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養娃前後對比,你永遠無法想像,人類幼崽的破壞力有多大!

2021-01-08 萌寶科普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雖然能讓你崩潰,但卻不一定會感到很痛苦,比如「帶娃」!

我們都知道,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成為父母之後,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恐怕莫過於帶孩子,這究竟是為什麼?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人類幼崽的「殺傷力」太強大、太難帶!

可能很多女生在撒嬌、或者開玩笑時候,來一句「我還只是個寶寶呢」,可見寶寶在人們心目中就是一個可愛的代名詞。可真是如此嗎?

在某平臺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頁,叫做Got Toddlered(蹣跚學步),這裡面記載了國外很多情侶們在生娃前後的生活對比,我們可以來感受下她們在生娃之後有多絕望、和崩潰。

生娃前:我和老公無比期待寶寶出生,憧憬著以後母慈子孝的日子。

生娃後:我發現是我想太多了,哪來的母慈子孝,只有無限地雞飛狗跳好嘛!

生娃前:誰能颯過老娘?

生娃後:誰能來救救老娘?

生娃前:我是一個性感女模特,有著靚麗的妝容和姿態。

生娃後:妝也懶得塗,經常直接被寶寶一屁股坐在臉上,一臉生無可戀,從媽臉上下去。

生娃前:我能去世界各地旅遊,感覺擁有全世界。

生娃後:我的全世界經常吐我一身。

生娃前:黃色代表啤酒,那是我最愛的顏色。

生娃後:黃色代表著什麼?大家心裡應該清楚。

類似的事情,簡直數不勝數,可以說生娃之前有多美,生娃之後就有多遭罪,你的幼崽都能把你毀了;當年可以在酒吧瘋玩一宿,現在只想在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哪怕你曾經是世界冠軍級別的拳擊手,如今也只能在面對兒女的無情毆打時,高舉雙手不敢還手。

一個曾經貌美如花的美女,變成了現在的披頭散髮,捫心自問:「我的生活到底是多了個啥,怎麼就變成這樣了?」沒錯,就是多了個「娃」,就有這麼大的「殺傷力」。

在這個主頁當中,不管是寶媽還是寶爸們,生娃前後的對比圖總是從以前的「美不勝收」變成現在這樣的慘烈和邋遢、從猛男變成「芭比娃娃」、從溫柔可人變成暴躁「大媽」,這一切的「禍首」,只因這個走路不穩、餓了喝奶、穿著紙尿褲的「小寶貝」。

當然了,即使生孩子再恐怖,再怎麼天天鬧騰自己,但做父母的還是費勁巴拉地把他們生下來,然後繼續受著。因為他們都知道,其實生孩子也並不一定全是壞事情。

首先,為了延續下一代,這是最基本的理由;

其次,人生兩件大事,結婚和生子,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最後,有了孩子的陪伴,會給父母的人生增添很多幸福感。可以跟孩子一起搞怪、再兇悍的父母也會變成「小可愛」,讓他們痛並快樂著。

面對有著這麼強大「殺傷力」的小寶貝,雖然惹不起,但這兩點小建議可以了解下:

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從出生開始,對整個世界都充滿著好奇和探知欲。因此總喜歡翻這裡、動那裡,這些行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屬於搞破壞,但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卻是他們感知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所以,家長一定要理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要懂得接納和理解孩子

一般來說,孩子大腦裡的想法總是千奇百怪、天馬行空,因此,當孩子出現「無理取鬧」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而需要試著接納和理解孩子,如果道理和管教都沒用,那就讓他們盡情「鬧」一回。

尤其是現代90後的父母,都喜歡這種「你要鬧就讓你鬧個夠」的冷處理方式,而且效果還很不錯。

結語:

總的來說,育兒的路上,所有的心酸和幸福,真的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知道其中的感受,果真是痛並快樂著。

