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幼崽破壞力有多強?外國爹媽曬養娃前後對比照,太真實

2021-01-13 菁媽育兒

成為父母之後,最怕的一件事情莫過於帶孩子了,為啥現在夫妻雙方總是互相推卸帶孩子的責任?那還不是因為人類幼崽的「殺傷力」可太強了!

前不久表姐生了二胎,於是乎和表姐夫開啟了天天吵架的日常模式,她老是和我吐槽說姐夫不帶孩子,明明有的時候一個大男人什麼事都沒有,就用各種藉口來逃避帶孩子,這可太讓人生氣了。

可姐夫又是另一番說辭,他說明明是表姐不想帶孩子,於是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丟給他,他就是累了想休息會,就被表姐說成不是一個「好爸爸」?於是我在他們家裡觀察了一天他們的生活矛盾,原來一切源頭都是那個「鬧騰的人類幼崽」。

本以為生了一胎後,對待二胎肯定就遊刃有餘了,但是沒想到二胎比一胎還要難搞鬧騰得多,怎麼看都像是個燙手山芋一樣,表姐還是姐夫誰接手這個「麻煩」,一會就實在是受不了想甩掉。

人類幼崽的破壞力有多強?國內外都一樣

在國外有個專門社交帳號,主頁上記錄了情侶們的帶娃的日常。幾乎每個人都是充滿「絕望」的。

一個生娃前是模特的女士,在生娃之後直接被寶寶一屁股坐在臉上,一臉生無可戀。生娃前靚麗的妝容和姿態,在有了孩子之後,臉蛋和寶寶的屁股一樣光禿禿的啥也懶得塗抹。

還有不少寶媽在生孩子後,一改之前蹦迪整日整夜玩的作息,現在是有點機會就想用來睡覺,因為實在招架不住精神充沛的寶貝們的鬧騰。

在這個帳號的分享中,不管是寶媽還是寶爸們,生娃前後的對比圖總是這樣的慘烈和邋遢。有從猛男被迫變成「寶媽」哄娃的,有從溫柔可人形象直接轉換成暴躁「包租婆」的,對比總是如此的一致。

即使這個小寶貝天天地鬧騰自己,但還是自己費好大勁生下來的,只能繼續受著了。

怎麼對待難帶愛搞破壞的孩子,這幾個小建議給寶爸寶媽們提一下

首先,要對寶寶有足夠的耐心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所以往往喜歡用哭鬧的情緒,向父母們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然後到了會說話的時候,但是孩子小的話就會不懂事,經常不能夠理解父母們的辛苦,於是鬧騰總是在所難免。

但是家長們也要備有足夠的耐心對待小孩子們。當孩子愛搞破壞鬧騰的時候,可以先不要發火,先耐心地詢問孩子,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舉動,向孩子們表達出自己的友好互相交流的想法,讓孩子們在耐心中去冷靜下來。

其次,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一般開始搞破壞的時候,不是無聊就是想引起父母們的注意力,如果父母越不理他們那麼他們可能就會變本加厲,如果父母生氣的話,他們可能還會用這種方式去嘗試引起父母的重視。

所以父母最正確的做法是去和孩子玩,或者帶著孩子去做些別的事情,把孩子的興趣給吸引過去,把搞破壞的精力花在別的地方,那麼肯定就能夠消停會了。

最後,要注意方法的引用

對待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方法,也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生愛鬧騰的,其實家長的教育方法也很重要。如果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樹立了一些不好的榜樣的話,不好好地引導教育,孩子肯定就是喜歡搞破壞,所以最後其實還是要看家長怎麼做。

如果孩子平時很愛鬧聽的話,家長可以換種方式,教孩子用表達言語的形式去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搞破壞」的行為,是不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才這樣的,這樣的溝通可能更適合與孩子的平等交流。

家長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不一定一直都需要家長在身旁跟著看著的,每個人都是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同樣孩子也有,家長也有,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們知道,搞破壞鬧騰的時間段其實是一個「浪費時間」的過程。

相信大家家裡多多少少總會出現這麼幾回小孩鬧騰的時候,破壞力超強的小孩精力滿滿得讓家長都無法應對,不妨先就這麼涼著他們先鬧一會,接下裡再思考解決的辦法,反正他們總會累的。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廣場上爸爸翻跟鬥,兩歲萌娃模仿成滾地,網友笑翻:孩子真聰明

