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挖到哪裡 綠化到哪裡——糯扎渡水電站的生態印跡

2020-12-04 參考消息

新華社昆明9月7日電 題:開挖到哪裡 綠化到哪裡——糯扎渡水電站的生態印跡

新華社記者趙珮然、楊靜

切割縱深的峽谷、綠汪汪的湖水被一條大壩攔腰攬住,陡峭邊坡上樹木鬱鬱蔥蔥,爭奇鬥豔的黃葉假連翹、紅花羊蹄甲等點綴其間……

「過去電站邊坡上怪石嶙峋,植物很難生長。」在糯扎渡電站工作多年的梅傳保回憶說。

糯扎渡水電站橫攔瀾滄江,位於雲南普洱市境內,因攻破世界級水利難關而收穫了多項第一。更為重要的是,糯扎渡水電站積極探索研究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穩步推進水電開發的生態文明建設,在打造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雙贏路上留下了獨特的生態印跡。

2005年糯扎渡水電站開工時就啟動綠色工區建設,始終做到「開挖到哪裡、擋護到哪裡、綠化到哪裡」。為增加植被,電站工作人員引入能固土、生長迅速植物的同時,致力研究混播草籽、混種樹木,將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結合起來形成高中低立體綠化。

在邊坡陡峭處和石質地上,糯扎渡人選擇了篳路藍縷的「開荒」行動,挑土上山,在石頭上墊土造地。「當時大家一簸箕一簸箕地抬土,一個來回一個來回地跑,把斜坡硬生生回填起來,就為造出一塊土質鬆軟的綠地。」梅傳保說。

如今,兩岸山體上綠樹成蔭,糯扎渡水電站已完成邊坡治理約60萬平方米,植被自然恢復4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698.47萬平方米。水電站27萬平方米的營地上縱橫排列著1萬多棵樹,苗圃整齊分布在道路和房屋間,高峽平湖邊星羅棋布。「花園電站」的稱號讓遊客紛至沓來。

「開闢綠地是『立新』,『兩站一園』則是『守舊』。」華能瀾滄江上遊水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說,新增綠地是為了保持水土,而「兩站一園」的設立則是為了全力保護當地原生物種。

