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邦普循環副總裁李和敏:中國動力電池循環核心技術可達世界領先...

2020-12-01 網易新聞

  編者按

  從11月17日起,21世紀經濟報導開始推出系列專題「高成長企業論——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瞪羚』樣本」,計劃連續推出十期。該系列報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策劃執行。

  該系列報導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成長企業,我們試圖通過深入的一線採訪和實地調研,呈現活躍在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的「瞪羚」企業的群體故事,挖掘大灣區創業者們對各自所在產業的探索、發現和努力,也試圖呈現他們的奮鬥、選擇和思考。

  今天第8期,我們將聚焦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今年新能源車與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生產商的股價、市值屢創新高。有這樣幾個年輕人,多年前即看到電池回收的巨大市場空間。生產、消費、回收,再投入生產,形成一個商業閉環。風口已來,他們是如何抓住機遇的?瞪羚報導組為你揭秘。

  

  李和敏邦普循環副總裁

  不同於傳統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間的公司往往有著密切的股權關係,這尤其常見在下遊整車與動力電池廠商之間,動力電池廠與上遊把控著核心技術環節的廠商之間。

  比如大眾、戴姆勒等車企紛紛通過參股方式與電池廠商深度合作,上遊電池廠商通過股權收購完善技術和業務布局等。

  這體現出該產業極強的生態關聯度,同時也意味著其間公司的發展頗有點「一榮俱榮」的味道。

  近年來,隨著產業鏈生態外延的擴展,以及全球核心廠商對技術的引領,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夯實。

  邦普循環副總裁李和敏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就指出,目前無論從核心四大材料產業布局,還是電池循環核心技術等角度來說,中國產業鏈廠商都具備了足夠的競爭實力。

  當然囿於產業角色所限,動力電池回收產業一直處於被動跟跑狀態,但也正因如此,更考驗著廠商「比別人先走一步」的能力儲備。

  構建產業生態閉環

  《南方財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是一個看起來強產業生態的發展脈絡,上下遊公司之間常見股東關係。在寧德時代成為邦普循環控股股東之前,公司怎麼構建自己的產業鏈生態?

  李和敏:在寧德時代入股之前,我們主要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優化競爭策略來拓展上下遊產業鏈。

  我們最為成功的商業模式之一是把供應商和客戶鎖定,因為電池廠的電池要報廢回收處理,同時我們循環處理之後的新材料成為了他們的原料。只要我的回收技術與他的正向開發技術同步迭代,就完全可以一直保持穩定的供應鏈關係,同時給客戶帶來穩定的成本效益。這又進一步推動我們的規模和經濟效益逐年攀升,形成良好的商業發展模式。

  《南方財經》:在強產業生態關係背景下,邦普循環有沒有產業鏈擴張計劃?併購和投資計劃會遵循什麼脈絡?

  李和敏:15年來我們一直圍繞電池循環這一核心業務不斷拓展上下遊。

  我們以廢電池為原料生產前驅體,往下做到正極材料,往上開拓了報廢汽車拆解和礦業,不斷豐富電池大循環產業的內涵。

  《南方財經》:在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如今天這般大規模推進時,公司在電池循環回收方面的人才體系培養是怎麼積累下來的?

  李和敏:公司要成長,個人要成才。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堅持「人才自育」原則。一方面是強調骨幹人才和關鍵人才由企業自己培養的發展理念,把人才培養「導師制」作為推進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舉措,重視應屆畢業生的引進和培養。另一方面,邦普鼓勵員工善於提升自己,培養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顯自身價值,促進企業發展。

  《南方財經》:公司摸索出具備競爭力的「逆向產品定位設計」、「定向循環」等技術路線背後,怎麼構建在產業鏈、產學研之間的創新網絡?

