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物「生娃」都很輕鬆,人類卻很痛苦?建議成年人都看一看

2021-01-09 小鹿的媽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們之所以歌頌母愛,不僅僅是因為在孩子出生以後,寶媽們無私的奉獻與付出,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孩子順利降生,每一位寶媽都曾經歷過極其痛苦的懷孕與分娩過程。

在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很多人都通過各式各樣的途徑了解過生產,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一種疑惑:為什麼看動物生產大多都很輕鬆,似乎沒什麼痛感,而人類生產看起來確是一個苦不堪言的過程?

其實分娩的痛感一直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沒有過分娩經歷的人會覺得,將一個孩子由體內生育出來,雖說十分痛苦,但應該比不上骨折、棍棒敲擊等所帶來的強烈痛感。

但相信絕大多數有過分娩經歷的女性都會反駁這種觀點,因為在她們看來,分娩就是人生當中最難忘懷的疼痛經歷,沒有之一。

事實上,早有科學家對人類的痛感進行研究,他們將人類能夠承受的痛感劃分為十二級,隨著級數的遞增,痛感將顯著增強,而位於最頂端的痛感,正是分娩。

由此可見,人類的分娩過程確實是非常痛苦的。但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其他動物在繁衍後代時,似乎承受的痛感遠遠低於人類,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人類生娃比其他動物更痛苦的原因

·子宮規律性宮縮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在正式分娩以前都會經歷一段規律性的宮縮過程,這是分娩過程中造成痛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動物相比,人類的宮縮更為漫長並且很容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人類在生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承受比其他動物更多的痛感。

·與人的特質有關

人類在生育孩子時之所以會承受比其他動物更加強烈的痛感,是因為人類自身的體徵特質與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有著非常顯著的差別。

一方面,人類屬於直立行走的動物。為了保持上半身處於直立狀態且擁有較好的平衡感,人類的骨盆構造其實和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有著顯著差別。

因此在生育孩子時,人類骨盆處的骨架必須產生一定程度的舒張才能容許胎兒通過,這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

另一方面,人類的飲食比其他哺乳動物更加精細。在營養攝入更為全面的情況下,人類的胎兒相對而言是比較大的。因此,在分娩的過程中,人體需要承受的痛感自然也就更為強烈。

·人類感官更發達

我們都知道,人類屬於高等動物,我們的感官神經分布要比其他哺乳動物更加密集。發達的感官神經除了讓我們能夠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以外,也導致我們對痛覺的感知更為敏感。

因此,在生育孩子時,人類能夠感知到的痛感其實會比其他動物更為強烈。

雖說生育孩子非常痛苦,但是絕大多數女性還是會經歷這麼一個過程。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緩解生育帶來的痛感呢?

緩解分娩痛感的方法

·平時多做運動

雖說絕大多數女性在分娩過程中都需要承受強烈的痛感,但是也有一部分女性的分娩是十分順利的。對於這樣一種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女性的骨盆構造情況以及自身體質的優劣。

而要想有效舒張骨骼、提升個人體質狀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體育鍛鍊。如果女性不想經受分娩的折磨,那麼平時就應該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多進行一些體育鍛鍊。

·學習緩解技巧

當分娩進行不順利時,女性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又將進一步幹擾分娩的正常進行,形成一個死循環。如此一來,女性必然會經受更加強烈且漫長的痛感。

針對這一點,女性不妨在正式進行分娩以前,學習一些有效的自我調節方法,例如: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一旦產生焦慮感,女性就可以通過這些方法加以排解,確保自己在分娩過程中能夠集中注意力,縮短分娩耗時。

