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鹽雞」躲東風中,「椒鹽蛇排」龍眼洞

2021-01-13 鳳凰網



先醃後蒸五花肉,這樣再卷著生蠔生煎,就不會生熟不一致了


  「你的責任是用木棍敲開火鹽大筒,對我笑著說,你想幹嘛?」


  「磚頭哥」小學生見火鹽雞便喜上眉梢,因為他餐前空口品出了火鹽的鮮味


  溼荷葉作為傳導鹽分和熱量的烹導體,控鹽控鹹的效果更明顯


  喜運來的椒鹽蛇排,兩刀削肉離脊骨,一啖一啖是蛇肉


  擱在上面的是「椒鹽」,下面其他的為沙姜粉、孜然粉、胡椒粉、五香粉、鹽


  椒鹽香檳雀,微鹹,肉鮮爽、骨香脆

圖文/勞毅波

祖宗認識鹽的烹調地位,是把它奉為「百味之首」。廣州東風中的火鹽雞不可能窺佔「百雞之首」,滋味卻特別;龍洞的「椒鹽蛇排」,薄鹽厚肉一口香。 

大海鹹潮,曾湧到東風中

在2010亞運的開幕式、閉幕式擔綱「海洋之舟」的海心沙,百多年前還是一處寂寂無聞的珠江沉積沙洲,如已廣為人知。當年為它起個名字「海心沙」的人,只是看見這一段珠江江面寬闊如大海,沙洲似居海心中央,當然他更沒有想到歷史倒退2500年前,大海的海水從珠江口湧過了海心沙,一直湧到了越秀山的南麓。 

地質界專家對廣州東風中路埋在地下5米的蠔殼和海相貝殼,使用14C碳素斷代法測量,發現這些隨鹹水潮至潮落而至的生物遺骸是2500年前沉積下來的。但東風中路沒有因此改名為「鹹風中路」,從1920年由街巷擴寬為「德宣路」到1968年的「東風三路」、1981年的「東風中路」,它的名字一直與時代掛鈎。不過,「鹹」的元素沉積在這一路段的土壤裡,如2500年前的蠔殼,如今日東風中路沉迷於以鹽為樂事的那一間富康魚莊的火鹽雞、火鹽腰、鹽肉煎生蠔等,鹽鹹之氣不安分。為什麼販魚賣蠔的這一間食肆又能夠將一隻雞擺弄得與眾不同?

鹹鮮而不鹹苦的「火鹽」

把海曬的粗鹽貯存5年,倒入山泉水溶解,沉澱和過濾兩遍,再用松柴火慢慢熬煮,最後凝結為晶末,則是「火鹽」了。與一般碘鹽不同之處是「火鹽」的鹹度不算太強烈,這與二次沉澱和過濾的衝淡有關。而它的鮮味,得益於火烹,松香和煙火之味慢慢浸入火鹽的晶體裡。

「往時一味踏石街,穿破幾多爛草鞋,自從同妹斷了線,三雙皮鞋一手買。以前同妹好似仙,袋裡麼個爛沙錢,自從同妹麼個事,買的火鹽使花線」,這一首唱自蕉嶺的客家山歌,唱的是情愛兩重天,「火鹽」搭上情歌來炫耀身價。借問一聲:在東風中路工作和生活的客家人,還記得家鄉的那一撮「火鹽」嗎? 生活艱難的歲月,「火鹽」是餐桌上最佳的調味品。回憶那些「火鹽」的日子,當年鮮美滋味溢唇舌,當年俏妹俊哥鮮活現,當年父老鄉親在眼前……  

「離開客家山鄉幾十年,我最惦記的是火鹽的味道」,從大南路的富康魚莊搬到東風中路並改名為鯇王莊,店主邱植林想在日常主打的魚蠔菜陣中,發掘一些兒時的火鹽回憶。由於含有微量元素,含水量比碘鹽略多,減少海鹽裡氯化鈉的含量,所以火鹽的苦澀之味薄了,而鮮味稍突出了。

鮮汁「火鹽雞」不幹身

富康魚莊的火鹽雞不鹹也不幹身,雞肉滲汁,雞件的鮮味始終排主席之位,不像鹽焗雞那樣「鹹味謀窺主席位」。飼養了145天、毛重2.7斤的麥香雞,雞肉纖維實而不削。從廚房到桌上的飯碗,78元一隻的火鹽雞須經過七個步驟:一,宰殺;二,拿火鹽擦雞身,醃10分鐘;三,鋪卷溼荷葉包醃雞;四,用海鹽粒砌結成的大鹽筒包裹溼荷葉醃雞;五,開動250攝氏度爐溫的焗爐烘烤一小時,每十五分鐘翻轉一次;六,用木棍輕輕敲開大鹽筒,取出火鹽雞;七,斬件上臺。

