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此物一出天下反|區塊鏈|算法|中本聰|貨幣_網易訂閱

2021-01-10 網易

  01

  貨幣界的「潘多拉魔盒」

  元朝末年,蒙古人強徵民夫修治黃河決口,天下莫不怨憤。

  漢人民工挖河時發現一獨眼石人,身上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流傳於民間的謠言,終於得到了應驗(更有可能是套路)。

  同年韓山童聚眾三千人組建紅巾軍,重建漢人家園,爭取更多自由,最終將韃虜趕出中原。

  在早期的比特幣理想主義者眼中,自由主義是比特幣的精神內核。

  在他們眼中,比特幣天生反骨,它是「烏託邦世界」的經濟基石。

  所以,它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是美聯儲夢魘。

  重構全球金融體序,再造一個新世界。

  這是比特幣最原始的理想。


  如果說1美元的比特幣還是極客們的私人至愛,

  那麼10美元的比特幣已經是暗網世界的硬通貨。

  如果說100美元的比特幣只是黑客眼中的香餑餑,

  那麼1000美元的比特幣已經是傳銷者熱愛的新套路。

  如果說10000美元的比特幣只是投資者眼中的新標的,

  那麼100000美元的比特幣則是金融大鱷的未來理想。

  …………

  比特幣最近破18000美元,總市值超過2萬億人民幣,此物一出天下反,已經不再是個口號。

  02

  從「小島經濟學」

  談比特幣這個「反骨仔」

  很多人仍然不明白什麼是比特幣,三根陽線就是他們的信仰。

  那些比特幣一漲就激動喊的人,更不明白比特幣為什麼經常受公權力(例如FBI)打壓。

  我們從「小島經濟學」上再來談談比特幣,認識這個天生的「反骨仔」

  在一個小島上,生活著一群善良的人民,他們以貝殼作為信用中介交換食物,日子過得幸福而美好。

  1000年過去了,島上出現一彪形大漢,要求大家用他家後院樹上的葉子為唯一信用中介,試圖反抗的人都被扔到海裡餵魚,善良的人民很快被馴服,慢慢以大漢家裡的葉子作為等價交換物,島民必須用物品換取葉子,再用葉子去交換其它物品。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每個人手裡的葉子越來越多,但買到的東西卻越來越少,除了大漢自己,大部分人日子過得越來越緊巴

  有一天,一個聰明人發明一種新的記帳方式,你只要將自己的明細提交到帳本裡,得到島上6個人的認可,那麼系統就認為這個帳目是對的,所有的交易都在帳目上用數字表示,如果這個人想去買東西,只需要在上面劃帳,就可以拿走商品。

  因為帳目是公開的,每個人都可以對帳單檢查,除非隨機6個人裡面有4個人串通好。如果選擇了這種方式,小島上根本就不需要葉子。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應該已經明白,這個帳本就是比特幣,而葉子就是美元(每年都在增長),那個大漢則像美聯儲。雖然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暴力信用,認為葉子天生有權威,而帳本只是一串虛幻的數字,但從整個人類發展歷史來看,其實帳本才真正回歸貨幣本質。

  不管你承不承認,比特幣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是想來取代美元的。而傳統的法幣體系,是整個民族國家賴以生存的底層建築。

  03

  比特幣的野心,對抗「法幣之熵」

  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正是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一種絕望報復。

  政府已經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了,貨幣濫發成了一種「財政鴉片」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全世界的金融體系已經千瘡百孔。

  有時候,不是比特幣有多牛逼,而是法幣的確太垃圾。

  自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終止美元和黃金兌換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就徹底崩潰。民族國家的法幣徹底進入了一個混沌無序的時代,金本位被拋棄後,沒有誰可以阻擋「法幣之熵」的來臨。

