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對著手機畫面輕輕滑動,就能一秒變身高萌漫畫人物……從髮型、表情、衣著到場景,每個細節都精準轉換。今年6月,一個「變身漫畫」道具的出現,讓整個抖音上充滿動漫氣息。
拿出了蒼蠅拍解除動漫封印的陳赫;
用rap在動漫和真實世界來回切換的張藝興;
擦玻璃換臉的鄧紫棋……
「變身漫畫」特效一經推出,便吸引了許多明星和網友關注,迅速登上了抖音熱點榜。數據顯示,「變身漫畫」特效上線僅3天,獲得超過1000萬個視頻投稿。
除「變身漫畫」特效,近期火爆抖音的有「藍線挑戰特效」。左手上拿著一瓶飲料,在藍線定格的下一秒迅速切換到右手,瓶子在空中營造出懸空效果,讓網友們紛紛體驗了一把魔術師的快樂;此外,還有10月底剛上線的「魔性的雙馬尾」特效,在近兩周內有超過230萬人使用,點讚數最高的視頻超176萬。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特效道具,正在成為話題熱門的中心。短視頻特效道具的生態也越來越成熟。
一方面,用戶使用特效道具拍攝視頻的數量逐漸增多,明星的加入使得不少道具成為短時間內的潮流,極大提高了用戶參與拍攝同款的熱情;另一方面,平臺方愈加重視這一群體,針對特效師推出多個扶持政策。比如,為了選拔優質的特效師,在首屆抖音道具設計大賽中設置高額現金獎勵,獲得大師獎和人氣獎的特效師均可獲得10萬元。截至發稿前,該話題播放量達15.2億。
令人好奇的是,這些爆款特效道具背後的特效師如何設計道具?商業價值幾何?這個剛出現兩年多的新興行業未來發展如何?通過採訪幾位抖音特效師,我們希望能從中探究一二。
千萬人在拍的特效道具是怎麼做出來的?
很多抖音特效並非都由抖音內部員工製作,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出自身懷設計技能的「抖音特效師」。
2019年年底,研究生畢業回國的Keykey發現,周圍的朋友們都有了新的娛樂方式——拍抖音。
抱著貓咪拍貓臉特效,是Keykey在抖音玩的第一個特效道具。在經常使用抖音道具過程中,Keykey發現原來特效道具還可以通過抖音特效開放平臺自己做。Keykey說:「因為我也是一名設計師,對這種能讓自己的奇思妙想成真的工具很感興趣,就去用了一下,簡直打開了新世界。」從加入抖音特效開放平臺至今,Keykey共發布50多個特效道具,被1000多萬人使用,累計播放量超過40億。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出不了門,這讓Keykey的特效道具產出大大增加。也是在這個時間,她發布了自己首個使用量破500萬的特效道具。「當時的一個想法是考慮到好多人都只能在家裡待著,沒法出去口紅試色的心情。」她說道。
怎麼讓大家在家裡也能試口紅呢?正紅色、豆沙色、火龍果色、奶茶色,還有死亡芭比粉……使用「口紅大王」特效,只要嘟嘴就可以切換自己的唇色,這個道具一發布,單天使用量突破100萬,吸引了寧靜、張庭、婁藝瀟、李晟等多位明星使用,目前該特效道具視頻使用量已經達到500.4萬。
小耿是一位影視特效師,一般給汽車等產品做廣告特效,後來他在同事的推薦下,接觸到了抖音特效行業。他從今年6月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做特效道具,5個月的時間共發布30多款道具,累計被3900多萬人使用。
據他介紹,目前特效道具的製作流程相比他的本職工作要簡單許多。只需要使用抖音官方的特效製作工具「Effect Creator」,導入已經繪製好的元素,加一些命令即可輸出上傳。截至目前,他做的數據最好的一款道具名為「夜上海歌女」,共1063.2萬人使用。
據他介紹,最耗費時間的步驟主要在前期構思。通常特效師們會花很多時間去尋找靈感,思考什麼樣的道具會被大家喜歡。「有時候靈感來了,兩三天就能做出一款道具並上線,」小耿說。
在首屆抖音道具設計大賽上線後,他積極參賽,共發布6款參賽作品,每款使用量均超過百萬,其中一款名為「嘻哈達人」的特效數據最高,使用人數超過255.2萬。
