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9800米、-40℃、800千米/小時、氣壓差500百帕,英雄機長經歷了怎樣的極端環境?

2021-01-14 深氣君


事件回顧

      

      5月14日,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發布消息稱,3U8633航班執行重慶至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飛機於7時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掉落的擋風玻璃、被大風吹壞的控制臺,被凍得發紫的手關節。圖片來源:搜狐新聞客戶端


    「鬼知道他都經歷了什麼!」9800米、800千米/小時、-40℃、機艙內外氣壓差500百帕,只有短袖!如果這些極端數據不夠直觀,將其與現在的南極氣溫、超強颱風風速、龍捲風中心氣壓進行對比,你便知道川航「英雄機長」是有多麼偉大!

      為何這麼對比?因為南極大陸、颱風、龍捲風已經分別是小編能想到的溫度最低、風速最大、中心氣壓最低的自然條件了。

     試想,穿著半袖,在南極點開著敞篷跑車,迎著超強颱風,還要頂著龍捲風,這些自然界不可能一起出現的極端條件,全都讓「英雄機長」趕上了,而且還英勇克服了。(或許這樣的對比尚有不科學之處,小編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機長經歷的環境是有多麼極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多強的意志力和責任感才能挽救所有乘客的生命






1、萬米高空溫度(-40℃)意味著什麼?

該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經過青藏高原,這裡多高山、海拔高、空氣稀薄,飛機幾乎沒有低飛的可能性。

一位乘客發布了長微博,復原了機上的情況。他說,飛行中飛機頂部傳來一個聲響,「只不過一剎那而已」,機艙驟然變暗,氧氣面罩也垂下來了,飛機開始失重急速下降,甚至清晰的看到飛機下方的冰山。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監測數據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32000英尺,約9753米,氣溫應該在-40℃左右,極度的寒冷會造成駕駛員身體凍傷。

據flightaware網站記錄的飛行數據顯示,該航班從重慶起飛後爬升至巡航高度9800米,在剛剛飛至青藏高原上空時緊急下降高度到7200米並左轉返航。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好,記住了,機長劉傳健當時所處的萬米高空的溫度是在-40左右。

讓我們看一下南極目前氣溫如何。

南極正處於極夜,溫度處於一年中的較低水平。據中國極地科考資料庫的數據顯示,我國長城站近72小時(數據截至14日21時)溫度在0℃至-3℃,中山站溫度在-18℃左右波動

 

數據來源:中國極地科考資料庫

我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 圖片來源:新華社


再看一下南極點附近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的溫度——

美國於1957年在南極點附近設立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比我國的崑崙站還要靠近南極點,是地球長期有人居住的最南處,也是世界緯度最高的科考站,大概是全球最冷的地方了吧,14日的溫度在-42℃至-52℃之間。(雖是14日的預報溫度,但應該與實況相差不會太多)

也就是說,當時駕駛艙的環境堪比冬季的南極腹地!

難以想像,在這樣「潑水成冰」的溫度下,「英雄機長」是如何在身著半袖的情況下承受住的

看看機長凍得發紫的手。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2、機艙內外氣壓差500百帕意味著什麼?

  

  「瞬間失壓和低溫讓人非常難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機長劉傳健在接受成都商報採訪時說。

飛行途中的座艙蓋掉落、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的情況下,會對駕駛員造成極大的身體傷害。風擋玻璃掉落後,首先面臨的就是失壓,突然的壓力變化會對耳膜造成很大傷害。

由於駕駛艙內外壓力嚴重失衡,飛機下降的時候耳朵會漲,迅速下降的氣壓使耳膜內外壓力不平衡。而當時的情況是極速下降!有可能造成耳膜破裂甚至穿孔。

同時,駕駛艙內外壓力失衡,艙內壓力大,外面小。空氣會把整個人往飛機外面吸走。

在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在萬米高空中,飛機窗戶破碎,人會被吸出窗外——因為飛機巡航時基本是處在萬米高空中,這時候,機艙內外會有壓力差(大約為0.5個大氣壓),所以如果氣密機艙結構損壞,就會產生爆炸減壓。機艙內部的人或物體,就會被吸出窗外。人如果被吸出窗外,基本是沒有生還的可能的。


圖片來源網絡


      再來看一下自然界中可怕的龍捲風,龍捲風尤其可怕之處在於其內部的低氣壓。這種低氣壓可以低至400百帕,甚至200百帕,而一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百帕。所以,在龍捲風掃過的地方,猶如一個特殊的吸泵一樣,往往把它所觸及的水和沙塵、樹木等吸卷而起,形成高大的柱體,這就是過去人們所說的「龍倒掛」或「龍吸水」。

