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去醫院和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這樣兩件小事。
第一件,在我排隊掛號的時候,前面有一個四歲左右的小朋友,排著排著就跑開了,然後我就走上去開始掛號。
這時,我旁邊一排也在排隊的一位女士,應該是小男孩的媽媽,一臉不耐煩地開始罵他:讓你排好隊,你看看,你跑了別人不就到前面去了?真是沒用,排個隊也排不到。
我一回頭,小朋友正在用委屈的眼神看著我,我趕緊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去前面,他站到我前面後,一旁的媽媽走過來,開始掛號。
那個小朋友站在媽媽旁邊,不停的回頭看著我笑,我做了個鬼臉,他笑的更歡了……
第二件。
當我開完藥回家準備坐地鐵時,遇到一對可愛的父子。
也是一個小男生,小朋友看著和醫院那個小男孩差不多大。
先是下樓梯的時候,倆人一邊走一邊數數:1、2、3、4……,小朋友走的有點慢,但這位爸爸始終不慌不忙。
這個小朋友應該是不經常坐地鐵,一直表現的很興奮,開心的跳來跳去。
話說我發現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坐公交和地鐵。
下完樓梯之後,爸爸就一直在給小朋友講一會兒進站的規則:一會兒進去之後不能亂跑哦,要先安檢。
「為什麼要安檢?」
「為了保護我們大家呀,避免壞人攜帶武器進來。」
「我不怕壞人,我可以打他們!」
「嗯,你長大了可以,但現在還是小朋友,需要保護。」
到了安檢,小朋友主動把自己的水杯遞給了工作人員,進了地鐵爸爸先是給他講解上車等待的區域,後面又在教他怎麼看地鐵進站時間。
「火車來啦!」小朋友興奮的說。
「上車啦~」
「要先下後上爸爸!」
「對,兒子真棒!」
他們開開心心的上了車,我一回頭,我的地鐵已經關門了……
寫第一件事,並不是想批判什麼,也不是聖母心發作,我只是覺得我們對待孩子時,應該把他們當做真正的孩子。
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排隊掛號,可能還沒有剛剛飛過來的一隻小瓢蟲更吸引孩子。
第二件事,我是想提醒自己,以後要是當了爸爸,也要成為這樣一個爸爸,慢慢的陪著孩子,帶她了解、探索這個世界。
進化心理學中有一種看法:人類的幼兒期之所以這麼長一方面是因為直立行走使人的骨盆變窄,只能在發育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生產;另一方面是人類幼崽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語言、大動作、精細動作、社會交往……
人類的父母也是自然界中最辛苦的父母,但辛苦歸辛苦,育兒這個過程肯定是苦中有樂的。別說父母,即使是我這個早教老師,面對那些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都會不自覺的的露出姨母笑,心中滿是溫暖。
一對父母,看著帶有自己基因的愛情結晶從稚嫩柔軟到堅強獨立,心中也會升騰起滿滿的成就感吧。
反正說破了天,這個娃你還是要自己帶,畢竟是你親生的,既然逃不掉,那就努力去尋找這個過程中的快樂和溫暖。
像第二個爸爸那樣,耐心一點,溫柔一點。
不要忘記,當你也是一個人類幼崽的時候,你也很渴望這樣的照顧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