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了色彩紋樣「基因庫」

2020-12-08 中國經濟網

  項目組工作人員在進行田野調查工作。(資料圖片)

  雪域高原是多彩的,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1400多種顏色、2.4萬多種版權紋樣。它們從民間手藝中走來,從寺廟牆壁上走來,從百姓屋頂走來,從青稞叢裡、格桑花間走來,組成一個獨特的「基因庫」

  西藏的美不僅是碧空藍、雪山白,還有經幡的赤橙青藍,布達拉宮的紅與黃相間。雪域高原的美已不是「五顏六色」可以形容了。如果有人告訴你,那裡存在1400多種顏色,你是不是也會感到吃驚?這1400多種顏色,其色溫、銳度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是獨一無二的顏色。

  五彩顏色裝點出雪域文化,也蘊藏在西藏獨有的工藝紋樣中。我們還能精確地告訴你另一個數字:已找到的西藏特有紋樣是2.4萬多種!這些色彩和紋樣,經過千百年風霜洗禮,成為高原文化當之無愧的代表。如今,這些寶貝組建成一個共同的「家」:西藏色彩、紋樣基因庫。

  今年元旦,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的評審工作組是在西藏高原度過的。在藍天雪山之下,擺在他們面前的是1400多種顏色、2.4萬多種版權紋樣、1900餘種外觀專利設計,這些從雪域山水間誕生、在本地手工業者中不斷被創造、翻新的文創成果,終於在藏曆新年之前集體亮相。

  這個圖庫的建設從2010年起步。文化部在這一年發起「中國傳統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西藏模式」項目,成立專家團隊設計規劃,探索我國工藝文化創造與利用發展並舉的模式。2012年,項目第一階段在西藏林芝啟動。初衷是在搶救西藏本地非遺手工業的基礎上,帶領本地農民致富。

  當專家們走進高原,才發現現實與構想的差距。「非遺」手工業大多是技術傳統、粗糙的產業,以紡織業為主。每家都是作坊式生產,缺少市場準入標準,也不具備規模效應。項目操作團隊來自清華大學和中國美院。他們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有了新發現:手工產品背後,還有一片藍海,是「非遺」手工紡織業的基礎:色彩和紋樣。它們來自於西藏的雪山神湖,有自己獨特的色溫和樣態,在西藏強烈的日照之下,呈現出的色彩、輪廓十分獨特。它們隱藏在民間,在寺廟的牆壁上、在百姓的屋頂上、在田間的土地裡、在青稞叢中、在格桑花間……

  美麗的顏色,多彩的紋樣帶給專家們無比驚喜。四個春夏秋冬,他們奔走在這片土地上。一邊為淳樸的手工業者進行設計、理念、製造技術的指導改造,一邊花費心血採樣、研究,建立基因庫。

  2012年,項目第一階段啟動,項目團隊進行了對植物性染色技術的探索。因為高原水溫只能到90攝氏度,所有染色數據要重新建立,才能符合特殊環境下染色使用。經歷3年植物性染色高原環境批量生產,他們建立起穩定的植物性染色系統。

  根據高寒地區羊毛的特點,制定了最大化的羊毛質感優勢數據研究。高寒地區羊毛短纖維柔軟,長纖維質感過硬。兩者必須保留共用才能彌補材料的缺陷。全部保留紗織受到局限,短纖維保留紡織的捻度就必須加大,這樣面料才能不起球。但捻度加大後,面料的質感僵硬,纖維無法自由呼吸。項目專家精確計算出捻度和纖維需要的空間係數。這些技術積累為今後設計高品質高寒毛纖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們成立了西藏自治區首個材料實驗室。在專業機構支持下,設計師與材料專家在實驗室進行傳統工藝的恢復與穩定。有了實驗室,他們可以研發不會汙染藏區脆弱的生態染料、研究如何提高毛紡製品紗線牢固度而又更加柔順、研發傳統防水的毛紡製品等,這都是材料實驗室可以展開的一系列專業課題。有了實驗室研發,設計師的創意工作才能不受約束、順利地展開。

  2016年,隨著項目發展及階段性探索成功,第二階段在山南延伸。該階段重點探索色彩庫的構建、密集型人口不離開原住地的管理、傳統紋樣採集與延展利用、商業運行與管理。項目團隊通過幾年時間對西藏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和調研,經過無數次實地考察,最終選定了山南文化最為厚重的傑德秀溝作為起點進行田野調查。從前期調研,到試驗拍攝,再到制定工作方案,最後正式拍攝和成果整理,這一工作過程有效的記錄了傑德秀溝有價值的建築、門、窗、織物、生活用品等,收穫了豐富的田野調查成果。