  美國的M2總值從2000年的4萬美元到2019年的15萬億美元。

  中國的M2總值從2000年的13萬億人民幣到2019年198萬億人民幣。

  …………

  因為「法幣之熵」的存在,更多電腦極客已經失去了對法幣的信任。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立者中本聰(Satoshi)打包第一份開原始碼時說了一句話:

  這是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的時刻(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

  中本聰引用這個標題,正是對舊有的脆弱銀行系統的冷嘲。

  比特幣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來顛覆傳統銀行體系的。

  它不僅僅是一個加密貨幣,更重要的是它還自帶支付體系。


  04

  支撐比特幣的不是野心,而是數學

  很多人喜歡談比特幣後面的陰謀,這不是一種科學態度。

  能夠支撐它發展到今天的,不是美帝主義的陰謀,也不是四川小水電的算力,不是傳說中的中國大媽的拯救,也不是灰度基金的屯貨,更不是自由主義者的信仰。

  比特幣最大的支撐是什麼,是數學。

  最早支持比特幣的擁躉,是信仰數學的人。

  在他們眼中,人是不可相信的,而數學就是上帝。

  中本聰藉助數學力量建立起區塊鏈世界:

  以ECC橢圓曲線為錢包基礎,以去中心化為精神內核,以SHA256算法為最後的數學堡壘,力圖對抗網際網路世界中的商業巨頭和國家壟斷!

  縱觀比特幣的方方面面,基石部分都與數學密不可分。

  先看看比特幣的核心機理,也就是它的工作量證明機制。

  它像一個猜謎遊戲:

  在比特幣節點裡任何人都可以爭取記帳權,誰先解決一道數學題誰就先記帳。這種數學題有個特點——解起來很難,驗證很容易。

  「假設解題是在扔4個骰子,誰扔出點數小於4就對了,扔出來比較困難,但是驗證卻很簡單。」

  這就是比特幣的哈希碰撞,也是區塊鏈的工作本質,當然真實的題目並不是擲骰子這麼簡單,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1300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從100多萬個50米長的標準遊泳池裡面找到1粒藍色水滴。

  但即便是這麼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鐘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這裡比特幣應用中使用到的哈希算法(RIMPED160算法),它是比特幣安全體系的「安全之鏈」

  05

  橢圓曲線方程,比特幣反叛的基石

  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數學方程,它卻是比特幣反叛的基石

  選擇一種安全的加密算法並不容易,這後面才真正充滿了陰謀。

  比於其他數學應用,橢圓曲線方程在比特幣中扮演關鍵角色。可以說,沒有橢圓曲線方程,就沒有比特幣的安全性,沒有安全性,比特幣就不能建立信用。

  建立起這麼一套強大的加密系統並不容易,這背後有太多的起與伏。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是加密世界裡的「魔鬼」,在上世紀90年代末以前,非對稱加密技術被視為軍用,均在NSA嚴密監視的視野之內。雖然在這之後,NSA表面放棄了對加密技術的控制,使這些技術得以走進公眾領域,並使其被廣泛應用於網絡通信。

  但實際上NSA的手一直伸向加密領域,通過對加密算法置入後門,然後將被置入後門的算法推廣為標準算法,從而輕而易舉地廣泛獲取使用者的信息。

  中本聰不信任NSA公布的加密技術。2013年9月,愛德華·斯諾登曝料NSA採用秘密方法控制加密國際標準,加密貨幣採用的橢圓曲線函數可能留有後門,NSA能以不為人知的方法弱化這條曲線。

  所幸,中本聰使用的不是NSA的標準,他選擇了Secp256k1曲線,如圖所示,它是一條隨機曲線,而不是偽隨機曲線。


  Secp256k1橢圓曲線圖

  由此,依託橢圓曲線Secp256k1,比特幣成功對NSA進行了「反叛」,全世界只有極少數程序躲過了這一漏洞,比特幣便是其中之一。

  想要弄清Secp256k1,我們首先得了解橢圓曲線是什麼?

