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為什麼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可以輕鬆產下幼仔,獨自完成。但是人類女性分娩時卻痛苦不堪,甚至需要多人輔助?
為什麼貓貓狗狗可以一次性生五六個幼崽,而人類絕大多數只有一胎,只有少數情況下才會有雙胞胎?
為什麼別的動物出生後不久就能生活自理,生長速度像被按了加速鍵,而人類的娃娃兩到三年才學會走路?四到五歲還對這個世界懵懵懂懂?
我們仔細對比大自然中的生物,就會發現人類在生育方面有相當多的異常之處。
甚至可以說:有bug存在。
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清晰明白一個問題:生娃對於人類女性來說是個極大挑戰,在古代由於醫療設備的欠缺,難產喪命的女子比比皆是。
但是在自然界中,動物可以一次性生下多個幼崽,會自己把臍帶咬斷,把胎盤吃掉,然後就可以給幼崽餵奶。再比如:猩猩的胎兒成熟後,甚至會直直地從身體掉出來,猩猩媽媽會直接把嬰兒拉起來抱在懷裡。
這些看起來極其簡易的原因,都得益於,相比直立行走的人類,四腳著地的動物骨盆更寬,更有利於產仔。
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人發現,比起其他靈長類動物,我們人類出生的時候,腦袋又大又圓。
而正是一個個嬰兒的大腦袋,才加劇了母親生娃的痛苦。
很早之前,科學家就發現了這個十分冷門的奧秘:
我們人類之所以出生之後需要用那麼多年來成長,正是因為出生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的達到發育完全。而發育完全的寶寶腦袋比出生時更大,女性的身體根本無法承載。
因此可以這麼說:其實所有人都是「早產兒」,因為我們人類頭太大,才導致沒法等到發育足月生下來。
所以人類剛被生下來的時候,大腦還沒發育完全,需要在襁褓中細心溫和的培養,去慢慢接納這個世界。
比起長頸鹿一出生就可以站起來,幾個小時就可以活蹦亂跳,人類的生長速度實在太慢了。
但是科學家也指出:動物的成長速度快,也和他們的壽命,和競爭的生活環境有關。
如果動物也像人類一樣,需要那麼長的撫育期,會在大自然中處於極其劣勢的地位,被食物鏈上端的動物輕鬆捕捉,從而引發滅絕。
大自然優勝劣汰幾千年,人和動物從出生到成長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
人本身也被歸納到「動物」這一類,但是身上多了一份延續千年的文明。
大自然生生不息,必然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