·盡力配合醫生

女性在分娩的過程中,醫生會給出相應的引導與指示。對此,女性應該給予醫生絕對的信任,盡力配合醫生,尋找一個最佳的發力節奏,這樣才能儘快把孩子生出來,減少過程當中產生的痛感。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說:人類可能都是「早產兒」,有利於進化
    為什麼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可以輕鬆產下幼仔,獨自完成。但是人類女性分娩時卻痛苦不堪,甚至需要多人輔助?為什麼貓貓狗狗可以一次性生五六個幼崽,而人類絕大多數只有一胎,只有少數情況下才會有雙胞胎?為什麼別的動物出生後不久就能生活自理,生長速度像被按了加速鍵,而人類的娃娃兩到三年才學會走路?四到五歲還對這個世界懵懵懂懂?
  • 這種動物生娃、餵奶都是雄性搞定
    看封面圖就知道,咱們這期要說的動物是海馬。 海馬這名字咋一聽,還以為是生活在海裡的馬,其實它是魚,只是頭有點像馬而已。海馬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是男的負責生娃。
  • 科學家說:人類無論男女 可能都是「早產兒」,有利於進化!
    為什麼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可以輕鬆產下幼仔,獨自完成。但是人類女性分娩時卻痛苦不堪,甚至需要多人輔助?為什麼貓貓狗狗可以一次性生五六個幼崽,而人類絕大多數只有一胎,只有少數情況下才會有雙胞胎?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清晰明白一個問題:生娃對於人類女性來說是個極大挑戰,在古代由於醫療設備的欠缺,難產喪命的女子比比皆是。但是在自然界中,動物可以一次性生下多個幼崽,會自己把臍帶咬斷,把胎盤吃掉,然後就可以給幼崽餵奶。再比如:猩猩的胎兒成熟後,甚至會直直地從身體掉出來,猩猩媽媽會直接把嬰兒拉起來抱在懷裡。
  • 生娃後才知道,有一種痛苦叫做「24小時無限循環機械式忙碌」
    文|好孕姐昨天,被一個寶媽群裡的吐槽吸引了,有位寶媽說:「生娃後,我才知道老人說的『寧抱千金,不抱肉墩兒』是啥意思,我現在真是抱孩子抱得胳膊都快廢了。」還有位寶媽說:「之前感覺上班很累,但上班總有下班的時候,可帶娃的日子暗無天日,沒有盼頭,每天忙到虛脫,又不能甩手不幹……」確實,很多女人都是在當媽之後才知道,有一種痛苦叫作「24小時無限循環機械式忙碌」。產後帶娃這種「甜蜜的負擔」,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大概只有母愛的偉大才能克服。
  • 生娃前後的差距有多大?冒「毀容」風險生娃的媽媽,都是勇士
    於是就有了「生娃前VS生娃後的對比」話題,很多寶媽紛紛曬出自己生娃前後的對比,一眼就能看出前後差距有多大。 寶媽們曬生娃前後對比照:生育風險堪比「毀容」 左邊這張照片看起來有點撞臉女星陳鈺琪,精緻的瓜子臉、水汪汪的大眼睛,妥妥的女神一枚。
  • 下海遊泳順便生了個娃,天然的水中分娩,網友:不會引來鯊魚嗎
    這種方式在國外非常流行,這些產婦有的會在家裡進行水中分娩,甚至有些產婦在下海的遊泳的時候,就順便生了個娃。案例在俄羅斯就有一個孕婦,她帶著全家去埃及旅行。這時候,這位產婦生完孩子後,也從海裡輕鬆地走了過來。丈夫馬上過去問候產婦,想過去扶一下她,結果她完全不用丈夫攙扶,完全不像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輕鬆自在地上岸看孩子。這產婦下海遊泳順便生了個娃,天然的水中分娩,網友看了不由得發表了評論:這樣在海裡分娩,不會引來鯊魚嗎?雖然水中分娩在國外非常流行,但水中分娩有利也有弊。接下來就為大家分析水中分娩的利與弊吧。
  • 今年的成年人,好像都很愛哭,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只是今年,不管哪一年,成年人都是特別愛哭的,只不過他不會讓你看見。他也許會在某一個夜晚,某一個沒有人的地方躲起來悄悄哭泣。擦乾眼淚,還是要堅強,生活還得繼續,生活還得向前看。你上次哭是什麼時候?是因為什麼哭的呢?
  • 娃怎麼都學不進去?用這7部影片,輕鬆激發學習興趣(內附資源)
    開篇「人類奇葩」通過漢字與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運對比,凸現出漢字在人類文明史中獨樹一幟的地位。成年人同樣也能從中收穫滿滿,建議家長們可以和寶貝一起觀看,共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喲!,每一集介紹一種憨萌可愛的動物,一共記錄了 52 種動物寶寶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
  • 純粹的娃本位沒有意義
    答案是都一樣,因為他倆都只有一個孩子。 其實娃本位,中國自古有之。古人講多子多福,戲曲《五子登科》,年畫《百子千孫》,都反映了這種思想。娃本位中國自古就有,大量生育是人類的本能。只不過最近40年計劃。生。育等原因,很多人忘了這種優秀傳統。 很多道理你一開始就知道,但是走路走太遠了就忘了。 人為什麼要生育?
  • 放假在家看娃太累了,臨開學才明白,想要看娃輕鬆只需這一招
    放了三天假,在家看倆娃累得東倒西歪,中午娃還鬧騰不睡午覺。明天就要開學了,今天才明白,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方法對了事半功倍,只用這一招,看娃很輕鬆。有沒有同款媽媽感到孩子放假在家,比上班甚至加班還累。學習、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吃喝拉撒睡,小孩子喜歡粘著媽媽。可媽媽還有許多家務活或者工作要做,難道只能丟給孩子一部手機讓她看嗎?
