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個時代當作一輛前進的列車,把發展當成列車的軌道,那麼世界各國就是列車中的乘客,在這其中,每個國家都在不停地奮力向前,努力的想拿到那張「一等票」,而中國自然就是那其中一個一等票的擁有者。
快速發展的國家離不開資源的開發,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和這個國家擁有多少資源是掛鈎的,而就像是中國,地大物博,但是還有很多資源是需要進口或者是主動開發的,就像是石油資源。
石油是怎麼來的?標準理論是,來自古代生物的遺骸,主要是浮遊生物。比如說,海藻的作用就比鯊魚大得多。在古代海洋或湖泊形成的地層裡,這些生物遺骸與泥沙一起形成巖石。經過百萬年的滄桑巨變,在高溫高壓下,產生各種碳氫化合物。
中文對碳氫化合物有一個非常聰明的稱呼「烴」,它是「碳氫」的反切注音。這些烴類物質中,重的就是石油,輕的就是天然氣。這些油氣再在地下經過複雜的運移過程,聚集在具有儲存能力的地層裡,就成為了油氣田。其實,這個標準理論你可能早就聽說過了。許多人想問的,是這個標準理論是不是錯的。自從我上網以來,已經很多次見到了無機生油說,即認為石油來自無機起源,而不是生物殘骸。無機生油說引起人們的興趣,是因為按照這種理論,石油就不會耗盡了,地球在源源不斷地生成石油。這種文章的標題,經常類似這樣:《石油枯竭騙局?》、《三百年驚天騙局:石油竟不是埋在地下生物變成的!》。這些文章經常說,有機生油說沒有科學實證,是精心編制的謊言,是西方的陰謀等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如果無機生油說成立,那當然是大好事,科學界歡迎還來不及呢。但問題在於,它沒有通過實踐的考驗。到目前為止,無機生油說沒有指導一個油田勘探成功,反而打廢了不少探井。現在所有的油田,都是在有機生油說的指導下勘探成功的。這就很尷尬了。無機生油說的理由何在呢?例如經常見到這樣的說法:「按照石油化石學說,要生成該油田已產出的,需要一個長寬高各30公裡的立體空間,在裡面填滿恐龍肉,而且還要100%轉化為石油。這簡直是荒謬至極。」其實,我們前面已經說了,石油大部分來自海藻這樣的浮遊生物,而不是恐龍這樣的大型動物。還有,一個油田的石油並不是全部在當地生成的,而是從其他地方產生以後聚集過來的。
希望本文對大家的認識有一定的幫助,也希望中國石油事業越來越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