王祖藍基因太強大,兩個女兒外表都像爸爸,幸好身高隨媽媽李亞男

相關焦點

  • 外國爹媽曬出「帶娃前後對比照」,人類幼崽的破壞力,中外都一樣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國爹媽帶娃不容易,外國爹媽帶娃是不是容易一些?畢竟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每家都有三四個孩子,外國媽媽帶孩子仿佛特別輕鬆,完全沒有壓力,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看完這組外國爹媽「帶娃前後的對比照」就明白了,原先的想法錯了,他們帶娃也沒輕鬆到哪裡去。
  • 人類幼崽可愛一小時,「逼瘋」爸媽一整天,外國爹媽也無法擺脫
    不是愛人,不是工作,而是——人類幼崽!你以為只有中國爸媽是一副苦哈哈的形象,一把屎一把尿地給孩子拉扯大嗎?並不完全!等你看到外國的爹媽被孩子折磨時,就會恍然大悟,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熊孩子」。在INS上有一個主頁,名字很有趣,叫做Got Toddlered,也就是蹣跚學步的意思。裡面有很多外國的爹地和媽咪們,發布了生娃前後的對比照,人間真實!
  • 父母養娃前後對比,你永遠無法想像,人類幼崽的破壞力有多大!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雖然能讓你崩潰,但卻不一定會感到很痛苦,比如「帶娃」!我們都知道,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成為父母之後,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恐怕莫過於帶孩子,這究竟是為什麼?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人類幼崽的「殺傷力」太強大、太難帶!可能很多女生在撒嬌、或者開玩笑時候,來一句「我還只是個寶寶呢」,可見寶寶在人們心目中就是一個可愛的代名詞。
  • 倉鼠們生了10幾隻幼崽,餵食時卻疑惑了:抱著娃在幹嘛呢?
    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莫過於母愛了,它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在動物之間也是同樣存在的,所以有一句話叫虎毒不食子,正是用來形容動物的。來看看下面這個網友分享的小故事,真讓人有些看不懂了。這位網友家裡養了幾隻倉鼠,大家都知道倉鼠的繁殖能力是很強的,它們通常一胎能生下不少的幼崽呢,所以很多養倉鼠的鏟屎官在它們生產後都直呼養不起了。而這幾隻倉鼠也是,生下了10幾隻幼崽,主人也是照看有加。可是當某天鏟屎官去給倉鼠們餵食時卻發現有隻倉鼠的行為有些奇怪,看上去不太對,主人也是滿臉問號:這是什麼情況呀?你抱著娃在幹嘛呢?
  • 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登上網絡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最近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
  • 人類幼崽的哪些行為讓你瞬間崩潰?
    說句不厚道的,老父母的真實心聲:就算是我崽生病時都是墜可愛、墜楚楚可憐的!咳咳,歡樂的時光到此為止,下面話鋒一轉的時刻到了。小編別的不敢說,但養育崽崽的過程一定是喜憂參半,這句話還是敢說的。弄斷口紅、打碎粉餅、神仙水直接有害垃圾2、人類幼崽突然掄你一下的時候@劉海見:玩的正歡,忽然一個大嘴巴子抽過來,瞬間火冒三丈的感覺你們懂嗎?@田田:我兒子今天剛好23個月。身高90cm,體重14kg。臭小子力大無比有沒有?尤其是打人的時候!今天上午就拿衣架把我敲哭了。或許是一種處理辦法?
  • 人類幼崽的進化史到底有多坎坷?
    我想,沒養過娃的人一定難以想像,原來兩隻腳的人類幼崽進化過程竟然這麼坎坷,直教老母親懷疑人生。坎坷就算了,一些過來人總喜歡打著「愛」的名義在你面前指點江山,這就很迷惑了啊?還記得皮皮六個月大的時候,七大姑就很好奇的湊過來問我:「哇,好快啊,孩子都6個月了,該斷奶給他吃米粉了吧,米粉有營養!」
  • 野外撿到一隻狐狸幼崽,養著養著還「變色」了,好可愛!
    自然界除了人類以外,還有其他生物,尤其是在生態環境比較好的戶外,可以遇到很多動物,如果運氣好,還能跟這些動物近距離接觸。成年的野生動物,一般都能獨自生存下去,而動物幼崽,如果沒有母親的照顧,它們是很難活下去的,除非遇到好心的人類。
  • 人類幼崽為什麼這麼弱小?因為太強母體會承受不住,十月已是極限
    這個問題之前很多人作了解答,說是因為人類屬於「大器晚成」,壽命長,而且因為是社會性生物,所以幼崽受到保護,自然有更安全的成長空間,所以追求腦發育,而不是四肢發育。這種解答看似非常符合人類發展的邏輯,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人類幼崽其實還可以變得更強大,出生時如此弱小只是因為他沒有發育完全?
  • 人類幼崽拆家圖鑑:只要孩子夠努力,遲早能家徒四壁
