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三蛇肥——到底是指哪「三蛇」?

2020-12-04 大洋網


秋風起,三蛇肥。現在已經不止秋風了,冷冬也已殺到!蛇肉更加肥美了。

廣東人食蛇的歷史已有上千年,蛇饌早已成為廣府粵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宋代,朱沃的《萍州可談》中就有「廣南食蛇,市中賣蛇羹」的記錄;李時珍亦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嗜蛇……肉極鮮美」。秋冬起,蛇的體內貯藏了冬眠所需營養,故而迎來肥美時期。

「三蛇」是指那三蛇?

所謂「三蛇」,主要指金環蛇、飯剷頭、南蛇三種,都是有毒的,以前人們常用這「三蛇」來煮「三蛇湯」。

不過,目前市面上入饌的蛇都為養殖蛇,主要有海豹蛇、水律蛇和榕蛇,這三種皆為無毒蛇。在從事烹蛇行業30餘年的粵菜師傅明哥看來,水律蛇風味最佳,品質上佳的水律蛇只須清水烹煮,其香飄足10米,勾人垂涎。就算是勉強過得去的水律蛇,清水一烹,也能在3米之內散發香氣。水律蛇的風味特點是甜而香。相比之下,榕蛇和海豹蛇少了那點甜,但蛇香亦足。水律蛇的做法多樣,包括反骨、椒鹽、蔥油、鹽焗、瓦鐣煀。

酥炸蛇碌外脆裡嫩

入冬以後的蛇,開始囤肥自己,好過冷冬。它可能要比平日裡肥上好幾倍。廣州傳統飲食中素來有蛇饌,如蛇羹、蛇絲、蛇碌等等。椒鹽蛇碌是目前市面上見得最多的蛇碌吃法,濱江西路上的惠食佳今年有新招,創出一道「酥炸檸檬蛇碌」。幹身爽利的蛇碌如同金元寶一般鼎立於銀盤之上,清晰的紋路,乾爽而酥脆的外皮。一上桌來,服務員提醒須要馬上品味,不然汁水必將流失。

吃蛇碌就不要顧及什麼紳士淑女的形象了,大可放下筷子,擦乾淨雙手,掂起蛇碌的兩角,從左往右撕著吃,順著紋路,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能最有效、最到位地品味到蛇肉的質感與滋味。錯了路數,那你可能要埋怨廚師怎麼選了這麼柴的肉。實際上,不過是方法用錯罷了。酥炸蛇碌正如服務員所說,確實是要第一時間賞味的。在正確的時間裡,用正確的方式吃,你能吃到酥炸的皮下那白嫩而帶肉汁的蛇肉,嬌嫩不已,而皮是脆的,脆漿並沒有抹滅了它的質感。比起普通的椒鹽漿,這一層酥炸漿要軟薄得多。主廚發哥說,酥炸是從椒鹽演變而來的。二者不同在於酥炸要求炸到表面酥,在炸制時,油溫相對比椒鹽烹製所用的油溫低一些,否則容易窿,一般2分鐘即可,迅速鎖住裡面的肉質。而椒鹽採用很高的油溫炸,炸到脆。這其中的微妙,需要有深厚功底的廚師把握。炸的時候,會加檸檬絲一同,為蛇碌帶來味道。「太史蛇羹配有檸檬絲,因此在做椒鹽蛇碌時,我們也配搭上檸檬。」發哥說,這道菜,水律蛇與海豹蛇都可以做,並且連皮製,方有這口感。上碟時,再撒上檸檬絲與白菊花,甚為雅致。

談及太史蛇羹,雖始於太史公,但後來的廚者們亦發揮創新力,在太史蛇羹的基礎上改良創新。發哥所做的蛇羹,湯底用蛇骨和蛇皮熬製而成,清冽而不厚重,配搭清甜白嫩的蛇肉與蛇皮絲,加馬蹄、竹蔗、胡椒粉、木耳、木耳絲、菇絲、檸檬絲等,口感豐富,層次多元。同樣是一個須趁熱吃的菜餚,否則容易出水。蛇絲用以作湯羹,蛇絲則用來做蛇絲飯。

師傅絕技:大刀起小蛇

明哥見證了近三十年來蛇餚在廣州餐飲市場上的發展。他說,早期人們吃蛇,主要以蛇湯蛇羹為主,再到拆蛇片打邊爐,後來演變到椒鹽蛇、瓦鐣燜蛇、蒜香蛇、瓦鐣蛇等吃法。中餐的口味慢慢被導入到蛇的風味上,加之外系菜系的融合,蛇餚的菜品和口味愈加豐富。在明哥主理的品龍餐廳中,除了傳統的椒鹽蛇、生炒蛇絲、蛇腩邊爐等,還有湘味的口味蛇等。雖然店內無菜牌,但明哥說,只要食客說得出來的吃法,他們都能嘗試做出來。這家位於工業大道北花城往事內的食蛇專門店,近來店內店外都坐滿了來打蛇窩的資深食客。明哥說,店內的高湯有別於他家,他用蛇骨與頭尾熬湯,每日熬上60升的高湯。

