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我國「石油之都」,石油枯竭後變成空城,房價每平只要五百元

2021-01-09 待我給你們探探險哈

對於我來說,旅行不僅僅是一次出行,一次遊玩,它還是一個人生的進程、一次心靈的滌淨——從靜止到奮勇前進、從繁雜到如水平靜,讓風蕩起一輪又一輪的波紋,這個時候,我們會感悟人生的旅行如此美麗,讓生命去旅行,誰都清楚,生命本就是一段複雜多彩的路程,一場雜亂無章的戲,它總是崎嶇不平令人感嘆,但又總是在不平中顯現出它的美麗,讓人如此著迷。

關於玉門關的描寫,很多人以古代文人墨客描繪的情景來理解,王璜的「羌笛恨楊柳,春風不過玉門關」,寫邊境的景色蒼涼,這座古城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回憶,玉門自古以來就因出產玉石而被稱為「美玉之門」,如今,甘肅玉門市的石油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一點,一是石油的興盛,因石油而衰退。

玉門市位於河西走廊西部,因「玉門關」而得名,玉門自古以來就是「堵垣襟帶」,地理位置特殊,歷來是兵家爭鬥之地,東到嘉峪關,西到安西、敦煌,南到祁連山,北部是馬鬃群山,清朝時玉門發現了石油的存在,1921年《甘肅玉門石油報告》引起了當時政府的關注,直到1939年才開始生產石油。

石油資源為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不久,玉門油田被重點開發,成為我國第一個石油基地,玉門市此時崛起,各方面指標均居本省前列。

1959年玉門油田產量達到歷史最高——140.62萬噸,但盛極必衰,此後產量越來越小,石油企業越來越困難,隨著我國不斷勘探新油田,玉門石油的優勢被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所取代,但玉門市與其他新興石油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被稱為「中國石油的搖籃」。

採油者流失,資源枯竭,與石油工業同樣走向衰退的是老君廟舊城,也意味著玉門市的衰退,進入新世紀後,玉門的學校和醫院等都搬到了附近的酒泉市,直到2006年市政府也搬到了玉門新區,至此,人口大量流失的老城區逐漸沉默,真應了那句「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為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城市,曾經繁華的玉門市如今人流量稀少,街道混亂,房價低的也沒買,現在每平方米只花500元左右,另外,一部分住宅小區賣不出去,成了拾撿者的住所,人口少,城市服務功能少和就業環境等是玉門市發展的課題。

加快發展不成為「空城」玉門開始建設風電基地,但變革之路並不順利,各種基礎設施不完善,輸電設施建設不完善,導致產能浪費,玉門興盛快,衰退也快,成也石油,敗也石油,看看現在玉門的不景氣,要成為環保的新興能源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不斷旋轉的風車能使玉門的變革成功,使之輝煌。