今日話題:你平常帶娃是什麼樣的感受?歡迎留言評論!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人類幼崽破壞力有多強?外國爹媽曬養娃前後對比照,太真實
    那還不是因為人類幼崽的「殺傷力」可太強了!前不久表姐生了二胎,於是乎和表姐夫開啟了天天吵架的日常模式,她老是和我吐槽說姐夫不帶孩子,明明有的時候一個大男人什麼事都沒有,就用各種藉口來逃避帶孩子,這可太讓人生氣了。可姐夫又是另一番說辭,他說明明是表姐不想帶孩子,於是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丟給他,他就是累了想休息會,就被表姐說成不是一個「好爸爸」?
  • 外國爹媽曬出「帶娃前後對比照」,人類幼崽的破壞力,中外都一樣
    畢竟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每家都有三四個孩子,外國媽媽帶孩子仿佛特別輕鬆,完全沒有壓力,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看完這組外國爹媽「帶娃前後的對比照」就明白了,原先的想法錯了,他們帶娃也沒輕鬆到哪裡去。以為外國爹媽帶娃更容易,看完對比照,才知道我錯了果然,人類幼崽的破壞度,不論中外,殺傷力都是一樣啊。
  • 人類幼崽的哪些行為讓你瞬間崩潰?
    熱衷於刷人類幼崽可愛日常的小編,常常會在評論裡看到「怎樣才能不結婚、不經歷生產,就能擁有這樣的小可愛」諸如此類的「奇怪」發言。崽崽們真的太太太好笑了,一會兒讓你覺得窩心到想哭,一會兒又讓你哈哈大笑,更多時候是哭笑不得。無論他們在幹什麼,都覺得好可愛呀。
  • 人類幼崽可愛一小時,「逼瘋」爸媽一整天,外國爹媽也無法擺脫
    是什麼讓你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愛人,不是工作,而是——人類幼崽!你以為只有中國爸媽是一副苦哈哈的形象,一把屎一把尿地給孩子拉扯大嗎?並不完全!等你看到外國的爹媽被孩子折磨時,就會恍然大悟,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熊孩子」。在INS上有一個主頁,名字很有趣,叫做Got Toddlered,也就是蹣跚學步的意思。
  • 人類幼崽的進化史到底有多坎坷?
    我想,沒養過娃的人一定難以想像,原來兩隻腳的人類幼崽進化過程竟然這麼坎坷,直教老母親懷疑人生。坎坷就算了,一些過來人總喜歡打著「愛」的名義在你面前指點江山,這就很迷惑了啊?還記得皮皮六個月大的時候,七大姑就很好奇的湊過來問我:「哇,好快啊,孩子都6個月了,該斷奶給他吃米粉了吧,米粉有營養!」
  • 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登上網絡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最近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
  • 你永遠不知道人類幼崽究竟有多可愛
    千生oOoO:一家人都可可愛愛~小機靈鬼兒~雲朵的白日夢:小朋友:「奶奶的安全由我來守護」胡耳朵的大圖圖:爺爺說正合我意,菸癮上來了老師要求帶一點枯葉回學校上美術課:脆脆小薯:爸爸:明天美術課指定讓你風光kyosho_:寶貝:這屆父母不好帶UNCLEa么么:一看就是他爸爸的主意 這小孩嫌棄的表情哈哈哈哈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抬起頭,6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起,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被抱,如果沒有成人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動物學家計算認為,嬰兒要被懷上18~21個月,才能達到黑猩猩的幼崽出生時的成熟度。而人類平均孕期是9個月,就說出生後9個月到一歲大的嬰兒才跟剛出生的猩猩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人類不能懷孕久點當嬰兒成熟度高一點再生下來呢?
  • 人類自詡萬物之靈,為什麼幼崽出生就大哭?其它動物這麼做早完了
    更明顯的是,我們人類的幼崽和自然界其它動物的幼崽大不相同,一切套用在動物幼崽身上的東西,在嬰兒身上貌似都很難適用,成年人類統治地球,但是為什麼幼崽卻如此弱小?那為什麼只有人的幼崽會哇哇大哭呢?首先是人類的進化所決定的,當人開始直立行走之後,盆骨的變化導致無法將幼崽在母體內完全培育成熟,所以在十月左右就選擇生下來。你也可以理解為,現在所有的人類,都是早產兒,因為根據相關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在母體發育成熟再降生,至少要18~21個月,你想一下出生後11個月的孩子有多大,哪個母親能懷著這麼大的嬰兒順產?
