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開學已經有一段日子了,2018屆畢業生即將開啟論文答辯模式,這是畢業前的最後一關,你的畢業論文寫得怎麼樣了。是準備船到橋頭自然直,還是打算聞雞起舞呢?不要擔心,早發表的小編連夜為你整理好了超詳細論文寫作規範手冊哦 !
論文有哪幾部分?
論文的基本要素:
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分類號、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
前置部分: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分類號。
主體部分: 引言、正文、結論、致謝、參考文獻。
注意: 必要時,最後可加附錄部分。
論文結構寫作規範
1. 題名
是反映論文中特定內容的恰當、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
4種常見的題名問題
①題目大、內容少和題目小、內容多沒有把握好文題關係。
前者,或根據內容重新給題,或根據題目充實內容; 後者,應把握好與題目無多大關係的略寫或不寫。
②隨意設置副標題
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設副標題,僅在靠正標題無法完全表達意思時加設。注意避免副標題大於主標題。
③連用同義、近義詞
如「XX分析研究」,「XX研究探討」。」分析、研究、探討」為近義詞,題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2.層次標題
論文層次劃分的章條序碼統一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①層次劃分的章條層次可分為若干級,各級號碼之間加一小點,末尾一級不加。
②層次分級以一般不超過4級為宜。正確位置是各級章條頂格書寫。
③層次標題中,最好不用標點符號,實在刪不下的,可採用空格方法斷開。
3.作者署名
對於論文作者,除在題名下方署名外,還應在首頁地腳處(下方)對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順序刊出其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及主要從事什麼研究。
4.摘要
摘要是現代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
①摘要四要素: 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可根據文摘類型有所側重)
②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純指示性摘要應控制在200字上下。
③外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提示:摘要中要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本人」「我們」等作為文摘陳述的主語。
5.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在引|言引出的問題,正文中加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正文論述的兩種形式
①將研究的全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對有關各方面作綜合性論述。
②將所研究的全過程按研究內容的實際情況劃分為幾個階段,再對各階段的成果依次論述。
6.圖和表中英文對照
圖和表使所論文表述的內容邏輯性、準確性更強,是文獻中不可缺少的表述手段。但不少作者忽略了論文在對外交流時必要的圖和表的中、英文對照,這將影響外國讀者對論文的理解。
7.結論
論文的寫作目的就是要展示其結論。結論是論文的基本構成成分。因此一篇論文不能不寫結論,但又不能是正文標題的重複,還要避免以「結果與討論」作結尾的論文出現,其內容仍屬「結果與分析」,而沒有結論性的文字。
8.參考文獻
主要的標準著錄格式:
●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
●期刊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 及紙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學位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 .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會議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會議名稱,會址,會議年份.
注意:所錄參考文獻必須在文中句後右上角標出,按順序排列文後參考文獻的序號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這滿滿的乾貨,你還在等什麼呢?趕快收藏自備吧!也可以轉給你的那個TA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