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寓意紋樣——幾何紋樣

2020-12-06 藝溯檔案

回紋

傳統寓意紋樣。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幾何紋樣。寓意吉利深長,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回紋圖案在明清的織繡、地毯、木雕、瓷器和建築裝飾上到處可見,主要用作邊飾或底紋,富有整齊、劃一而豐富的效果。織錦紋樣中有把回紋以四方連續組合的,俗稱為「回回錦」。

方勝紋

傳統寓意紋樣。兩個菱形壓角相疊,組成的圖案或紋樣。「勝」原為古代神話中「西王母」所戴的髮飾。《山海經》:「……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司馬相如《大人賦》:「低回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兮覿西王母;皓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鳥為之使。」勝之形象,可見出土的漢代「玉勝」。古代作為「祥瑞」之物。《宋書符瑞志》載有「金勝」,所謂「國平盜賊,四夷賓服則出。」作為首飾之勝尚有華勝、織勝、羅勝、春勝、方勝、人勝、疊勝等。其中多以材料或形象冠名。此後「勝」廣泛用於各種工藝品裝飾上。如四川出土的石刻畫像,建築之門楣就刻有「勝」的圖案。尤其是「方勝」,明清以來已成為吉祥圖案中常見的紋飾之一。

卐紋

傳統寓意紋樣。「卐」原為梵文,寓意「吉祥之所集」。佛經中常寫作「卍」,是佛教中「萬德吉祥」的標誌。唐武則天大周長壽二年,定讀為「萬」。卐紋作為裝飾紋樣,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代中就已出現在彩陶(馬廠型)上,且畫法多樣。作為一種祥瑞標記。在歷代工藝裝飾上多有應用,並組成各種圖案。

八吉紋

指外廓菱形作直線套接的幾何圖案。由模擬繩線編結而來。所謂八吉者,即是假借「八結」之聲;八結象徵「百結」;寓意源遠流長。紋樣是一條線的盤曲連接,無頭無尾,無終無止,故又稱為「盤長」或「盤腸」。在佛教中,視八吉為寺僧祈禱供奉的八種法物之一,表示「迴環貫徹,一切通明」的意思。八吉圖案在民間應用極為廣泛:大至建築的窗格、橋頭的欄杆、小至衣著的紐扣、珮飾的須帶,都做成盤曲連環的八吉樣式,有的八吉將外廓線形變化成葫蘆模樣,有的與幾何形化了的篆文「壽」字組成花邊。有一方漢魏或較晚時期的印章,即是作葫蘆形的八吉紋,可知在古代就有人用它刻制有形印,作為一種寓意標誌。

火焰紋

傳統寓意紋樣。又稱「背光」。火焰,是佛教中佛法的象徵。古代佛像背面,多飾有各種火焰紋樣。一般部位在尖拱額中。以北魏石窟佛像最為習見,構成其藝術的一大特色。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表現尤為細緻,以賓陽洞、古陽洞諸龕為代表。

如意紋

如意係指一種器物,梵語阿那律。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也有柄端呈心字形的。以骨、角、竹、木、玉、石、銅、鐵等製成,長三尺左右,古時持以指劃。和尚宣講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近代的如意,長不過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雲形,不過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賞而已(參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一《如意》、《釋氏要覽》中《道具》)。現在所用搔癢工具,叫「痒痒撓」(又稱「不求人」),即古時搔仗、如意遺制。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紋樣,借喻「稱心」、「如意」,與「瓶」、「戟」、「磬」、「牡丹」等組成民間廣為應用的「平安如意」、「吉慶如意」、「富貴如意」等吉祥圖案。

