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政經(LSE)金融碩士(MS Finance)超詳細校友就讀體驗分享

2021-01-11 畢達留學英國專欄

以下是【畢達留學英國專欄】整理髮布的畢達學員分享會內容。【畢達留學英國專欄】堅持每周邀請全球各地區名校學員分享申請、就讀、求職等經驗,敬請關注。

畢達學員背景

遊師兄,中山大學,金融

入讀學校與項目: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金融碩士(MSc Finance)

LSE

訪談實錄

1. 為什麼選擇LSE金融?

主持人:師兄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學校和項目?師兄覺得當初能拿到這個項目錄取的關鍵是什麼?

遊師兄:我的職業規劃主要還是希望往金融領域發展的。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可能國內更明顯),金融這個圈子還是很看學歷以及畢業院校的。

各大券商、買方基金對於Candidate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需要碩士及以上的學歷。因此,對於我來說,碩士是一個必選項。

由於從小到大都是在國內上的學,所以想著最後一段學生生涯可以去海外看看。至於國家方面,當時美國的名校基本不開設針對應屆畢業生的金融碩士項目,大部分是有工作經驗的MBA項目。因此可選的範圍基本就縮小到了英國G5學校的項目了。

選擇學校項目一看學校名氣,二看地理位置。因此我把目標定在了倫敦,也就很自然地希望能夠選擇LSE的MSF項目了。

我認為我能拿到項目錄取主要是因為達到了兩個方面的要求:1.硬性指標。硬性指標是指本科學校,GPA,GMAT雅思成績,實習經歷等較好量化的指標。

我的理解是達到項目設置的一些最低硬性指標可以讓Candidates進入一個進一步篩選的池子。

2.軟性指標。各項硬性指標均達到了之後,可能就要看看候選人有沒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能或者是過往經歷了。我在體育方面有比較突出的成績,我個人認為給我加分了不少。

主持人:硬性一般是指本科學校,GPA,GT成績等,軟性則是指實習,科研,比賽,海外經歷等,師兄這麼理解也是沒錯的。

2. LSE的MSF項目怎麼樣?

主持人:那師兄覺得這個項目怎麼樣呢?

遊師兄:LSE的MSF項目一直是LSE的王牌項目。英國學校學制短,且LSE又是非常注重Academic的傳統院校,因此學業壓力還是挺大的。

與此相對應,LBS的項目設置就會稍顯輕鬆且更偏重於找工作以及社交活動等。因此我覺得如果出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找工作,那麼大家可以試著申請LBS。如果覺得自己是一個短期承壓能力強,且對於在國外工作不是第一選項的同學,可以考慮優先選擇LSE。

當然,由於項目學生本身的背景不差,且專業知識比較紮實,我這個項目的學生就業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有不少同學去到了JP,MS這類外資投行,凱雷,華平這類PE機構,以及諮詢公司等等。

3. 如何找工作?

主持人:LSE的MSc Finance項目就業情況確實很不錯的,那師兄當時是怎麼找到現在這份工作的?通過哪些途徑或資源?

遊師兄:對於目前的工作,我主要是通過校友網絡以及自己建立的人脈關係找到的。其實通過應屆生、各大金融機構官網能夠查閱到的信息已經完全足夠了。

據我了解,在我們這個階段尋找金融機構的工作還是比較按部就班的,基本不存在所謂「潛規則」,因此大家多從官方渠道獲取信息也就足夠了。

主持人:師兄覺得這個項目能夠滿足你的職業需要嗎?

遊師兄:從知識層面,或許我現在的工作並不完全用得上在LSE中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但我覺得項目給我最大的影響是能夠認識一批優秀的人,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並且時刻保持一種持續學習的狀態。

4. 金融碩士就業前景

主持人:對於金融碩士畢業後的就業前景,師兄覺得怎麼樣呢?

遊師兄:與此相伴,金融必然是早期受到衝擊的行業之一。相較三年前,金融行業目前的就業前景應該說更困難了。但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我認為情況不一定。每一次劇烈的動蕩必然伴隨著行業的整體洗牌。在行業前景不明朗時,有能力,踏實肯幹的人一定是最受歡迎的。而應屆畢業生恰恰符合這些特質中的一些方面,所以我個人還是較為看好目前金融碩士生的就業前景。

5. 海外工作經驗

主持人:師兄之前是有拿到海外工作OFFER的,但是最後並沒有去,那對於想要在海外工作的同學,師兄有沒有相關經驗可以分享的呢?

