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光年外太空出現一張「椒鹽卷餅」,科學家稱首張雙恆星照

2021-02-1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最近,德國天文學家通過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在700光年外發現一團有著螺旋狀線條的結構,捕捉到一張照片,有趣的是它看起來像一張剛被烙好椒鹽卷餅,可能是真的餓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學家索性將它稱之為「宇宙椒鹽卷餅」。

「宇宙椒鹽卷餅」名為[BHB2007]11系統,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它是人類首張雙恆星照片。[BHB2007]11系統是Barnard59星雲的一部分,由大量氣體和塵埃細絲網絡組成,該星雲距離地球大約700光年,是菸斗星雲的一部分,黑暗扭曲雲團看起來非常厚,咋一看,有點像一隻橫穿在宇宙空間的「大蜘蛛」。

更有趣的是,[BHB2007] 11系統中存在兩個令人難以置信圓盤,科學家費利佩·阿爾維斯(Felipe Alves)在聲明中表示,們將這兩個圓盤解釋為兩個年輕的恆星吸積盤,類似於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年輕恆星正在成長,以周圍塵埃云為食。

儘管兩顆恆星在圖片上距離可能不足10毫米,但實際上它們之間的距離相當於地球與太陽距離的28倍。由於這兩個恆星互相圍繞旋轉,它們的引力將塵埃雲勾勒出螺旋狀線條結構,讓整個[BHB2007]11系統看起來像卷餅。探測數據顯示,較大圓盤質量約為80個木星。

能發現「宇宙椒鹽卷餅」,還能發現兩個年輕恆星系統,這讓阿爾維斯顯得很興奮,他表示這項研究發現非常重要,我們首次對年輕雙恆星複雜結構進行了成像,為恆星形成模型提供了新見解,並幫助天文學家確定了雙星誕生的條件。

