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揭秘悠遠黎錦中的圖譜密碼

2021-01-09 南海網

  居家人紋圖案(潤方言)

 

  帶「卍」形符號的壽龜圖案

  編者按:

  6月11日是第11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在我省的系列活動中,許多珍貴的黎錦驚豔亮相,再度引發社會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恰逢我省黎錦文化研究者王海昌所著的《黎族織錦圖譜》近期出版發行,對黎錦及其價值的辨識進行了一次系統梳理和平實呈現,尤其是對黎錦圖譜文化進行了解讀。本刊特開闢「解碼黎錦圖譜文化」專版,以期讓更多讀者了解黎錦、感受黎錦的魅力。

  「黎人取白絮,以手足紉線,織為布,做衣衾。」古時對黎錦技藝的描述,讓人對悠遠歷史中的黎族織錦產生了美好的暢往。

  千年來,黎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人們甚至朝夕可聞「它的呼吸」。然而在市場經濟投資者的眼中,它的價值儼然已是投資圈中的「貴族」,如何讓黎族織錦的價值辨識走入普通大眾?我省黎錦文化研究者王海昌近期所著的《黎族織錦圖譜》出版發行,數十年來關注海南黎錦的他,對織錦及其價值的辨識進行了一次系統梳理和平實呈現,其所帶來的震撼,令人感喟。

 

  豐收圖案

  六大織錦圖案呈現自然生活萬象

  「黎錦織繡圖案包含著豐富的民族風情、民族習俗和宗教文化的色彩意境。」王海昌感嘆。

  據《廣東通志》載:「黎錦出瓊州,以吳綾越錦,拆取色絲,間以鵝毳絲線,成人物、花鳥、詩字、濃麗燦爛,可以為衾褥幛幕,以有金線間錯者為上。」黎錦出瓊州,出於勤勞智慧的黎族婦女之手,漢代黎族織錦精美絢麗的「廣幅布」、「盤斑布」均是歲貢珍貴貢品,在江南一帶享有盛名。

  根據王海昌的記述,黎族婦女自紡、自染、自織、自繡的傳統織錦,工藝細膩精湛,紋樣構圖均衡對稱,雅拙有趣,立意新穎,嚴謹大方。黎錦圖案紋樣色彩的運用與調配也十分講究,主要以黑、白、藍、棕為基本色調,交叉配色,加入紅、黃、青、綠來綜合調配,使得織錦圖案紋樣色彩豐富豔麗,五彩斑斕。黎族傳統織錦,不僅講究形式的美感,而且更強調吉祥的含義,它是黎族原始圖畫文字象徵和民族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傳統紋樣圖案,有著不同的特殊意義,從不同角度和形式來體現自然界的萬物景象,反映人們在生產勞動與生活習俗,反映民間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黎族傳統織錦圖案華文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主要織錦圖案紋樣有150多種,大體可以分為6種類別:植物圖案、動物圖案、人物圖案、景物圖案、文字圖案以及神話故事圖案。

  翻閱王海昌收錄的歷代黎錦圖片,在動物圖案中,黎錦的圖案多有龍、鹿、馬、羊、鷹、蝙蝠、青蛙、魚、龜、鱉、螃蟹、蜜蜂、蝴蝶、蜻蜓等等。

  動物圖案織錦中,有關龍的圖式非常之多。在王學萍主編的《黎族傳統文化》中有記述:龍,黎語叫「黨」,它居在深深的水中,不易被人眼看見,是美麗的動物,有「黨」就有水,有水天不旱,莊稼就有好收成,故受黎人崇拜。王海昌舉例說,黎族各方言族群對龍的圖式不盡相同,龍的圖式靠想像產生,像抽象畫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

  在黎族織錦圖案中,頗令人好奇的還有蝙蝠。「蝠」、「福」二字諧音,它包含福氣、幸福、福運等。直至今天,黎族美孚方言婦女傳統織錦紋飾上的「蝠」紋圖案,仍體現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認同,追求吉祥、幸福生活的心願。

  此外還有青蛙,也被作為崇拜物,只因在黎族人眼中,青蛙具有很強的生殖能力,還被寄託了風調雨順的願望。

  黎族織錦中,有關人物圖案的淵源,則被追溯得更遠。女媧造人,人創造了世間的一切財富,所以黎族認為人是偉大神聖的象徵。織錦紋飾的人紋造型多樣,題材廣泛。王海昌介紹說,比如黎族潤方言地區婦女服飾上都織有「大力神」人紋圖案,寓意本民族向著文明、康寧、繁衍生息、長久萬代。