明哥說,蛇的處理方法不外乎5種:連皮帶肉蛇碌;去皮淨肉蛇片;去皮蛇碌;連皮帶肉腩片;起「筒蛇」。其中,最難的是起「筒蛇」,不須對蛇開刀開肚,卻能將裡面的中骨以及內臟去除,整條蛇依舊保持完整。通常只有大約2兩/條的幼蛇才能如此處理,熟手技工只需要3分鐘就可以起出「筒蛇」來。做法越簡單越好,高湯焯即可。除了「筒蛇」,明哥和他的徒弟們還有一招高招:大刀起小蛇腩片。當年,明哥用一把大刀起一條三四兩的蛇腩片,功夫名揚珠三角。

蔥油焗蛇吃的是焦香,而「龍中飛翼」凸顯的是清甜。明哥用的是1斤到1斤半的水律蛇,以椒鹽做法製作。自然地捲成一圈,吃的時候需要扯直開來,從左到右一撕咬,白嫩的蛇肉輕而易舉地就到嘴裡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鍾達文

相關焦點

  • 秋風起,三蛇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秋風起,三蛇肥。
  • 新民晚報數字報-秋風起,三蛇肥
    「秋風起,三蛇肥」一語是老饕們品嘗蛇餐的行動口號。「起」和「肥」在廣州話音系裡同押一韻,念起來生脆上口,還帶一點進補的迫不及待。  秋風一起,蛇儲足養料準備冬眠,正是肥壯,正宜入口。蛇餐在粵、港都算流行,蛇饌菜式林林總總,蛇羹只是其中一道。在港人觀念中,毒蛇肉做成的蛇羹,味道更鮮美,補身更有效。
  • 秋風起·三蛇肥,你吃過嗎,知道其中食補的含義嗎?
    秋風起·三蛇肥除了狗之外,廣州人的吃蛇,也是一大特色。廣東人喜歡吃廣西出產的蛇,講究「生腥鮮」,而且認為越毒的蛇也就越鮮美。每逢秋冬之際,「秋風起矣,三蛇肥矣」的廣告就出現了。所謂三蛇,是將「飯匙頭」(眼鏡蛇)、「過樹龍」和「金腳帶」等三種蛇,合烹在一起的。據說這三種蛇各有重點,「飯匙頭」重在頭部,能驅除人體頭部的寒溼,「過樹龍」則重在軀千,「金腳帶」則有益於下肢,三樣同吃,能驅走全身的風溼,如缺少其中之一,則有將風寒驅趕至某一部分之虞,反而對身體有害。
  • 秋風起,三蛇肥!這些獨特滋味,只在順德品嘗到
    別人看到蛇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而順德人看到蛇的第一反應卻是——俗話說「秋風起,三蛇肥」,秋天是吃蛇的好季節,蛇肉不僅滋補,還有養顏的作用。在「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廚師們又怎會錯過這道秋天獨有的美味呢!
  • 秋風起三蛇肥!順德倫教這煲水蛇粥,是烹飪協會認證的「中國名菜」!
    就肥肥胖胖的...蛇啊! 原來說到底還是為了吃...不愧是廣東人! 也只有廣東人, 才能把蛇這種令人害怕的生物, 安排得明明白白...
  • 「秋風起,三蛇肥」!吃蛇有這幾點禁忌,佛山街坊你知道嗎?
    「秋風起,三蛇肥」,秋天是吃蛇的好季節,蛇肉細嫩鮮美,古有「作膾食之」的記載。今人烹蛇已成佳餚,吃過蛇肉的佛山街坊都喜歡蛇肉的滋味,對其讚不絕口。
  • 秋風起三蛇肥:最毒的蛇骨肉膽,都在蛇羹裡化作了鮮醇
    雖說比燒鴨飯要貴那麼一些,香港人從很久以前就養成了這個習慣:秋季,是一定要吃蛇的。 「秋風起矣,三蛇肥矣,食指動矣」。 每到入秋,這十二個字就會出現在廣粵的大街小巷,普遍程度不亞於包郵區」秋風起,蟹腳癢「的宣傳力度,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人們:要吃蛇了。不是無道理。
  • 尋味順德:秋風起三蛇肥,等四個月,只為這碗蛇羹,舌尖傳承關愛
    他們怕告訴我,我不肯去吃,只好偷偷送來最有利於我的滋補品,秋風起,和姐姐、姐夫才分別,又想起。最近看《尋味順德》,也介紹了這道菜的做法,大家都以為,蛇羹是清朝廣州美食家江太史家所創,其實它只是代表了以蛇入菜的巔峰之作,把蛇當作美食,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當時他採用白菊花搭配蛇羹入菜,這個菊花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鶴舞雲霄。
  • 冬日滋補蛇肥蛇當道
    論到吃蛇,老廣可說是冠絕全中國的行家,一條蛇幾乎無處不可吃。蛇皮、蛇肉、蛇膽、蛇血、蛇骨,以至於蛇腩、小小的蛇肝、蛇鞭都可入饌。皆因粵人相信中醫所云,蛇肉具有補氣血和祛風邪的作用,比較適合秋冬季食用。加上入冬後,眾蛇為了冬眠都把自己吃得肚滿腸肥,是一年中最肥、最富營養的時候,此時不吃它,更待何時?五蛇齊全一桌上廣州人愛吃蛇,愛到有三蛇或五蛇之說。