  • 動物幼崽的一萬種死法,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了它
    如果遇到獸類幼崽,別管,快走; 2. 讓野生動物「野下去」,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它失去生命。 遇到哺乳動物幼崽,應該怎麼辦? 一個讓人痛心的事實是:上面這些場景中,往往是善良的市民當著幼崽媽媽的面,搶走了人家的孩子。當我們發現有一隻「落單」幼崽的時候,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儘管幼崽冒冒失失跑遠了一點,但是它的媽媽就在不遠地方灌叢中或者小樹林裡面。
  • 人類幼崽為什麼這麼弱小?因為太強母體會承受不住,十月已是極限
    這個問題之前很多人作了解答,說是因為人類屬於「大器晚成」,壽命長,而且因為是社會性生物,所以幼崽受到保護,自然有更安全的成長空間,所以追求腦發育,而不是四肢發育。這種解答看似非常符合人類發展的邏輯,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人類幼崽其實還可以變得更強大,出生時如此弱小只是因為他沒有發育完全?
  • 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大賞,可愛又氣人,你家寶寶中了幾條?
    小貓小狗都是毛茸茸的一團,人們看見幼崽總是充滿愛心,覺得都很可愛,甚至老虎的幼崽,也是頗有人氣。那麼人類的幼崽呢?會吃會睡會跑,只是身上沒有毛茸茸,可是他們的破壞了確實無窮的。「惹誰也不能惹穿尿不溼的!」
  • 虎鯨:逗人類幼崽,我們在行!
    虎鯨:逗人類幼崽,我們在行!提起虎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虎鯨又被稱為殺人鯨,它們有著龐大的體型和聰明的頭腦,使它們可以輕鬆的獵殺海洋中的大型生物。即使是體型最龐大的藍鯨以及兇猛殘暴的大白鯊,都是它們的盤中美餐但是你知道嗎?
  • 2020,你被人類幼崽驚豔過多少次?
    央視新聞推出特別策劃《2020,幸好有你》。 帶你回顧這段乘風破浪的時光,願一切過往都成為重新出發的力量。 他們不經意間的舉動,自帶萌點 他們做起事情,有板有眼 2020年 你被人類幼崽驚豔過多少次?
  • 北極冰層融化致北極熊覓食難,熊媽媽吃掉幼崽充飢!
    雖然北極熊一直都有同類相食的現象,但情況比較少見。近日俄羅斯科學家拍到成年北極熊媽媽叼著幼崽頭顱的照片,並多次目睹雄性北極熊頻繁攻擊雌性北極熊及幼崽的情況,讓人看得觸目驚心。在2016年《國家地理》曾經拍到一對北極熊母子被雄性北極熊追趕。逃跑過程中,北極熊幼崽不小心掉入水中,被趕上的雄性北極熊一口咬住。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
  • 其實這就是人類幼崽的優勢
    但這屬於人類幼崽之間的對比,如果把人類幼崽放在整個自然界,實際上他們都屬於早產兒。瑞士生物學家阿道夫·波特曼就曾說過:胎兒超42周出生仍屬於早產兒,這種現象稱之為「生理性早產」。為什麼要說人類幼崽相對於大自然來說都屬於早產兒?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反觀某些動物的幼崽,出生後幾分鐘就可以站起來,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因此,單從身體發育成熟度和速度來看,人類幼崽整體是有些「早產」的。經歷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等,才會達到「成年」標準,人類幼崽擁有一個較長的幼態持續時期。「早產」就代表輸了嗎?人類幼崽的幼態持續通常要到小學甚至青春期左右,而動物幼崽只需要幾天、幾個月就結束,看上去我們好像輸了。
  • 大熊貓體型那麼大,為何生出來的幼崽,卻小得像只「小老鼠」呢?
    但是大熊貓生出來的幼崽,還不如大熊貓的手掌大,就像一隻沒有毛的小老鼠,為什麼大熊貓的體型這麼大,生出來的幼崽體型卻小的可憐呢?這還要和大熊貓的來頭說起,和人類一樣,大熊貓是哺乳動物,胚胎在母體的身體裡發育成熟後才會被生出來,但是大熊貓卻不一樣,大熊貓雖然也是哺乳動物,但他的歷史太久遠了,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哺乳動物,胚胎在體內發育不完全就分娩了,無法像其他高等哺乳動物一樣等幼體發育完全了才分娩,這就造成大熊貓的早產,自然看上去就像老鼠了。
  • 萬聖節的幼兒園小朋友火了,網友:這是在論人類幼崽有多可愛呀!
    ……這「小殭屍」真的是太可愛了,這對父母也忒會玩了,網友直呼快蹦起來,這是在論人類幼崽多可愛啊!不過,這也是父母跟孩子的一種互動方式,能增進親近感,更能增加親密度。在信息化的當代社會,家裡的場景更多會是父母玩手機,孩子抱平板。對孩子眼睛的傷害有多大暫且不說,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與孩子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