由於麥香雞先被火鹽擦身按摩,雞已吸收了火鹽的鹹味,而溼荷葉作為傳導鹽分和熱量的烹導體,比古法鹽焗雞那一張包卷的薄紗紙控鹽控鹹的效果更明顯,所以火鹽雞有白切浸雞之嫩滑,無鹽焗雞之幹縮。

惹發陽火之腰,「火鹽腰」

火鹽雞開幕,接著就是火鹽腰。烹製火鹽腰,先要剔乾淨豬腰裡有尿臊之味的白筋膜,用杜仲藥材水浸一夜,撈起再夾入兩件杜仲,按火鹽雞的方法烘焗。  

口感有鵝肝的粉質,但細品則鹹幹香。有壯陽火、治腰疼之效的火鹽腰,與海心沙對岸的「小蠻腰」廣州塔一樣,常常進食常常望,腰肯定挺得直。

空口辨三鹽

我空口分別品嘗了碘鹽、火鹽和蒜鹽。論香,蒜鹽獨佔一席;論鮮,火鹽的微量元素多而含氯化鈉少一些,因此烹飪菜式的味道有些別致。一位孜孜求學、既知天文地理也曉朝韓局勢的「磚頭哥」小學生鍾思成見我試品三鹽,也想當鹽學生,一指沾鹽一口水,反覆對比三鹽的特質。  

有火鹽和五香粉做志願者,火鹽鮮蠔鹹肉卷顯得外香內嫩,從外到內,「五香鹹」、「鵝肝鹹」到「海味鹹」,味道出現三層的變化。

「椒鹽蛇排」,薄鹽厚肉一口香

鹽,因其專賣,在內地的品種不及海外那麼豐富,它進入粵菜廚師的地盤只能是二次加工。很奇怪,「椒鹽」一詞似乎是在港澳地區先發起來的,在三十年前的廣東甚少碰見「椒鹽」菜式。現在,「椒鹽」烘託的主角最佳食材是瀨尿蝦、鮮魷魚、蛇和鳥等。廣汕路龍洞林業學校對面的「喜運來食莊」不玩火鹽,玩椒鹽:椒鹽蛇排、椒鹽香檳雀。喜運來的椒鹽,分幹撈和油爆兩個步驟:首先,撈拌沙姜粉、孜然粉、胡椒粉、五香粉、鹽,再起油鍋爆姜米、蒜米、紅椒粒,熱炒原已醃過並炸至9成熟的蛇排,最後撒入椒鹽調味。  

