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醫學院:打造中大醫品牌,促進學生學業發展和升學深造!

2020-12-04 中國校園在線

中山大學醫學院是深圳校區首批招生的學院,學院學生工作有三個特點:一是體量大。目前在校2016級-2019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已達1432人,今年9月份將再次迎來2020級400名本科生和70名研究生,學生規模將超過1500人。二是跨校園。根據學校的教學安排,目前2016級和2017級本科生在北校園培養,2018級和2019級本科生在東校園培養,研究生則根據導師實驗室情況分布在北校園和東校園。三是隊伍精。目前學院建立起涵蓋青年教師輔導員、黨政專職輔導員、班主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在內的學生工作隊伍,各支隊伍協同配合,初步構建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學院緊緊圍繞學校的十二字人才培養目標和營造「學在中大,追求卓越」的學風,結合醫學生的特點,按照新生從入學到在校學習的時間軸,以「迎進來、帶起來、邁出去」的模式來開展學生工作,充分發揮黨團班一體化建設和雙班主任制度的優勢,將學生的日常培養工作貫穿於學生大學五年期間,通過傳幫帶,努力讓學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學習、自我成長。

01、迎進來(讓學生入學放心)

迎進來主要是針對迎新工作。學院組建強大的學長團(學霸+學生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青年教師輔導員和雙班主任(「學業+臨床」班主任),按班級「一對一」提前建立QQ、微信群等方式進行精準聯繫,結合學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定期推文,提前做好答疑和報到準備工作。在報到當天提供一站式報到服務,掃碼、提交個人資料、領取新生資料包、拎包入住等等由工作人員和學長團全程指導參與。開展新生入學教育,通過思政、校史、專業、安全、禮儀、心理健康等不同課程上好新生「大學第一課」,讓新生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開展系列班主任交流會

02、帶起來(讓學生在校學習安心)

圍繞學校開展本科第二課堂人才培養方案及黨團班一體化建設要求,學院積極打造具有中山大學醫學院特色的「學在中大醫」學生第二課堂品牌活動,按「醫起想」、「醫起學」、「醫起動」三大板塊帶動同學們將專業學習與第二課堂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更加完整的學習體系,讓同學們學得更加放心紮實。

醫起想(思想教育與引導板塊)

學院持續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 三中、 四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總書記相關重要講話、批示精神,包括給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重要回信、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等活動,通過院長書記思政第一課、主題黨團日主題活動、青馬學堂、博文大賽、紅色推文比賽、紅色文化微視頻比賽、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五個一」日常學習活動、五四合唱比賽、宿舍文化建設等方式做好同學們的思想教育和引導。

結合黨團班一體化建設要求,學院制定了本科生班級黨團班一體化建設積分激勵機制,積極引導各班級人心向學。如2019級本科生遞交入黨申請書比例更是超過60%。本科生黨員由最初3人發展到36人。學生支部黨員中就有70%成員參與到學生幹部工作中,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2016級本科生黨員袁銘還榮獲了2020年「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舉辦「五四熱血 醫路青春」本科生班級團支部合唱比賽

醫起學(學習與學術發展板塊)

學院通過組織杏林名師大講堂、杏林學術論壇、學業輔導、師生面對面交流午餐會、學長學霸升學深造經驗分享、走進教授科研實驗室等方式引導同學們明確目標、虛心好學、潛心學術、拓展視野,促進學業發展。如:2018年,2017級宋世鍵同學榮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一等獎,2016級盧盼盼等四人榮獲第十二屆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條理清晰獎」,2018級本科生毛端中、易昊童、曾泓熹獲2019年首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技術應用大賽二等獎等。

學院於2019年全面建設雙班主任制度,邀請我院和中山醫學院等單位教師擔任本科生班級學業班主任,邀請附屬醫院優秀醫生擔任臨床班主任,以「學業+臨床」指導本科生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目前為所有本科生班級配備了共74位班主任。積極引導學生升學深造,舉辦系列講座5場,包括2019年12月召開的高年級本科生升學指導交流會,並從12月開始組織學生赴附屬七院、八院參觀學習。

舉辦杏林名師大講堂

醫起動(綜合素質培養板塊)

醫起動側重發展學生體育運動愛好,聚焦學校康樂杯等體育賽事,通過學院團委組織的特色課外活動,讓同學們將體育運動視為一種習慣愛好,努力培養成一位身心健康、綜合素質高的醫學生。目前,學生已在各類賽事上勇創佳績,包括桌球、武術、龍舟、遊泳、網球等系列康樂杯賽事活動,其中2019年校運會榮獲團體第三名、康樂杯定向越野賽男女多次團體冠軍、全國跳繩比賽多項第一名等。尤其是跳繩、定向越野已成為我院的優勢品牌項目。

