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秋風起,進補到底吃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2021-01-22 圓慶娛樂

同學們好!

前兩天,我寫了一篇吃蛇羹的文章,讀者們的留言幾乎分為了南派和北派。南派主張蛇肉如何之鮮美,北派主張吃蛇簡直就是恐怖片,其中有一個讀者特別可愛,他說,小時候看《笑傲江湖》,令狐衝對師兄弟說,秋風起,三蛇肥,今晚我們去抓蛇吧?當時我就想,華山在北方,北方人不吃蛇啊。秋天進補,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呢?我憂國憂民的想了半天,有以下幾個方案,臨近江河湖海的群眾吃螃蟹,如天津等地。東北和中原等地的群眾,吃新收穫的雜糧和果蔬。西北等地,就可以建設牛羊肉的天然冰箱。而西南,藏著媽媽做的家常臘肉,想起它,就想起了過年的味道。

影片《舌尖上的新年》中,就講述了四川盆地的一對老夫婦製作腊味,等待家人團聚和分享的故事。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團隊製作的一期賀歲片,是我第一次看到在電影屏幕上出現的美食紀錄片,滋味並不亞於分享了一頓盛宴。趙明慧夫妻和打工在外地的子女,估計只有春節才可以聚在一起,所以他們早早就開始努力準備兒女們最青睞的臘肉。從兩人抓住奮力逃脫的小豬開始,這對老夫妻的家庭裡,就洋溢著春節將至的喜感氛圍。

把八角、桂皮、香葉和花椒,在大鐵鍋中進行烘焙,再和鹽巴一起研成粉末,均勻的塗抹在新鮮豬肉上。鄉間老媽媽不急不躁的開始醞釀臘肉的滋味,配菜們也在開始著手準備,想和臘肉一起打一場硬仗。估計田地裡的蒜苗青翠,罈子裡的蘿蔔乾等待現身,青椒和紅椒已經急不可耐的裝扮出場,農家的田園小院子,瀰漫著臘肉香味漸濃的歡樂氣息。

把醃製好的臘肉掛在房梁上,老兩口就開始了漫不經心,但實則全心全意的燻臘肉工程。橘子皮、果殼和氣味芬芳的樹木,都化作一縷青煙,冉冉升起,縈繞著懸掛在屋梁上的臘肉。爐子簡直就成了作法的道長,幻化出神燈一樣的青煙,讓臘肉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變身,成為比鮮食的豬肉更為緊實和醇厚的臘肉。農家的經濟條件並不是非常好,家裡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化的設備,半房梁的臘肉,也是顯示著主人家的寬裕和對生活滿滿的誠意。

孩子們回來的日子越來越近,夫妻兩人決定先對自己的臘肉家庭作業,進行一個小小的測試。以便在孩子們回來的家宴上考個滿分。他們把懸掛了近一個多月的臘肉取下來,刮毛、清洗、切片和水煮,臘肉的脂肪,已經像玉石一樣半透明,等到下鍋炒制,就會有更為清透的玉制光彩。

夫妻倆人坐在火塘邊,默默的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耐心等待著不久將至的兒女們。這時候的畫面,簡直就像一副油畫那樣濃墨重彩。夫婦二人的寂寞等候,對兒女們的牽掛,見了面,又幾乎無法用語言表達,大概是有孩子的人,都會感同身受吧。年輕的兒女們衝出家門,簡直是離開地球都能活的樣子。可身後的父母,無論你跑的有多遠,他們能夠多看你一眼,都會覺得心滿意足。

舌尖上的新年:秋風起,是蟹腳癢、三蛇肥,還是去吃腊味?進補到底吃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兒子從杭州帶回了醬鴨,又讓同事們從山西寄來了秋天新打下來的小米,四川臘肉和湖南臘肉正在打包,等待郵寄到我家,在餐桌上決一勝負,我們老兩口也是東吃一口,西吃一口。有人在身邊陪伴,富足的感覺油然而生,有你,就是最好的人生滋味。

