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史上的「活化石」 黎錦進京 展示傳統與現代的魅力

2020-12-05 人民資訊

開幕式現場黎錦走秀(主辦方供圖)

開幕式現場黎錦走秀(主辦方供圖)

9月8日上午9點,「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此次展覽甄選150件黎族紡織品,向大眾普及黎族紡織技藝,展示和宣傳海南多彩黎錦,傳播海南獨具特色的黎錦文化,展期持續至10月7日。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專職委員孫學玉,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苻彩香,民族文化宮黨委書記、主任孫青友,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廳長孫穎,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彭家典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儀式,並觀看「衣被海南」時裝秀和展覽。

開幕式現場,身著黎族服飾的模特驚豔亮相,為觀眾帶來精彩紛呈的走秀,展示了黎族傳統服飾與現代時尚碰撞的魅力。本次展覽還特邀數位文物專家進行訪談,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黎族織錦技藝等,以不同的視角和形式,全方位生動展示「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這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黎族織錦技藝(主辦方供圖)

據悉,本次展覽分為「百世經緯」、「手經指掛」、「錦輝若雲」、「世界非遺」四個板塊,向觀眾展示技藝精湛的黎錦紡織工具,包括清代黎族T形骨梳、現代黎族踞腰織機等;鮮豔華麗的黎錦紡織品,包括清代龍鳳呈祥圖龍被、黎族潤方言女子上衣、現代黎族美孚方言女子繡字頭巾等;風格獨特的黎族樹皮布、樹皮衣等。

本次展覽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北京·民族文化宮主辦,海南省博物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北京·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承辦,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協辦。(劉瑾)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在京展出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趙優 通訊員李娟娟)9月8日上午,「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
  • 海南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唯一進京作品,他表達了什麼呢?
    在祖國的南端海南經過歲月的沉澱也湧現了不少佳作,其中就有恩師王家儒先生的大作,而且進京展覽真是可喜可賀,讓我激動不已。眾所周知平日裡見得多的是王老師的風景作品,雖然精彩萬分但尺幅並不大。如此宏幅巨製定是他的得意之作,因此特意反覆觀看期盼自己學到更多。出乎我的意料老師這次選擇了表現海南的少數民族黎族風情,並且是大型創作自然就要細細品味。
  • 黎錦是什麼 黎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黎錦是什麼 黎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2018-05-24 14:59:39 來源:全球紡織網 黎錦是什麼?黎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 6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揭秘悠遠黎錦中的圖譜密碼
    恰逢我省黎錦文化研究者王海昌所著的《黎族織錦圖譜》近期出版發行,對黎錦及其價值的辨識進行了一次系統梳理和平實呈現,尤其是對黎錦圖譜文化進行了解讀。本刊特開闢「解碼黎錦圖譜文化」專版,以期讓更多讀者了解黎錦、感受黎錦的魅力。  「黎人取白絮,以手足紉線,織為布,做衣衾。」古時對黎錦技藝的描述,讓人對悠遠歷史中的黎族織錦產生了美好的暢往。
  • 「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明天在北京開幕
    9月8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文化宮主辦,海南省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展覽館、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承辦,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協辦的「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將在民族文化宮開幕。展覽持續至10月7日,期間將向全國觀眾呈現150件精美絕倫的黎族紡織品,傳播海南多彩的黎錦文化。
  • 海南:傳統+創意讓傳統手工藝品變身時尚禮品
    原標題:傳統+創意讓傳統手工藝品變身時尚禮品  造型流暢的罐裝紅糖上印著年輕人之間流行的時尚標語、手工編織的禮盒充滿復古情懷、經典的紅色包裝透露出濃鬱的「中國紅」……過去散裝的古法紅糖,在經過精心的包裝後,立馬變得「高大上」。取「love」的諧音,海南大學學生馬昕彤組建的團隊將海南遵譚突發製糖工藝與現代工藝、創新元素相融合,推出了「拉烏」紅糖品牌。
  • 向世界展示多面海南 非遺追上新潮流
    「傳統黎錦技藝主要用於製作服裝,花費較長時間且價格較高的黎錦服裝除了用於高端人士的收藏和陳列外,難以走進市場,我們便開始與現代化接軌開發文創產品,生產出具有黎錦元素的書籤、零錢包、帆布鞋等,從幾塊到幾百塊不等,讓時尚而實用的產品煥發出黎錦技藝的生命力。」符秀英說,當產品受到市場歡迎,那些製作黎錦的學生和貧困戶便有了投入其中的動力,而這正是黎錦技藝得以傳承和發揚的重要條件。
  • 大陽古鎮:「活化石」變身「金飯碗」
    大陽古鎮:「活化石」變身「金飯碗」 2021-01-05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科靈芝:走中藥現代化之路 展示現代中藥魅力
    馮敏介紹,中藥現代化是指選用傳統有效的中藥,在藥理學、藥效學、毒理安全試驗下選取有效成分並加以提取濃縮,最終形成的現代中藥,具備有效性強、安全性強以及可審查的特點。「中藥現代化的過程必須開展雙盲試驗和毒性試驗。」馮敏稱,現代中藥不進行毒理安全性研究是不行的,進行毒理實驗後要對毒性分級,並選取無毒的成分加以運用。
  • 青島紡織服裝業借力「網際網路+」 利潤成倍增長
    他之前是國棉廠的員工,當時的紡織工人很「吃香」,工資高身份體面,紡織女工是比空姐還令人羨慕的行業。因為紡織業是青島的支柱產業,青島共有九大國棉廠,「百萬人口之城,十幾萬紡織工人」。  紡織服裝業在青島的鼎盛,「上青天」的榮耀,老一代青島人記憶猶新。但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人口紅利消失,傳統加工行業的活力漸漸變弱,紡織服裝行業向微笑曲線兩端轉移。不幸的是,青島在變革中慢了一步。
  • 淺談: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以現代的設計手法表現傳統文化符號,並將各種傳統文化符號內容精華化,讓文化的傳承應用到更有生命力,在吸收、借鑑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式,使傳統文化具有現代感,達到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包裝設計的融合。其中國畫、書法、年畫、皮影、剪紙、刺繡等都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符號,其中書法和國畫可以堪稱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 多形態傳承文化魅力 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
    組委會評議認為,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鬢邊不是海棠紅》立足於傳統文化原點,用民國年代的外衣包裹京劇文化內核,在呈現戲曲行業興衰起伏的故事畫卷中,致力於描摹梨園眾生相、勾勒出時代背景下的國粹之美和傳統文化風貌。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20-01-09 09:17:16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