  李和敏:成立以來邦普就很重視自主研發與產學研合作,與清華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多家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達成戰略合作,廣泛開展廢舊電池材料提取工藝技術、高質三元材料合成工藝技術、汽車與電池拆解回收裝備研發等多元研發合作。

  為了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我們提出今後要堅持創新「雙驅動」戰略,走好內外研發兩條路線。一是建立外部的產學研開源平臺,打造國家級創新中心。以政府和行業科研平臺為依託,以及利用龍頭企業自身研發平臺載體,主要開展基礎科學和產學研研究,以開源形式與外部各單位合作,所有成果服務於行業,為國家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謀和建議,推動產業鏈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鞏固企業內部的自主研發平臺,重點發展應用與產業化研發平臺。以企業研究院、基地技術部、工程部等為主,根據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主要開展以產業化為導向的產品應用研究,促進科技成果內部轉化和商品化。

  《南方財經》:公司目前一年的研發收入佔營收比重大約是多少?未來研發投入會有什麼趨勢?

  李和敏:研發收入佔營收比重達3%以上。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比例呈逐年遞增趨勢。

  崛起的中國產業力量

  《南方財經》: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快速發展,你認為接下來國內動力電池產業鏈要與國外產業鏈競爭,優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在哪裡?

  李和敏:動力電池產業鏈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一部分,整個產業鏈較長,上遊可追溯到鋰、鈷、鎳等礦產資源端,中遊是四大鋰電材料及其他輔助材料,動力電池的下遊是新能源汽車,整車之後是下遊運營與服務等環節。

  在材料端,中國四大材料產業的布局已經成熟,整個產業鏈布局在全球範圍來說都是非常完善的。中國材料企業已經向全球主流電池廠供應體系滲透。

  在礦產資源端,中國鋰資源雖然豐富但稟賦不佳,鎳、鈷資源匱乏,對外依存度較高。

  而三元動力電池中的鎳、鈷、錳、鋰等元素含量均較高,回收的產品可以直接應用於三元正極材料領域。磷酸鐵鋰電池雖不含鈷、鎳等價格較高的稀有金屬,但在廢舊鋰電池中鋰的含量達到1.2%,因此電池拆解回收實現原材料再利用的價值凸顯,這將會很大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和緩解原材料供需緊張的問題。

  因此通過電池拆解回收,實現原材料再利用至關重要,這也是邦普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通過我們的技術,使廢電池中鎳、鈷、錳等核心金屬回收率可達99.3%以上。

  《南方財經》:在動力電池循環回收領域,你怎麼看國內和海外在技術成熟度方面的差異?

  李和敏:在電池循環領域,無論是自動化拆解、粉體製備,還是全過程清潔循環利用技術,我們的技術都可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南方財經》: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高速發展,你認為公司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會來自哪些方面?

  李和敏:從整個產業鏈來看,一方面,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正向製造端技術路線一直在演變。

  產品一直在迭代,導致回收端的原料體系越來越複雜,但回收產業一直處於被動跟跑狀態,缺乏技術話語權。要改變現狀、領跑行業,關鍵還是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研發能力。

  總而言之,要把握住產業變革的趨勢,比別人先走一步,凡是別人沒想到的,我們要先做到,只有快人一步,我們才能領先。

  《南方財經》:邦普循環怎麼定義企業長期的成長目標?

  李和敏:長遠來說,「成為世界一流的電池定向循環服務商」一直是我們不變的願景。

  短期目標來看,我們制定了「2025戰略規劃」,堅持以循環為核心,圍繞新材料、電池回收、礦業、汽車回收四大主營業務,規劃建設8大基地,以「創新雙驅動」戰略為支撐,在技術路線上做前瞻性布局。

  

