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精準扶貧7年路,春華秋實,三湘巨變,一個個脫貧致富的夢想,在時光的醞釀裡,變為現實。一部飽含家國情懷和人情溫暖,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即將揭開神秘面紗,與觀眾見面。近日,記者走進排練現場,對話臺前幕後,揭秘這場舞臺盛宴背後的動人故事。
大竹筐、小背簍、花棉被……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排練舞臺背後的道具間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道具。
走進道具間,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道具師黃成。
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夏君香 胡邦建 朱玉涵 長沙報導
隨著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湖南首演時間的臨近,劇組全體演員正在緊張地排練著。
而在靚麗光鮮舞臺的背後,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他們是幕後的幕後,也是讓演員表演更加出彩的「星星」,他們就是——道具師。
近日,記者走進長沙梅溪湖大劇院,在排練舞臺背後不遠處的道具間裡,看到了和臺上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象。大竹筐、小背簍、花棉被、保溫瓶、手電筒……小小的房間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道具。
道具師黃成。
此次《大地頌歌》歌舞劇共有3000多件道具,由6名道具師管理、維護,今年37歲的黃成,就是道具組成員之一。黃成笑著說,道具師就是完全服務於舞臺的,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臺上的「月亮」更耀眼,讓觀眾把鮮花和掌聲送給演員。觀眾對於演員表演的認可,也就是對我們道具師的肯定。
每一個道具的細節處理
都是為了絢爛完整的舞臺呈現
歷經1個多月時間,收集的老式行李箱、電視機和收音機道具。
在《大地頌歌》劇組,所有物品,全部是為了這部劇特意尋找、製作的。黃成告訴記者,在這3000多件道具中,最難籌集的道具當屬老式行李箱、電視機和收音機。
「因為這三樣道具要的數量比較多,所以從6月底,我們知道劇裡需要這些道具後,就遍訪全國各地舊貨市場,上網收集這類物品。最終歷經1個多月時間,我們通過多個渠道收集,終於籌齊了劇裡所需的30個老式行李箱、20臺舊電視和10臺收音機。」
道具組特意製作,裝滿小件道具的黑色大箱子。
在採訪現場,記者發現,在道具間的角落裡,有一個醒目的黑色大箱子,裡面擺滿了紅綢,禮品盒,娃娃等。黃成介紹說,這個箱子是為了這場劇特意製作的。「因為小件東西最難找,收拾難度很大,所以我們製作了這個箱子,每次用完後,會把劇裡小件的物品都收到箱子裡。」
當記者問道,這麼多演員,如何保證每個人都能準確地拿到自己角色所需的道具?黃成回覆說,每次排練或演出時,自己和同事們都會把每場用到的道具做成表格,按場次準備好所需的道具。
正是有了黃成和同事們地悉心付出,才有了絢爛、完整的舞臺呈現。在黃成看來,道具要滿足一個劇組的舞臺創作。無論是尋找、保管、修理任何一個環節,都同等重要,是為了更好地將這場舞臺盛宴呈現在觀眾眼前。
每一個劇場裡的真實的故事
都是無數臺前幕後人拼搏奮進的縮影
早上9點50分抵達排練地點,深夜演員們散場半小時後,清理現場、檢查道具是否歸還到位,很晚才離開劇場,成了黃成這幾個月來的日常工作狀態。
黃成的妻子王梓是話劇演員,也在這部劇裡演出。因為夫妻都在劇組,雙方父母不在長沙,所以他們3歲多的女兒小米坨,不上學時,便時常穿梭在劇組裡。
黃成笑著說,「我和妻子忙不過來時,小米坨就一個人在服裝間,跟服裝師和後勤老師玩。因為年齡接近,所以在劇組,她最喜歡和飾演小雅的兩個姐姐玩耍。跟著我們排練時間久了,現在幾乎這部劇所有的演職人員都認識她,她也已經會唱劇裡所有的歌曲了」。
9月5日彩排,在化妝間熟睡的小米坨。
在黃成的腦海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彩排是9月5日。「那天排練到凌晨,所以小米坨還在化妝間裡等待我們下班。平常小米坨習慣了媽媽哄睡,當天晚上10點16分,我妻子回到化妝間,經過短暫的休息後,又要繼續進行彩排。趁著休息的間隙,妻子17分鐘把小米坨哄睡了。看著孩子熟睡的面龐,我的心裡百感交集,有對孩子的愧疚,也有對妻子的心疼。我們這個小家庭為了這部劇,在不斷努力著。和我們一樣,臺前幕後還有無數演職人員在默默堅守、付出,這部劇是大家一起並肩奮戰的精品,真的很期待這部劇首演的那一天。」
今年是黃成進入道具師行業的第9個年頭了,他很喜歡、也很享受現在這份工作。在他看來,道具師是一個「雜家」,什麼都要懂一點,所以他一直在不斷學習,提升自我。
黃成(左二)和《大地頌歌》道具組的同事們。
靚麗光鮮的舞臺背後,總會有人默默付出。黃成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同事們一起,點亮了觀眾頭頂的那片星空。正是有了他們的敬業與付出,也讓我們更加期待臺前的那輪明月,期待即將綻放的那場舞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