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成功開展庫區增殖放養活動(圖)

2020-11-25 人民網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成功開展庫區增殖放養活動(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4年06月30日10:57


人民網昆明6月30日電   6月28日,華能糯扎渡水電站實施庫區漁業增殖放養活動。此次放養活動投資80萬元,共放養5釐米長的瀾滄江土著魚叉尾鯰魚苗5萬尾、絲尾鱯魚苗5萬尾,常規魚種鰱魚魚苗100萬尾、鱅魚魚苗100萬尾。

此次放養為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持續開展2013至2015年3次庫區增殖放養活動的第2次。3次放養總投資共385萬元,總計投放瀾滄江土著魚種苗35萬尾,常規魚種苗600萬尾。2013年,已進行了首次庫區增殖放養活動,投資135萬元,共放養規格為每尾5釐米的魚苗215萬尾,其中瀾滄江土著魚叉尾鯰5萬尾、絲尾鱯魚苗10萬尾,常規魚種鰱魚100萬尾、鱅魚100萬尾。

開展魚類增殖放養活動是維護庫區生物多樣性,改善生物種群結構,充分實現庫區水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帶動地方經濟循環發展,增加駐地百姓經濟收入,造福當地百姓的重要舉措,對持續推動電站周邊生態文明建設、共建和諧庫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彰顯了華能瀾滄江公司「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諧」的水電開發理念。

除了增加當地群眾經濟收入的增殖放養,華能糯扎渡水電站還堅持開展土著魚類可持續發展的增殖放流,通過開展網捕過壩、科研孵化放歸瀾滄江等活動,僅2007年以來,已放流土著魚類13.66萬尾,有效保護了流域土著魚類,對維持瀾滄江流域珍惜土著魚類數量和水生生態平衡作出了有益探索,實現了水電開發運營和環境保護和諧發展,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孫廷棟、飛若力、 劉水忠 攝影報導)

(責編:木勝玉、趙文瑞)