  文字記者|駱軼琪

  文字編輯|曹金良

  出鏡記者|徐於婷

  攝像記者|盛 捷

  視頻編導|陳琛萍

  配 音|劉錦陽

  監 制|方曉茸

  統 籌丨 李銳 於曉娜 祝乃娟 張伍生

  出品人|蔡萬麟 任天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廢舊電池循環基地發生爆炸,現場升起「蘑菇雲」
    是中國最大的廢舊電池資源化橋接式循環演示基地和廢舊電池資源化清潔生產樣板工廠。 而邦普集團位於廣東南海新材料產業基地核心區,總註冊資本7645萬元人民幣;循環基地(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湖南長沙國家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基地,總註冊資本6000萬元人民幣
  • 車圈|五菱宏光MINI EV電池供應商發布超鋰S7 循環可達2600次
    10月23日,星恆電源正式發布「超鋰S7」電池產品,這是星恆第7代錳系多元複合鋰技術,將成為動力鋰電池的「第四條技術路線」。據了解超鋰S7循環次數可達2600次,並保證80%的續航裡程,其中前30次電池衰減幾乎為0。同時,這款產品成本領先近30%。
  • 寧德時代子公司發生爆炸,是中國最大廢舊電池循環...
    主營業務包括:新材料、電池及新能源的研發、生產、加工與銷售;電池、廢舊電池、塑料及含有鎳、鈷、銅、錳的有色金屬廢物的收集、利用與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法律法規禁止或限制的除外);環保工程的設計與施工。
  • 寧德時代回應中國最大廢舊電池循環基地爆炸事故:影響有限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1月7日晚間,國內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300750)孫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湖南邦普」)發生爆炸起火事故,引發市場關注。
  • 寧德時代孫公司湖南邦普發生爆炸,電池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作者:李科龍  原標題:寧德時代孫公司湖南邦普發生爆炸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過程中,近幾年曾發生過多次新能源汽車電池爆炸事件,現在湖南邦普又發生爆炸,電池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 長沙發生一起事故,中國最大廢舊電池循環基地爆炸,情況十分嚴重
    近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就發生一起嚴重的工廠爆炸事故,具體地點為寧鄉市金洲鎮邦普循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根據現場視頻,工廠爆炸的火光將夜空點亮,令人炫目,而後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黑煙滾滾,隨著蘑菇雲的上升,周圍散落很多零星火點,頗有種打樹花的感覺,現場畫面令人害怕!長沙消防站得知消息後,將近40輛消防車、300名左右的消防戰士前往現場展開撲救工作。
  • 動力電池再生產行業進入成熟發展期
    回想起來,魯志愷至今難以忘記2018年動力電池循環產業那段被財務資本高度熱情裹挾的發展階段。  「印象很深刻。2018年我曾去拜訪一家動力電池再生產業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當時公司一天會接待5-6波投資機構,每一輪都有20-30人規模參與,可見市場氛圍。」他回憶道。
  • 新成果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倍
    新成果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倍 2018-04-12 中國科學報 劉萬生 姚璐 【字體:  鎳鋅電池作為一種動力電池,有著諸多優點,尤其安全環保的特點最適合驅動電動客車。但目前商業化的鎳鋅電池普遍存在循環壽命短的問題,循環壽命很少超過1000次,大大限制了其在電動車上的應用。  李明強團隊與該校副教授張曉亮合作,利用氧化鋅對石墨烯的原位剪裁技術,構建新型鎳鋅電池負極材料,應用於二次電池中。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寧德時代電池技術大突破 1500次...
    世界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落戶璧山3月9日上午,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在璧山與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舉行「雲籤約」儀式,雙方將在璧山共建重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與重慶兩江新區、長壽、北碚等地氫能源電池產業形成產業鏈,完成重慶氫燃料電池產業布局。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的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是目前全球最先進技術之一,申請了7項國際發明專利。
  • 湖南邦普廢舊電池廠發生爆炸,系寧德時代重要孫公司
    1月8日,蓋世汽車從「寧鄉發布」官方微博獲悉,2021年1月7日18時12分左右,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邦普」)老廠車間發生爆炸起火。事故發生後,寧鄉市消防大隊派出多臺消防車進行撲救。
  • 湖南邦普炸飛寧德時代200億市值,動力電池或趁勢漲價
    發生爆炸的是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邦普」),是一家主要為寧德時代處理廢舊電池、生產電池前驅體的廠家。現場視頻顯示,工廠附近的道路上救火車警鈴大作,有人正從廠房門口撤離。有面部受傷的傷員被安置在道路旁草坪的擔架上,正在等待救護車到來。天眼查App顯示,湖南邦普是寧德時代的孫公司。
  • 寧德時代旗下電池回收廠發生爆炸起火,或影響特斯拉電池供應
    主營業務包括:新材料、電池及新能源的研發、生產、加工與銷售;電池、廢舊電池、塑料及含有鎳、鈷、銅、錳的有色金屬廢物的收集、利用與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法律法規禁止或限制的除外);環保工程的設計與施工。