遊師兄:對於金融前臺部門,想要在海外工作,接近母語的英語表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執意要留在海外,那麼建議這些同學時刻保持英語的練習。

此外,海外的生活往往伴隨著生活習慣的差異以及強烈的孤獨感。行業天花板和種族歧視也是繞不開的話題(當然做的不開心也可以隨時回國),所以也希望同學們考慮好自己是否願意承擔這些工作以外的壓力。

6. 對師弟師妹的建議

主持人:最後對於即將申請或者即將留學的同學,師兄有什麼建議給他們嗎?

遊師兄:留學申請很像一場馬拉松。在奔跑的過程中,提前規劃好每一個階段需要補強哪一方面的能力,達到什麼樣的短期目標,會使申請過程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在華威大學(Warwick)讀金融碩士(MS Finance)是怎樣的體驗?
    以下是【畢達留學英國專欄】整理髮布的畢達學員分享會內容。【畢達留學英國專欄】堅持每周邀請全球各地區名校學員分享申請、就讀、求職等經驗,敬請關注。畢達學員背景L師姐,中山大學,經濟學入讀學校與項目:華威大學:MSc Finance分享實錄1、為什麼選擇華威的金融主持人:首先,學姐能說說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學校和項目嗎?師姐:好。
  • 申研大數據|LSE會計與金融文憑專業解析
    ,將為同學們提供會計金融的基礎知識和訓練,適合本科在以下領域的同學:藝術、經濟、法律、管理、科學和工程,也包括一些學過會計和金融課程的專業。 本專業從屬於倫敦政經會計學院。在會計金融研究和教育領域享譽整個歐洲的會計學院擁有眾多在金融機構、研究所和公共政策領域就職的教師和研究人員,為會計金融教育提供了強大的教育優勢。
  • 港科大經濟學碩士(HKUST.MSc in Economics)介紹及校友就讀體驗
    在港科商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我們之前有很多師兄師姐來分享過有投資管理的,有會計的,有國際管理的(相關閱讀《港科會計與投資管理》、《港科國際管理》)這次給大家帶來港科經濟學的校友反饋學生背景H師姐本科 | 中山大學,經濟學在畢達幫助下,成功入讀2018年秋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MSc in Economics)。
  • 商科or社科,LSE、NUS、CBS選哪個?
    基於倫敦市中心的地利以及年來的學術和校友積累,LSE在金融諮詢等商科領域校友資源豐富,曾被戲稱為「倫敦金融管理技校」的LSE在學術界、政界、NGO、國際組織等非營利部門中同樣聲譽斐然。不過LSE的一些偏理科和部分商科專業會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建議大家查閱LSE官網,項目信息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大學|賈奇|利茲大學...
    開設的研究式碩士項目:研究型管理碩士、研究型金融碩士、研究型技術政策碩士和企業界研究碩士等。3、帝國理工田中商學院(TanakaBusinessSchool)帝國理工田中商學院隸屬於帝國理工學院(簡稱IC),是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之一。學校至今已培養出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是英國最頂尖的名校之一。
  • 「留學生專訪」精耕概率,細作保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精算專業
    那在這麼一所學校讀書是什麼樣的體驗?今天探路君請到了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Elena 學姐。Introduction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縮寫LSE),簡稱倫敦經濟學院或倫敦政經。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
  • 倫敦政經學院考慮8000英鎊學費
    倫敦政經學院考慮每年8000英鎊學費。倫敦政經學院(LSE)有可能成為第一所學費低於9000英鎊的英國知名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的學術人員投票,贊成學費訂價為每年8000英鎊,學費訂價案將送交大學決策單位——大學委員會做最後決定。
  • 港大在職MBA課程簡介會與校友分享會 12月19日 | 深圳站
    已經有一段時間,港大MBA未有在深圳舉辦課程簡介會和校友分享會。 港大MBA課程簡介與校友分享會將於12月19日於深圳福田區展開!我們更邀請了一眾港大MBA校友到場與大家分享他們就讀課程時的心路歷程。如你對港大在職MBA有興趣,這將會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與我們的畢業生交流,他們可以以自身經歷解答你對我們的疑問,從而對我們的課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順帶一提,港大經管學院的深圳教學中心預計會在2021年於深圳福田區使用。
  • 聊聊在西班牙龐貝法布拉大學就讀中西翻譯碩士的體驗
    今天和大家聊聊龐貝法布拉大學的中西翻譯碩士專業的就讀體驗。UPF Máster Universitario en Traducción entre Lenguas Globales: Chino-Espaol就讀體驗龐培法布拉大學(Universitat Pompeu Fabra)的中西翻譯專業全名是:Máster Universitario en Traducción entre
  • 盤點英國G5女神校LSE的幾大王牌專業!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縮寫LSE),簡稱倫敦政經。創立於1895年,於1900年加入倫敦大學聯盟。LSE在社科、金融和政商領域可以說是大神般的存在,出過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 Inclusive Finance 普惠金融
