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股票是人的遊戲。但你能否想像:有一天金融會變成機器人的遊戲?
生活中機器取代基礎人力的案例已經無處不在:比如2017年京東就已經使用的全流程無人倉;比如各大超市正在嘗試的無人付款機;再比如百度、滴滴重金研究的自動駕駛系統。
當下被機器取代的已經不只是這些簡單的人力工作,你能否想像機器人在金融領域的「業績」會和金融機構培養數年的員工一樣?
薩摩耶數科在風險識別模型應用上,獨創了審件機器人Alpha-S,可將自動審件率的理論水平提升至90%以上,過件率和過件後風險水平與三到五年經驗的授信人員相當。
金融被稱為萬業之母,更是「科技重鎮」,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率先起航、中工農建等有實力的大行也紛紛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這一切都與零售金融的崛起有關。
金融科技讓傳統金融機構有了涉足零售金融的能力,零售金融的發展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土壤。
1、金融科技與零售金融
金融科技與零售金融市場是一個相互催化的關係。
一個金額上億元的信貸業務,能否靠機器完成整個業務?當下,是不可能的,更是沒必要的;但對於一個金額幾千元的信貸業務來說,機器的力量變得無比重要,因為這類小額信貸業務的利潤無法覆蓋人力的成本。
當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金融業務隨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金融的主角不再是那些「大客戶」,而是每一個普通人。近幾年中國零售銀行市場規模穩步成長。自2009年起,中國零售銀行業務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萬億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銀行市場。
國內金融機構早已意識到格局的變化,不少銀行零售收入佔比在過去幾年中逐年提高。以招行、平安為代表的銀行紛紛提出構建「大零售」戰略,由產品導向過渡為客戶導向,重構業務格局。
零售金融給傳統金融機構出了很多難題,如何通過網際網路高效獲客,如何完成這些客戶的風險定價,如何剔除零售客戶中的「黑產」?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初期,傳統金融機構面對零售金融業務顯得有些乏力。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金融機構越來越主動地尋求同金融科技企業合作。
被各大金融機構追捧的金融科技,究竟具備怎樣的力量?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企業螞蟻集團在招股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淨利潤超18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此外,螞蟻集團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2019年佔營收的比例為56.2%。2020上半年,這一數字更是升至63.4%。」
2020上半年微貸科技平臺為螞蟻集團貢獻了近40%的營收,該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2.1萬億元。在整個螞蟻集團的整個體系內都是絕對的「印鈔機」。
在金融行業做一家賺錢的公司,並不困難,但金融與生俱來的風險性往往會讓企業的想像空間受到巨大限制,金融科技公司的優勢在於:它是金融風險的經營參與者,但不是金融風險的承擔者;它的價值在於降本增效,這也是薩摩耶數科的價值。
2、穿越周期的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對整個信貸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危機的氣息瀰漫,尤其是在零售金融這一細分領域。
危機一詞常常被解讀為「危中有機」,然而多家互金上市公司業績折戟說明,這個解讀只針對少數企業。
正在謀劃上市的螞蟻集團給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營收依然高達725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8%。
同樣,薩摩耶數科也在疫情的壓力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0年4月以來,隨著復工復產節奏的逐漸恢復,消費需求正在逐步釋放,用戶貸款需求隨之增長,交易量在逐漸恢復正常。截至目前,公司上半年業績及交易量已達到歷史最高峰」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在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
薩摩耶數科是一家提供集「產品設計包裝、獲客引流、風險初篩、定價建議」為一體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它的核心團隊幾乎都來自金融體系,平均金融從業經驗超10年,他們不但懂金融科技,而且也更了解金融機構,截至2020年7月,累計為持牌金融機構輸出用戶超過5500萬,累計交易超過500億,累計合作的持牌金融機構近80餘家。
林建明認為:能夠穿越周期的企業,才是真正具備風險管理能力的優秀企業。
人總是會在順境下過於樂觀,逆境中過於悲觀,一旦我們忽略了周期,自然無法抵禦和迎合周期,相比於新冠疫情,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大幅下調才是零售金融行業真正的王炸,過於悲觀的論調又開始了,卻忽視了一個事實。
4倍LPR利率上限的時代背景下,金融機構更加需要金融科技公司賦能,來讓他們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加高效的獲客、精準的識別風險,金融科技公司的大時代已經到來。
因為,金融科技是金融行業穿越周期的力量。
3、科技無域
科技會為金融帶來什麼?
除了上文提到的風險識別應用外,薩摩耶數科自主建立的設備指紋技術在設計和實施標準可以將欺詐識別的漏網率降低到PPM級別;社交圖譜技術應用上,在億級數據量下可以實現數據毫秒級查詢;「千人千面」的風險審批技術,可根據不同用戶所在客群情況,進行實時資質預測;在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上,薩摩耶數科將外部先進的深度學習算法成功應用到自身的業務場景,審核精準度達到98%以上,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超過人眼所能的水平。
此外,薩摩耶數科自主研發了一套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和規則引擎,以適配金融機構指標最優化為目標的量化風險決策系統。這套系統可實現自動化風險樣本更新、自動模型更新、自動根據風險和收益來選擇最優的量化風險決策。在風險水平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貸前核准大幅提升。
此系統顛覆了傳統信貸行業以統計學邏輯回歸為基礎、以決策樹規則為核心的信貸審批系統,大幅減少對風險政策人員、策略迭代技術人員的依賴。在核心審批邏輯方面,由傳統統計學擬合轉變為大數據機器學習,實現數據樣本、決策模型和決策邏輯的自動迭代;在整體審批流程方面,系統綜合調用了規則引擎、工作流引擎和外部資信系統,實現上百種審批路徑的自動化計算,無需人工幹預。
從周期的角度去看:無論是疫情還是4倍LPR的利率上限都只是金融行業的階段性難題,它們不會阻擋零售金融前進的腳步,只會對金融機構的成本控制提出更大的挑戰,也會令螞蟻集團、薩摩耶數科這些金融科技公司更加繁榮。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