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
5月14日,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發布消息稱,3U8633航班執行重慶至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飛機於7時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掉落的擋風玻璃、被大風吹壞的控制臺,被凍得發紫的手關節。圖片來源:搜狐新聞客戶端
「鬼知道他都經歷了什麼!」9800米、800千米/小時、-40℃、機艙內外氣壓差500百帕,只有短袖!如果這些極端數據不夠直觀,將其與現在的南極氣溫、超強颱風風速、龍捲風中心氣壓進行對比,你便知道川航「英雄機長」是有多麼偉大!
為何這麼對比?因為南極大陸、颱風、龍捲風已經分別是小編能想到的溫度最低、風速最大、中心氣壓最低的自然條件了。
試想,穿著半袖,在南極點開著敞篷跑車,迎著超強颱風,還要頂著龍捲風,這些自然界不可能一起出現的極端條件,全都讓「英雄機長」趕上了,而且還英勇克服了。(或許這樣的對比尚有不科學之處,小編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機長經歷的環境是有多麼極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多強的意志力和責任感才能挽救所有乘客的生命)
1、萬米高空溫度(-40℃)意味著什麼?
該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經過青藏高原,這裡多高山、海拔高、空氣稀薄,飛機幾乎沒有低飛的可能性。
一位乘客發布了長微博,復原了機上的情況。他說,飛行中飛機頂部傳來一個聲響,「只不過一剎那而已」,機艙驟然變暗,氧氣面罩也垂下來了,飛機開始失重急速下降,甚至清晰的看到飛機下方的冰山。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監測數據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32000英尺,約9753米,氣溫應該在-40℃左右,極度的寒冷會造成駕駛員身體凍傷。
據flightaware網站記錄的飛行數據顯示,該航班從重慶起飛後爬升至巡航高度9800米,在剛剛飛至青藏高原上空時緊急下降高度到7200米並左轉返航。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好,記住了,機長劉傳健當時所處的萬米高空的溫度是在-40左右。
讓我們看一下南極目前氣溫如何。
南極正處於極夜,溫度處於一年中的較低水平。據中國極地科考資料庫的數據顯示,我國長城站近72小時(數據截至14日21時)溫度在0℃至-3℃,中山站溫度在-18℃左右波動。
數據來源:中國極地科考資料庫
我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 圖片來源:新華社
再看一下南極點附近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的溫度——
美國於1957年在南極點附近設立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比我國的崑崙站還要靠近南極點,是地球長期有人居住的最南處,也是世界緯度最高的科考站,大概是全球最冷的地方了吧,14日的溫度在-42℃至-52℃之間。(雖是14日的預報溫度,但應該與實況相差不會太多)
也就是說,當時駕駛艙的環境堪比冬季的南極腹地!
難以想像,在這樣「潑水成冰」的溫度下,「英雄機長」是如何在身著半袖的情況下承受住的
看看機長凍得發紫的手。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2、機艙內外氣壓差500百帕意味著什麼?
「瞬間失壓和低溫讓人非常難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機長劉傳健在接受成都商報採訪時說。
飛行途中的座艙蓋掉落、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的情況下,會對駕駛員造成極大的身體傷害。風擋玻璃掉落後,首先面臨的就是失壓,突然的壓力變化會對耳膜造成很大傷害。
由於駕駛艙內外壓力嚴重失衡,飛機下降的時候耳朵會漲,迅速下降的氣壓使耳膜內外壓力不平衡。而當時的情況是極速下降!有可能造成耳膜破裂甚至穿孔。
同時,駕駛艙內外壓力失衡,艙內壓力大,外面小。空氣會把整個人往飛機外面吸走。
在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在萬米高空中,飛機窗戶破碎,人會被吸出窗外——因為飛機巡航時基本是處在萬米高空中,這時候,機艙內外會有壓力差(大約為0.5個大氣壓),所以如果氣密機艙結構損壞,就會產生爆炸減壓。機艙內部的人或物體,就會被吸出窗外。人如果被吸出窗外,基本是沒有生還的可能的。
圖片來源網絡
再來看一下自然界中可怕的龍捲風,龍捲風尤其可怕之處在於其內部的低氣壓。這種低氣壓可以低至400百帕,甚至200百帕,而一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百帕。所以,在龍捲風掃過的地方,猶如一個特殊的吸泵一樣,往往把它所觸及的水和沙塵、樹木等吸卷而起,形成高大的柱體,這就是過去人們所說的「龍倒掛」或「龍吸水」。
當時機艙內外的氣壓差,已經相當於身處龍捲風之下了。副駕駛是靠著後面的人死命的拉著才能勉強固定住的。
3、暴露在800千米/小時的風速下意味著什麼
「當時飛機的速度是八九百公裡(每小時)」劉傳健在接受成都商報採訪時說。(800千米/小時約為222米/秒)
假設你在高速公路開車,突然前面的大卡車落下石子將您的愛車的擋風玻璃砸破,暴露在這樣這樣的高速下,後果不難想像。
對比一下颱風風速——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數據顯示,颱風的最大瞬時風速觀測值為89.8米/秒,最大平均風速觀測值為74.7米/秒。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2016年重創我國東南沿海城市的超強颱風「莫蘭蒂」最大風速約為70米/秒。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颱風網
再來一個數據,F1賽車的最快車速大概為400千米/小時(約111米/秒)。
也就是說,機長當時所處的情況猶如駕駛敞篷跑車駛向超強颱風,而且是在沒有擋風玻璃的情況下。
這是飛行員身上脫下來的制服,已經被大風撕扯成了布條。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擋風玻璃沒了,駕駛艙零下幾十度,機組穿著短袖襯衫,很多設備失靈,在這種情況下機長正確操縱飛機安全降落,難度···
好在,天氣算是幫了很大的忙。「天空幾乎無雲,能見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隨降雨或者天氣狀況不好的話,後果無法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