喜運來的椒鹽是晃子?事實上,他們的功夫在蛇排上,兩刀削肉離脊骨,使到食客斯文優雅地一口就吃到了蛇肉,不似以往吃蛇脯,左咬右撕,儀態盡失。

勞毅波

相關焦點

  • 秋風起,三蛇肥——到底是指哪「三蛇」?
    廣東人食蛇的歷史已有上千年,蛇饌早已成為廣府粵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宋代,朱沃的《萍州可談》中就有「廣南食蛇,市中賣蛇羹」的記錄;李時珍亦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嗜蛇……肉極鮮美」。秋冬起,蛇的體內貯藏了冬眠所需營養,故而迎來肥美時期。 「三蛇」是指那三蛇?
  • 秋風起,三蛇肥
    廣東人食蛇的歷史已有上千年,蛇饌早已成為廣府粵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宋代,朱沃的《萍州可談》中就有「廣南食蛇,市中賣蛇羹」的記錄;李時珍亦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嗜蛇……肉極鮮美」。秋冬起,蛇的體內貯藏了冬眠所需營養,故而迎來肥美時期。  酥炸肥蛇碌 皮脆肉白嫩  入冬以後的蛇,開始囤肥自己,好過冷冬。它可能要比平日裡肥上好幾倍。
  • 秋冬季 又到一年食蛇時
    廣東人食蛇的歷史已有上千年,蛇饌早已成為廣府粵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宋代,朱沃的《萍州可談》中就有「廣南食蛇,市中賣蛇羹」的記錄;李時珍亦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嗜蛇……肉極鮮美」。秋冬起,蛇的體內貯藏了冬眠所需營養,故而迎來肥美時期。  酥炸肥蛇碌 皮脆肉白嫩  入冬以後的蛇,開始囤肥自己,好過冷冬。
  • 冬日滋補蛇肥蛇當道
    論到吃蛇,老廣可說是冠絕全中國的行家,一條蛇幾乎無處不可吃。蛇皮、蛇肉、蛇膽、蛇血、蛇骨,以至於蛇腩、小小的蛇肝、蛇鞭都可入饌。皆因粵人相信中醫所云,蛇肉具有補氣血和祛風邪的作用,比較適合秋冬季食用。加上入冬後,眾蛇為了冬眠都把自己吃得肚滿腸肥,是一年中最肥、最富營養的時候,此時不吃它,更待何時?五蛇齊全一桌上廣州人愛吃蛇,愛到有三蛇或五蛇之說。
  • 「秋風起,三蛇肥」!吃蛇有這幾點禁忌,佛山街坊你知道嗎?
    「秋風起,三蛇肥」,秋天是吃蛇的好季節,蛇肉細嫩鮮美,古有「作膾食之」的記載。今人烹蛇已成佳餚,吃過蛇肉的佛山街坊都喜歡蛇肉的滋味,對其讚不絕口。
  • JAFC: 應用感官學概念來鑑定椒鹽卷餅外殼中的關鍵香味物質
    現在,研究人員鑑定出椒鹽卷餅中的關鍵化合物,這些關鍵化合物賦予了這種扭曲打結的卷餅獨特的香味,研究人員將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的《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上。
  • 廣州人與蛇的關係:吃與被吃!
    但面對什麼都敢吃的廣州人 蛇更怕人! "做什麼標本,蛇就應該用來煲湯啊!" 在北宋年間,廣州就有蛇羹,地理學家朱彧曾在《萍洲可談》中寫道:"廣南食蛇,市中鬻蛇羹。" 明朝時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亦有記載"南人嗜蛇"的這一說法。
  • 蛇蛇蛇:你要大喜臨頭,11月25號躲不開的喜,花幾秒鐘看看什麼喜
    蛇蛇蛇:你要大喜臨頭,11月25號躲不開的喜,花幾秒鐘看看什麼喜 家中如果同時有屬蛇人,只不過因為早些年裡生肖蛇的運勢欠佳,甚至有一些算命的說生肖蛇就是一個苦命的屬相。
  • 十二生肖中的「好老婆」排名,屬蛇女孩排第五,看看你排第幾?
    十二生肖當中的「好老婆」排名,屬蛇的女孩僅排到第五,看看你在榜上排行第幾呢? 第五名:整潔的屬蛇女孩 蛇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動物,其因為冷血而著稱,蛇的身體往往是冰冷的,不過,屬蛇的女孩卻是個「外冷內熱」的熱心腸,結婚後也往往會成為一個好妻子
  • 基於中值的圖像椒鹽噪聲的非迭代濾除
    現實中由於照相機的性能和光線強弱的變化,噪聲在圖像中不可避免。去除噪聲的方法大致分為兩類:線性方法和非線性方法。線性濾波和含噪圖像的卷積能有效地去除高斯噪聲以及其他呈均勻分布的噪聲,但由於這種方法把邊界處灰度變化較大位置的點也當作椒鹽噪聲處理,因此他對這樣的噪聲效果甚微,並且還經常對圖像造成模糊。
  • 樂從上華村有家私房菜,把蛇吃出N種花樣!來嘗鮮,送福利!