  Math World線上數學百科全書給出了一個極好並完整的定義,橢圓曲線是一個具有和兩個變元的魏爾斯特拉斯方程:

  數學上一般簡單表示為

  其具有兩個重要特性:

  1、任意一條非垂直的直線與橢圓曲線相交於兩點,若這兩點均不是切點,那該直線必與該曲線相交於第三點

  2、過橢圓曲線上任意一點的非垂直切線必與該曲線相交於另一點。

  常用於密碼系統中的橢圓曲線則是基於有限域上的橢圓曲線,方程表示為:

  橢圓曲線Secp256k1由於其構造的特殊性,優化後可實現比其他曲線性能上提高30%,明顯表現出以下兩個優點:

  1、佔用很少的帶寬和存儲資源,密鑰的長度很短。

  2、讓所有的用戶都可以使用同樣的操作完成域運算。

  當然,更重要還是其保障了密鑰對生成籤名驗證的安全,為比特幣樹立起了一面強有力的天然屏障。

  比特幣使用的Secp256k1不是偽隨機曲線,讓它逃過了一劫。

  有時候,比特幣有一種天命的感覺,此物一出天下反,冥冥中自有命數。

  06

  人性是比特幣最大的弱點

  比特幣並非僅僅只是天才的靈光,它集中了幾代密碼朋克們的智慧。

  包括以下這些頂尖人物:

  菲爾·齊默爾曼(PGP技術的開發者)

  哈爾·芬尼(PGP加密的發明人之一)

  約翰·吉爾摩(SUN微系統公司的明星員工)

  布拉姆·科恩(《BT下載》的作者)

  蒂姆希·C·梅(英特爾前首席科學家)

  阿桑奇(維基解密創始人)

  …………

  從喬姆的E-cash,到戴偉的B-money,再到薩博的比特金……幾代密碼朋克懷著對自由貨幣的嚮往,像堂吉訶德一般偏執而驕傲,試圖成為網際網路貨幣的鑄幣者。

  喬姆、戴偉、薩博三人是衝在前鋒的排頭兵,非對稱加密、點對點技術、哈希現金這三項關鍵技術則是在貨幣自由道路上披荊斬棘的利器。

  前兩項技術使分布式交易帳簿得以建立,避免了數據被篡改的可能,哈希現金算法則在2004年經過哈爾·芬尼改進為「可復用的工作量驗證(RPOW)」後,成功被中本聰利用來攻克加密貨幣的拜佔庭將軍問題,即「雙重支付」問題。

  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講,比特幣幾乎無懈可擊

  在比特幣整個生態鏈裡面,被攻破的只有人性。

  正是因為人性,曾經「去中心化」的比特幣成為「中心化」的比特幣。

  比特幣世界一直有兩大權力中心,一個是以「代碼開發和維護」的Bitcoin-Core團隊技術權力中心,一個是以礦工為代表的算力權力中心。

  這兩大權力中心也曾經試圖和解過,2016年2月21日,香港數碼港,兩大權力中心的代表在這裡會談,一方是控制著全球70%以上算力中國礦工;一方是來自西方世界控制著比特幣核心代碼Bitcoin-Core團隊的程式設計師。他們在這裡達成了共識,但最終Bitcoin-Core一方撕毀了協議。

  2017年5月,來自22個國家的58個公司代表聚集在紐約,幾乎匯聚了比特幣產業鏈最具有價值的公司,包括交易所、礦場,以及這個產業鏈上新晉的實權人物。但最終仍然因為兩大權力中心的不和而一拍兩散。

  2017年~2020年,比特幣中很多毫無價值的分叉幣反覆出現,目的就是為了割韭菜

  象徵「去中心」、「去權威」的虛擬貨幣,不斷經歷著51%的算力攻擊、分裂之痛、礦霸交鋒、支持者倒戈、新舊勢力的角力和理想主義者向套利者的轉變,一次次利益紛爭的背後,實際是一場場權力與利益的博弈。在這一過程中,總有人試圖成為權威,「人性」「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烏託邦夢想充滿了現實嘲諷,同時也讓數學來構建社會科學的貨幣信任機制充滿了層層阻礙。

  在算力爭奪戰爭中,今天比特幣的中心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法幣的中心化,雖然它的價格已經漲到讓人得了「恐高症」,但它真的有資格成為未來的網際網路貨幣?