  • 舌尖上的新年:秋風起,進補到底吃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南派主張蛇肉如何之鮮美,北派主張吃蛇簡直就是恐怖片,其中有一個讀者特別可愛,他說,小時候看《笑傲江湖》,令狐衝對師兄弟說,秋風起,三蛇肥,今晚我們去抓蛇吧?當時我就想,華山在北方,北方人不吃蛇啊。秋天進補,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呢?我憂國憂民的想了半天,有以下幾個方案,臨近江河湖海的群眾吃螃蟹,如天津等地。東北和中原等地的群眾,吃新收穫的雜糧和果蔬。西北等地,就可以建設牛羊肉的天然冰箱。
  • 鮮味廣州品美食 冬日滋補蛇肥蛇當道
    廣州人吃蛇的歷史悠遠至極,《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面都有提及:「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中國得之無用。」論到吃蛇,老廣可說是冠絕全中國的行家,一條蛇幾乎無處不可吃。蛇皮、蛇肉、蛇膽、蛇血、蛇骨,以至於蛇腩、小小的蛇肝、蛇鞭都可入饌。
  • 秋冬季 又到一年食蛇時
    蔥油焗蛇  蛇羹  秋風起,三蛇肥。廣東人食蛇的歷史已有上千年,蛇饌早已成為廣府粵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宋代,朱沃的《萍州可談》中就有「廣南食蛇,市中賣蛇羹」的記錄;李時珍亦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嗜蛇……肉極鮮美」。秋冬起,蛇的體內貯藏了冬眠所需營養,故而迎來肥美時期。  酥炸肥蛇碌 皮脆肉白嫩  入冬以後的蛇,開始囤肥自己,好過冷冬。
  • 農村俗語:「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鑽土」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這句農村俗語,是人們根據觀察蛇在春秋季節,甦醒與冬眠的特點,來表達不同的季節氣候變化特點。春暖花開時,蛇在冬眠中甦醒出山;春去秋來時,秋風蕭瑟,氣溫下降,蛇開始入土冬眠度越冬。老話說過:「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就是根據蛇冬眠的規律,與會鑽洞不冬眠的老鼠之間此消彼長。
  • 廣州人與蛇的關係:吃與被吃!
    但面對什麼都敢吃的廣州人 蛇更怕人! "做什麼標本,蛇就應該用來煲湯啊!",千年有餘 廣州人吃蛇歷史,可追溯到上千年前!
  • 樂從上華村有家私房菜,把蛇吃出N種花樣!來嘗鮮,送福利!
    廣東俗話說「秋風起,三蛇肥」 秋天是吃蛇的好季節 蛇肉不僅滋補,還有養顏的作用~ 在樂從上華村有一家私房菜館 把蛇做出了N種花樣 不僅做法獨特
  • 揭秘三平「侍者公」神秘蛇崇拜靈
    三平祖師神像左邊,蛇侍者紅臉獠牙,手裡提蛇。而當地還有一種全身布滿白花紋的蛇,常入屋攀爬,甚至與人同眠。當地人非但不怕,反視其為吉兆,尊稱其為「侍者公」,甚至修廟供奉,享受信眾三平朝拜的頭炷香。  蛇年將近,這種蛇崇拜引起不少人關注。那麼,為何在這個山區會出現並不尋常的蛇崇拜?「侍者公」到底是什麼蛇?它是否如信眾所說,所到之處鼠患全無,與人和諧相處?本期探秘頻道,讓我們一一為您解答。
  • 雙語閱讀:蛇的三片葉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蛇的三片葉子 2012-03-14 18:47 來源:網絡 作者: 分頁標題#e#
  • 《暗黑血統創世紀》第七章蛇在哪 遊戲蛇位置一覽
    暗黑血統創世紀第七章蛇在哪?
  • 江門驚現眼鏡蛇、蟒蛇……一天連抓三條蛇!千萬當心!
    江門驚現眼鏡蛇、蟒蛇……一天連抓三條蛇!千萬當心!室內進蛇的市民求助8月9日,江門消防在一天的時間內接到了三起報警電話。體重約有1斤為防止眼鏡蛇傷人兩名消防員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後緩緩靠近眼鏡蛇並利用捕蛇工具將蛇抓獲次日上午鶴城消防站將抓獲的眼鏡蛇安全移交到當地野生動物保護機構處理02
  • 《殺手2》三頭蛇:下潛圖文通關介紹 三頭蛇:下潛怎麼通關
    導 讀 殺手2三頭蛇:下潛該怎麼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