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為原鋼鐵研究總院衍生出的具有一定規模的集生產、銷售、研發、技術諮詢於一體的全資國有企業(由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投資成立),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一直專注於金屬材料檢測、工藝過程質量控制領域的技術研究,先後成功推出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分析儀器產品並已實現產業化,如世界首創的金屬原位分析儀,填補國內空白的氧氮分析儀、儀器化擺捶衝擊試驗機、斷口圖像分析儀等;2008年下半年世界首臺「脈衝惰性熔融-飛行時間質譜氣體分析儀」也於納克問世。
納克公司從2001年成立至今,一直保持著年銷售額增長率20%以上,2007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大關;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開始波及中國市場,針對2008年10月的公司銷售額有下滑的態勢,納克公司及時進行了幾項策略調整:
(1)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同時,加大優秀人才招聘力度,積極實施企業人才戰略儲備;
(2)逆勢而上、加大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完善覆蓋全國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3)進行產品結構、以及部分產品價格體系的適度調整。
未雨綢繆,應時調整,三項措施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對納克產品銷售的消極影響,時至2008年12月,其月銷售額即回升至正常水平,總體實現2008全年銷售額近1.3億;另外,截至目前,企業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預想成果。
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宏斌博士
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納克公司的發展模式、自主創新的機制與經驗、以及市場運作的觀念與策略,儀器信息網工作人員於
初步完成全面布局的「納克」
——2001年成立至今實現三大發展布局調整
高宏斌博士首先向筆者介紹了「初步完成全面布局的納克」,從2001年成立至今,納克公司實現了三大發展布局的調整:
(1)產品布局由國際代理向自主產品為主兼顧國際合作的轉變
「在納克公司成立之初,代理與國際合作業務佔公司業務很大比例,隨著我們在光譜分析、氣體分析、力學測試、無損檢測等領域的相關自有技術上突破與迅速實現商品化,2007年納克自主產品年銷售額首次超過代理業務,2008年自主產品銷售額所佔公司總營收比例繼續攀升;這應該是納克公司近幾年內最大的一個變化。」
(2)新的研發體系、生產體系建設完成,逐步實現規模化、現代化
「我們一直比較注重前瞻性的產品戰略規劃制定,優秀研發人員的選拔、激勵、培養,研發體系的科學管理與優化等,實現技術開發與產品開發的有效結合,通過7年積累,納克的流程化和團隊化研發管理模式和體系已經基本建成;另外,隨著我們的永豐產業基地二期工程建設完成,納克在儀器產業規模化、現代化生產方面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納克公司永豐產業基地,承擔著納克新型分析測試儀器研發、中試和規模化製造的任務;一期佔地4000m2,包括光譜儀、氣體分析儀、試驗機共3大生產車間;2007年下半年,6000m2二期建設規劃啟動,預計今年年底包括無損檢測、標準物質等在內產品線將全部轉入納克永豐生產基地。
(3)銷售和服務網絡覆蓋全國,初步完成區域細分布局
納克一直埋頭於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之前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鋼鐵、冶金行業,在這些行業「納克品牌」有很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隨著納克的產品線擴展與系列新品推出,2008年納克年銷售收入的30%直接來源於鋼鐵、冶金行業,「也因此,建設覆蓋全國銷售和服務網絡體系(9大分支機構)已經勢在必行。」
納克二期建設後的永豐產業基地全景圖
自主創新的「納克」
——致力於全方位提供冶金分析領域的解決方案
縱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或企業,靠的都是技術自主創新;筆者在採訪過程中,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納克的「自主創新」;曾記得,一年多前,筆者採訪我國著名光學儀器專家金國藩院士,金院士在談到「企業如何進行自主創新」話題時就高度評價過納克公司。
「技術為本」、「技術領先」、「技術創新」是納克公司在不同時期所提出的技術發展理念,已經成為納克成長的「主旋律」;的確,納克的系列創新活動幾乎涵蓋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技術再創新」所有「自主創新」範疇。
1、納克進行「原始創新」的典型:世界首創的OPA-100金屬原位分析儀
目前,材料研究在宏觀平均成分分析和微觀結構分析兩個方面已建立了較完整的方法體系,但作為材料性能判據而言,仍不足以準確、完整地解釋材料性能的異同,特別是有關材料中較大範圍內成分分布及結構的準確定量分析,一直是材料測試中的難題;由鋼鐵研究總院王海舟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首次提出了金屬原位統計分布分析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