  它可能會成為「貨幣之錨」,但要成為網際網路貨幣,必須解決比特幣的升值期待當前支付的天然矛盾,這是一個幾乎無解的死結


  Quark壓縮函數的構造

  此物一出天下反,現在的比特幣,感覺像是已經打到南京的洪秀全,雖然擁有了半個帝國,但卻已經失去了初心。

  07

  比特幣本質是一種數學

  今天,我們回到比特幣的起點: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從下午一直忙到黃昏,在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創建、編譯、打包了第一份開原始碼

  儘管這份代碼非常簡陋,還是正常運行了SHA256算法、RIPEMD-160算法、寫入版本類型、Base58編碼。在2009 年1月3日18點15分,比特幣世界的第一個區塊被創建。

  這一天被比特幣信徒稱為「創世日」,而這個區塊也被稱為「創世塊」,中本聰則成了「創世主」。這一天標誌著比特幣的誕生!

  十一年過去了,比特幣承載的「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理想還在嗎?

  如果你看到灰度基金屯幣50萬BTC,比特幣社區一片歡呼時,你就知道那個「去中心化」的理想早已不在,那個成為網際網路貨幣的少年已經遠去。

  比特幣是數學在網際網路世界的一種延伸,它是一個工具,與TCP/IP協議、支付寶、P2P一樣,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不能成為真正的貨幣,BTC最終會淪為科技先驗者的實證遊戲。

  數學給予了比特幣強大基因,但人性給予了比特幣什麼呢?

  是當初的理想,還是今日的貪婪

  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公式之美》第23個公式《橢圓曲線方程—比特幣的基石》。

  