      當時機艙內外的氣壓差,已經相當於身處龍捲風之下了。副駕駛是靠著後面的人死命的拉著才能勉強固定住的。



3、暴露在800千米/小時的風速下意味著什麼


「當時飛機的速度是八九百公裡(每小時)」劉傳健在接受成都商報採訪時說。(800千米/小時約為222米/秒)

假設你在高速公路開車,突然前面的大卡車落下石子將您的愛車的擋風玻璃砸破,暴露在這樣這樣的高速下,後果不難想像。

對比一下颱風風速——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數據顯示,颱風的最大瞬時風速觀測值為89.8米/秒,最大平均風速觀測值為74.7米/秒。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2016年重創我國東南沿海城市的超強颱風「莫蘭蒂」最大風速約為70米/秒。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颱風網

    


   再來一個數據,F1賽車的最快車速大概為400千米/小時(約111米/秒)。

 也就是說,機長當時所處的情況猶如駕駛敞篷跑車駛向超強颱風,而且是在沒有擋風玻璃的情況下。

這是飛行員身上脫下來的制服,已經被大風撕扯成了布條。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擋風玻璃沒了,駕駛艙零下幾十度,機組穿著短袖襯衫,很多設備失靈,在這種情況下機長正確操縱飛機安全降落,難度···

好在,天氣算是幫了很大的忙。「天空幾乎無雲,能見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隨降雨或者天氣狀況不好的話,後果無法預料。」

 

 