據介紹,珍稀植物園和野生動物拯救站主要用來安置電站建設波及的動植物「移民」。目前,植物園佔地100畝,移植栽種了寬葉蘇鐵、篦齒蘇鐵、中華桫欏、紅椿、金蕎麥等11種國家保護植物共13400餘株;動物拯救站對在庫區發現的傷、病、殘和非法捕獵的野生動物進行醫護救治、暫養野化,而待痊癒放生後還要進行標識和跟蹤監測;魚類增殖放流站開展珍稀魚類人工增殖放流和科研等工作,則有效地保護了土著魚類。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成功開展庫區增殖放養活動(圖)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成功開展庫區增殖放養活動(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4年06月30日10:57 人民網昆明6月30日電   6月28日,華能糯扎渡水電站實施庫區漁業增殖放養活動。
  • 城市發展到哪樹就種到哪 「花城」相城的生態印象
    中國園林網4月22日消息:走在相城區這個蘇州最年輕的新建城區,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這裡到處處有樹,生態環境特別好。城市發展到哪裡,樹就種到哪裡。從2001年建區起,相城給自己的城市建設定位:要建綠色生態城區,成為蘇州的「綠肺」。
  • 從水土流失到綠色新生,黃土高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海潮青年:中學地理課本中的黃土高原,是被治理的對象,故給人的印象是水土流失、乾旱貧瘠、生態惡化、生活艱苦,其實,這些只是黃土高原的一面;黃土高原還有另一面,你是否會想起它曾育養早期文明之曙光,華夏古文明之搖籃,除了豐富的礦產,你是否還會想起它別樣風土人情和尚未被周知的地貌景觀,你是否會回顧它從哪裡來,是否會想像它到哪裡去?
  • 人到底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個很大哲學問題,至今哲學家們也無法定論。其實不光是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到底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很好奇,也很想知道,人會不會有前世和來生。對於這樣的哲學問題我們可以大膽的發揮想像,或許能給哲學們提供一些靈感。
  • 從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右玉精神」讓生態底色更濃
    (中國減貧故事)從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右玉精神」讓生態底色更濃  中新社太原7月31日電 題:從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右玉精神」讓生態底色更濃  作者 楊傑英 楊佩佩  當大巴車駛入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時,目之所及,皆是綠色。很難想像,70多年前的右玉,還是個「不毛之地」。
  •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通過上述兩段尋找絕對物理邏輯起點的文字中我可以認識到如下幾點;1、我們人類目前所有的認識都只停留在相對認識的觀點中。2、尋找絕對認識起點的想法只能在確定了相對認識層次後才能獲得該範圍內的準確相對認識。3、解決問題的要點是首先要能夠確定該問題的認識範圍。 那麼本文題目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的認識範圍在哪個層次上呢?
  • 蜻蜓冬天到哪裡去了?
    蜻蜓為蜻蜓目蜻科和蜓科昆蟲的總稱,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冬天到哪裡去了吧
  • 日月潭在哪裡
    在小學的課本中我們了解到了日月潭,雖然課文的篇幅很短,但是也非常好的展現了日月潭的迷人風姿。那麼下面小編就來具體說說日月潭在哪裡。在未建水電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積為4.4㎞²,平均水深約4 米,湖面海拔726.8米。水電站建成後提高水位30 餘米,潭邊低地盡被水淹,湖水面積擴大了70%,達到7.73㎞²,平均水深達19.1米,湖周長35公裡,最大水深40米。
  •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未來會到哪裡去?
    先說人類「到底」來自哪裡在地球形成初期,這些小行星和碎片塵埃掉落到地球,一些細菌漸漸復活成為地球上的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形成如今千姿百態的生物圈。這個說法減少了地球自身演化從無機到有機的過程,後面的過程與上述第二種差不多。現在發現宇宙廣泛存在有機分子,這種說法的可能性很大。不管哪一種生命起源說,都不否定地球生命是從原始到低級,從低級到高級進化出來的。因此,達爾文的進化論理論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是人類對生物的研究從神學走向科學的重大轉折。
  • 綠孔雀VS水電站: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在哪?
    3年前,一樁以保護綠孔雀為由的環境公益訴訟,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迫使已投資12.25億元的水電站建設戛然而止。從有爭議的環評報告,到沉默的專家群體,從慷慨激昂的環保人士,到措辭謹慎的地方官員,人們圍繞「雲南綠孔雀案」的不同態度,呈現出多元的利益訴求。
  • 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道德經中也許有答案?
    宇宙是從哪裡來的,宇宙要到哪裡去?宇宙的要素是什麼?宇宙運轉的規則是什麼?宇宙的終極歸宿是什麼?道德經第25章解答的就是這些問題。宇宙是從哪裡來的第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首先來看下這個「有物混成」是指什麼?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個狀態。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道家稱之為混沌,其實指的就是奇點,在大爆炸之後才有宇宙。
  • 常山名師「葉媽媽」: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
    25年了從早上6:10到晚上
  • 西藏加查水電站首臺機組預計9月投產發電 總投資78.3億元!
    安裝3臺12萬千瓦發電機組2015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建設加查水電站,批覆工程總投資78.3億元。加查水電站位於山南市加查縣境內,海拔3200米,大壩採用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84.5米;電站採用河床式廠房,安裝3臺12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6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
  • 基因合成之王金斯瑞從哪裡來 到哪裡去
    原標題:基因合成之王金斯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金斯瑞希望攜手並助力更多的優秀企業,共同推動全球基因與細胞治療產業取得更加快速的發展……」9月22日上午,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克寧博士在
  • 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我到哪兒去?」來形容他的處境,熟不知這就是哲學上著名的「奪命三連擊」。其實這三個問題有著古老的背景,他們旨在讓人們認識自己,而這三個通俗問題的背後則涉及三個重要的哲學問題,它們分別是: 自我意識的本質問題 ;人的本質問題;自由的本質問題。這是在代表人類發問,也是在代表每一個人發問。一個人從蒙昧中走出來、從沉睡中醒過來的時候,往往會問這三個問題。
  • 從月薪2000到年薪50萬:時間花在哪裡,成績就在哪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月薪2000元到年薪背書背困了,他就喝水,再困了就站著背,再困就拿著書到圖書館門口迎著冷風背。 因為目標明確堅定,自律性強,他並不覺得有多辛苦。 研究生畢業後,小陳應聘到上海一家做網路遊戲的公司。公司等級森嚴,分工明確,上班時間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吃住都在公司,研究生起薪7500元一個月。
  • 大工程春田教授團隊在破解西南巨型水電站機組複雜振動區問題上...
    該項工作針對溪絡渡、龍灘、小灣等西南巨型水電站普遍存在的機組複雜振動區問題可能誘發的發電安全事故,借鑑無人機、機器人躲避障礙物原理,基於計算幾何最優凸剖分理論和圖論理論,提出了精準描述機組複雜振動區的一般範式,給出了落入、穿越、安全避開機組振動區的數學化表達方法,構建了振動區自動剖分和自動建模體系框架。
  • 全球5大水電站有4座在我國,三峽外還有誰?
    說到水電站,我們通常首先都會想到三峽水電站,其實如今我國已經是全世界水電第一大國,擁有大大小小的水電站有5萬座左右,裝機容量約3.56萬億千瓦時,都高居世界第1位。在三峽水電站之外,我國還有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等水電站也很著名,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水電站中,我國佔了11個,全球裝機容量前5位的水電站中,我國佔了4個。
  • 你從哪裡來? 你要到哪裡去?
    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是物理學和哲學的終極問題是上帝創造了宇宙還是大爆炸?我們真的能回到過去嗎?你知道為什麼世界是十一維嗎?宇宙是否需要一個創造者?......我們知道杯子在重力作用下,會從桌子掉到地上;但為什麼我們從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來並跳回到桌子上呢?這就是時間的秘密!那時間又是什麼?它的起點在哪裡,又將在何地終結?史蒂芬·霍金,將這些只有上帝才知道的宇宙奧秘寫進了《時間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