相關焦點

  • 開挖到哪裡 綠化到哪裡——糯扎渡水電站的生態印跡
    在糯扎渡電站工作多年的梅傳保回憶說。糯扎渡水電站橫攔瀾滄江,位於雲南普洱市境內,因攻破世界級水利難關而收穫了多項第一。更為重要的是,糯扎渡水電站積極探索研究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穩步推進水電開發的生態文明建設,在打造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雙贏路上留下了獨特的生態印跡。
  • 長江水利委員會採用增殖放流技術保護瀾滄江土著魚類
    本站訊 近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工程生態研究所在雲南瀾滄江糯扎渡水電站庫區,成功放流人工增殖的叉尾鯰魚種2萬尾,補充了瀾滄江土著魚類資源,有利於改善水生態環境。   糯扎渡水電站位於瀾滄江下遊的雲南省普洱市,是瀾滄江流域最大的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建成後,根據國家環保要求,為不影響魚類的自然繁殖,需對庫區魚類進行人工增殖,補充魚類資源數量。
  • 華能藏木水電站下閘蓄水 年供電量可達25億千瓦時
    本網訊(記者麥朵)11月1日,我區在建最大水電站華能藏木水電站最後一道閘門徐徐落下,藏木水電站成功下閘蓄水,這標誌著該電站大壩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建設完成,正式進入蓄水階段,首臺機組投產發電進入倒計時。華能西藏發電有限公司藏木水電分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定子成功吊裝。
  • 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記馬嶺項目部開展魚苗增殖放流活動
    日前,馬嶺項目部在庫區進行了魚苗增殖放流活動。活動以「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為主題,放流魚苗對象為鱸鯉、白甲魚、雲南光唇魚和光倒刺䰾,每種0.5萬尾,合計2萬尾。魚苗增殖放流,可利用魚類的慮食作用,消滅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和其他腐質物,降低水中汙染物含量,改善水庫水質,使水質更加清潔,促進水生態保護,維護河流生態平衡。馬嶺水利樞紐工程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興義市境內馬別河中遊,壩址距興義市約16km,距貴陽市約302km。
  • 西藏加查水電站首臺機組預計9月投產發電 總投資78.3億元!
    安裝3臺12萬千瓦發電機組2015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建設加查水電站,批覆工程總投資78.3億元。加查水電站位於山南市加查縣境內,海拔3200米,大壩採用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84.5米;電站採用河床式廠房,安裝3臺12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6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
  • 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首座大型水電站開始發電(圖)
    原標題: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首座大型水電站開始發電(圖) 藏木水電站 藏木水電站   新華網西藏加查11月23日電(記者 劉洪明 安娜)23日,歷時近8年、總投資96億元的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 零陵區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陳小平)6月6日上午,零陵區在瀟水河香零山浮橋段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副區長、瀟水河區級河長彭定國,區河長辦、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瀟水溼地公園管理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民間河長行動中心、環保志願者及部分漁民代表等70餘人參與增殖放流活動。
  • 援藏丨華能集團:雪域高原綻放「三色」之光
    華能雅江公司貫徹華能注重科技、保護環境的「綠色」文化,自成立以來,以建設美麗西藏為著眼點,積極履行央企環保責任,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建成並投運生產廢水、生活汙水、施工噪聲、固體廢棄物、生態恢復等環保設施;通過魚道、魚類增殖放流站等典型且特色環保項目的實施,減少了對周邊野生動物的影響,有效保護了當地生態環境。
  • 雄安新區開展2020年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中國雄安官網11月19日電(通訊員曹坤)近日,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組織在白洋澱前後塘、泛漁澱、府河河道、大口子碼頭等水域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活動向白洋澱核心區域投放鰱鱅、草魚、蝦蟹等水生生物苗種超過6500萬單位,將對白洋澱水生生物資源修復及水質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 【數據控】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大排名!
    世界上沒有哪一條河流沒有構築大壩,且多數河流採用梯級式大壩以增加水力的發電量,世界大壩庫區已經相當於法國面積那麼大,水力發電情況值得能源研究者關注。本文作者將世界上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進行了大排名,讀者可藉此一目了然。【無所不能 文|龐名立】水力發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
  • 西藏首座50萬千瓦級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00億千瓦時
    記者從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藏木水電站相關負責人處獲悉,這是截至4月16日,西藏已投運的最大水電站——藏木水電站交出的「成績單」。圖為2018年10月12日,位於西藏山南市加查縣的藏木水電站廠區一角。中新社發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藏木水電站 供圖據悉,位於西藏山南市加查縣的藏木水電站於2007年開始現場籌建,2015年10月實現全面投產,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電站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是西藏已建成投產裝機容量和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將雪域高原電源建設規模從10萬千瓦級提升至50萬千瓦級。
  • 永新縣楓渡水電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擬批准的公示 - 吉安市人民...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永新縣楓渡水電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批覆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永新縣楓渡水電站位於永新縣裡田鎮芰田村楓渡境內,壩址位於小江河流域,項目中心坐標為東經11404′48″、北緯N2656′09″,為壩內式水電站
  • 我國規劃建設的水電站(衛星圖)
    2.1 中國地形地勢  使用DEM數據可以生成山體陰影圖,山體陰影圖能夠直觀的呈現地表高度起伏的效果,博主首先使用DEM數據生成山體陰影併疊加其他GIS數據製作一張中國地形地勢圖:  搜集了2011年-2015年,5年的年降水數據將其取均值,生成2011-2015年均降水圖:
  • 農業農村部與三峽集團聯合開展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
    農業農村部與三峽集團聯合開展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2020-12-01 10: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11月28日,農業農村部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在湖北宜昌聯合開展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三峽集團董事長雷鳴山出席活動。
  • 新疆增殖放流大頭魚魚苗6萬尾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新疆大頭魚再添新丁,9月26日,自治區在拜城縣克孜爾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活動,6萬尾通過人工繁育的新疆大頭魚魚苗被集中放流。在當天的增殖放流活動中,科研人員對放流的新疆扁吻魚進行了標誌和標識,拜城縣公證處對放流情況進行了現場公證。
  • 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原標題: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11月30日上午10時24分,國家重大建設項目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機組運行狀態穩定,各項指標均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