  田野調查的成果經由實驗室數據化處理,形成色彩庫與紋樣庫。色彩庫和紋樣庫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比如製作色卡、動畫、服裝等,創意設計從文化的根基上發生。2017年底,整體項目運行完成,進入項目驗收評估結項。

  基因庫的建立,為西藏手工業特別是紡織業找到了文化和設計源頭。有了這樣1000多種色彩,可以建立西藏的色卡,未來在紡織、印刷、繪畫、設計等領域可以廣泛推廣「雪域顏色」,還可以向全世界推廣「雪域元素」。

  在基因庫大數據建立的過程中,專家團隊對林芝、山南等地手工業者進行幫扶,不斷開闢項目試點,探索出了「中國傳統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綜合項目——西藏模式」,激發群眾對本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再造,依照本土「文化DNA」,製造出符合當代審美標準、有市場開發前景的手工藝術品。

  文化、非遺,都是雪域高原獨有的財富,在今天的傳承中,文化的財富將會為當地群眾帶來物質財富,帶來精神福祉。(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沈 慧 田 峰)

(責任編輯:秦爽)

相關焦點

  • 助力計劃|色彩鍊金術-銅色基因庫研究成果展覽及分享
    2020年11月,創基金設計教育助力計劃資助項目「銅色基因庫」受融設計圖書館邀請,參與由張雷策展的「融·第七年 著色」展覽。此次展覽中,銅色基因庫主要負責人羅黛詩展出了作品「太空窗0.2」和銅色基因庫的部分「銅著色研究成果」。同時,羅黛詩也在設計上海的主論壇和「Innovation Workshop」上展開演講,分享此次作品背後的創作過程和研究成果。
  • 西藏加大"基因庫"保護 護生態自然"聲色"
    近日,記者從區林業廳了解到,我區生態保護工作有聲有色,為確保西藏「基因庫」的完好,林業廳落實了自治區級財政負擔經費4387.91萬元,其中國家試點經費120萬元。
  • 四方連續紋樣形式法則,連綴式四方連續紋樣
    連綴式,連綴式是指單位紋樣間相互連接或穿插。單位紋樣與單位紋樣交錯的連接起來,要保持單位形狀、位置的特點。連綴式的內容配合緊密,連續性較強,有連綿不斷的藝術效果,主要分為菱形連綴、波形連綴和轉換連綴。轉換連綴,轉換連綴是指在規定形狀內畫帶有方向的單位紋樣,改變單位紋樣的方向,進行轉換排列,並使之自然銜接。這種轉換連綴的紋樣變化比較活潑,次序感明顯,在現代裝飾圖案中應用較為廣泛。重疊式,重疊式是兩種連續形式的混合運用,是一種綜合式的紋樣構成。其方法是採用兩種以上的紋樣重疊排列在一起,其中一種紋樣為地紋,另一種為浮紋,通過對比、襯託使紋樣顯得充實、豐富、有層次。
  • 【考古學】常耀華教授:服飾紋樣的文化揀選 ——《世界的服飾紋樣圖鑑》中文版序
    接下來的各個章節,諸如「表示身份和立場的紋樣」「表示所屬團體身份的紋樣」「表示家世門第」「表達想法和觀點」「包含有闢邪與幸福祈願的紋樣」的文字,涉及到紋樣的社會文化屬性,讀起來就有滋味多了。比如根據著裝者的服飾顏色、紋樣就能判斷出著裝者的居住地或所屬團體,甚至還可以據此判斷其已婚未婚,乃至於出身。
  • 傳統寓意紋樣——幾何紋樣
    回紋傳統寓意紋樣。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幾何紋樣。寓意吉利深長,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回紋圖案在明清的織繡、地毯、木雕、瓷器和建築裝飾上到處可見,主要用作邊飾或底紋,富有整齊、劃一而豐富的效果。
  • 瓷器上的重大紋樣之一「菊花紋」!
    菊花作為瓷器重大紋樣之一,植物紋飾鋪天蓋地,其中的菊花紋花團錦簇,成為一景。歷代也留下了以菊花裝飾瓷器的名品佳作。 宋代:紋樣秀麗 宋瓷的裝飾題材,喜用花卉紋飾,紋樣秀麗,線條流暢,體現了清新、典雅的藝術特色。
  • 國家基因庫運營 揭秘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在現實世界中,美國、歐盟和日本都擁有世界級基因庫,由此掌握生命經濟時代的戰略性資源。22日起在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正是帶著「留存現在、締造未來」的使命誕生。中國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 基因庫的「是」與「非」
    最近,泰國科技部和司法部公開表態,支持泰國通過相關法律,允許司法鑑定機構收集犯人的DNA信息並建立全國罪犯基因庫,以便更好地偵破刑事案件。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美國也剛剛宣布,將由國會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準備收集所有非法移民的DNA信息,並存入全國基因檢索系統。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揭秘國家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主任梅永紅說,期望國家基因庫在未來的發展中突破瓶頸,用國家最好的力量、最好的基礎,解決國家問題。  「三庫兩平臺」  深圳大鵬新區,一幢梯田式格局的12層大樓依山而建,每層樓外面都有花園,有海景,遙望香港——這就是國家基因庫總部。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鳳鳥紋現於良渚文化、二裡崗文化,此時多為鳥紋;至商周時,鳳凰是為神鳥,有鳳鳴岐山典故,故而鳳紋雄渾、肅穆,是當時的審美紋樣。唐代鳳紋十分燦爛,且造型多姿多彩,與生活結合緊密,形式感非常強烈。至宋元明清,鳳紋裝飾已漸變為一種特定造型,進一步規範化,如團鳳。如意紋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 你不了解的肚兜:不同的紋樣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幾種你見過嗎?