勇奪中山大學2019年校運會學生團體總分第三名

03、邁出去(讓學生課外實踐有信心)

溫室裡長不成參天大樹,襁褓裡養不出百獸之王。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學院積極鼓勵學生邁出去參加社會實踐:一是參加假期預見習,在傳承醫科「三基三嚴三早」的培養模式下讓醫學生早期接觸社會、早期接觸科研和早期接觸臨床,將課本的理論知識更好更紮實地融合到預見習實踐活動中,截止目前已超2000人次參與了預見習。二是成立醫科普協會,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入校園、走向基層、走進社區,為群眾科普醫學知識,開展公益志願服務,打造具有醫科特色的實踐育人品牌項目。如:2019年5月開展長洲島「社區服務日」活動;10月開展「讀懂心,守護心」心血管科普活動;11月舉辦「秋冬換季疾病」專題活動等。三是參與校內外專業會議和社會實踐活動,包括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創新創業大賽、暑期三下鄉、公益助學項目、港澳臺學生假期社會實踐與調研活動等。

長洲島開展醫科普系列活動

來源:中山大學 中大學工 中山大學醫學院 編輯:徐婧雯 初審:鄭夢婕 審核:周昀 審核發布:鍾一彪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2020高考招生問答:新政策、新專業,招生約8000名!
    近年來,中山大學凝練了 「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的十二字人才培養目標,這十二個字與孫中山先生對中山大學的校訓和訓詞一脈相承。第一,德才兼備。希望學生無論在中大求學還是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既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要行穩致遠,把握方向。第二,領袖氣質。作為中大的學生,要立志成為各界的精英和帥才,在困難和挑戰前,選擇承擔責任、勇敢擔當。第三,家國情懷。
  • 浙江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哪個更好?高考志願怎麼選?
    那麼,對於高考學子來說,是選擇浙江大學醫學院還是中山大學醫學院?第一、從綜合實力上來看從上面的排行榜可以看出,浙江大學醫學院排名第6,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排名全國第10名,說明兩所醫學院實力相差並不大,都是全國最好的醫學院。
  • 中山大學學工部副部長鍾一彪:發揮青年學生主體性
    中山大學在全體本科生中開展「我最喜愛的課外閱讀書」推薦活動,鼓勵學生基於自身視角來選擇書目、推薦經典,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把中華文化經典閱讀引向深入。這一活動吸引了全校30多個院系、200多個班級參與,涵蓋了近4萬名本科生參加,促進了同學們體認經典、閱讀經典、傳播經典。學校還倡導本科新生在開學報到前,利用進入大學前的暑期時間開展經典閱讀。
  • 中山大學四大「好」專業:臨床醫學、軟體工程堪比「金鑰匙」
    國家化人才培養步伐加快的中山大學,現在已經基本具備了進入「高內高校第一方陣」的實力,在國際教育組織Quacquarelli Symonds推出的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推出的US NEWS大學排行榜、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推出的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山大學的綜合實力穩居國內高校的前十名,發展實力較為強勁。
  •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這兩所學校誰優勢比較大
    高考結束了,很多學生會估計自己能考多幾分,然後根據自己得分數去參考往年招生分數線進行合理科學的填報,醫學類很多學生可能會想自己要考那所醫學類的院校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這倆所學校優勢特別明顯,在醫學領域都是數一數二的,汕頭大學醫學院也有幾年的成績比南方醫科大學高
  • 中山大學高質量打造雙創示範基地
    3.科技園致力於打造「平臺化、信息化、專業化」的智慧園區,於2012年起自主研發服務與管理信息化平臺,並根據企業使用需求和服務管理需要逐年對平臺進行迭代升級。該平臺運行至今,註冊用戶數9796人,培訓創新創業學生約5萬人次。
  • 生物醫學促進高校發展,上海交大醫學院將引入人工智慧體系!
    2018年高校基金數量最多的上海交大 2018年上海交大基金申請NO.1隨著2018年各項國家基金審核數據的出爐,上海交通大學超越清華大學成為申請基金數量最多的高校,具體的十大高校排名情況如下:1、上海交大,2、浙江大學,3、中山大學,4、清華大學,5、復旦大學,6
  • 中山大學,廣東省排名第一,全國性價比很高的985
    1937年,國立廣東法科學院併入,1938年,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併入,之後逐漸發展壯大,1950年9月,更名為中山大學。至此,中大擁有文、理、法、工、農、醫、教育7個學院,這是院系大調整之前她的規模,和當時很多綜合性大學一樣,學科的多、全面是這些綜合性大學的特色。關於院系大調整的原因,總之,其實就是為了更好更快實現祖國的工業化培養人才。
  • 南方的9大著名「醫學院」被大學合併,中山、同濟現在發展如何?
    那麼,被合併的著名醫學院,現在的發展實力怎麼樣了?接下來,我們聚焦於「川大的華西醫學院」、「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院」、「華科的同濟醫學院」、「中大的中山醫學院」。目前,川大的華西醫院是中國規模龐大的醫院之一,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的國家級診療中心,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川大華西連續兩年名列全國第二。