    而說到店裡面的「拿手菜」,就不得不說這裡的蛇,反骨蛇、椒鹽蛇、蔥油蛇、蛇燜雞、桑拿蛇蒸雞......單單一味蛇,店裡面的大廚就已經研發了N種吃法,很多做法在其他餐廳極少見。
  • 在大自然中它是蛇的「天敵」,是農人的保護神,可以用來治蛇傷
    在大自然中它是蛇的「天敵」,是農人的保護神,可以用來治蛇傷現在正是春季的4月份,馬上就要迎來5月了,這個時候氣溫也在慢慢上升。在農村地區有一種生物也要出來活動了,那就是蛇。像蛇的話,可以說是一種有害又有益的生物了,害的地方就是它是一種冷血動物,要是不小心遇到它了就很容易出現被咬的情況,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蛇是能在大馬路上「暢行」的。有益的地方就是它能夠滅鼠,是農田稻子的好幫手,而且蛇的入藥價值也大春季是一個野草比較多的季節,野草生長過多,就容易招來蛇。這些蛇也喜歡躲在草叢裡,這對農人們來說,無疑是種潛在的危險。
  • 廣東名蛇宴,愛吃的吃貨簡直把這裡當人間天堂!
    倘若將一條過山峰下了火鍋,那就實在是太浪費了,更別提椒鹽了!一般想吃到過山峰都需提前預定,因為以之煲湯至少需要數個小時,燉好之後蛇肉已經酥爛,湯色如牛奶般雪白,嘗一口鮮美至極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眼鏡蛇:和相對溫順的無毒蛇相比,性格暴躁的眼鏡蛇稍有風吹草動都要昂頭相對,運動量比一般蛇要大多了,所以它的肉質有十足的理由傲視同儕。
  • 中國新型坦克「眼鏡蛇機動」 有效躲敵炮火(圖)
    中國新型坦克「眼鏡蛇機動」 有效躲敵炮火(圖) 2014-11-14 08:41:41硝煙中,坦克左衝右突,接連通過障礙、限制路、S形路段,經過起伏路段時,只見坦克時而右轉,時而左轉,「之」字形快速通過,然後箭一般衝到終點,一個甩尾猛然停下。  駕駛員武緒輝剛從車上跳下,就被人群團團圍住。這位新疆軍區某裝甲團的四級軍士長就是摸索出這種被稱為「眼鏡蛇機動法」的「鐵馬馭手」。
  • 內陸太攀蛇
    內陸太攀蛇棲息於澳大利亞中部乾旱的平原與草地。 內陸太攀蛇棲息於人跡罕至的乾燥平原、草原、荒漠及乾枯河床等地。它們常棲身於鼠穴(洞穴原來的主人經常會被它們吃掉)、較深的地表裂縫或凹洞,有時也寄居於石縫和牆洞中。
  • 秋風起,三蛇肥!這些獨特滋味,只在順德品嘗到
    順德師傅遵循古法烹製菊花水蛇羹,蛇湯取蛇骨燉製,湯羹中的水蛇,配以雞肉絲、冬菇絲等熬上幾小時,直至湯色奶白,武火高溫釋放出肉類脂肪和蛋白,諸味精華盡數融合。當水蛇羹完成的時候,菊花也隆重出場,點亮整道水蛇羹湯的神髓。
  • 秋風起三蛇肥!順德倫教這煲水蛇粥,是烹飪協會認證的「中國名菜」!
    有「一蛇三味」的吃法 一蛇三味指的就是 蛇粥、椒鹽蛇碌 、蒸蛇碌 蛇粥 椒鹽蛇碌
  • 溫州的特色菜-椒鹽跳跳魚,太鮮美了,我表示第一次吃
    跳跳魚,溫州人喜歡用來燘煮梅菜乾、黃酒燉跳跳魚、椒鹽,是溫州的特色菜。上次我出了份內容表達我第一次見到跳跳魚,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還有些網友給我介紹跳跳魚怎麼做美味。所以今天我就去買了1斤來嘗嘗,真是讓我一吃難忘。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吃到這麼美味的魚類,簡單炸一炸椒鹽一撒,就可以吃了,味道極其鮮甜。
  • 椒鹽蔥花餅做法,鬆軟層次豐富,3分鐘烙一張,比手抓餅好吃
    比手抓餅還好吃的餅,那就是味道更豐富的椒鹽蔥花餅了!手抓餅攤位上總是人擠人,排長隊。鍋裡的手抓餅金黃誘人,烙餅大叔上下嫻熟地翻動著它,直到餅看起來兩面金黃,就將其盛出。 在餅面抹上醬料,將其他準備好的配料一一放入,一個餅就做好了。這種原味的餅雖然好吃,但我更喜歡味道更豐富一點的餅。
  •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什麼?
    在陸地上,生活著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蛇:內陸太攀蛇,一次毒液的劑量可以殺死20萬隻老鼠,或是100個成年人。正因為如此,所以內陸太攀蛇是陸地上最毒的毒蛇。(杜氏劍尾海蛇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毒蛇,但科學家發現,在LD50相同注射模式下,毒性最毒的蛇應為內陸太攀蛇。)內陸太攀蛇內陸太攀蛇的毒性屬於神經毒性以及心臟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