    在清代就有才女對閨閣詩言詞拘束的無奈:「……至閨閣則不然,足不逾閫閣,見不出鄉邦,縱有所得,亦須有體,言辭方達,則傷大雅……」在肚兜紋樣上表現的情感,例如少男少女在花間嬉戲的紋樣如圖 2.9 在封建社會有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像圖中的表達是女性不敢且不能傳達的內心世界。而在肚兜中就表現了很多情感的細節,展現著當時女性的情感世界。
  • 有了國家基因庫的人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那國家基因庫存儲基因做什麼用啊?和我們個人有什麼關係呢? 小編答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幾乎每個生命都有DNA,帶有蛋白質編碼的DNA片段即是基因,而一個生命個體中所有DNA遺傳物質的集合就是一個基因組。 基因組中2%的基因負責編碼蛋白質,30%的基因調控這個過程,基因組造就出地球上最複雜和高等的人類。
  • 「生物基因庫」漢中寧強蝴蝶達300種
    核心提示: 地處秦巴山脈腹地的漢江源頭氣候溫潤、動植物品種眾多,有著「中國生物基因庫」美稱。據不完全統計,漢江源頭的漢中市寧強縣至少有300種蝴蝶。              「生物基因庫」漢中寧強蝴蝶達300種       地處秦巴山脈腹地的漢江源頭氣候溫潤、動植物品種眾多,有著「中國生物基因庫」美稱。據不完全統計,漢江源頭的漢中市寧強縣至少有300種蝴蝶。
  • 基因庫的是與非(科技大觀)
    最近,泰國科技部和司法部公開表態,支持泰國通過相關法律,允許司法鑑定機構收集犯人的DNA信息並建立全國罪犯基因庫,以便更好地偵破刑事案件。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美國也剛剛宣布,將由國會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準備收集所有非法移民的DNA信息,並存入全國基因檢索系統。
  • 世界三大基因庫落戶我國
    她於8月19日帶回國的三大基因庫是世界上最全的基因庫。此次由陳教授帶來我國的三大基因庫分別是人類基因克隆庫、人類基因探針庫和小鼠基因克隆及探針庫。它們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教授JulieR?Korenberg和陳曉寧教授主持的洛杉磯塞達西納(Cedars-sinai)醫學中心分子遺傳實驗室建立的,美國政府投資一億多美元,共歷時7年多,數十位科學家為此付出了艱苦努力。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一圖讀懂國家基因庫是幹什麼的
    今天起,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將正式開始運營,其也被稱為是中國的生命「諾亞方舟」。  據介紹,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  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中國建世界級基因庫 基因測序惹關注
    日前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也正式啟動運行。國家基因庫的建立可以高效地構建大樣本量的基因組資料庫,結合個體臨床數據進行解讀可以實現基因與疾病和用藥的關聯,幫助臨床為不同個體提供精確醫療。
  •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視頻截圖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雲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怒江瀘水縣境內,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多種植被類型和多種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種類為目的,以其生物的多樣性,被學術界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
  • 世界最大基因庫落戶深圳
    據悉,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基因庫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開業儀式上,深圳國家基因庫與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德國癌症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為、阿里大數據等國內外知名機構舉行了籤約儀式,將在種子數位化、兒童健康表觀基因組、萬種噬菌體基因組等方面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