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耶數科林建明:能夠穿越周期,才是具備風險管理能力的優秀企業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大時代》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股票是人的遊戲。但你能否想像:有一天金融會變成機器人的遊戲?

生活中機器取代基礎人力的案例已經無處不在:比如2017年京東就已經使用的全流程無人倉;比如各大超市正在嘗試的無人付款機;再比如百度、滴滴重金研究的自動駕駛系統。

當下被機器取代的已經不只是這些簡單的人力工作,你能否想像機器人在金融領域的「業績」會和金融機構培養數年的員工一樣?

薩摩耶數科在風險識別模型應用上,獨創了審件機器人Alpha-S,可將自動審件率的理論水平提升至90%以上,過件率和過件後風險水平與三到五年經驗的授信人員相當。

金融被稱為萬業之母,更是「科技重鎮」,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率先起航、中工農建等有實力的大行也紛紛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這一切都與零售金融的崛起有關。

金融科技讓傳統金融機構有了涉足零售金融的能力,零售金融的發展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土壤。

1、金融科技與零售金融

金融科技與零售金融市場是一個相互催化的關係。

一個金額上億元的信貸業務,能否靠機器完成整個業務?當下,是不可能的,更是沒必要的;但對於一個金額幾千元的信貸業務來說,機器的力量變得無比重要,因為這類小額信貸業務的利潤無法覆蓋人力的成本。

當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金融業務隨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金融的主角不再是那些「大客戶」,而是每一個普通人。近幾年中國零售銀行市場規模穩步成長。自2009年起,中國零售銀行業務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萬億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銀行市場。

國內金融機構早已意識到格局的變化,不少銀行零售收入佔比在過去幾年中逐年提高。以招行、平安為代表的銀行紛紛提出構建「大零售」戰略,由產品導向過渡為客戶導向,重構業務格局。

零售金融給傳統金融機構出了很多難題,如何通過網際網路高效獲客,如何完成這些客戶的風險定價,如何剔除零售客戶中的「黑產」?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初期,傳統金融機構面對零售金融業務顯得有些乏力。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金融機構越來越主動地尋求同金融科技企業合作。

被各大金融機構追捧的金融科技,究竟具備怎樣的力量?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企業螞蟻集團在招股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淨利潤超18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此外,螞蟻集團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2019年佔營收的比例為56.2%。2020上半年,這一數字更是升至63.4%。」

2020上半年微貸科技平臺為螞蟻集團貢獻了近40%的營收,該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2.1萬億元。在整個螞蟻集團的整個體系內都是絕對的「印鈔機」。

在金融行業做一家賺錢的公司,並不困難,但金融與生俱來的風險性往往會讓企業的想像空間受到巨大限制,金融科技公司的優勢在於:它是金融風險的經營參與者,但不是金融風險的承擔者;它的價值在於降本增效,這也是薩摩耶數科的價值。

2、穿越周期的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對整個信貸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危機的氣息瀰漫,尤其是在零售金融這一細分領域。

危機一詞常常被解讀為「危中有機」,然而多家互金上市公司業績折戟說明,這個解讀只針對少數企業。

正在謀劃上市的螞蟻集團給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營收依然高達725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8%。

同樣,薩摩耶數科也在疫情的壓力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0年4月以來,隨著復工復產節奏的逐漸恢復,消費需求正在逐步釋放,用戶貸款需求隨之增長,交易量在逐漸恢復正常。截至目前,公司上半年業績及交易量已達到歷史最高峰」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在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

薩摩耶數科是一家提供集「產品設計包裝、獲客引流、風險初篩、定價建議」為一體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它的核心團隊幾乎都來自金融體系,平均金融從業經驗超10年,他們不但懂金融科技,而且也更了解金融機構,截至2020年7月,累計為持牌金融機構輸出用戶超過5500萬,累計交易超過500億,累計合作的持牌金融機構近80餘家。

林建明認為:能夠穿越周期的企業,才是真正具備風險管理能力的優秀企業。

人總是會在順境下過於樂觀,逆境中過於悲觀,一旦我們忽略了周期,自然無法抵禦和迎合周期,相比於新冠疫情,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大幅下調才是零售金融行業真正的王炸,過於悲觀的論調又開始了,卻忽視了一個事實。

4倍LPR利率上限的時代背景下,金融機構更加需要金融科技公司賦能,來讓他們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加高效的獲客、精準的識別風險,金融科技公司的大時代已經到來。

因為,金融科技是金融行業穿越周期的力量。

3、科技無域

科技會為金融帶來什麼?