  婚禮圖

  黎族織錦中還有出現頻繁的生產圖、牛耕圖、婚禮圖。為何會如此?原來,黎族歷史飽經滄桑,祖先從中國大陸浙江河姆渡一帶一路跋涉,漂洋過海,到達「鳥飛也需半年程」的古代炎荒的海南島,作為拓荒先驅,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刀耕火種,也製作了樹皮布遮身避寒,「衣食不足,饑寒從之」,但他們沒有向艱難低頭,勤勞頑強,使得民族最終得以繁衍。於是黎族後代,尊崇自己的祖先,將此織繡在衣裝上,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

  牛耕圖,從構圖創意來看,有寫意和誇張抽象的手法,很耐人尋味。翻開王海昌收錄的黎錦牛耕圖,會看到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畫面在織錦上呈現:牛兒被繩子圈住脖子,後邊是人形圖案,駕犁促牛耕地,圖案下方織有田壟。

  雙牛圖案

  織錦的婚禮圖,主要以黑色為底,配上紅、黃作為圖案紋樣裝飾主色,黑色象徵莊重、永久、吉祥和闢邪,紅色則表示吉利、喜慶、威嚴,黃色表示華麗、健美、權貴富有。婚禮圖主體紋飾和鮮明的色彩相互映襯,顯得簡潔純樸,給人以古典美。

  黎族織錦的景物圖案中,太陽、月亮、星辰、雲彩、虹等被廣泛運用。

  而在文字圖案中,黎族傳統織錦紋飾「卍」形符號被廣泛應用。「卍」本來不是字,據考證,早在7000多年前的甘肅青海地區的先民製造的陶器上已有了「卍」型符號,後至唐代下令把這種符號正式作為漢字,讀作「萬」音,取萬德吉祥之意,傳至今天。

  依圖譜研究辨識黎錦價值

  「一幅小小的黎錦,蘊含的文化價值卻可以無限大。」這是數十年來對黎錦精心從研的專家王海昌的感喟。

  辨識黎族織錦的價值,要從符號文化、觀念文化和圖案組合等角度來切入和考量。符號文化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作為一種濃縮了文化思想和視覺表現的圖案類別,黎族織錦具有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徵性特點,比如,在黎族織錦圖案中,你可以很清晰的辨認出男人、女人與小孩,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排列組合構成的圖案,這種排列就表現了家庭和睦、母子情深,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在符號文化中,我們要再次提到「卍」字紋。它作為織錦藝術裝飾上的主題花紋圖案,新婚夫妻的被褥面子上有卍卍卍卍卍形,此種連體花紋寓意吉利,稱為「萬字綿延無盡頭」。此外,受漢族的影響,一些黎錦中也能夠看到「喜」、「壽」、「福」、「貴」等漢字,可見民族文化的交融。

  除從符號文化解讀黎錦價值外,觀念文化也是幫助看懂黎錦價值的重要因素。比如,黎族的自然崇拜體現在織錦上,就是大量的植物紋樣,以及常與人紋、鳥紋等組合成「天人一體」的完整圖案。

  黎族婦女對自然界植物的辨認能力是超強的,不僅名稱、作用,就連功效也了如指掌,所以,對熱帶叢林中的木棉花、泥嫩花、龍骨、花藤草,也是通過黎錦圖案傳承下來。這些花草圖案,不僅成為現今黎族服飾中十分流行的紋樣,而且成為黎族「五大方言」中族系標誌化的代表元素。

  辨識價值,黎錦圖案組合也很有講究。形的不同組合,是織錦圖案發展變化的關鍵環節。比如,哈方言地區筒裙的牛紋圖案,就很好地處理了物象之間關係。牛是黎族社會的主要生產力,也是家庭財富的象徵,黎族人非常重視和崇拜牛。

  在黎錦中,我們會讚嘆畫面中各部分井然有序的分布和疏密和諧的對比關係,一幅哈方言的筒裙人騎牛的造型圖案,牛的圖形首尾相連,既符合織錦的工藝要求,又延續發展為二方連續的帶狀紋樣,牛身呈現三角形的造型,所佔面積很大,人騎在牛身的中間部位,造型小巧,主次關係明確,而且圖象的穩定感很強。

  此外,在潤方言地區,筒裙人騎鹿的紋圖上,能夠看到人與鹿共用形。這種共用形(也叫共用線)將兩者組合自然地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自然的巧合,大大提高了黎錦藝術的表現力。