我是退休的中學女教師,歡迎關注我,和我分享你的人生感悟。

同學們,再見。

相關焦點

  • 尋味順德:秋風起三蛇肥,等四個月,只為這碗蛇羹,舌尖傳承關愛
    之前我最多吃個鰻魚飯,他們說,蛇肉含有不可多得的胺基酸,可以抗衰老和緩解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疾病,我們當老師的,平均每天都要站四個小時以上,所以深受職業病的困擾,這道價格不菲的菜,是姐姐和姐夫能夠給予我的、最細微的關愛。他們怕告訴我,我不肯去吃,只好偷偷送來最有利於我的滋補品,秋風起,和姐姐、姐夫才分別,又想起。
  • 今日立秋 | 歲歲秋風起,今秋尤不同
    今日立秋 | 歲歲秋風起,今秋尤不同 2020-08-07 0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民晚報數字報-秋風起,三蛇肥
    「秋風起,三蛇肥」一語是老饕們品嘗蛇餐的行動口號。「起」和「肥」在廣州話音系裡同押一韻,念起來生脆上口,還帶一點進補的迫不及待。  秋風一起,蛇儲足養料準備冬眠,正是肥壯,正宜入口。蛇餐在粵、港都算流行,蛇饌菜式林林總總,蛇羹只是其中一道。在港人觀念中,毒蛇肉做成的蛇羹,味道更鮮美,補身更有效。
  • 揭秘中國人的「進補」文化
    以下再分門別類地談一談中國人吃什麼來進補。秋風起兮三蛇肥每逢秋風送爽之際,「秋風起矣, 三蛇肥矣」 的廣告就出現了。 蛇店和菜館競相以蛇肉、蛇湯、蛇羹為號召,讓人們好好地溫補一番。主客圍桌坐定之後,只見堂倌把飯匙頭、金腳帶、過樹榕和貫 中蛇的四隻蛇膽扎在一隻銀叉子上,旁邊一個銀盤子裡放著一枚 帶把銀針、一隻小銀夾子。
  • 秋風起 蟹兒肥
    商報訊 (記者 鄭煒)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大家記掛的大閘蟹趕著中秋節的腳步登上了餐桌。「今年有農曆閏月,因此中秋節較去年晚,增加了大閘蟹的成長時間,所以今年中秋的大閘蟹質量整體勝過去年中秋。」王氏集團掌門人王志強說。 有了大閘蟹,還需要其他「舌尖產品」來豐富餐桌。
  • 秋天進補,吃肉不如吃它,蛋白質含量高比牛羊肉強,比豬肉便宜!
    秋天進補,吃肉不如吃它,蛋白質含量高比牛羊肉高,價格比肉便宜時間來到了秋天,我們也終於感受到了與夏天不同的秋天的乾燥。此時也是很多人選擇給家人以及自己進補的時候,但是進補並不是亂補,我們要有所選擇的選用食材。
  • 秋風起,三蛇肥——到底是指哪「三蛇」?
    吃蛇碌就不要顧及什麼紳士淑女的形象了,大可放下筷子,擦乾淨雙手,掂起蛇碌的兩角,從左往右撕著吃,順著紋路,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能最有效、最到位地品味到蛇肉的質感與滋味。錯了路數,那你可能要埋怨廚師怎麼選了這麼柴的肉。實際上,不過是方法用錯罷了。酥炸蛇碌正如服務員所說,確實是要第一時間賞味的。
  • 秋季進補,吃大魚大肉不如泥鰍,好吃不貴,我家隔三差五吃
    導語:秋季進補,吃大魚大肉不如它,好吃不貴,我家隔三差五吃一次有著「水中人參」美稱的泥鰍,在秋天是最佳食用期,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家便時常會吃泥鰍,比吃大魚大肉強多了,泥鰍的吃法比較豐富,泥鰍豆腐湯、酥炸泥鰍、醬燜泥鰍等都是其非常經典的做法,泥鰍不僅是口感美味,而且價格也比較實惠,屬於物美價廉的食材
  • 動物立冬也進補,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熊貓「麗麗」一天要吃8頓飯,大食蟻獸享用的冬日特餐你可能吃不起!
  • 動物立冬也進補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杭州網 通訊員 董森超 首席記者 王川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
  • 秋風起,蟹兒肥!但這幾類人不宜吃,吃前你得弄清楚