除了上文提到的風險識別應用外,薩摩耶數科自主建立的設備指紋技術在設計和實施標準可以將欺詐識別的漏網率降低到PPM級別;社交圖譜技術應用上,在億級數據量下可以實現數據毫秒級查詢;「千人千面」的風險審批技術,可根據不同用戶所在客群情況,進行實時資質預測;在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上,薩摩耶數科將外部先進的深度學習算法成功應用到自身的業務場景,審核精準度達到98%以上,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超過人眼所能的水平。

此外,薩摩耶數科自主研發了一套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和規則引擎,以適配金融機構指標最優化為目標的量化風險決策系統。這套系統可實現自動化風險樣本更新、自動模型更新、自動根據風險和收益來選擇最優的量化風險決策。在風險水平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貸前核准大幅提升。

此系統顛覆了傳統信貸行業以統計學邏輯回歸為基礎、以決策樹規則為核心的信貸審批系統,大幅減少對風險政策人員、策略迭代技術人員的依賴。在核心審批邏輯方面,由傳統統計學擬合轉變為大數據機器學習,實現數據樣本、決策模型和決策邏輯的自動迭代;在整體審批流程方面,系統綜合調用了規則引擎、工作流引擎和外部資信系統,實現上百種審批路徑的自動化計算,無需人工幹預。