  • 香港科技大學2014年內地本科生逾半選擇繼續深造
    其畢業生在將來學術及專業之發展前景可觀,法國人力資源機溝Emerging Associates便曾將香港科大畢業生之市場競爭力,評為全球第18位。香港科大於2014年的畢業生調查,統計本屆畢業之內地本科生去向,得悉學生均有長足發展,大學亦引以自豪,並足畢業生鵬程萬裡。  香港科大2014年內地畢業生當中,123位接受了大學畢業生調查。
  • 中山大學智慧財產權轉化基金成立,助力廣州打造創新創業中心
    此外,王桂林還指出,下一步市科技局將會探索更多科技連結資本的模式,將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和政策鏈有機結合,營造我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良好氛圍,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中山大學產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廣州中大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瑞表示,中大智慧財產權公司作為中山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為學校科研人員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 中山大學:規範化促進網絡教育資源發展
    正確處理資源建設與各個學科之間的關係,建立網絡教育資源統一管理門戶系統,真正從系統觀出發,實現統籌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網絡教育資源才能避免重複建設。  2.規範性  由於網絡教育資源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造成資源的不易管理和利用。
  • 【院內新聞】動物醫學院首位留學生亞陸寶:請大家多多指教
  • 陳新滋院士落戶中大
    在聘任儀式上,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教授、藥學院院長黃民分別代表學校和學院與陳新滋院士籤署聘任合同。截至今年5月,中山大學有院士17人,不過其中10人是雙聘,人事關係在學校的有7人。分別是羅俊、計亮年、許寧生、蘇鏘、陳小明、曾益新和林浩然。隨著陳新滋的加盟,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8個。
  • 繼深大、中大和南科大後,深圳第4個醫學院要來了!
    來源:晶報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三方就已籤署共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合作協議,醫學院選址位於龍崗神仙湖畔。如今,這所醫學院要來了!據港中大(深圳)透露,臨床醫學專業及藥學專業將和正在建設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統籌規劃,最早將於2021年啟動本科招生。
  • 全國聞名的29所「醫學院」被大學合併,中大、吉大、山大吃香?
    【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質專文:「全國聞名的29所醫學院被大學合併,浙大、吉大、山大、中大、中南大學、上海交大、復旦的醫學專業真的吃香嗎」,值此發布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藍字」,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新知識,專注把握「高校」發展的時代脈搏,
  • 北大教授談因材施教,精銳1對1升學輔導全國領先
    這一信號表明未來的優質教育,更傾向於通過「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發展理念也隨著教育現代化水平的發展,而不斷深入變化。北大教授丁延慶認為:「因材施教是最佳教育方式,而最佳的因材施教必須是1對1。同一個教師,大班教學的效果一定不如小班教學,小班教學的效果,遠不如1對1。
  • 「中山大學研製」護膚品 和中山大學什麼關係?
    中山大學品牌直銷店客服出示的授權文件,落款為廣州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一款「KUGG眼部豐盈原液」在包裝上以顯著字體標註了「中山大學」「這個是我們生產單位的,中大生化這邊是出技術的,他是不銷售的。」該負責人表示,中大生化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後續的生產和銷售都由廣州楚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以「中山大學」字樣進行宣傳也是公司的商業行為。記者詢問該公司生產的「碧生源拉絲潔面慕斯」「KUGG眼部豐盈原液」是否都由中大生化研發,並非中山大學,該負責人未表示否認。
  • 2019最佳醫學院排行榜,協和第2,中山大學第10,它第1
    馬上就要高考了,最近很多學生或家長在諮詢未來報考大學或專業的事情,這裡面發現一個問題,家長諮詢最多的是專業裡,醫學算是比較多的一個。看來,家長眼裡最好的幾個職業裡,醫生,老師和公務員仍然是排行前3最好的職業。
  • 天水市教育局關於印發《2019年天水市初中畢業及升學學業考試範圍...
    數    學  一、考試範圍  2019年天水市中考數學學科考試,以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初中(七至九年級)現行《數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教科書為依據,結合我市初中數學教學實際,確定考試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