    Inclusive Finance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 refers to the principle of expanding access to affordable financial services to all individuals
  • 出國留學:英國2021Fall碩士項目開放時間匯總!
    而增加最為明顯的是英國碩士研究生的申請,英國碩士時間短,只要一年的時間就可以畢業 。之前本號發布過2020fall美國TOP30院校的已開放項目(詳細可見:《美國TOP30院校2021Fall碩士已開放申請項目盤點,快來收藏!》),現在為大家整理一下英國申請的部分熱門專業。
  • 指南者學員在HKUST就讀王牌專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科大BDT專業三個月來的就讀體驗,希望可以為同樣想就讀這個專業的同學提供一些真實的參考。三、活動&校友資源除了課程,BDT專業也會舉辦很多的活動,幫助大家了解行業形勢以及為之後的就業做準備;比如前段時間就剛剛舉辦了線下的微眾銀行分享會,CSE的教授和工業界大佬們在會上分享了合作項目的進展與成果,討論了新技術的發展方向,讓我受益匪淺。
  • 北大創業校友走進天眼查 創始人柳超分享大數據創業之道
    來自金融、投資、法律等領域的20餘位校友參加了此次活動。 柳超校友熱情接待了北京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一行,帶領大家參觀公司HR洽談區、媒體沙龍等辦公區和「遵義」、「延安」、「大別山」等創業公司特色辦公室。他向校友們介紹了天眼查的發展歷程和業務體系,隨後大家來到「西柏坡」會議室互動交流。
  • 【陳老師專講】美國TOP50金融碩士項目深度解析
    因MSF類金融碩士參考金融專業排名的意義非常低、參考商學院排名的意義也越來越低(想了解具體原因可單獨問我,這邊不做展開了),故本文不涉及專業排名。  3.將一般情況下申請金融學碩士也會同步考慮選擇的管理類、分析類、對計算機要求不高的量化類金融、經濟管理等商科或交叉學科項目也羅列其中,別看美國TOP50金融碩士(不含金融工程、金融數學、量化金融)開設量小,在實際申請時可選擇面還是足夠的!
  • 盤點從英國名校走出的中國名人,你心儀的學校有哪位名校友?
    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走出來的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 費孝通1936年底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學習社會人類學,師從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他寫出的《鄉土中國》是中國社會學的奠基書籍。 從倫敦大學學院走出來的首富獨子 王思聰自小就被送往國外讀書,小學就讀於新加坡瑞士小屋(Swiss Cottage),中學與大學則就讀於英國溫切斯特公學與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多年的留學經歷讓他練成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各種專八高端詞彙隨口就來。
  •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簡介及錄取要求
    倫敦國王學院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惠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旁所創立,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知名學院,培養出許多諾貝爾獎得主與世界政商名流。2005年《衛報》曾盛讚倫敦國王學院、倫敦政經學院、帝國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是倫敦大學四大學院,譽其在英國學術聲望可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相比擬。以諾貝爾得獎人數計算,倫敦大學共產生84為諾貝爾得獎者(而牛津大學則有69位諾貝爾得獎者)。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華人校友在這裡!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華人校友在這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為倫敦大學聯盟成員,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成員。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所學校的華人校友們。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聚漢 武漢「校友經濟」 邁向新高度
    11月30日, 北京大學全球校友大會在武漢舉行。當日,來自全球的500名北京大學校友展開分組討論,分享了工作中一些經驗,並提出校友工作的一些議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學已經基本接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作了題為《腳踏實地,奮發有為,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的報告。「我既是北大校友,又是武漢人,我必須來這裡。」
  • 來香港大學讀金融學碩士是什麼體驗?
    即便在去年風波最劇烈的11月,阿里巴巴依然決定在港上市就可以看出,目前香港的國際商業、金融中心地位也難以被其他地方取代。所以就讀香港大學的商科,包括金融、精算、管理學、會計,將會成為非常好的職業跳板,無論將來走出去、留在香港還是回內地發展前途都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從學費和生活成本開銷來說,與歐美相比還是性價比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