上一篇:流動飄逸,吉祥高遠——雲紋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傳統紋樣計十八種:雲雷紋、祥雲紋、環帶紋、忍冬紋、鳳鳥紋、如意紋、饕餮紋、方勝紋、唐草紋、曲水紋、垂鱗紋、萬字紋、纏枝紋、雲頭紋、八寶紋、壽字紋。雲雷紋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比較少見。雲雷紋是青銅器上主要銘刻的紋飾。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狀。圓弧形也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合稱雲雷紋。
  • 中國經典紋樣,就是經典的傳奇
    說道紋樣,m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專屬紋樣,中國也不例外,更何況我們中國的傳統紋樣直到現在還沿用至今,依然非常的耐看和百搭,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這些紋樣也是很好的繪畫教學素材之一。是一種花紋圖案。主要題材分為自然景物和各種幾何圖形(包括變體文字等)兩大類,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中國傳統的絲綢紋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典雅的東方藝術特點。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八吉祥多出現在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裝及繪畫作品中,八種寶物可以單獨構成紋樣,也可放在一起合成紋樣,以象徵吉祥、幸福圓滿。瓔珞紋瓔珞紋是指的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瓔珞原是用絲線將珠石編串成多層次的裝飾物品是一種宗教吉祥紋,原本是佛像造像中飾於佛像頸部或胸前的一種配飾,後改造用於製作各種女性佩戴頸飾,明清兩朝應用較多,多見於琺華器、青花器和五彩器上。
  • 中國傳統紋樣100張,這很中國!
    原標題:中國傳統紋樣100張,這很中國!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祖先創造了很多紋樣藝術。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紋樣獨特,實用美觀,藝術之光生生不息從玉器到服飾,每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對後世進行藝術創作和歷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玉器紋樣 ·
  • 聯合共鑑:中國瓷器傳統圖案紋樣賞析
    宋、元、明、清時期的裝飾紋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魏晉南北朝和隋唐盛行的忍冬、飛天等紋樣,應用已不多;纏枝、花鳥、團花和寶相花等紋樣,仍繼續通行,並有所發展。繼之而起的是滿地規矩花、吉祥圖案和國畫裝飾等紋樣的流行。這些圖案,大多為這時期所新創。這些紋飾的盛行與發展,同當時的政治、經濟等密切相關。
  • 四方連續紋樣形式法則,連綴式四方連續紋樣
    連綴式,連綴式是指單位紋樣間相互連接或穿插。單位紋樣與單位紋樣交錯的連接起來,要保持單位形狀、位置的特點。連綴式的內容配合緊密,連續性較強,有連綿不斷的藝術效果,主要分為菱形連綴、波形連綴和轉換連綴。菱形連綴,菱形連綴是將一個單位紋樣填入菱形,使之四邊能連接起來,紋樣部分可超出菱形,但不能使紋樣產生凌亂的效果。在一些民族圖案和傳統紋樣中使用較多。波形連綴,波形連綴是將單位紋樣畫成圓形、橢圓形等弧形,進行交錯的連綴排列。波狀線上的紋樣處理,能給人活潑、優美、節奏之感。在傳統花卉圖案中經常運用波形連綴的方式。
  • 一篇文章掌握中式傳統窗欞紋樣
    原標題:一篇文章掌握中式傳統窗欞紋樣 課 程 預 告 10月25日-31日,南方古建築各流派設計與營造技術專業課程培訓班即將開班,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趕緊拉到頁面底端報名吧。
  • 馬來西亞絹布,紗籠傳統紋樣圖案多取自自然物象和宗教
    馬來西亞人以絹布或棉布染色去蠟後形成各種傳統的紋飾圖形,其中有細雨紋、紡織紋、藤編紋、流水滴塔紋、果實剖面紋、火焰紋、神蛇紋、皮影人物紋、雙翼紋、補綴紋、蝴蝶紋、柿蒂紋、松子紋等圖案;有源自中國的麒麟紋、鳳凰紋、水牛紋以及各種吉祥瑞獸紋等圖案;有源自歐洲的花草紋、飛禽紋、花束紋、輪船紋、火車紋、童話人物紋等;背景紋有魚鱗紋、穀粒紋、蛛網紋等圖案。
  • 寓意深遠的紋樣之美 NAZEN納珍匠心打造宮廷元素珠寶
    中國的紋樣凝結了華夏千年文化,傳承著古老東方國度高超的想像力和藝術審美力,一直以來都美的動人心魄。 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圖案,它們成為了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並且光彩奪目的一部分。如彩陶上的花紋圖案,有許多是與古代的圖騰意識相聯繫。
  • 【考古學】常耀華教授:服飾紋樣的文化揀選 ——《世界的服飾紋樣圖鑑》中文版序