從周期的角度去看:無論是疫情還是4倍LPR的利率上限都只是金融行業的階段性難題,它們不會阻擋零售金融前進的腳步,只會對金融機構的成本控制提出更大的挑戰,也會令螞蟻集團、薩摩耶數科這些金融科技公司更加繁榮。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薩摩耶數科林建明獲「2020年度科創人物」獎
    12月22日,由數央網、數央公益聯合國內眾多科技及財經媒體共同發起的「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活動期間舉行了高層論壇、數字成果展、「科創之光」年度評選等主題活動,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獲評「2020年度科創人物」。圖: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榮獲「2020年度科創人物」獎作為科技領域的高規格活動,本屆科創節備受矚目。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以技術創新領跑金融科技,做金融機構信賴的合作...
    會上,薩摩耶數科|無域科技董事長林建明作為金融科技企業代表,在分享時講到:「隨著監管部門出臺大量監管政策,行業逐步規範化,在金融科技新生態下,科技的發展對於零售金融業務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金融科技將是金融服務的必由之路,未來,只有真正擁有科技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薩摩耶數科深耕行業應用,以技術壁壘構建核心競爭力薩摩耶數科成立於2015年5月,作為一家以AI為驅動的金融數字科技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現代網際網路新興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專業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助力金融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的數位化轉型。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堅守「終局思維」 讓金融科技發展行穩致遠
    這兩點,是薩摩耶數科業務雙重屬性的重要註腳,也是我們一路發展所堅守的初心。薩摩耶數科成立五年多來,一直堅持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深層次、多維度的數字科技賦能,幫助金融機構更快速、安全、高效地實現從獲客到風控再到產品、市場的全業務流程管理。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
    海量的用戶湧入網際網路金融,傳統的風控模型捉襟見肘,難以高效識別智能終端背後的信用風險,金融機構對用戶管理和風控升級需求倍增。這時,一大批金融科技巨頭趁勢而起,深度參與金融業資源配置,尤其是在資金分配和分散風險方面。金融科技抓住了金融業數位化升級紅利,在技術開發和場景應用上不斷迭代,完成自身商業模式和服務能力的打磨。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數字中國才是未來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出席會議並演講。他表示,金融業創新離不開外部科技公司的服務和驅動。而薩摩耶數科可以提供數字金融所需要的、能提升利潤的、能切實落地的解決方案。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薩摩耶數科已與包括商業銀行、持牌消金和小貸公司在內的近100家持牌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已累計為持牌金融機構輸出了6000萬+用戶。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非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賦能業務比重將不斷提升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17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上海舉辦,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做主題分享認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交易結構、運作形態、風險管理等方方面面。林建明認為,當前以數位化、智能化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不斷走向深水區,基於「數字」這個樞紐點,聯結起了金融數位化和產業數位化。在過去20多年的三次數位化發展過程中,林建明的感受是,金融科技公司在產業版圖中的參與度和介入程度越來越深。
  • 薩摩耶更名「新瓶裝舊酒」 林建明能否跨過高利貸、暴力催收「高壓...
    在此之下,薩摩耶數科選擇更名,弱化「金融」成分,強化「科技」屬性。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表示:「此次品牌升級,是薩摩耶數科在第二個五年開啟之時所完成的一次進化,也是一份通往更美好未來的地圖。未來薩摩耶數科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投入,幫助金融機構提高效率、提升效益,用點滴努力,讓每一位用戶都感受到金融的溫暖。」
  • 薩摩耶金服林建明:科技賦能金融機構打好風控攻防戰
    「ABCD」四大能力既是時代趨勢又是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路徑,更與薩摩耶金服的技術優勢緊密貼合。林建明表示運用ABCD技術,對金融行業可以起到「三升兩降」的效果,三升即提升用戶體驗、提升效能、提升業務拓展能力,兩降即降低成本、降低風險。
  • 科技創新推動金融變革,薩摩耶數科榮膺「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獎」
    活動以「金融革新力」為主題,邀請國內經濟領域知名學者、金融科技企業高管,共議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核心力量。薩摩耶數科副總裁李堯受邀出席會議,分享了薩摩耶數科以科技賦能金融機構的創新舉措和成果。
  • 深圳特區40周年 金融科技企業順勢而為
    薩摩耶數科的成立正是深圳精神的延續,它和眾多深圳企業一起成長為具有「特區精神」的弄潮兒。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表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與「試驗田」,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科技驅動效率,開放贏得機遇,而薩摩耶數科作為其中的見證者與參與者,自成立之初便確定了科技創新、開放共享的經營理念,也闖出了一條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企業風險管理存在的三大問題及解決措施
    企業風險管理存在三大問題 01.缺乏全生命周期風險控制的概念,基礎信息缺失造成過程安全管理推進難度大。 對全生命周期不了解的企業,往往沒有過程安全管理的概念,尤其是建廠較早的企業。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錯過了過程安全管理中技術性最強、最能有效控制風險的階段——可研和設計階段。
  • RiskRaider風險雷達趙傑:企業該如何做好信用風險管理
    長虹的風險管理故事  2008年至2009年期間,世界金融危機,很多企業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企業的應收帳款和客戶信用風險存在很大問題。如果此時管理不好應收帳款,那麼公司產品賣得越多,企業死得反而越快。  2008年時,四川長虹主動找到風險雷達,希望我們幫助公司做風險管控項目。
  • 親家數科:數字賦能經濟 科技引領未來
    通過數字科技推動社會數位化轉型,提升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親家數科所要行使的責任,更是我國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推動力。 大潮湧來,逐浪而行,數字政府建設已成為政府推動城市數位化、智能化的目標,不僅是追求安全和穩定,以及更優質的社會治理,更希望能夠推動產業增長和民生改善。
  • 管理超過1000家門店,穿越過周期的企業,活得都挺好
    但如果我們要做全國的老大,沒有管理的系統平臺,我們絕對會失控。」2001年,剛剛來大陸3年的寶島眼鏡,門店不過30家,卻決定要上大型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管理系統,連那家ERP公司都嚇了一跳,因為他們在全世界都沒有那麼小的客戶。但正是不同一般的見識與魄力,為寶島眼鏡未來數年的急速擴張打下了基礎。
  • 京東數科:京東"輸血"超4成 劉強東為實控人符合規定
    問詢主要集中在京東數科的實際控制權、對京東集團的依賴度、三大核心業務的具體結構、同行業可比公司以及政策影響等,京東數科分別給予回復。首次披露集團「輸血」合計比例,否認嚴重依賴作為從京東集團孵化出來數科子公司,京東數科對於京東集團的依賴度成為監管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