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文章稱,根據一項新研究,研究冠狀病毒大流行對曾經蓬勃發展的部門的影響,在過去六個月中,全球航空業已經失去了超過350,000個工作崗位,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聯合創始人羅蘭·海勒(Rowland Hayler)表示,在削減了不屬於航空公司,航空航天製造商和機場等主要類別的約25,000個裁員以及受到威脅但尚未正式宣布的另外95,000個裁員之後,總數可能接近500萬個職位,諮詢小組Five Aero的成員對該研究進行了匯總。
海勒說,與此同時,全球的亞洲公司和機場似乎正在壓制薪資削減,或者至少不對外公布削減薪資總額。
數據顯示如下:
航空業裁員人數分布
經過數月的停滯大多數航空公司收入減少,航空公司正在減免200,000多名工人的身分,威脅到許多企業的生存。隨著Covid-19案件在熱點地區激增,限制措施又回來了,旅客需求繼續飛漲。海勒說,隨著經濟衰退的程度變得明顯,機場可能需要加強解僱。
空中巴士公司(Airbus SE)和波音公司(Boeing Co.)等製造商始終不願削減產量,因為生產線速度緩慢的成本和複雜性以及將零件供應商推向破產邊緣的風險。使他們陷入了危機,飛機訂單受到侵蝕,但工程職位的損失卻在增加。
全球裁員分布
研究顯示,迄今為止宣布裁員的80%以上是在歐洲和北美,儘管這兩個地區僅佔2019年客運量的49%。
海勒說,如果不是由於最大的飛機製造商和許多主要供應商位於西方,這一數字可能會更高,但是亞太地區的損失尤其小得令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他說,亞洲公司可能更不願解僱工人,但缺乏來自中國和其他地方的數據是一個主要問題。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和新加坡航空有限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等領先的航空公司也尚未宣布永久性計劃,以減少行政人員休假的同時減少人員數量,並有望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這樣做。
失業還在進行中
八月份,該行業共裁撤了50,000多個職位,趨勢線表明還有更多職位要被裁員。
海勒說,這五個「航空」記錄並不包括潛在的舉動,例如海灣巨人阿聯航空增加了20,000多個裁員,而美國的成千上萬的裁員消息已經通知了休假的工人,他們的工作可能會永久消失。
名單中也缺少像旅行社TUI AG這樣的公司,它們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三個主要類別中的任何一個。
海勒說:「這場危機正在給航空業造成巨大的長期損害。」 「鑑於該行業的重要性,
支持各種其他業務,失業是對於整個經濟來說也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