  黎族織錦擁有150餘種圖案,其中的深刻包容性和信息含量,集中體現了不同時期創造者的智慧和文化成就,表現了豐富的民風民俗。

  (本版圖片選自王海昌所著《黎族織錦圖譜》)

  黎錦有六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植物圖案

  桫欏樹、榕樹、木棉樹、竹節花、纏枝藤、靈芝草、白藤果、花卉等。

  動物圖案

  龍受黎族人民崇拜,黎族各方言族群對龍的圖式不盡相同,像抽象畫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王海昌收集的「麒麟呈祥圖」,就可見黑色為底,圖案上的龍非常霸氣且眼珠有神,肢體色彩絢麗。

  蝙蝠「蝠」、「福」二字諧音,事實上這種文化在今天的社會中也隨處可見,它包含福氣、幸福、福運等。直至今天,黎族美孚方言婦女傳統織錦紋飾上的「蝠」紋圖案,仍體現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認同。

  青蛙在黎族人眼中,青蛙具有很強的生殖能力,黎族人都希望氏族子孫綿延不斷,多子多福,而蛙又與雨水有密切關係,於是被寄託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願望。

  鹿與「祿」諧音,便被作為象徵升遷的吉祥物。

  龜在黎族被視為長壽的象徵。

  其他常見的黎錦動物圖案有牛、馬、羊、雞、鳥、喜鵲、鷹、魚、鱉、螃蟹、蜜蜂、蝴蝶、蜻蜓等。

  人物圖案

  大力神圖案

  「大力神」人紋圖案潤方言地區婦女服飾的主體裝飾圖案,圖案細膩、色彩豔麗、形態誇張抽象,寓意本民族向著文明、康寧、繁衍生息、長久萬代。

  牛耕圖案以農家生產活動為題材,描繪農夫呵著健壯的牛扶犁耕作的動人情景,體現出自然界中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

  人舞圖案畫面是盛裝的青年男女攜手並肩,縱情歡跳,氣氛熱烈,體現了黎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婚禮圖案主要以黑色為底,配上紅、黃作為圖案紋樣裝飾主色,黑色象徵莊重、永久、吉祥和闢邪,紅色則表示吉利、喜慶、威嚴,黃色表示華麗、健美、權貴富有。婚禮圖主體紋飾和鮮明的色彩相互映襯,顯得簡潔純樸,給人以古典美。

  其他的還有人形圖案、祖先圖案、狩獵圖案、織錦圖案等。

  景物圖案

  太陽、月亮、星辰、雲彩、虹、山川、泉水等。

  文字圖案

  「卍」形符號

  幾何紋「卍」形符號案

  黎族傳統織錦紋飾「卍」形符號被廣泛應用。「卍」本來不是字,據考證,早在7000多年前的甘肅青海地區的先民製造的陶器上已有了「卍」型符號,後至唐代下令把這種符號正式作為漢字,讀作「萬」音,並取萬德吉祥的意思,一直傳至今天。

  幾何圖案

  水波紋圖案

  黎族傳統織錦幾何紋樣簡潔抽象,常被採用來作為特殊主題裝飾紋樣,寄寓著某種特定的含義,比如菱形相疊稱為長命紋;圓形相咬成銅線形的紋樣,象徵富有;方紋是仁德的象徵;仿鎖甲形狀繪成的幾何紋,有闢邪的含義。

  其他還有福祿壽字圖案、回紋圖案、太極八卦圖案、黻紋圖案等。

  龍被:黎錦中「集大成者」

  文\海南日報記者杜穎

  若要透徹理解黎錦,就不能不提到龍被。黎錦中「集大成者」莫過於龍被。黎族傳統紡織技藝中,漢代的「廣幅布」、三國時期的「斑布」、唐朝中葉的「盤斑布」,都是歷史上進獻的貢品。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一次進貢京都的棉紡織品凡九種,海南島的就佔有五種之多。

  紅底龍被(喜慶用)

  無疑,黎族織錦品類是繁多的,比如黎幕、黎單、黎幔、鞍搭、圍腰、棋盤布,其中,織錦龍被就是以製作精美而聞名於世。

  織錦龍被所選用的原料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反映出黎族紡織技藝的不斷改進,也說明黎族文化是在吸收外來文化中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反映在龍被題材上十分明顯。比如,早期的龍被,黎族文化特色濃重,晚期龍被,則深受漢族藝術的影響。