金屬原位統計分布分析作為一項新的分析技術,已被國內外同行所公認,在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中,「金屬原位統計分布分析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現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項、法國專利1項、歐盟發明專利2項。
目前,OPA-100金屬原位分析儀,是世界上首臺可進行金屬材料中大面積範圍內的成分及狀態定量分布的快速分析儀器,可以獲得金屬材料較大尺度範圍內各成分的位置分布、狀態分布及定量分布的準確信息,具備元素統計分布分析和偏析度分析、夾雜物定量和分布分析、金屬表面疏鬆度分析以及成分分析四大基本功能。
「國家重點新產品」、世界首創的OPA-100金屬原位分析儀
「該儀器是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通過獨立的研發而獲得成功的,是納克進行原始創新的典型,也給納克公司帶來了莫大鼓舞,同時受到了歐美的一些研究機構與儀器公司同行的密切關注;國內大多數大型鋼廠均配置了OPA-100金屬原位分析儀,如:寶鋼、武鋼、首鋼、唐鋼、馬鋼引進金屬原位分析技術並在實際應用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又收到了國內外的一些研究機構的採購意向。」
2、通過對各種現有技術的有效「集成創新」,形成納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自主產品
在「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追蹤國際先進技術,深入自主研發、推動先進技術國產化」思路指導下,納克公司在光譜分析、氣體分析、力學測試、無損檢測等領域始終堅持走國際合作和自主創新並舉的發展道路。
(1)火花光譜技術研究與儀器研製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納克公司擁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分析測試產品,其中典型代表如Lab Spark 750系列直讀火花光譜儀,其在穩定性、檢測限、分析精度等方面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儀器的運行成本也有絕對優勢,「目前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2007年下半年才正式主推後幾個月內就有幾十臺銷量,2008年已超過100臺的銷售量。」
具有國際水準的Lab Spark 750系列直讀火花光譜儀
納克公司在火花直讀光譜技術領域開展的如煉鋼平臺快速分析系統、偏析度分析技術、高溫光譜分析技術、數字光譜解析技術、平面掃描元素分布分析技術、夾雜物光譜分析技術以及鋼中固溶鋁和非固溶鋁的定量分析技術等研究,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國際首次推出全新概念氣體分析儀:「脈衝惰性熔融-飛行時間質譜氣體分析儀」
作為國內生產CS及ON分析儀的公司,納克率先成功研製了脈衝紅外-定氧儀、脈衝-熱導定氮儀、脈衝-紅外-熱導氧氮聯測分析儀、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擴散氫分析儀等氣體分析儀器,而且各種技術指標均可和國際同類儀器相媲美。
ON-3000氧氮分析儀
值得一提的是,納克公司成功研製了一種全新概念氣體分析儀:「脈衝惰性熔融-飛行時間質譜氣體分析儀」,具備分析性能好、儀器線性範圍寬、載氣單一化、測量過程簡化等技術優勢;在脈衝熔融部分,實現惰氣載氣,O、N、H、Ar和He以CO(少量CO2)N2、H2、Ar和He的形式脫出。
全新概念氣體分析儀:脈衝惰性熔融-飛行時間質譜氣體分析儀
(3)在材料試驗領域,納克產品蘊涵了國內、外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最新測試技術
國內首創的全自動儀器化衝擊試驗機
納克公司的金屬材料動態力學性能測試系統、金屬材料靜態力學性能測試系統、數字光學分析系統等系列產品蘊涵了國內、外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最新測試技術;
3、「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引領國內高端技術的在線無損檢測系統
在無損檢測技術領域,納克公司也同樣「建樹頗豐」,比如,國際領先的大口徑厚壁鋼管自動化探傷技術、火車車輪自動探傷技術、高溫連鑄坯表面探傷技術、高溫高速線材探傷技術等,其中,包括與德國BFI研究所合作、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方式來共同研製的國際尖端無損檢測技術——利用電磁超聲導波探測高溫高速線材的內部和表面缺陷。
納克公司的在線無損檢測系統模擬圖
據了解,納克在線無損檢測成套系統的技術能力在國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大型高難度項目上目前還沒有替代者,該類項目的合同金額一般在百萬左右,也有多大400-500萬的大項目,儘管如此,這樣的價格也只是同類進口產品價格的30%左右,但在功能可以完全相互取代。
國際化視野的「納克」
——力爭5-10年內把納克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公司
納克公司在建立之初就確定了企業使命,致力於以測試技術推動冶金及材料工業進步,以一流技術、產品和服務回報客戶;高宏斌博士強調:「技術與誠信,才是不斷塑造的『納克品牌』的核心,比如,公司要求我們所有一線銷售人員,都要有紮實的技術背景,只允許從技術特點與技術優勢方面給用戶介紹自己產品,絕不允許貶低競爭對手的產品,我想這也是體現『納克品牌』價值的一個方面。」
