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今日完成歷史使命 於2011年發射升空

2020-12-03 央廣網

據@中國日報網 消息,4月2日早上,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2018年4月2日5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38.8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36.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141.6公裡、傾角約42.7度),預計再入時間為4月2日8時49分(最早時間8時11分,最晚時間9時33分),再入區域中心點位於西經19.4度,南緯10.2度。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天宮一號功成名就榮歸故裡 星辰大海的徵途不再是夢
    據權威消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所用燃料屬於太空飛行器普遍使用的燃料,再入大氣層時剩餘的少量燃料將隨結構部件一同燒毀,不會對地面造成危害。回顧瞬間 完成歷史使命 踏上歸途2010年10月,中國宣布正式啟動實施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計劃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還未騰飛,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2018年4月2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天宮一號4月2日完成歷史使命,預計再入時間為8時49分
    資料圖:天宮一號中國日報4月2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 4月2日早上,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2018年4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 天宮一號最快下周二升空 嫦娥二號超額完成任務
    針對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的火箭故障原因,此次運載天宮一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採取了相應改進措施。天宮一號在完成推進劑加注後,與運載火箭吊裝對接構成一個完整的組合體,20日9時,承載著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載人航天發射場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安全轉運至發射塔架。
  • 在太空飛行了6年多 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從2011年9月29日它成功發射,到現在6年多的時間裡,天宮一號先後進行了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任務,中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天宮一號設計壽命2年。成功發射之後,按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
  • 整器結構完整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6日透露,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神十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天宮一號完成歷史使命
    至此,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也圓滿完成其歷史使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進一步的鞏固了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勝利。在歷時15天的太空飛行中,三位航天員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並進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再入大氣層 會墜落到地面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中國天宮一號或失控墜毀?
    自從中國於2011年正式開展太空站建設以來,西方媒體對中國航天的抹黑就從未停止過。特別是2016年中國航天部門宣布與天宮一號中斷聯繫後,外媒紛紛炒作「失控的」天宮一號「將對多國造成  巨大的威脅」。
  • 天宮一號預計產生1-1.5噸殘骸 將墜入南太平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的天宮一號,就此正式謝幕。天宮一號被稱為中國空間站的雛形,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有6名航天員曾駐留其中。
  • 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這些問題可能是你關心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天宮一號「熔」歸故裡 未發現對地面造成損害
    在等待天宮一號歸來的日日夜夜裡,地面科研人員對其每天的飛行狀態投入了嚴密的監控,也發布著越來越密集、越來越精準的預報。羊城晚報記者查詢發現,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約一年之後,2017年3月13日,中國官方開始發布天宮一號軌道狀態監測公告,頻率為每周一次。一年之後,2018年3月14日,軌道狀態每周一報變成了每日一報。
  • 中國製造槓槓的:天宮一號壽命只有2年 卻服役了整整5年
    前不久,天宮一號完成了它的使命,光榮退役。2011年發射升空,本來的設計壽命為2年,但一直超期服役到2016,可見天宮一號設計冗餘之大。自2016年停止使用以來,天宮一號空間站的高度一直在緩速下降,最終脫離軌道在大氣層中燒毀。
  •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收到請回答!我們會永遠記住你!
    2011年9月29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升空。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王永卓攝歷史永遠記得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號發射升空那堂「太空授課」拉近了許多人與太空的距離那是神舟和浩瀚星辰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
  • 天宮一號「回家」 中國載人航天向空間站進發
    2016年9月從中國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天宮二號,如今,天宮一號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將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圖為雷達在高空中拍下的天宮一號。  2011年9月發射升空的天宮一號設計在軌壽命兩年,直到2016年3月正式終止數據服務進入軌道衰減期,它超期服役兩年半,在太空飛行約6年半,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各項試驗任務。  這期間,繼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空間出艙技術之後,中國再將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收入囊中,天宮一號對此貢獻卓著。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1年9月29日酒泉發射天宮一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天宮一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內部有效使用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設計在軌壽命兩年。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歡迎你回家
    天宮一號 歡迎回家中國「天宮一號」飛行器即將墜落,2011年升空到現在,天宮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7年之久,並完成了與三艘神舟飛船的對接,它還曾經是中國第一次太空授課的課堂
  • 天宮一號即將「歸來」 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指月/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3月29日訊 (記者 戚易斌)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於近期再入大氣層燒毀,完成最後的「謝幕」。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再入疑問:再入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 堪稱完美...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