  織錦龍被因黎族方言和居住地理環境的不同,而產生各異的藝術風格和濃重的文化特色,不同時期的龍被的圖案、題材真實地反映出黎族人民的生活狀況、宗教信仰及織錦技術水平。

  翻開王海昌的《黎族織錦圖譜》中收錄的龍被圖案,龍被分為天、地、人間三界,整體構圖對稱均衡,結構嚴謹,圖案紋飾有吉祥四靈「龍、麟、鳳、龜」,這四靈千百年來為人民生活中的恆定認同吉祥物。織錦龍被圖案花紋極其豐富,有著很高的美學價值,比如吉祥的植物有靈芝、仙草、牡丹、木棉花等,神話人物有五子登科圖、月宮嫦娥圖等。

  從文化角度來看,黎族織錦龍被出現了道、儒、佛三種宗教圖紋,反映出黎族民間不同宗教信仰,更折射的是中國漢族文化與黎族文化的融合。

相關焦點

  • 聯合共鑑:中國瓷器傳統圖案紋樣賞析
    宋、元、明、清時期的裝飾紋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魏晉南北朝和隋唐盛行的忍冬、飛天等紋樣,應用已不多;纏枝、花鳥、團花和寶相花等紋樣,仍繼續通行,並有所發展。繼之而起的是滿地規矩花、吉祥圖案和國畫裝飾等紋樣的流行。這些圖案,大多為這時期所新創。這些紋飾的盛行與發展,同當時的政治、經濟等密切相關。
  • 日本傳統裝飾紋樣圖案來了,每個都附帶圖案名字,大家快收藏
    這段時間,周少給大家分享了很多的中國傳統紋樣圖案,在這裡說一聲,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今天,周少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也是傳統紋樣相關的,一組來自日本的傳統裝飾紋樣圖案,非常的齊全,基本全在這裡了,每一個都寫有名字,很漂亮,有種日本獨特的美。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傳統紋樣計十八種:雲雷紋、祥雲紋、環帶紋、忍冬紋、鳳鳥紋、如意紋、饕餮紋、方勝紋、唐草紋、曲水紋、垂鱗紋、萬字紋、纏枝紋、雲頭紋、八寶紋、壽字紋。雲雷紋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比較少見。雲雷紋是青銅器上主要銘刻的紋飾。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狀。圓弧形也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合稱雲雷紋。
  • 傳統寓意紋樣——幾何紋樣
    織錦紋樣中有把回紋以四方連續組合的,俗稱為「回回錦」。 方勝紋傳統寓意紋樣。兩個菱形壓角相疊,組成的圖案或紋樣。「勝」原為古代神話中「西王母」所戴的髮飾。《山海經》:「……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
  • 敦煌石窟中各朝代佛像背光圖案密碼
    佛背光圖案是畫在佛龕內佛塑像身後壁上的裝飾。背光包括頭光和身光,頭光亦稱圓光、項光。壁畫上的佛像也繪有背光,與像背光相同。依佛經說,佛是聖人,身有「三十二好相」,或稱「八十種好相」,其中有「身金色相」、「常光相」,身體經常放射著金色光芒。
  • 黎錦是什麼 黎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黎錦是什麼 黎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2018-05-24 14:59:39 來源:全球紡織網 黎錦是什麼?黎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 中國經典紋樣,就是經典的傳奇
    說道紋樣,m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專屬紋樣,中國也不例外,更何況我們中國的傳統紋樣直到現在還沿用至今,依然非常的耐看和百搭,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這些紋樣也是很好的繪畫教學素材之一。是一種花紋圖案。主要題材分為自然景物和各種幾何圖形(包括變體文字等)兩大類,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中國傳統的絲綢紋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典雅的東方藝術特點。
  • 四方連續紋樣形式法則,連綴式四方連續紋樣
    菱形連綴,菱形連綴是將一個單位紋樣填入菱形,使之四邊能連接起來,紋樣部分可超出菱形,但不能使紋樣產生凌亂的效果。在一些民族圖案和傳統紋樣中使用較多。波形連綴,波形連綴是將單位紋樣畫成圓形、橢圓形等弧形,進行交錯的連綴排列。波狀線上的紋樣處理,能給人活潑、優美、節奏之感。在傳統花卉圖案中經常運用波形連綴的方式。
  • 敦煌石窟中各朝代佛像背光圖案原來藏有「密碼」
    佛像背光是指佛教諸佛像背後的光圈式裝飾圖案,一般在佛和菩薩的頭部和身後,背光包括頭光和身光,又稱為佛光、圓光、光相等。背光是佛「三十二相」中「眉間白毫」和「長光一丈相」的體現,「背光」的其意在表示佛光普射四方,所以它是佛本體的一部分,從不單獨出現。
