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八面體空隙
二、面心立方晶胞的空隙種類與個數
立方最密堆積的晶胞擁有的原子個數:8×1/8+6×1/2=4。立方最密堆積有兩種空隙:八面體與四面體空隙。任意四個相切的球體圍成一個四面體空隙,具體到晶胞而言,四面體空隙由一個頂角原子與三個面心原子圍成,空隙數目為8,均位於晶胞內部,是面心立方原子數4的2倍(圖5)。同一個密置層相切的三個球體若與相鄰的另一密置層三個相切的球體空隙對應(中間沒有球體),這六個球將圍成正八面體空隙,具體到晶胞而言,八面體空隙由六個面心原子圍成,晶胞內部有1個八面體空隙,稜邊中心各有1個八面體空隙,考慮到均攤,一個立方最密堆積擁有的八面體空隙數為1+12×1/4=4個,如圖6,與面心立方原子數4相同。故立方最密堆積晶胞原子個數∶八面體空隙數∶四面體空隙數=4∶4∶8。三、六方晶胞的空隙種類與個數
1、原子個數:六方最密堆積的晶胞擁有的原子個數:4×1/6+4×1/12+1=22、空隙種類、位置與個數:六方晶胞有兩種空隙:八面體與四面體空隙(圖7)。任何四個相切的球圍成一個正四面體空隙,在一個晶胞內最易找到的兩個四面體均在晶胞內部(觀看演示);此外,三維堆積時若三角形空隙之上(或之下)放了球,則四個球圍成正四面體;若三角形空隙之上(或之下)還是三角形空隙。則六個球圍成一個正八面體空隙(觀看演示),即相切的三個球與相鄰密置層相切的三個球圍成正八面體,晶胞內部在第一與第二、第二與第三密置層共面形成兩個正八面體。注意正四面體不僅內部有兩個,因為任何四個相切的球都能圍成一個正四面體空隙,所以晶胞頂點八個球分別與中間層圍成正四面體空隙,兩個四面體共面連接成三方雙錐形,它們的中心落在與Z軸平行的四條稜邊上,故一個晶胞擁有的正四面體空隙數為2+4×1/3+4×1/6=4個。故六方最密堆積晶胞原子個數∶八面體空隙數∶四面體空隙數=2∶2∶4。四、體心立方晶胞的空隙種類與個數
立方最密堆積的晶胞擁有的原子個數:8×1/8+1=2。體心立方堆積沒有正多面體空隙,但有多種變形的多面體空隙,這裡介紹變形的八面體空隙與變形的四面體空隙。變形的八面體空隙(圖8):其中心位置位於晶胞每個面的中心與每條邊的中心,是一個壓扁的八面體,在垂直軸上從中心到頂點的距離為a/2(a為晶胞參數),比水平方向的距離√2a/2要短。空隙最短處能容納最大外來原子半徑為rB和堆積原子的半徑rA的rB/rA比值為0.154。晶胞中的這種八面體空隙數為6×1/2+12×1/4=6個(圖9)。變形的四面體空隙(圖10):每個面上都有4個四面體的中心,如圖,這種空隙的rB/rA比值為0.291,晶胞中的這種四面體空隙數為24×1/2=12個(圖11)。故體心立方堆積晶胞原子個數∶八面體空隙數∶四面體空隙數=2∶6∶12。五、晶體結構中的空隙小結
(圖12~14原圖源自麥松威、周公度、李偉基《高等無機結構化學》一書) 視頻中的三維虛擬模型是氫劍採用互動式三維虛擬技術製作的。在相關插件支持下,用滑鼠即可對結構模型進行平移、滾動、旋轉、縮放、變形、增添或刪除原子及觸動預先設置的動畫等操作。說明:本公眾號會不定期上傳基於三維虛擬技術製作的晶體與分子結構模型微課,因2018年6月申請的個人公眾號已經沒有留言功能,各位可在後臺留言。原創不易,未經作者同意,視頻與圖片不得用於任何以商業為目的的行為中。MgCu2拉弗斯結構
螢石的結構
分子結構模型的設計與3D列印——以C60&Si60為例
從尖晶石到四氧化三鐵的結構
立方最密堆積
新版乙硼烷與癸硼烷-14
金剛烷
六方最密堆積
氯化鈉晶胞
1,3-丁二烯的分子結構
甲烷的sp3雜化
金剛石晶胞結構分析
新版C60分子結構分析
金剛石晶體結構中的六元環
「手撕」石墨
微課之單鍵旋轉中的構象觀察
微課之銅的面心立方形成過程