    作者:傑西公眾號:月半麻麻(yuebanmamaks)有娃之前,總以為拆家界的翹楚是哈士奇。可生娃以後,就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和娃相比,哈士奇簡直太小兒科了,人類幼崽才是真正的「拆家隊大隊長」!可即便血壓飆升,五臟亂顫,還是要不停地安慰自己:「親生的,親生的……」上得了廳堂人類幼崽有多能拆?這麼說吧,如果不是早有心理準備,肯定以為家裡遭了賊。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反觀某些動物的幼崽,出生後幾分鐘就可以站起來,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因此,單從身體發育成熟度和速度來看,人類幼崽整體是有些「早產」的。經歷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等,才會達到「成年」標準,人類幼崽擁有一個較長的幼態持續時期。「早產」就代表輸了嗎?人類幼崽的幼態持續通常要到小學甚至青春期左右,而動物幼崽只需要幾天、幾個月就結束,看上去我們好像輸了。
  • 生娃前後的差距有多大?冒「毀容」風險生娃的媽媽,都是勇士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想知道女人生孩子有多辛苦,那就看看她們生孩子前後的對比吧! 於是就有了「生娃前VS生娃後的對比」話題,很多寶媽紛紛曬出自己生娃前後的對比,一眼就能看出前後差距有多大。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抬起頭,6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起,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被抱,如果沒有成人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動物學家計算認為,嬰兒要被懷上18~21個月,才能達到黑猩猩的幼崽出生時的成熟度。而人類平均孕期是9個月,就說出生後9個月到一歲大的嬰兒才跟剛出生的猩猩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人類不能懷孕久點當嬰兒成熟度高一點再生下來呢?
  • 養非洲鬣狗犯法麼?國內有人當作寵物養,一隻幼崽賣十萬
    養殖場的負責人說,國家目前沒有明文規定禁止個人養非洲鬣狗,養鬣狗就像養金毛和德牧犬等外來犬種一樣,不用辦任何手續,家家戶戶都能養。 而微博上的某位大V與他的觀點相反,他認為非洲鬣狗屬於保護動物,個人不能餵養,更不能私自買賣,即使在養殖場,也必須有相應的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和檢疫證
  • 科普一下:如果將老虎幼崽從小養到大,它會攻擊飼養它的主人嗎?
    如果將老虎幼崽從小養到大,它會攻擊飼養它的主人嗎?正所謂狗改不了吃屎,講的就是本性難改這麼個道理。即便是從小養到大的貓和狗,在這些動物的發情期或者哺乳期,當主人靠近或者撫摸幼崽時都有可能都有可能被它們攻擊,甚至是當母雞帶小雞的時候,當人或其它動物靠近小雞的時候,母雞都會撲過去,這些其實都是動物「護崽」的本性之一。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
  • 寸土寸金的地兒,養多肉如此艱難,入坑一年對比照來一波!
    (如果想看到更多相關分享,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感謝作者【郡主娘娘】的原創投稿分享投稿日期:2017年11月13日編輯整理:百科君坐標:北京2016年11月懷孕五個多月,在家閒著沒事,偶然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小萌物,入坑
  • 虎鯨:逗人類幼崽,我們在行!
    虎鯨:逗人類幼崽,我們在行!提起虎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虎鯨又被稱為殺人鯨,它們有著龐大的體型和聰明的頭腦,使它們可以輕鬆的獵殺海洋中的大型生物。即使是體型最龐大的藍鯨以及兇猛殘暴的大白鯊,都是它們的盤中美餐但是你知道嗎?
  • 動物幼崽的一萬種死法,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了它
    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出於好心,看到幼崽在那裡沒人管,怕凍著怕餓著或者怕下雨淋著。所以提供食物,抱一抱,甚至帶回家養幾天,看起來都是在幫助這些可憐的小動物。 一個讓人痛心的事實是:上面這些場景中,往往是善良的市民當著幼崽媽媽的面,搶走了人家的孩子。當我們發現有一隻「落單」幼崽的時候,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儘管幼崽冒冒失失跑遠了一點,但是它的媽媽就在不遠地方灌叢中或者小樹林裡面。
  • 人類幼崽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第一件,在我排隊掛號的時候,前面有一個四歲左右的小朋友,排著排著就跑開了,然後我就走上去開始掛號。這時,我旁邊一排也在排隊的一位女士,應該是小男孩的媽媽,一臉不耐煩地開始罵他:讓你排好隊,你看看,你跑了別人不就到前面去了?真是沒用,排個隊也排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