  • 你不了解的肚兜:不同的紋樣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幾種你見過嗎?
    人們常常被這絕美的視覺盛宴所吸引,它嫣紅奼紫的色彩和精湛絕倫的傳統工藝無不讓人為之感慨,精美的的肚兜紋樣讓穿著者與觀賞者大飽眼福,又讓穿者接受被讚揚的聽覺享受,這難道不能被稱作是「養耳」?肚兜紋樣的這一特點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有關的。肚兜紋樣藝術中,它的魅力不單體現在單個圖案的形態中,還表現在紋樣的布局安排和它的經營位置上,都無不傳達著浪漫,突顯著古代女子獨到的創意。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經歷過各朝代更迭,如意的裝飾功能越來越明顯,使得「如意紋」這種象徵吉祥富貴的圖案應運而生。八吉祥又稱「八寶紋」,吉祥八寶,是藏傳佛教中八種表示吉慶祥瑞之物,另一說法是指道家的八仙護身法寶。八吉祥多出現在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裝及繪畫作品中,八種寶物可以單獨構成紋樣,也可放在一起合成紋樣,以象徵吉祥、幸福圓滿。
  • 中國傳統紋樣圖案來了,每一個都很經典,快收藏
    在後臺,看見一位粉絲對我說:「看見周少發了很多關於傳統紋樣的圖案,自己特別喜歡,希望多發一些這樣的傳統圖案資料,擺脫周少了」對於這位粉絲的請求,周少怎麼能不答應呢?今天,周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不一樣卻又很經典的傳統花紋圖案。
  • 漢服美輪美奐,上面的圖案都是啥意思?十幾種紋樣一一為您解說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民族,曾經是一個講究穿著華美服飾且注重禮儀的民族。服裝,除去遮羞保暖的功能,還代表了當代人的審美意識,也是人身份、地位、氣質的表現。漢服漢服美輪美奐,漢服飾圖案元素也大多來自於大自然,經過了精煉提取和整理,得到最本質的東西,凝聚了中國傳統的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注重了人們的精神表現。那麼,漢服飾的圖案一般都有哪些呢?
  • 馬來西亞絹布,紗籠傳統紋樣圖案多取自自然物象和宗教
    馬來西亞人以絹布或棉布染色去蠟後形成各種傳統的紋飾圖形,其中有細雨紋、紡織紋、藤編紋、流水滴塔紋、果實剖面紋、火焰紋、神蛇紋、皮影人物紋、雙翼紋、補綴紋、蝴蝶紋、柿蒂紋、松子紋等圖案;有源自中國的麒麟紋、鳳凰紋、水牛紋以及各種吉祥瑞獸紋等圖案;有源自歐洲的花草紋、飛禽紋、花束紋、輪船紋、火車紋、童話人物紋等;背景紋有魚鱗紋、穀粒紋、蛛網紋等圖案。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紡織史上的「活化石」 黎錦進京 展示傳統與現代的魅力
    開幕式現場黎錦走秀(主辦方供圖)開幕式現場黎錦走秀(主辦方供圖)9月8日上午9點,「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此次展覽甄選150件黎族紡織品,向大眾普及黎族紡織技藝,展示和宣傳海南多彩黎錦,傳播海南獨具特色的黎錦文化,展期持續至10月7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專職委員孫學玉,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苻彩香,民族文化宮黨委書記、主任孫青友,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廳長孫穎,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彭家典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儀式,並觀看「衣被海南」時裝秀和展覽。
  • 四方連續紋樣服裝面料設計素材,設計師收藏就對了!
    四方連續紋樣是以一個單位紋樣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連續排列所組成的大面積的裝飾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的排列構成形式有以下幾種:散點式,散點式是四方連續紋樣中最常用的排列方式,排列紋樣較為自由。在畫面內,將獨立紋樣規律地散布開來稱為「散點」。
  • 【考古學】常耀華教授:服飾紋樣的文化揀選 ——《世界的服飾紋樣圖鑑》中文版序
    在寮國,菱形被認為是一種靈魂可以自由進出的圖案,若干層重疊的菱形圖案代表迷宮,成為防止邪靈到達中心入口處的護身符。臺灣北部的泰雅族習俗類此,男性上衣後下擺位置上的紅色毛線繡出的菱形圖案或條紋,皆具有闢邪的含義。不過,一般來說闢邪紋樣大多還是取材於具象之物。有賦予植物紋樣闢邪含義者,生活在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人認為辣椒可以闢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