「隨著納克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原創成果的產生,國內銷售體系的逐漸完善、『網絡式』售後服務及監督機制的日趨成熟,我們一直強調『納克品牌』的重要性,並主張『逐漸搶佔國內高端儀器市場、穩健進入國際市場』的市場推廣策略。」
「國際市場的全面開拓,已經納入我們下一階段戰略發展計劃;之前,除了『納克標物』之外,所有納克產品基本都是被動出口。目前,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是我們拓展的一個重點方向。經過國內大量用戶對我們的產品實際檢驗之後,我們將有步驟的進軍國際市場,穩步樹立我國民族儀器品牌的影響力。」
採訪現場
最後,
編者手記
作為全資的國有企業,納克公司已全然不見老國企的「機關式」、「行政式」工作模式,在看待與實踐企業的自主創新與市場拓展,積極提高產品的市場份額,以及擴大「納克品牌」知名度等問題上,則體現出一種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其發展歷程可堪稱典型,發展經驗與模式亦值得借鑑與思考。
在「同步國際前沿技術、打造民族儀器品牌」思路指導下,納克公司始終堅持走國際合作和自主創新並舉的發展道路,在這裡,筆者特別有感於納克的「自主創新」,想簡談幾點粗淺見解與感受,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1)長期持續技術積累、深入了解行業應用是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重要基礎
傳承鋼鐵研究總院50年技術底蘊,固然是納克公司的天然優勢,也給予我們一個視角的啟示:但當企業沒有這種優勢時,尋求與著名研究機構或專家團隊的「長期深度合作」,將可以彌補新生企業自身創新能力的不足,畢竟技術創新是需要長期的積累。
另外,納克公司能夠如此頻繁地推出系列新產品,也與其對鋼鐵、冶金分析應用領域的深入了解是分不開的。
(2)「原始創新」的成功,對企業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原始創新,對一般企業來說,的確是太難;但試想,一旦有原始創新成果產生,就不僅僅是直接經濟收益了。
或許,「OPA-100金屬原位分析儀」帶給納克的不僅僅是短期幾千萬經濟收益,還有核心技術的「內部移植」以提高其他產品技術競爭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自信心等。
(3)國際間合作、產品代理,不能僅僅停留於商務層面
通過國際間技術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大縮短了創新時間,而且降低了創新風險,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納克在線無損檢測領域的國際合作,就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範例。
(4)謀求企業長期發展,不能只生產量大面廣的儀器
儀器製造企業,不能只生產量大面廣的儀器,要做有技術優勢、或行業獨有、自己獨到的、並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儀器,才能形成其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以有效避免市場上「惡性競爭」的局面。
(5)具有絕對市場優勢或競爭力的產品,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極其重要
「納克標物」,深厚的技術基礎、高水平的管理體系、品種最齊全的國內與國際銷售網絡(國際主流供貨商就達近100家)造就了其在國內冶金標物的生產研製和銷售領域的龍頭地位,一年可為公司創收幾千萬,其在納克發展過程給予的有力支持是不言而喻的。
(6)創新型人才的穩定,是企業發展最大的挑戰
現在的企業間競爭不僅僅是拼市場運作、拼技術水平,更是在拼企業核心人員的穩定;只有留住人才,團隊穩定,企業才能做好研發工作,技術水平才能得以提高乃至創新。
高宏斌博士稱,納克公司成立初期,也出現過人才流失,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最近幾年,納克的人才團隊還是很穩定;發展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硬道理,發展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出高水平中青年的市場、研發、生產等領軍人才是納克當前重要的人才戰略。
可以預見,納克的自主創新成果所產生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產品、品牌,為納克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國際鋼鐵工業分析委員會現任主席、鋼鐵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王海舟教授也曾為納克題詞:「納百川聚技術精英 克難關登分析前沿」,筆者有感於其所作「藏頭」題詞,見解深刻、韻意深遠,故而引用為文章題目。
採訪編輯:王海
附錄1: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http://ncs.instrument.com.cn
http://www.ncschina.com
附錄2:高宏斌博士簡介
高宏斌,1972年出生。理學博士,研究方向冶金分析,現任鋼鐵研究總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副主任,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附錄3:納克公司系列新產品推出時間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