對於曾是我國「石油之都」,石油枯竭後變成空城,房價每平只要五百元,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旅行的意義並非是要去看多少風景、品嘗多少美食,而是體會不一樣的人文以及歷史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庫,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我想,這才是我真正熱愛旅行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全國房價最低的一座城,曾是全國的石油重鎮,一平米卻僅需幾百塊
    每一年我都要趕回家,如果從南往北走的人抓住了,很多人都怕坐春運的車,這車絕對很擠,很累,事實上,由於人口的流動,許多經濟發展不太快的地方變成了空城,這裡沒有年輕的勞動力,我想跑出去發展,突破自己的事業。今日小編帶你去看看我國著名的西北空城,據說這裡的房價是全國最低的,但來這裡買房子的人卻不多,而來這裡的年輕人早已外出,在這裡很難找到年輕人。
  • 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
    文/行走天涯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石油是自然界內最珍貴的資源之一,曾經一度被各國科學家預判是不可再生能源。由於人類對於石油資源非常的依賴,因此有可能會出現人類文明,不進反退的現象。
  • 人類滅絕,石油都不會枯竭,終於明白為什麼石油降價了!
    一直以來都盛傳著一種說法:石油將在未來XX年用完,或者XX年後石油即將枯竭。這個說法其實很早就有,最早是在上世紀50年代,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提出來的,他繪製了一個鐘形曲線,用來描述和預測石油的產量。
  • 「石油枯竭論」是天大謊言?看完漲知識了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人提出了,甚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人說地球上的石油只夠用30年,不過如今30年的時間早已過去了,地球上的石油量依然非常多,那麼,「石油枯竭論」究竟是不是驚天謊言?
  • 「石油枯竭論」是天大謊言?看完漲知識了
    如今,在街道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汽車,而隨著汽車數量的逐漸增多,大家對於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漲。但由於石油的形成十分困難,而在世界範圍內人類又大量的進行石油開採,所以很多人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地球上的石油會不會被開採完?
  • 石油終會枯竭?這不科學
    早在幾十年前,國際上就有能源專家斷言,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會被新能源所取代。而每一年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也會發布石油的使用年限,2003年BP認為是41年,2011年又認為是54.2年。石油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石油是否會用完,以及什麼時候會用完,一直被人們關心。然而,石油真的會枯竭嗎?
  • 為何斷言2015年枯竭的石油,如今卻「泛濫」了?是騙局嗎?
    「石油資源不可再生,將在今後數十年間枯竭」,每一位80或90後都應該從老師的口中聽到過相似的話語,石油枯竭「騙局」在我們這一代可謂深入人心。 甚至在1975年9月28日,美國《Brownsville Herald》報刊直接斷言石油資源將在2015年枯竭,並且該觀點還取得美國合眾國際社(UPI)的大力支持。 時間飛逝,轉眼間80/90後都已快步入中年,可是老師口中的石油枯竭卻並未到來,美國斷言的2015年枯竭之說,更是無稽之談,甚至石油有出現「泛濫」之勢。
  •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石油會越來越多?今天算明白了
    我們應該都知道了石油他是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我們現在每使用一點石油,那時有儲量就會少一點。但是近些年我們卻很少聽到石油要枯竭這一說法,那為什麼我們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為什麼石油會越來越多呢?其實原因是有很多的。
  • 別再喊「石油會枯竭」了,如果石油來自於地底,油價只會降低
    現如今再說什麼石油會枯竭,難免會讓人感到蒼白無力,喊了這麼多年也沒看見石油減少啊。而且石油到底是怎麼出現在地球上的,誰也不知道。科學家提出的種種可能性全部都是假說,沒有成為科學界公認的理論。前幾年「石油會枯竭」的言論鋪天蓋地的,以至於普通大眾都有了緊張感。實際上壓根不需要擔心,這類言論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有位叫哈伯特的地質學家宣稱他創造出了石油峰值理論。
  • 石油枯竭是天大謊言
    與此同時,宣揚「石油枯竭論」的聲音又多了起來。 「石油枯竭論」是「禁燃」的理論依據。上述看似巧合的事件,實則內在聯繫緊密。油價上漲拉高了運輸成本,通過成本傳導,進而導致CPI上漲。此時,一部分人藉機誇大事實:石油是儲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中國目前石油主要依賴進口,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該將禁售燃油車提上日程。
  • 科學家說100年後地球石油資源會枯竭,是真的嗎?
    那還得從石油的形成說起,石油是一種有機物,它主要由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等混合物組成,從地球全局來看,由於石油含有豐富的碳物質,因此本質來說石油其實也參與地球的碳循環,是地球上碳循環的一部分,就像二氧化碳在地球上參與碳循環一樣,只要地球上的碳循環不停止,石油永遠不會枯竭,也就是說即使人類從地球上滅亡了,石油也不會枯竭,當然有可能會被人類用完,但是若干年之後,石油依然自動產生出來,所以理論上來說它永遠不會枯竭
  • 150年後地球石油將枯竭?科學家吐露心聲,這可能是一個騙局!
    150年後地球石油將枯竭?科學家吐露心聲,這可能是一個騙局!地球上的礦產資源不在少數,石油、煤炭幾乎到處可見,經濟科技的發展都離不開石油,因此人類對石油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其實石油屬於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它消耗殆盡,意味著徹底沒了,它的原材料離不開氫、碳等元素。
  • 石油最多還能用20年?「石油枯竭論」可能是21世紀最大騙局!
    3月17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調價窗口開啟,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1015元和975元,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細分至我們熟悉的燃油標號以及計量單位,按照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83元此次降價直接將油價打回到「5元時代」。
  • 財經小百科:石油枯竭是謊言嗎?
    (原標題:財經小百科:石油枯竭是謊言嗎?)然而,地球上所有的資源,都不是以這種邏輯來開採。先看歷史。17世紀時英國人在工業革命初期使用的能源是木材。當時大片森林被採伐,很多人也擔心總有一天森林被砍伐一空;然而,煤炭出現,取代了木材的作用。煤炭被廣泛使用幾百年,一度也被認為將被開採一空。想不到越採越多的同時,石油出現了。今天的石油在大量開採,其他能源也出現了,比如天然氣、核能和頁巖氣。這些能源的儲量都非常巨大。
  • 為什麼人類不再強調「石油要枯竭了」?
    為什麼不再強調「石油要枯竭了」?科學家:即便人類滅絕,石油都開採不完!近幾年全世界都在快速發展著,高聳入雲的建築,沉入海底的潛艇都已經不再是夢想,而隨著這些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開採無疑是巨大的,石油自從被人們投入使用後,就已經被定為不可再生資源,顧名思義就是開採一次就少一次,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石油遲早一天會被人們用到枯竭,而這個話題也爭吵了幾十年,所有人眾說紛紜,但現如今我們卻很少聽到類似的話,這是為什麼呢?
  • 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為何至今尚未枯竭,石油枯竭後果會怎樣?
    自1980年代以來,據報導,地球上只有足夠的石油可供世界使用30年。 現在,2020年已經到來。 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不斷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 所以石油枯竭,就像鑽石一樣,是個大謊言嗎?漢語中的「油」一詞來源於北宋科學家沈括寫的《夢溪筆談》。 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來源:網絡 石油將會枯竭,這件事被喊了幾十年,曾經石油被人們視為黑色黃金,每桶高達數百美元,但是今天我們很少再聽見石油未來會枯竭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
  • 為何不再聽說石油危機?是已經解除了嗎?科學家:石油枯竭是謊言
    只因為這些國家國力衰弱,但是卻背靠石油寶藏,怎能不讓美國心動呢?石油幾乎用於人類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若是一個國家缺少了石油,發展力將會大大衰退,甚至在一定時間內還會出現文明倒退的跡象。然而至今人類都沒有揭開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有關於石油用著用著就會枯竭了的危機一直困擾著無數個國家,無數人。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似乎已經很少再聽見石油枯竭危機了。
  • 石油枯竭和鑽石一樣,都是彌天大謊?原來人們都被騙了三十多年!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是讓全世界的女性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事實上,鑽石中唯一的元素是碳,碳是地球上最不缺的元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據報導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世界使用30年。現在,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在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所以石油枯竭,像鑽石一樣,是一個彌天大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