  ∞文章來源:公式之美∞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加密機制的不同算法及其原理解析
    當全網有一位礦工哈希出nonce時,他就會把自己打包的區塊公布出去,其他節點收到區塊驗證區塊後就會一致性認為這個區塊接到了區塊鏈上,就繼續進行下一個區塊的打包和哈希計算。比特幣採用SHA256算法,該算法屬於SHA-2系列,在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時(2008)被公認為最安全最先進的算法之一。除了生成地址中有一個環節使用了REPID-160算法,比特幣系統中但凡有需要做Hash運算的地方都是用SHA256。
  • 比特幣不是實物貨幣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並不是獨立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概念是因為人們意識到比特幣的技術概念從而定義出的概念。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
  • 成為中本聰 | 星球列傳
    從中,我們不僅會更了解中本聰想要解決什麼痛點,也會發現「去中心化」、「token經濟」等當今熱詞投射在過去的影子。之後,我會和大家「反著讀讀」比特幣白皮書,通過為中本聰「提供肩膀的巨人們」,抓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這將使我們比「江湖傳說」更接近「比特幣之父」的誕生故事。
  • 區塊鏈距離規模化商用,還缺什麼?
    區塊鏈的由來及其演進邏輯 區塊鏈(blockchain)一詞來源於比特幣,比特幣區塊鏈也是最早的區塊鏈,可視作區塊鏈1.0的典型代表。 中本聰在第一版比特幣程序中,把保存比特幣交易數據的文件夾命名為blockchain,這一名稱被其他加密數字貨幣延續下來,區塊鏈成為指代加密數字貨幣歷史交易數量的專有名詞。
  • 區塊鏈與量子計算的較量
    正如我在《區塊鏈技術在信用、智慧財產權、溯源等場景中的應用與思考》《5G、區塊鏈與智慧計量》(請關注回看)兩篇文章中所說,區塊鏈技術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用區塊鏈貨幣取代國家法幣是沒門的。比特幣的發明人中本聰可能沒有系統學過經濟學知識,比特幣運行這麼多年來,在經濟學界看來是存在不少缺陷的。2019年11月6日下午,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與任正非咖啡對話。
  • 斯坦福區塊鏈大會2020落幕:區塊鏈安全性引熱議
    來自紐約大學的博士生Assimakis Kattis展示了他的《必要工作量證明(Proof of Necessary Work):簡潔狀態驗證和公平保證》論文成果,據悉,這一研究可使無狀態的輕客戶端能夠在大約40毫秒內有效地驗證整個區塊鏈歷史。換言之,簡潔狀態模型中的信任模型是比特幣的簡化版本,不管交易總數是多少,證明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大約在373位元組。
  • EKT多鏈技術談丨加密貨幣如何加密
    當全網有一位礦工哈希出nonce時,他就會把自己打包的區塊公布出去,其他節點收到區塊驗證區塊後就會一致性認為這個區塊接到了區塊鏈上,就繼續進行下一個區塊的打包和哈希計算。比特幣採用SHA256算法,該算法屬於SHA-2系列,在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時(2008)被公認為最安全最先進的算法之一。除了生成地址中有一個環節使用了REPID-160算法,比特幣系統中但凡有需要做Hash運算的地方都是用SHA256。
  •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東西?發展歷史一波三折的虛擬貨幣
    維基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絡與共識主動性,開放原始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由中本聰(化名)於2008年10月31日發表論文,2009年1月3日,創世區塊誕生。
  • ...涉及區塊鏈的金融科技公司;巴西最大投資公司啟動加密貨幣兌換
    且為了防止加密貨幣挖礦機等產品威脅國民健康、社會安全與環境保護等,將會加強非法有害輸出入物品的出入關的審核,包含了加密貨幣挖礦機等產品。數字貨幣亞馬遜獲得流數據平臺專利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披露的文件顯示,亞馬遜在4月17日獲得了一項流數據平臺專利,可以讓訂閱用戶接收實時加密貨幣交易數據。
  • 以區塊鏈為由的數字貨幣騙局又來了?
    之前,國家就開始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只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當然,目前國家的區塊鏈技術最新的消息應該是數字人民幣了。在大力發展區塊鏈以及最新的數字人民幣消息的帶動下,數字貨幣的騙局也越來越多,小編也曾遇到過數字貨幣的騙局,今天也為大家來揭曉一下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關係。當然,說到數字貨幣就不得不提到比特幣了,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後,價格連續上漲,巨大的賺錢效應讓一批人先嘗到了新技術的紅利,並在社會上掀起數字貨幣的炒作熱潮。
  • 詳細介紹移動互聯中的區塊鏈技術
