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哺乳動物中,沒有比人類寶寶更蠢的了。
瞧,這是剛出生的小羊,只要兩個小時,它們就學會站立了,出生第一天,就學會了吃草。
我們熟悉的小貓小狗,哪怕剛出生的時候跟人類一樣啥也不會,但超短的生長周期可以讓它們快速適應這個世界,不用一個月就能獨立生存,幾個月就算成年甚至可以繁衍後代。
而我們人類嬰兒呢?別說走,連爬也不會,哭是他們述說需求的唯一方式。
讓我們穿越到遠古時期,現在是原始人的時代,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嬰兒的哭聲可能會吸引野獸的襲擊,給自己甚至是整個族群都帶來危險。
然而,進化論的結果卻是,會哭的娃更易得到存活的機會,這是為什麼呢?
在原始社會早期,為了更好的生存,原始人類以群居生活,孩子都是集體養育的。他們害怕野獸,人類幼崽更怕,可又能怎麼辦,只能哭。像警報一樣的聲音,是吸引成年人類的高效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會吸引野獸,好在那時候的人類已經學會了用火,用於驅逐野獸保護族群。
哭,自然也不會傻哭,有孩子的家長會知道,嬰兒在移動時會保持安靜,尤其是哄孩子的時候,只要抱起來往往會停止哭泣,這恰恰是嬰兒「聰明」的表現。至於那些在移動過程中還發出聲音的幼崽,在殘酷的自然選擇下逐漸被淘汰。
如果你把手放在嬰兒手中,他一定會緊緊的抓住,這也是他們生存的本能,在被野獸追擊逃生中,那些無法抓緊大人的幼崽又會被大自然無情地淘汰。
有科學家提出一種理論,說人類都是早產兒。研究發現,人類原本的發育時間是21個月,而不是現在的十月懷胎。
在人類從四肢動物進化到直立行走後,為了保持行走的穩定性,盆骨逐漸變窄,又為了發展智力,頭骨逐漸變大。結果就是更大的腦袋,更小的產道,這是一種矛盾,難產的概率增加啦,如果順利出生率低至極端,對人類來說就是災難。所以為了繁衍,他們選擇提早出生。
如果人類嬰兒能經歷完整的21個月的發育,可能就跟剛出生的小羊一樣,一天就能學會直立行走了。然而他們被迫提早出生了,此時的他們並沒有發育完全,也完全沒有自我生存能力,只能通過哭聲吸引大人的注意。
所以,嬰兒的哭鬧並沒有愚蠢或者聰明的說法,僅僅是他們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