大賽開啟後,豐厚的現金獎勵和平臺的流量曝光,吸引了不少新人入局,Bennu瑞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位自由插畫師,日常工作是畫圖和教學。一個月前,她出於好奇點開了設計大賽的宣傳頁,並通過平臺官網看了幾期教學視頻。她說:「我也在做課程研發,加上我原本就有繪畫功底,了解完具體的製作流程後,我覺得我是可以做特效的。」
「雨過白露」是她製作的第一個道具,靈感來自於平日看的仙俠劇,通過鹿角頭飾展現出類似神仙或妖怪般的角色效果。
成功上傳了製作的第一款抖音特效後,Bennu瑞發動自己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去拍攝,沒多久這款道具就上了抖音道具的面板推薦。雖然這款道具沒有真正「火起來」,但激發了她對特效製作的興趣。
從幕後走向臺前
用戶對於特效師的關注度在逐漸提升。以前一款特效道具火了,用戶很難關注到道具背後的特效師。現在,抖音上線「道具聚合頁」,當用戶刷到一個帶道具的視頻,可以點進道具角標進入聚合頁,若是原創特效師製作的道具,會置頂特效師本人的視頻內容。這是特效師的一大漲粉利器。
在此基礎上,最近抖音又增加了特效師本人的露出。比如,上線的#首屆抖音道具設計大賽#話題中,全是不同特效師的作品;點開不同的原創道具頁,可以看到特效師的帳號名稱和個人置頂內容等多處曝光。
特效師們愈發重視對個人抖音帳號的精細化運營。上線一款新道具後,特效師會立刻拍攝一版視頻,一方面是為了給用戶做個範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顯示在「道具聚合頁」的置頂位置。Bennu瑞說:「如果個人帳號的粉絲量足夠多,每次推出新的道具都會獲得比較大的曝光量。」
特效師「火雞噠噠噠」是來自「香蕉聯萌」旗下一個抖音帳號,他們會找一些達人使用自己的道具拍攝做推廣,「之後想找一些演員拍攝精緻的視頻內容,發布在我們自己的帳號上。」
還有一些特效師更注重對個人風格的打造。比如小耿就逐漸摸清了平臺和用戶的喜好,找到了自己製作道具的風格。隨著抖音帳號的粉絲數增多,粉絲對他的期待也在逐步提升,他感覺壓力更大了,為了製作出自己滿意的特效,他在道具設計上正在經歷從「量」到「質」的轉變,「把道具質量搞上去,才是最主要的。」小耿說。
特效師正在從副業向職業發展?
AI技術和短視頻行業的迅速發展,延展出特效道具這樣一個細分品類。越來越多的人想成為特效師,試圖從創意上挖掘更多新的機遇。
一方面,特效師的收入結構正在逐步完善。除了平臺特效使用量激勵和參加比賽拿獎金,平臺也會牽線給特效師對接一些商單,對特效師的職業化發展提供一個輔助的支撐。
對於那些「單打獨鬥」的特效師來說,平臺針對特效使用量的獎勵尤為重要。小耿說,道具使用的人越多,平臺給到的收益就會增加,他目前一個月收入大概在2-3萬元。
另一方面,隨著新人特效師的不斷湧入,特效道具的迭代速度變快,即便是一些比較成熟的特效師也感到壓力倍增。他們需要時刻保持敏銳的觀察能力,抓住當下的熱點,將其製作為特效道具。為了給特效師提供靈感,抖音還通過社群運營的方式,教大家如何把好的創意轉化為道具。
比如,在「不倒翁小姐姐」火遍抖音的時候,特效師「火雞噠噠噠」做出了一款名為「大唐榮耀」的道具,超過737萬人使用。
如今,越來越多的特效道具在抖音爆火,掀起一陣陣拍攝熱潮。這些特效在製造著流行的同時,隱藏在其背後的特效師成為平臺方極為重視的群體,他們不僅可以產出各種類型的道具,製造出有爆發力的內容或話題,引導用戶積極參與拍攝,還可以活躍整個平臺生態,增加用戶黏性。
目前,抖音已經成長起一批個性鮮明、作品優質的特效師。用創意表達內容,通過產出多款爆紅特效,許多特效師在收穫百萬曝光和粉絲的同時,也能藉此實現商業變現。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特效師這一行業,除了背靠抖音平臺的巨大流量,還會有更多創作的舞臺,比如火山小視頻、相機類App如輕顏相機等,甚至走向海外,職業化未來可期。
文圖來源:新榜、今日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