阿爾維斯補充說,嬰兒恆星的成長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更大圓盤中獲得質量,質量以旋轉環的形式傳遞,從而產生椒鹽卷餅圖像,第二個階段恆星從星際盤上獲取質量,該研究已發表在「 科學 」雜誌上 ,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椒鹽卷餅」,你流口水了嗎?更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3D列印椒鹽卷餅!咦?怎麼是玻璃做的?
    在近期的科技新聞中有這樣一張圖。圖片來源:cen.acs.org獨特的形狀說明這是一個pretzel,「椒鹽卷餅」,然而,這個餅是玻璃做的,這是幹啥?玻璃又不能吃!圖片來源:cen.acs.org這種3D列印玻璃模型是怎麼做的?
  • JAFC: 應用感官學概念來鑑定椒鹽卷餅外殼中的關鍵香味物質
    現在,研究人員鑑定出椒鹽卷餅中的關鍵化合物,這些關鍵化合物賦予了這種扭曲打結的卷餅獨特的香味,研究人員將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的《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上。
  • 宇宙深處大謎題即將破解,3萬光年外,擁有多重身份的它引得科學家關注
    在遙遠的外太空有太多人類無法解開的謎題,又或說這些謎題解開的答案並非正確,對於宇宙中的謎題人類沒有太多的認識,也不能近距離接觸,所以這給人類研究上帶來很大的弊端,但是宇宙深處有一個大謎題即將破解,發現在3萬光年外的一種天體有三重身份,從而引得科學家關注。
  • TESS疑似在距離地球100光年處,發現宜居星球
    自從人類發現這一事實之後,人類開始開啟了探索外太空的旅程,人類迫切的希望在銀河系內找到更多顆的類地行星。儘管銀河系的直徑有可能在20萬光年,但相比較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而言,銀河系尚且能夠被人類觸及,儘管人類目前還沒有離開太陽系,但人類發射的多顆探測器,望遠裝備已經可以窺探到更加遙遠的宇宙空間了,比如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4月18號發射的TSSS衛星探測器就立了大功。
  • 太空人在外太空可以看見星星嗎?
    算是一張星光軌跡圖,還有地面上的人造光。下邊這張照片是國際空間站從緬甸上空夜間飛行時,可以看見地球大氣層的地球大氣層的輝光和遠處的銀河。銀河就是在地球上看到最亮的那一部分銀河系,主要都是恆星,也就是問題中所說的星星。所以說太空人在太空裡還是可以看見星星的,但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背向地球向外太空看都是黑的。只有看向太陽的時候才是亮的。
  • 在太空發現墨西哥卷餅
    小編不是科學家,只是個吃貨,所以只能聯想到太空人在太空中吃點什麼。下面是一個國外太空人介紹在太空中進食的短視頻,這也引出了一段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研究墨西哥卷餅的軼事。視頻中的太空人吃的是「tortilla」,這是一種玉米粉圓餅,類似大由大生產的墨西哥卷餅餅皮(英文正是tortilla)。
  • 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遠的外太空,有一顆巨大的鑽石行星!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與外太空相關的話題。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遠的地方,有一顆像是巨大鑽石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密度比迄今發現的任何行星都要大,而且它主要是由碳組成的。外太空充滿了讓人們驚嘆不已的神奇事物和現象,而且每天天文學家都會有新奇發現。有會下玻璃雨的星球,以及酷似宇宙之眼的恆星,太空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物體。今天我們就帶你看看8個宇宙奇特現象!
  • 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遠的外太空,有一顆巨大的鑽石行星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與外太空相關的話題。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遠的地方,有一顆像是巨大鑽石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密度比迄今發現的任何行星都要大,而且它主要是由碳組成的。外太空充滿了讓人們驚嘆不已的神奇事物和現象,而且每天天文學家都會有新奇發現。
  • 4.2光年處出現地球兄弟,有水有適宜溫度,或生活著「三體人」
    .2光年處出現一顆地球兄弟,有水有適宜溫度,或生活著「三體人」自從上個世紀人類開始探索外太空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在致力於尋找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得做好離開地球,去往其他星球生存的準備,另一方面則是科學家猜測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這些星球上也可能存在極大的概率孕育生命
  • NASA拍到新生恆星 距地球約1000光年
    我們知道,人類一直都在探索著這個未知的宇宙,試圖發現其他的外太空文明。而就在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發布了一張太空中亮藍色物體的照片,這一宇宙景象令人毛骨悚然。圖中藍色的星團是編號為從7到11 (HH 7 - 11)的赫比格-哈羅天體,它們位於NGC 1333,這是一個充滿塵埃和氣體的反射星雲,距我們的星球大約1000光年。  而且,美國宇航局還在其官方推特上發布推文稱,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新生恆星的確鑿證據!
  • 夜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是太陽的26倍,距離地球8.64光年
    導語:夜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是太陽的26倍,距離地球8.64光年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而全世界的天文學者都在不停的探索和研究著這個體系的秘密。宇宙又包括了神秘的星空,它不僅美妙而且經常給人以遐想,那麼在遙遠的外太空當中還有一些什麼樣的秘密所在呢?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太陽是對人類最重要的一個星球,它可以讓地球擁有溫暖和光明,也是因為它這個冰冷的星球才能夠出現生命不斷的演化。也許在我們認為太陽是最亮的,但是在宇宙中它卻並不是最亮的那一顆恆星。
  • 聚焦|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聚焦 |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7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南京:這麼高大上的東西,把它飛到地球外太空要700萬元
    2018年11月2日,江蘇南京,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江蘇大劇院舉辦,攝影師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高大上的東西,把它飛到地球外太空要700萬元!你知道它是什麼嗎?攝影師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高大上的東西,把它飛到地球外太空要700萬元!你知道它是什麼嗎?原來是一顆微小衛星。由中國一家商業航天公司研製的,這個是他們研發的一個衛星平臺,在國際上稱為立方星,可以隨火箭發射到太陽同步軌道高度500-10000公裡的範圍。
  • 巨蟹座出現6億年前的「鬼宿星團」 距離地球約550光年
    科學家將兩顆新發現熱木行星稱為Pr0201b和Pr0211b,圍繞著不同的類太陽恆星運行,而它們卻都位於一個酷似蜂巢的恆星集群中,之所以稱其為「蜂巢」,是因為其外觀類似蜂巢
  • 宇宙中出現一個十字架,尺寸約100光年,它究竟是什麼?
    據推測,宇宙的範圍約為460億光年。在這個巨大的宇宙中,充斥著很多巨型天體、星雲、星系、黑洞等,其中的黑洞變化莫測,形成原因還不能解釋清楚。此外,宇宙還有密度巨大的中子星、璀璨光芒的恆星,還有各種做著自轉和公轉的行星,以及不規則運動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比如每隔60年就會光臨地球的哈雷彗星。
  • 人眼看見最遠的星星,如果出現在30光年外,地球會怎麼樣?
    如果它在出現在30光年外,地球會是什麼命運? 視星等和絕對星等的來歷 肉眼可見的星星最暗大約是6等,這個星等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編制的星表中1022顆星星劃分成了6個等級,從1等到6等星!
  • 「火鹽雞」躲東風中,「椒鹽蛇排」龍眼洞
    喜運來的椒鹽蛇排,兩刀削肉離脊骨,一啖一啖是蛇肉  椒鹽香檳雀,微鹹,肉鮮爽、骨香脆圖文/勞毅波祖宗認識鹽的烹調地位,是把它奉為「百味之首」。廣州東風中的火鹽雞不可能窺佔「百雞之首」,滋味卻特別;龍洞的「椒鹽蛇排」,薄鹽厚肉一口香。
  • 冥王星拍到一隻「蝸牛」,引發科學家熱議,外太空真有生命存在?
    2005年,天文愛好者發現了屬於柯伊伯帶及海王星外天體的鬩神星,鬩神星被發現之初,曾被其發現者和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與許多國際上的科研機構分享其研究數據)等稱為「第十大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來自外太空的短促而強大的射電波 新研究確定來自銀河系內部
    天文學家發現來自外太空的短促而強大的射電波 新研究確定來自銀河系內部(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4月,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來自外太空的短促而強大的太空射電波,然後成功地找到了它的來源該物體被稱為中子星,是一顆比太陽還大的大質量恆星壽終正寢後形成的超密集殘餘物,但這顆中子星是所謂的磁星。它擁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磁場,儲存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甚至能夠扭曲原子的形狀。FRBs被認為每秒鐘就會在夜空中出現一次,每次僅閃爍幾毫秒。
  • 火星出現一張「人臉」,和獅身人面像有何關係?科學家找到線索
    而人類存在的時間僅有五百萬年,就類似在現在的年計算裡,人類的出現時間只有最後的幾分鐘而已。由此可以知道,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的存在甚至連一個細菌都不如。也正是如此,就算是當今人們認為已經是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依然無法知道任何有關地外文明的存在。一直以來,人類對地外文明的存在都是充滿好奇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外太空領域上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