  • Ella「直播」生娃過程,表情痛苦到扭曲,這就是母愛的偉大
    Ella「直播」生娃過程,表情痛苦到扭曲,這就是母愛的偉大說起Ella是不是很多小夥伴都不熟悉了,但是80、90年代的同學一定很熟悉她,如果一時沒想起來,那麼說起SHE大家一定會恍然大悟了,當時那個年代可以說是最火的女團組合了,火爆程度是大街小巷店鋪都會放SHE的歌,就連學校的文藝匯演,同學們都會模仿SHE的演出,SHE
  • 趣味科普:為什麼晚上生娃比白天多?產科醫生:熬夜接生接到頭禿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通常產房白天傳喜訊生娃的人沒有那麼多,但一到了晚上以後,生娃的就特別多,到底是為什麼呢? 記得表妹生娃的時候,也是在晚上,大概晚上十一點多,過了幾個小時,表妹出來了,母子平安。當時跟表妹同一個產房的產婦,也有好幾個生的。
  • 縱觀人類的食譜,為什麼都是食草動物,很少食肉動物?
    但是回想一下,我們吃的肉類,幾乎都是食草動物,很少有食肉動物出現在我們餐桌上,那這是為什麼呢?咱們一起聊聊這個有意思的話題。在所有生物誕生的時候,都是為了活下去,在不斷的變化,人類也一樣。是雜食性動物,本著有啥吃啥的原則,活的不算很艱難。
  • 倉鼠們生了10幾隻幼崽,餵食時卻疑惑了:抱著娃在幹嘛呢?
    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莫過於母愛了,它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在動物之間也是同樣存在的,所以有一句話叫虎毒不食子,正是用來形容動物的。來看看下面這個網友分享的小故事,真讓人有些看不懂了。這位網友家裡養了幾隻倉鼠,大家都知道倉鼠的繁殖能力是很強的,它們通常一胎能生下不少的幼崽呢,所以很多養倉鼠的鏟屎官在它們生產後都直呼養不起了。而這幾隻倉鼠也是,生下了10幾隻幼崽,主人也是照看有加。可是當某天鏟屎官去給倉鼠們餵食時卻發現有隻倉鼠的行為有些奇怪,看上去不太對,主人也是滿臉問號:這是什麼情況呀?你抱著娃在幹嘛呢?
  • 其實好處不止這一點,看屬相生娃有隱情
    生過娃的談教育,沒生的或者打算生二胎的,都在討論生「豬寶寶」的事。我有兩個比較積極的小姐妹,肚子裡已經懷上「豬寶寶」了,大概今年八九月就要生了。她們都說:「家裡老人說了,2019年是豬年,這年生的孩子以後有福氣。反正都要生娃,乾脆趕這一年算了。」2019年生「豬寶寶」有福氣?其實好處不止這一點,看屬相生娃還有隱情呢。
  • 帶娃長途飛行沒那麼可怕,看完這篇攻略輕鬆出發
    這篇攻略還會有一些你不曾注意到的細節長途飛行也能輕鬆應對我是不捨得帶著娃坐紅眼航班,自己更累不說,娃也不會舒坦。轉機是在許多長途旅行中,家長會選擇的飛行方式,認為中途休息一下或者直接去其他國家看一看都不錯的選擇,在這裡需要提醒一下,有時候抵達轉機機場的時間正好是孩子的睡覺時間
  • 父母養娃前後對比,你永遠無法想像,人類幼崽的破壞力有多大!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雖然能讓你崩潰,但卻不一定會感到很痛苦,比如「帶娃」!我們都知道,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成為父母之後,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恐怕莫過於帶孩子,這究竟是為什麼?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人類幼崽的「殺傷力」太強大、太難帶!可能很多女生在撒嬌、或者開玩笑時候,來一句「我還只是個寶寶呢」,可見寶寶在人們心目中就是一個可愛的代名詞。
  • 英產婦生娃破紀錄,抬個腿娃就落地了,殊不知「急產」傷娃還傷己
    二胎寶媽生娃只花了兩分鐘,助產士:她抬腿就生了不久前,英國一名二胎寶媽生第二個孩子時,整個接生過程只花費了兩分鐘,大概率成為了世界上分娩最快的母親,她甚至決定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這位媽媽甚至表示,生娃太快,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還以為自己只是不小心排便了。
  • 動物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這麼特殊?365天都可以?
    發情期對於人類來說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寒冷的冬天也還是可以生娃的,當然問題並不會這麼簡單,必然還有些未知的原因在作祟,接下家可以深入的了解一下。【動物的繁殖期】地球上的生物史已經有38億年了,從最初的簡單單細胞生命,一路發展進化經過多次生物大滅絕,發展到今天地球上已經有180多萬個物種,並且還有很多新物種尚未被人類所發掘,佔據地球70%表面積的海洋也不是人類可以輕易徹底探測的,可以說發展到今天的這些物種都是有著它自身的優勢,是被自然所選擇下來的
  • ​如何讓學齡前的娃插上機械宇宙的翅膀 – 輕鬆在家就開花的STEM實驗
    這個小段子,選自《機械宇宙》,講述了人類認知宇宙的過程。當人們開始認識到地當球的軌跡是橢圓,意識到月球上面不是以太氣體組成的,才發現宇宙其實是結構複雜並運行完美的機械時鐘。在這本書裡牛頓、吉利略、哈雷、萊布尼茲、笛卡爾、胡克等大咖悉數登場,也推薦大朋友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