共黨員,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2017級圖書館學博士生(碩博連讀)。獲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等。
  • 桂林理工大學帶領團員青年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張萌萌老師表示,「作為高校共青團幹部、青年講師團成員、高校輔導員,我們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更要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和百年之未有大變局,還要培養對工作崗位、工作對象的真摯感情,主動做團學青年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