    今天文章的開始,大家一起來猜一個謎語吧——八個娃娃抬面鼓,兩個大人前面舞,娃娃抬鼓真奇怪,不走直步走橫步。(打一動物)大家快轉動一下小腦瓜,想一想謎底是什麼?倒計時10,9,8,7...3,2,1,時間到了,你猜到了嗎?答案是:螃蟹。「秋風起,蟹兒肥」。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
  • 地道川味臘腸,吃出舌尖上的年味兒
    作為一個嗜辣星人,最愛的就是鹹、甜、麻、辣的地道四川香腸,每一口都讓人念念不忘!作為一枚地道的川妹子,逢年過節最愛的就是餐桌上各種臘腸菜,什麼臘腸煲仔飯、荷蘭豆炒臘腸、花菜炒臘腸等等,美味臘腸可以炒一切,每一口都是幸福感爆棚!
  • 秋風起,螃蟹肥,這樣吃美味又健康!
    秋風起,螃蟹肥,又到了一年吃蟹的時節,等待了一年的小吃貨們有口福啦!不過螃蟹雖然鮮美,營養豐富,但是如果食用不當,也會損害身體健康的哦。那麼我們究竟要怎麼吃螃蟹,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充分得到其中的營養呢?一:螃蟹這些部位不能吃!
  •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專業建議值得一聽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民間從冬至起,就開始數「九」。當你連數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冬至大如年,多地百姓有「一九一隻雞」的滋補養生傳統,認為冬至開始每逢九天需進補一隻雞,來年就有好身體。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提醒,冬至進補,選擇公雞還是母雞,需根據體質分而辨之。冬至時陽氣開始復生,要適當進補,精心調養。
  • 秋風起,秋水涼,落葉知秋,誰知我心
    秋風起,秋水涼,落葉知秋,誰知我心文/雨小荷(河南)01、秋風起,秋水涼一場秋雨之後,天涼了許多。行走在秋天的曠野上,感受著秋風的吹拂,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愁緒。秋風起處,樹影婆娑,草叢輕舞。一切草木漸漸地褪去繁華,留下沉澱之後的凝重與寂靜。一湖秋水涼,在秋風中蕩起層層漣漪。湖水中依然有荷的影子輕輕地搖曳著,仿佛在與曾經的時光揮手作別。
  • 秋風起,三蛇肥!這些獨特滋味,只在順德品嘗到
    別人看到蛇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而順德人看到蛇的第一反應卻是——俗話說「秋風起,三蛇肥」,秋天是吃蛇的好季節,蛇肉不僅滋補,還有養顏的作用。在「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廚師們又怎會錯過這道秋天獨有的美味呢!
  • 老人說:冬季進補,春天打虎,冬天給娃進補這4類食物要謹慎
    老人說「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寒冷的冬季確實是進補的最佳時刻,很多家長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會在入冬以後會給孩子準備大量的補品,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補身體也不例外。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但凡對身體好的東西,家長自然不會放過。小張的孩子從小免疫力就弱,一年四季不是在病中就是在生病或者痊癒的路上,所以她經常給孩子吃各種補品,還專門讓人從東北帶來上好的山參、鹿茸。
  • 秋風起,蟹兒肥!快來崑山赴一場螃蟹之旅,感受舌尖上的饕餮盛宴!
    秋風起,蟹腳癢 菊花開,聞蟹來 每到這個時候 最值得期待的便是一場令人大快朵頤的鮮美蟹宴
  • 秋風起,三蛇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秋風起,三蛇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