    一個中本聰(至今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人,據傳是一個日裔美籍人)憑藉著自己的思路設計發布了一個開源軟體並建立P2P網絡。演化出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其中的流通貨幣被稱為比特幣。從09年到16年比特幣都一直在繁衍進化中,但是並沒有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比特幣產生的第一個實物交易是一萬個比特幣兌換了一塊披薩。那是比特幣第一次被承認了價值。每年的5月22日被親切的稱為「比特幣披薩日」。
  • 點付大頭:網際網路的昨天,比特幣的今天,區塊鏈的明天
    在被稱為區塊鏈第一社群(幾乎半個鏈圈的大神齊聚)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鏈」裡,隆領資本蔡文勝、Qtum量子鏈帥初、百合網慕巖、陳偉星、分布式資本沈波、真格徐小平、了得資本易理華、「中國第一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節點資本杜均、區塊鏈投資人點付大頭、FBG周碩基等國內區塊鏈行業的重量級人物,就區塊鏈領域的多個問題進行激辯。
  • 上漲的比特幣:區塊鏈的試金石
    文/孟永輝最近,比特幣的價格上漲讓越來越多的人又開始關注起了數字貨幣,並且又開始吹噓所謂的數字貨幣才是區塊鏈的終極應用場景和唯一歸宿。儘管這種說法在比特幣價格猛漲的大背景下,頗有幾分磨刀的味道,但是,對於數字貨幣的認識開始趨於理性地時候,用吹噓比特幣的神奇來搪塞他們在區塊鏈上的蒼白,就有些太不負責任了。
  • Excel貨幣計量單位中加入比特幣,微軟一小步,區塊鏈一大步
    最近,周圍做區塊鏈的朋友們偶然發現,Excel貨幣計量單位中加入比特幣,這說明微軟已經對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的一種認可,這是科技巨頭們的一小步,但對區塊鏈來說,卻是一種積極的影響,是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一大步。
  • 區塊鏈項目的基本理念與思想源流_澎湃研究所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1960年出版的《自由憲章》(另譯為《自有秩序原理》)一書中,哈耶克已流露出對自由銀行體制的偏愛,和對現有貨幣體制和制度環境感到失望。無論如何,哈耶克是唯一一個系統性論證貨幣競爭的經濟學家。那麼,為什麼說哈耶克是比特幣的精神教父?因為哈耶克在《貨幣的非國家化》中主張引入私人貨幣以及私人貨幣競爭,也就是實施自由銀行體制,由私人銀行競爭性發行貨幣,並做了系統性的論證。
  • 中本聰繼任者Gavin帶領比特幣走向輝煌
    賞金是逐漸遞減的,直到比特幣總量2100萬的那天為止。他著了魔似的把能找到的關於比特幣的文章都看了一遍,隨即便註冊了BitcoinTalk論壇,還給中本聰發了一封站內信,毛遂自薦想為比特幣的發展出一份力。雖然加文寫給中本聰的信和普通粉絲追星沒有太大區別,但是他的經歷和能力得到了中本聰的認可。
  • 胡捷: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點在哪裡?丨洞見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區塊鏈?我不是從技術角度講,而是講我們金融人怎麼看區塊鏈。第三個問題,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點在什麼地方?  一  什麼是金融?  金融是圍繞著貨幣的一個行業。問世間錢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貨幣是非常神秘的一個東西。
  • 關於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其實區塊鏈沒有那麼神秘,很多時候都是利用懂得人不願說,不懂得人來裝B。以「智」欺人,不亦樂乎。區塊鏈有其自身價值,但完全沒有宣傳的那樣好,只是幾個技術概念炒作而已。  一、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就是支持比特幣(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
  •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試金石嗎?
    所以,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對於數字資產的監管並不是說數字資產不是區塊鏈的發展方向,而是說當數字資產成為區塊鏈的唯一應用場景,並且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時,所謂的火熱或許僅僅只是假象和泡沫而已。從底層邏輯上來看,以炒幣和ICO為代表的區塊鏈概念與網際網路金融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當數字資產僅僅只有金融屬性,僅僅只有交易的時候,它已經不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虛擬的金融類型。
  • 數字貨幣 區塊鏈最新消息!
    2.數字貨幣分析專家肖磊:傳統市場缺乏可以直接交易的比特幣衍生產品數字貨幣分析專家肖磊近日表示,交易所市場的比特幣期貨合約,本身是一個新品種,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因此這個過程肯定是交易量放大的過程,現在的區塊鏈分類分為真鏈(拜佔庭將軍協議,每個節點同樣數據加解密)、弱鏈(劉關張將軍協議,每個節點互相信任)、偽鏈(用中心化的系統做區塊鏈,或使用已經被攻破的加密算法,Hyperledger,BigChainDB)、非鏈(有部分區塊鏈機制,但不是區塊鏈:如IOTA,Hashgraph,Corda,Guard time,閃電網絡)、胡鏈(沒有科學依據的鏈,例如可以容錯超過1/3錯誤的節點協議)、空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