  • 科學網—新成果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倍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姚璐)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明強團隊在綠色動力電池方面取得突破,使鎳鋅電池循環壽命提高了
  • 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劇 技術突破仍是關鍵
    比亞迪·漢續航裡程超過600公裡,我國的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已躋身世界一流。」  技術路線呈多元化發展方向  伴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技術路線呈現多元化發展,形成了磷酸鐵鋰、三元,圓柱、方形、軟包等多材料、多類型體系,電池能量密度、循環性能、標準化、系統集成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 破解動力電池退役難題 助力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綠色和平、中華...
    2020年10月30日,由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中國環保聯合會聯合主辦,華夏能源網承辦的「破解動力電池退役難題:助力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研討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邀請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房增強博士、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電池專委會副秘書長楊清雨、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戰略部部長陳雄輝等政府機構、行業協會以及知名企業的專家,圍繞電池行業的綠色發展、動力電池的多能互補及梯次利用進行了專題報告和深度研討。
  • 【中國科學報】鋰電池回收有了新技術
    據介紹,這項技術已實現鋰電池廢料中鋰選擇性回收和介質的短程循環,相關廢水減排40%以上,為鋰電池廢料的短程清潔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在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落地,建成行業首套鋰電池廢料短程清潔利用與汙染控制示範工程,並已推廣應用到10餘套產業化工程,累計形成智慧財產權44項。
  • 【財經分析】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劇 技術突破仍是關鍵
    「特斯拉已經開始換裝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搭載自主研製『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續航裡程超過600公裡,我國的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已躋身世界一流。」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董孟和說。數據顯示,9月全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上,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位居前三位,國產動力電池已佔據全國市場份額的89%,並在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等關鍵環節形成了核心技術優勢和可持續研發能力。同時,外資企業在中國布局也在加碼。
  • 湖南寧鄉一電池回收廠爆炸 系寧德時代重要孫公司
    來源:微博系寧德時代重要孫公司官網顯示,湖南邦普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廢舊電池循環基地。天眼查顯示,湖南邦普是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東邦普")的全資子公司,寧德時代控股廣東邦普52.88%。隨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也將持續增長。正極材料作為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讓三元前驅體地位也愈發重要。為了把控核心資源、保證原材料供應,同時鞏固成本優勢、鎖定更多利潤,寧德時代積極向中上遊原材料及礦產布局,邦普就是其中一枚重要棋子。
  • 中國潛艇又一技術領先世界:潛艇技術哪家強!要來中國問……
    AIP潛艇因具有續航時間長、隱蔽性好、靜音性優、打擊威力強等優點,被譽為世界潛艇發展史上一大技術突破。1995年,瑞典「哥特蘭」級潛艇下水,AIP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軍事專家李傑在採訪中又透露一個驚人消息,中國經過10多年的發展,常規潛艇AIP技術不輸其他國家,不輸其他國家意味著我國常規潛艇AIP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地位了。目前中國潛艇的動力推進系統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以馬偉明教授團隊研製的核潛無軸推進已經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讓中國潛艇的水下靜音程度遠超其它國家,大幅提高作戰能力和水平。
  •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9年會
    國家能源局於1月份同意將陝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標誌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該項目將建成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排放、超低能耗「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