相關焦點

  • 不知道這些氣象梗,你確定真看懂了《中國機長》?
    以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事件為藍本拍攝的《中國機長》,在國慶檔贏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不過,關於當時機長遭遇的極端環境,許多觀眾或許還沒有直觀的認識。我們先給大家列舉一組數據——當時飛機在9800米高空飛行速度800千米/小時擋風玻璃破裂的一瞬間駕駛艙內溫度驟降至零下40攝氏度!而機長們當時只穿了一件薄襯衣也早已被大風撕爛!
  • 氣壓和百帕(毫巴)
    天氣預報中,不時出現「受500百帕氣流影響」等術語。什麼是百帕,它代表著什麼? 據武漢氣象專家介紹,地球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包圍著。大氣有重量,地球外部的大氣層厚度可達2000—3000千米,這樣在地面每平方米的面積上要承受10多噸重的大氣柱壓力,即每平方釐米要承受1千多克的大氣壓力。
  • 英雄機長劉傳健:他34分鐘救128人 當年卻差點當水泥廠工人
    對於機長劉傳健來說,代表著128個人的生命。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上,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突然爆裂脫落。一瞬間,副機長被氣壓推出機艙,一半身子掛機頭外面,而機長劉傳健此時也突然失聰,身子像被猛獸驟然撕裂。
  • 川航機長萬米高空經歷了什麼
    米飛行高度巡航時,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脫落,機長頂住高速、低溫、失壓、缺氧、部分設備損壞等一系列危險因素的考驗成功迫降,堪稱「世界級」的奇蹟。在這個奇蹟的背後,兩位英雄飛行員到底經歷了什麼?風擋脫落有多可怕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接受採訪時介紹,首先,飛機巡航高度在1萬米左右時,擋風玻璃破裂,艙外溫度會在零下40℃-50℃左右,駕駛艙溫度可能會快速降至零下30℃左右,這可能會對穿著襯衫的機組成員造成很大的傷害。
  • 《中國機長》:意料之外,現實之中,英雄就在我們的身邊
    7:00左右,正於成都區域巡航的飛機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飛機於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長劉傳健在內的9名機組成員和119名乘客全部平安落地。此次事件被稱為世界民航史上一大壯麗奇蹟,機組成員因此榮獲「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機長劉傳健成為實至名歸的中國英雄機長。
  • 時隔2年,川航「英雄機長」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新聞背景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空客A319,註冊號B-6419號飛機執行重慶至拉薩的3U8633航班任務,該機於6時27分起飛後,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飛經成都空管區域時,該機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並脫落,造成飛機客艙失壓,旅客氧氣面罩掉落。
  • 解密電影《中國機長》中的氣象元素
    解密電影 《中國機長》中的氣象元素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從重慶起飛,前往拉薩。在海拔9800米的高空,駕駛艙突然出現恐怖險情:右前擋風玻璃裂了。飛行途中!萬米高空!機長劉傳健立即向管制臺報告:飛機出了事故,申請下降高度並返航。
  • 川航8633號航班三萬英尺驚魂,挽救128人英雄機長劉傳健
    2018年5月14日,3U8633號航班從重慶起飛約40分鐘後,在約9 800米高空巡航時,駕駛艙右座風擋玻璃爆裂脫落。3U8633號航班機長是劉傳健,46歲,中國籍,累計13 666個飛行小時,其中A320機型為9 254小時,高高原航班飛行262.49小時。第二機長梁鵬,34歲,中國籍,累計8 789個飛行小時,其中A320機型為6708小時,高高原航班飛行185.17小時。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駕駛艙內瞬間失壓,氣溫降低到零下40度。機組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了出去。危急關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的的情況下,憑藉20年的飛行經驗和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手動操作飛行杆,於7時40分左右,成功讓飛機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期間只有短暫的20分鐘。事後,這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英雄,被稱之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 《中國機長》刷屏:「四川8633,收到請回答!」
    機長劉傳健在強風中,艱難的睜開眼睛,看到副駕駛徐瑞辰的半個身子,被強大的氣壓差直接吸出機艙外,本能的想伸手把他拽回來,但巨大的風力將劉傳健整個身體此時,飛機高度在9800米,駕駛艙氣溫經低到零下40多度,身穿短袖襯衣的劉傳健感覺自己的身體正在不斷被撕扯,寒冷失壓的折磨下
  • 川航機組成功處置3U8633航班險情受表彰 機長受獎勵500萬元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從重慶至拉薩飛行任務中,在9800米高空,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機組成功處置航班險情,在成都雙流機場安全迫降,確保機上119名乘客安全。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決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授予機長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享受省級勞動模範待遇。
  • 《中國機長》-專業成就英雄
    航班起飛40分鐘後,正當機長和副駕駛聊天的時候,副駕駛突然聽見一聲響,回頭一看玻璃上面出現了一條裂痕。此時他們正處於萬米高空之中,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事件,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機組人員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責任驅使下,他們並沒有表現出非常恐慌,而是在這生死攸關之時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
  • 《中國機長》原型真實錄音曝光
    今年國慶假期,電影《中國機長》掀起觀影熱潮。△電影《中國機長》宣傳海報這部以「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的真實故事為原型的電影,再次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一年多前,川航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的「生死時刻」。近萬米高空 風擋玻璃突然爆裂2018年5月14日6時27分,從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慶江北機場正常起飛,載有包括機長劉傳健在內的9名機組人員和119名乘客。7時06分左右,飛機抵達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飛行高度9800米。
  • 從地理角度分析《中國機長》——川航高空遇險涉及到的知識點
    相關新聞大家肯定不陌生——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執行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機組在機長劉傳健的帶領下,沉著冷靜地應對,確保了機上128名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事件發生後,許多網友稱這就是中國版「薩利機長」,呼籲將這次事件拍成電影。沒想到,這麼快就安排上了。
  • 央視專訪川航英雄機組:萬米高空如何完成生死迫降?
    劉傳健:如果在9800米,溫度,按理論算應該是零下40多度。記者: 零下40多度?劉傳健:對。記者:但是正常像你們駕駛飛機應該不會穿太厚的。劉傳健:(英航5390)高度比較低,速度比較小,我們這次高度非常高,應該是9800米,然後壓差非常大,溫度非常低,速度也很快,當時的速度是800公裡每小時。除了高度和速度上的不同之外,劉傳健駕駛的飛機下面,是山尖上聳立著冰川的青藏高原。一旦遵循常規操作下降,勢必撞上冰山,後果不堪設想。
  • 《中國機長》真實歷史背景故事是怎樣的?四川8633收到請回答
    9月30日電影《中國機長》上線,七八千米的高度,與空管部門失聯的川航3U8633,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風擋封嚴或破損
    此外,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空客A319、註冊號B-6419號飛機執行重慶至拉薩的3U8633航班任務,該機於6時27分起飛後,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
  • 2019年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檢測題
    3、修一條長50千米、寬40米的快速路,這條快速路佔地(  )公頃,合(  )平方千米。4、一間教室的面積約是50平方米,(  )間這樣的教室的面積約是1公頃。某果園的佔地面積約5公頃,( )個果園的佔地面積約是1平方千米。5、在○裡填上「>」「<」「=」。
  • 《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誰是你心中的英雄機長?
    二、機長的不同選擇——家國情懷與個人英雄《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都以機長為核心人物展開敘事,通過對機長的刻畫與描寫,突出表現中美文化差異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英雄」的理解,以及「以家國為中心」和「以個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