    接下來的各個章節,諸如「表示身份和立場的紋樣」「表示所屬團體身份的紋樣」「表示家世門第」「表達想法和觀點」「包含有闢邪與幸福祈願的紋樣」的文字,涉及到紋樣的社會文化屬性,讀起來就有滋味多了。比如根據著裝者的服飾顏色、紋樣就能判斷出著裝者的居住地或所屬團體,甚至還可以據此判斷其已婚未婚,乃至於出身。
  • 瓷器上的重大紋樣之一「菊花紋」!
    菊花作為瓷器重大紋樣之一,植物紋飾鋪天蓋地,其中的菊花紋花團錦簇,成為一景。歷代也留下了以菊花裝飾瓷器的名品佳作。 宋代:紋樣秀麗 宋瓷的裝飾題材,喜用花卉紋飾,紋樣秀麗,線條流暢,體現了清新、典雅的藝術特色。
  • 中國傳統紋樣圖案來了,每一個都很經典,快收藏
    在後臺,看見一位粉絲對我說:「看見周少發了很多關於傳統紋樣的圖案,自己特別喜歡,希望多發一些這樣的傳統圖案資料,擺脫周少了」對於這位粉絲的請求,周少怎麼能不答應呢?今天,周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不一樣卻又很經典的傳統花紋圖案。
  • 你不了解的肚兜:不同的紋樣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幾種你見過嗎?
    民間女子對肚兜紋樣的形、神方面都相當注重,既突出描摹外在美、又注重內在寓意的表達,比如以梅蘭竹菊的紋樣來表現「高尚情操」,以石榴和壽桃的紋樣來表現「多子多壽」,以蓮和魚的紋樣來表現「連年有餘」。這些都是傳神的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通過肚兜來展現的典型例子。有這麼種說法:內衣體現著女人愛情的曲折、朦朧、神秘、瘋狂和欲說還休,然而女人內衣的變換過程,是她對情感歷程的訴說或傳達。
  • 西藏有了色彩紋樣「基因庫」
    五彩顏色裝點出雪域文化,也蘊藏在西藏獨有的工藝紋樣中。我們還能精確地告訴你另一個數字:已找到的西藏特有紋樣是2.4萬多種!這些色彩和紋樣,經過千百年風霜洗禮,成為高原文化當之無愧的代表。如今,這些寶貝組建成一個共同的「家」:西藏色彩、紋樣基因庫。  今年元旦,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的評審工作組是在西藏高原度過的。
  • 6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揭秘悠遠黎錦中的圖譜密碼
    根據王海昌的記述,黎族婦女自紡、自染、自織、自繡的傳統織錦,工藝細膩精湛,紋樣構圖均衡對稱,雅拙有趣,立意新穎,嚴謹大方。黎錦圖案紋樣色彩的運用與調配也十分講究,主要以黑、白、藍、棕為基本色調,交叉配色,加入紅、黃、青、綠來綜合調配,使得織錦圖案紋樣色彩豐富豔麗,五彩斑斕。
  • 日本傳統裝飾紋樣圖案來了,每個都附帶圖案名字,大家快收藏
    這段時間,周少給大家分享了很多的中國傳統紋樣圖案,在這裡說一聲,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今天,周少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也是傳統紋樣相關的,一組來自日本的傳統裝飾紋樣圖案,非常的齊全,基本全在這裡了,每一個都寫有名字,很漂亮,有種日本獨特的美。
  • 四方連續紋樣服裝面料設計素材,設計師收藏就對了!
    四方連續紋樣是以一個單位紋樣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連續排列所組成的大面積的裝飾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的排列構成形式有以下幾種:散點式,散點式是四方連續紋樣中最常用的排列方式,排列紋樣較為自由。在畫面內,將獨立紋樣規律地散布開來稱為「散點」。
  • 卷草紋的造型來源是什麼,又具備怎樣的文化寓意?
    北魏 彩繪漆棺殘片卷草紋是一種在整個世界都比較流行的紋飾,當然由於各國文化的不同,卷草紋所代表的文化寓意也不一樣,想要了解卷草紋所具備的文化寓意,需要從它的造型來源如說。其造型來源說法主要有三種:初唐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一是隨著六朝時期佛教東漸而傳入的忍冬紋樣演變而來並受中國文化影響,田自秉先生在《中國紋樣史》一書中提到:「如從紋樣發展演變來分,漢代可稱之為捲雲紋,魏晉南北朝稱之為忍冬紋,唐代稱之為卷草紋(唐草紋),近代則稱之為香草紋,名稱各異,但大體呈波浪形枝蔓骨架
  • 十幾種紋樣一一為您解說
    漢服漢服美輪美奐,漢服飾圖案元素也大多來自於大自然,經過了精煉提取和整理,得到最本質的東西,凝聚了中國傳統的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注重了人們的精神表現。那麼,漢服飾的圖案一般都有哪些呢?一、飄逸而又神秘的「雲氣紋」雲氣紋,漢族傳統裝飾花紋之一,在漢魏時期流行,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雲,都是高高飄蕩在空中的,所以,雲氣紋就含有高升和如意的寓意,而且世世代代傳承綿延。其實,雲氣紋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漢魏時期,人們對於自然的崇尚和對神仙的崇拜吧。
  • 服飾中的這些圖案裝飾,原來寓意吉祥如意、富貴平安!
    刺繡的圖案或象徵富貴,或寓意生命繁衍,吉祥如意。犄紋,代表五畜興旺。壽、喜、梅代表美好祝。福蝙蝠象徵福壽安康。回紋象徵堅強勇敢。紋象徵太陽的轉動和四季如意。雲紋寓意吉祥如意。魚紋象徵自由,虎、獅、鷹等圖案象徵勇敢。杏花象徵愛情、石榴籽寓意多子多福。壯族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